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曉明:華人何時真正擺脫“受害者”心態 |
送交者: 佚名 2007年05月05日14:26:31 於 [新 大 陸] 發送悄悄話 |
華人何時真正擺脫“受害者”心態 作者:袁曉明 美國弗吉尼亞理工大學“4·16”槍殺案發生後,聽最初報道說是亞裔男子所為,我便在心裡有種莫名的期望,那就是兇手千萬別是華人。 當然,我知道不管兇手是哪個族裔,所犯下的罪行都屬個人行為,此外,美國是多元化的國家,並非會因此引來明顯的歧視之類的問題。但如果真的是華人兇手,總有一種說不出的滋味,因為不管你成為了哪國公民,民族和文化是永遠改變不了的根。 事發當晚,從網上看到芝加哥一家報紙的報道,說兇手是來自上海的中國留學生,報道說得有鼻子有眼,還明確點出那位中國留學生是哪一天進入美國的。那天夜裡,在為受難者感到悲哀的同時,心裡總是有種沉重的感覺。並非單單是我,許多華人朋友都有那樣的心情。 按美國當地時間,校園槍擊案的新聞周期正好是一個夜晚,第二天早晨在去上班的路上,我從電台里聽到警察的正式新聞發布,兇手是持有美國綠卡的韓國人,根本不是中國留學生。可是昨夜的那條誤報新聞在中國的周期那卻是整整一個白天,由於可想而知的原因,中國留學生是兇手的新聞在中國實在是比校園兇殺案更大的新聞,在中國社會產生了巨大反應,比如從此中國留學生來美簽證就難了,有從事留學行業的人擔心自己事業從此要進入“嚴冬”階段等等。 在證實殺人兇手不是中國留學生以後,海內外華人先是如釋重負,繼而是對美國媒體的憤怒。在美的許多華人紛紛譴責芝加哥小報的不實報道,更有華人社團要求對該報就抹黑報道致歉。在中國的網站上許多網友把這樣的錯誤報道提到相當的高度:“遏制中國是美國的戰略,不實報道、污衊、誹謗、欺騙等宣傳只是一個縮影,國人應保持清醒的頭腦。在原則問題、根本利益方面不應太軟弱和遷就。應堅決回擊,才能張民族之氣,長中國的威風”。 對於芝加哥那家小報的不實報道,要求其鄭重更正並道歉是海內外華人的正當權力,媒體對不實報道做出更正和道歉也是其職業道德所在,但海內外許多華人對此事的反應卻是值得深思。公平地講,這次美國校園兇殺案發生後,中國眾多網友在評論上對受害者表達了哀悼和同情,對有個別幸災樂禍的評論,許多網友旋即嚴正指責,這與幾年前的情形已不可同日而語。按國內一位評論人說的那樣:“人性沒有國界”,對無辜受害者,哀悼和同情是沒有國界的。 但是,按更高的要求,華人在這件事情上仍然可以在人性的表達上更進一步,因為在錯誤報道出來後,我們隨即從對受害者的悲哀和同情退到了保護自己的境界,馬上把自己當成了潛在的“受害者”,立即聯想到今後出國留學的路會不通,想到自己在美國也許會因此受到歧視等等。更進一步,把對一個人的誤報當成了對所有中國人的抹黑。如果真的是一位中國兇手,那又一定會強調,那是個人的行為。 其實,仔細想一想,弗吉尼亞理工大學槍殺案這樣驚天大案,真正的兇手不是小報的某條報道就可以確定的,事實真相總會有結果,而報紙對不實報道自然要承擔職業道德、報社名譽、失去讀者的後果。在弗吉尼亞理工大學和美國上下都沉浸在悲痛和震驚中的時候,我們更需要的是,繼續為真正的受害者表達深切的哀思和同情,而不要輕易把自己當成“受害者”。作為有深厚歷史文化傳統、且正在崛起中的民族,我們需要去除的就是那種特別容易受傷的“受害者”心態。
--原載:《袁曉明Blog》,2007-04-22
———————————————
|
|
|
|
實用資訊 | |
|
|
一周點擊熱帖 | 更多>> |
|
|
一周回復熱帖 |
|
|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
2006: | 職場人求職打電話的技巧 | |
2005: | 美國大學生怎麼養活自己 | |
2005: | 鬱悶海歸:我是一條擱淺的魚 | |
2004: | 老舍之子話先君(本文原載 彼岸雜誌 五 | |
2004: | 一個死囚驚天動地的心願:見我媽最後一 | |
2003: | 幹得好不如嫁得好(ZT) | |
2003: | 我的“離婚”模式 (ZT)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