军火黑幕下的美国霸权
2008年02月29日 作者:胡运动
美国的军火业崛起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自从罗斯福提出要把美国发展成为世界上“民主国家的兵工厂”后,美国的军火生产迅速扩大起来。无数民用工厂改装为生产军需物资的工厂。从巨大的集团工业到乡村的简易车间,一切可用的厂房和机器设备都转向军工生产。汽车工业几乎全都改为制造飞机、坦克、卡车、吉普车,其他轻工企业则制造机关枪、步枪、雷管、炮弹,化工企业则生产炸药和梯恩梯。随着各兵工企业大量使用新的制造技术,生产效率不断提高,发展到后来,凯撒工业集团在加里福尼亚的瑞池曼德造船厂每天可建造一艘自由舰,福特公司在密歇根红河的飞机制造厂平均每小时就可生产一架B-24轰炸机。从1940年7月至1945年7月,美国总共生产了29.66万余架飞机、7万多艘战舰、八万多辆坦克。二战结束时美国的军火出口几乎占了全球的一半。1943年美国军工业产值达375亿美元,接近苏联(39亿美元)、德国(138亿美元)和英国(111亿美元)三国军工业产值之和。
军火业是真正的暴利行业,世界上其他任何行业都望尘莫及,其暴利程度甚至超过制贩毒品。正因为暴利,谁都想涉足其间。二战后期,美国的军火业热闹非凡,真的像“世界兵工厂”一样,吸引了来自美国社会各阶层、各领域的男女老少,他们有钱出钱,有力出力,纷纷参与到这场空前绝后的军火大生产、大贸易之中。当时的世界军火市场供不应求,美国各军火商只顾扩大生产规模,不断增加军火产量,根本不用担心军火的销路问题,互相之间几乎不存在竞争。此时的军火业,可谓是“多出钱,多分红;多出力,多回报。”军火业也似乎成了全体美国人民的事业,个个赚钱,人人开心。二战后,世界局势逐渐趋于平静,面对军火市场日益凸显的供大于求,美国军火厂商们为各自的存亡展开了激烈竞争。在这场你死我活的竞争中,私有制下的“弱肉强食”、“大鱼吃小鱼”现象暴露无遗。许多大军火厂商被迫减产、转产,千千万万的中小军火商惨遭淘汰,只有少数军火巨商幸存下来,美国军火业呈现出了高度的集中和垄断。
高度的集中垄断使美国的军火业从二战后期的“全民所有”,一下子变成了极少数大财团所有,冷战结束后,这一现象更加明显。据统计,仅1995年至1996年间,美国军火企业兼并和合并就有15家以上。其中,1995年3月,洛克希德公司和马丁·玛丽埃塔公司宣布合并。后来,新公司又兼并了洛拉尔公司的宇航电子系统和通用电气公司的电子系统。这样洛克希德—马丁公司成为全球最大的军火企业,占据了美国国防部采购预算的三分之一左右的订货。该公司控制了40%左右的世界战斗机市场,几乎囊括了美国所有军用卫星的生产和发射业务。1996年8月,波音公司宣布出资31亿美元收购罗克韦尔公司的防务和航天分公司。同年12月15日,波音公司又宣布与麦道公司合并,成为世界第二大军火企业。1995年4月,雷神公司出资23亿美元收购了大型军用电子公司的电子系统公司,随后又兼并了休斯电子公司和得克萨斯仪器公司。雷神公司兼并上述公司后成立了新的雷神公司,垄断了美国空对空导弹的生产,成为世界第三大军火企业。目前,洛克希德-马丁公司、波音公司、雷神公司、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和通用动力公司已经成为支撑美国经济的五大军火巨头,无论其资产数额还是产品覆盖领域在美国都处于压倒性的垄断状态。但是,军火工业的产值在整个工业产值的比例并未因此下降。因为二战后美国军火业从以往生产枪炮弹药之类的常规武器,转而向航空、航天、航海以及生产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方面发展。大家知道,军用飞机、侦察卫星、航空母舰、巡航导弹哪一件不是价值连城,其中的任何一件都有可能比过去一个普通兵工厂一年生产的枪炮和子弹的价值还要高得多。正因为如此,美国军火工业产值在整个工业产值中所占的比例依然居高不下,仍保持在三分之二以上。
特别地,以高技术为主导的现代武器在生产设备和关键技术领域需投入比传统武器更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例如,20世纪50~60年代,美国研制的F-4战斗机的费用为3.34亿美元,而70~80年代研制的F-15、F-18战斗机的费用达到21.4亿美元,增长了5倍多。高成本之下必然是高价位。美国战斗机的价格,二战末为10万美元,60年代为100万美元,80年代初为1000万美元,而海湾战争中使用的F-15A-D为2100万美元,F-15E为4350万美元,F-117A隐形战斗机为1.1亿美元,E-3预警机为1.5~2亿美元,B1-B战略轰炸机为2.5亿美元。主战坦克的价格二战末为5万美元,60年代初为10~20万美元,80年代初超过100万美元,而美国海湾战争中使用的M-1坦克为150~200万美元,M1A1坦克为350~500万美元。美国在海湾战争中使用的“爱国者”导弹和“战斧式”巡航导弹的价格分别高达130万美元和160万美元。巡洋舰、驱逐舰的价格超过了3亿美元,航母战斗群更是达到难以想象的90亿美元。
世界上年产值超过一亿美元的企业为数不多,都可称得上是大规模企业。可是,一架美式战斗机,或者30辆坦克,或者100枚导弹,价格就超过一亿美元。对美国军火商而言,只要有1架战斗机,或者30辆坦克,或者100枚导弹,摆在仓库里卖不出去,造成的资金积压将超过一亿美元。一组航母战斗群没卖出去,造成的资金积压则高达90亿美元。90亿美元的每天银行利息都超过百万美元。二战末期,瑞池曼德造船厂每天可建造一艘自由舰,福特红河飞机制造厂平均每小时就可生产一架B-24轰炸机。在此后的半个多世纪里,美国的军事技术突飞猛进,生产效率更是一日千里。可想而知,如此高效率下,美国军火商生产的军火产品只要生产一天就会堆积如山;如此高成本、高利息下,美国军火商的军火产品只要滞销一日就会债台高筑。
可是,军火不能吃、不能穿,在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一点用处都没有。军火唯一的用途是杀人,唯一的消费途径是战争。更何况军火消费基本上属于集团消费,更多的是政府采购。军火贸易必须在政府的直接参与下才能实现。美国虽然是一个高度私有化的国家,军火的投资、生产和贸易也都是私有制。但在战争中,美军自用的武器装备一般都得通过国防预算,从财政拿出钱来向私有军火厂商采购军火物质。美国的军火出口通常是以美国政府对外军事援助的名义进行,由美国政府跟军火进口方(进口国的政府或军事组织)订立协议,美国政府代理进口方统一向军火厂商采购军火。采购什么样的飞机、舰艇、车辆、坦克、枪炮、弹药等军火物质,采购谁家的军火,只有五角大楼里的官员们说了算。在美军自用的军火问题上,采购的军火数量和费用很大程度还要受国会的制约,政府的军费预算必须经国会审议批准,否则就拿不到钱去实现其采购计划。私有制的美国军火企业如果在政府和国会中没有自己的人,很难拿到国防部的军火采购订单。如此,只能官商勾结。
长期以来,美国的军火企业—政府—国会好比“铁三角”一样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形成了左右美国政治和经济的巨大的“军火利益集团”。军火企业通常在总统大选和议员选举时,一掷千金,花巨资全力资助他们看中的候选人。2000年总统选举中,小布什竞选纲领中强硬的单边外交政策,比戈尔大力发展科技教育的富民强国政策更适合美国军火商的胃口。小布什从军火企业那里筹集到的竞选资金是戈尔的15倍。2002年中期议会选举时,军火企业的政治捐款总额为719万美元,绝大多数参加竞选的国会议员得到了军火企业的资助。这些人当选后自然就充当了军火企业在国会里的代理人,成为军火利益集团的一员。
俗话说:“吃人家的嘴软,拿人家的手短。”小布什当选总统后,在政府组阁时不得不听命于曾慷慨解囊资助他的军火商,一大批跟这些军火商有密切关系的人士被安插在政府要害部门任职。如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曾担任过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系统的智囊团——兰德公司的董事长;副总统切尼的夫人也曾是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的领导层人物;财政部长奥尼尔也曾担任过兰德公司的董事长;空军部长詹姆斯·罗奇是位退休准将,在此之前曾在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担任要职;空军副部长艾伯特·史密斯曾是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副总裁;海军部长戈登·英格兰是通用动力公司副总裁。由此可见,美国军火利益集团在美国内政与外交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尤其对美国的军事与安全政策具有重要影响。美国的政治变成了“军火政治”,整个美国完全处在军火利益者的统治之下,一切政策不得不服从和服务于军火利益。对于美国的军火利益者而言,什么样的政策有利于美国军火业的发展,他们就表示支持;谁能让美国的军火业振兴,使他们从军火买卖中赚得的钱多,他们就拥护谁。
在如此高比例、高效率、高成本、高利息的重重压力之下,唯利是图的美国军火商又怎么能容忍世界太平呢?一旦天下太平,大家都刀枪入库,马放南山,美国的军火卖不出去,结果是美国的军火生产企业纷纷倒闭,军火贸易商全部下岗,军火投资商(如银行)血本无归,军火行业的职工统统失业,美国经济彻底崩溃。这样的情况下,唯一能拯救美国经济的只有战争!正因为如此,美国军火商们才不惜一切代价在政府安插其代理人及资助官员竞选,从而达到垄断美国政治的目的,进而操纵美国政府不停地在世界上策划战争、挑起战端、发动战争。从这点来说,美国霸权就是军火黑幕下的霸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