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qianlong.com/
“九·一八”事变后,东北人民掀起了抗日救国的热潮。在辽宁东部,有一支很有声威的抗日武装——辽宁民众自卫军。自卫军总司令,就是在抗日战争时期为国捐躯的著名爱国将领唐聚五将军。
唐聚五是满族人,
他 1899年出生在吉林省双城县(现属黑龙江省)的一个贫苦家庭。幼时,唐聚五读过4年私塾,后因生活所迫,辍学当了木匠。18岁那年,他离家出走,加入了东北军。由于他聪明好学,肯于吃苦,被选送到东北讲武堂学习,毕业后由排长做起,到“九·一八”事变时,他已经升为辽宁陆军步兵第一团中校副团长了。
1931年9月19日,即“九·一八”事变的第二天,日军突袭凤城,守军第一团团长被俘后投降,一个营被缴械。这时副团长唐聚五未在县城,他惊闻事变后,立即向上司于芷山要求反击,但于芷山已决意投降,对唐聚五的要求置之不理。唐聚五一怒之下,只身来到北平,向东北军司令张学良面陈抗日殷情。张学良升任他为第一团团长,让他回东北就职,唐聚五立即返回辽宁。
唐聚五到桓仁县就职时,于芷山已经降敌,唐聚五能够直接调动的队伍,实际只有一个营。他深知,光靠这一个营,很难对付当地的汉奸武装,必须联络志士仁人,共谋抗日大计。
桓仁县公安队长郭景珊,是唐聚五的拜把兄弟,但他不知这位兄弟现在对抗日抱着什么态度。为了摸清郭景珊的想法,唐聚五假装要到城外买人参,约他一道出城。到了人参园,唐聚五乘左右无人,向郭景珊说道:“好兄弟,今天约你来,买人参是假,商量大事是真。”郭景珊心里已经明白了几分,回答说:“有事尽管直说,兄弟的为人,难道你还不知道吗?”唐聚五正色说道:“日本鬼子打到咱们东北来了,你我都是有血性的军人,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咱们可要对得起国家,对得起东北父老啊!”郭景珊早有抗日愿望,此时听了唐聚五的话,当即表态:“大哥说的极是,兄弟听你的。”唐聚五听了心中大喜,当场向郭景珊道出了毁家纾难的决心。两人仔细商量后,又联络宽甸、辑安等县的公安局长,均得到响应。不久,唐聚五又与他在讲武堂时的老同学、宾县第一团第三营营长李春润联系上了。这样,唐聚五高举抗日义旗的时机已经成熟。
1932年4月21日,桓仁县师范学校的操场上红旗招展,1万多名抗日志士和群众汇集在这里,召开了辽宁民众自卫军成立誓师大会。唐聚五跳到讲台上,慷慨激昂地说道:“乡亲们!弟兄们!俗话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如今,日本鬼子打到东北来了,凡是有气节的人,怎能容忍敌人的猖獗!我唐聚五把大家聚在这里,就是要商量个救国的道理。”说罢,他掏出一把利刃,毫不犹豫地划破自己的手指,用殷红的热血,在讲台上写下了“杀敌讨逆,救国爱民”8个大字。这时,会场上群情激奋,人们高呼起“打倒日本,还我山河”的口号。辽宁民众自卫军正式成立了,唐聚五被推选为自卫军总司令。
自卫军成立后,辽东各地的广大农民,纷纷拿起长矛、大刀、土枪,加入这支抗日的队伍。一些早就想反正抗日的伪军,也陆续前来投奔。时间不长,自卫军就在新宾、抚松、长白、临江、辑安等地,打开了抗日的局面。
唐聚五树起抗日大旗后,驻扎在辽宁的日军和汉奸于芷山都很惊恐。为了剪除心腹之患,敌人派出重兵,气势汹汹地向通化扑来,企图乘唐聚五和他率领的自卫军立足未稳,一举把它消灭掉。
1932年5月1日,一队日军开到了离通化10多公里地的过河道子,与在这里阻击的自卫军接上了火。自卫军战士,多数人是第一次打仗,有的人连枪都没有,但在敌人重炮和机枪的猛攻下,他们毫无惧色,勇敢地向敌人展开了战斗。为了使敌人的火力优势难于发挥,良卫军战士等待敌人冲到面前时,用大刀和长矛,勇敢地与敌人肉搏。在战斗中,自卫军还巧妙地把敌人分割开来,成功地将部分日军围困在一座小山上。最后,进犯的日军没有得逞,只好灰溜溜地逃了回去。
在日军进犯的同时,于芷山率领200O多名伪军,分两路向自卫军驻地开来。自卫军在新开岭和老城等地痛击伪军,使他们只好龟缩在新宾县城。这时,唐聚五采取了疲惫拖垮敌人的策略,每到夜晚,自卫军就分头在敌人阵地外骚扰。由于子弹很珍贵,战士们就弄来鞭炮,在铁桶里点燃,僻僻啪啪的声音,就像是机关枪响。“枪声”停的时候,自卫军的宣传员就大声向伪军喊话:“中国人不能为鬼子卖命……当汉奸绝没好下场……”县城里的伪军,被自卫军搞得夜夜不得安宁,都很疲惫,有的人本来就不想帮助日军打自己的同胞,这时更没心打仗了,和自卫军对阵时,就向天上乱放空枪。于芷山见与自卫军相持下去绝对捞不到便宜,4天之后,狼狈溜回了山城镇。
为了阻挡敌人的再次进攻,唐聚五下令在坎川岭布置了防线。7月初,他亲临阵地,给自卫军官兵鼓劲,他说:“以前我们节节后退,是为了消耗敌人,把敌人引进深山,最后消灭他们,别看小鬼子的武器好,可进了这深山老林,它的飞机大炮就不灵了,我们用长矛、大刀和土枪、土炮,照祥能够消灭他们!”大家听了他的话,备受鼓舞。7月16日,800多名伪军进犯坎川岭,自卫军官兵奋起还击。一场激烈战斗后,敌人扔下了数十具尸体后狼狈逃窜。这样,敌人对唐聚五自卫军的这次“讨伐”,彻底失败了。
唐聚五打退了敌人的进攻后,着手建立抗日根据地。
他知道,要想建立根据地,就必须得到人民的拥护,因此,他特别强调自卫军要实行“救国爱民”的宗旨。当时,自卫军里除了农民战士外,还有一些人原来是土匪,这些人虽然参加了抗日,但土匪习气却一时难改,扰民的事情经常发生。唐聚五决心整饬军纪,对那些严重违犯军纪的人,坚决制裁。 1932年5月,他下令枪毙了6个抢夺老百姓财物的部下。为了杜绝扰民事件的发生,他不仅经常向战士们讲述救国爱民的道理,还组织了宪兵队,专门稽查部队纪律。在他的教育下,自卫军变成一支纪律良好,受到老百姓拥护的抗日军队。
唐聚五在根据地实行了许多爱护人民的措施:废除了几十种苛捐杂税;建立起民众银行,向农民发放生产贷款;调拨粮食,救济受灾群众;建立学校,帮助农民的孩于入学。他还指挥自卫军为通化人民修筑堤台岭道路,把这段经常发生翻车事故的险峻山路,修成了平坦大道。道路修成后,通化人民怀着感激的心情,把堤台岭改名为“唐公岭”,并在岭道的石壁上,镌刻了这样的诗句:
险峰峻岭化坦途,军兴民众庆来苏,
堤台岭改唐公岭,大好山河入壮图。
在唐聚五的治理下,辽东抗日根据地出现了家家安居乐业,人人奋勇抗敌的生动局面。1932年8月,辽宁民众救国会和自卫军各路首领在通化召开会议,决定正式成立抗日政权。会后,经请示在北平的张学良,辽宁临时省政府成立,唐聚五被大家选为省临时政府主席。这样,辽宁省出现了一个与“满洲国”伪政权对立的抗日政府。
辽宁民众自卫军的发展,引起了敌人的极大不安。为了消灭唐聚五和他领导的自卫军,日本关东军秘密调集兵力,向辽东开来。1932年10月11日,敌人集结了3万多人,并配备了飞机、坦克和重炮,向辽东自卫军发起了凶猛的进攻。
在敌人的强大攻势面前,唐聚五电令自卫军各路官兵坚决反击。经过半个月的激战。自卫军消灭了大量敌人,但以血肉之躯,毕竟难于抵挡飞机大炮的轰击,自卫军伤亡十分惨重。这时,自卫军内部又出现了叛徒,这些民族败类,企图扣押唐聚五,向日本鬼子邀功。幸亏郭景珊事先得到消息,通知唐聚五迅速脱离了险境。唐聚五怀着沉重的心情,避开敌人的追捕,潜行来到北平。在北平,他见到了张学良,要求张学良为自卫军筹集武器弹药,并表示了要打回东北去的决心。
1933年初,日军占领榆关(山海关),又向热河发动了进攻。唐聚五怀着一腔仇恨,率领由自卫军旧部组成的第三军团,参加了长城抗战。长城抗战失败后,唐聚五的队伍被国民政府军队收编,他自己被迫离开队伍,流落到北平、武汉等地。
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唐聚五再也按捺不住了,他联络了20多个抗日志士,组成“东北游击支队”,决心打回东北老家去。 1938年7月,他从武汉北上,路经山西时特意拜访了八路军总司令朱德。朱德热情接待了这位抗日将领,并帮助他补充了武器和人员。这年10月,唐聚五率部进入冀东长城一带,一面就地对日作战,一面准备打回东北。
1939年5月,日军对冀东抗日根据地发起了残酷的“扫荡”,唐聚五与当地的八路军相互配合,向敌。人展开了坚决的战斗。
5月18日,日军秘密集结重兵,悄悄地包围了迁安县平台山唐聚五驻地。唐聚五当即决定把队伍拆成两部分头突围,大部由北面突围,他亲率小部由南面突围。他下达战斗命令后,又神色严肃地补充说:“万一发生不幸,东北游击队这支抗日力量不能分散,要团结所有的抗曰力量挺进东北……”实际上,这句话成了唐聚五的最后遗言,表达了他至死不忘的心愿——打回东北老家去!
战斗开始后,唐聚五率领战士们勇猛地向前冲锋,敌人的子弹像雨点般地扫射过来,前面的战士倒下了,后面的战士继续向前。当唐聚五率须战士们冲过敌人的第一层包围圈后,日军突然增加了兵力,游击队被挡在了半山腰。唐聚五见情况危急,立即冲到队伍的前面,率先冲入敌阵,英勇地拼杀,希望打开一条血路。战士们跟随着唐聚五冲锋,他们早就置生死于不顾了。这时,唐聚五的头部和腰部,两处被子弹射中,鲜血从伤口流涌出来。唐聚五咬紧牙关,从衣服上扯下一块布,简单地包扎了一下伤口,继续向前冲锋。他亲手击毙了多名敌人,带领着战士们冲过了敌人在半山处的防线。但当游击队继续向南突围的时候,又遇到更多敌人的阻击。这里集中着敌人的重机枪,子弹编织的密集火网,向游击队战士们罩来。唐聚五深知,为国尽忠的时刻已经来临,他不顾伤痛,顽强地带领战士们继续战斗。经过两个多小时的激战,阵地上留下了一片血红,唐聚五和200多名战士,为了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流尽了最后一滴热血,全部壮烈牺牲。
唐聚五牺牲后,他的英雄事迹传遍了全国,他那与敌人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激励着中国人民继续战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