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人口普查局發布的數據顯示,2011年美國家庭中位收入為50054美元,以2011年的美元幣值計算,這一數目低於1989年50624美元的水平。這有點出人意料,因為我們知道美國在上世紀90年代網絡經濟騰飛的階段,也就是克林頓執政時期,曾經有過一波經濟強勁增長期,為什麼現在的收入水平反倒不如1989年了呢?
美國媒體說,這表明美國中產階級不止經歷了一個失落的十年,而是兩個失落的十年。最大的原因當然是美國經濟在2000年網絡經濟泡沫破裂以後,一直沒有真正擺脫低迷狀態,2008年的金融風暴又帶來更大的打擊,失業率這三四年就沒有低於8%。
從最新數據看,美國經濟的狀況還沒有明顯的好轉。2011年家庭中位收入比上年下降了1.5%。以4口之家年收23021美元為貧困線標準,2011年美國有4620萬人處於貧困線下,貧困率為15%,沒有變化。4860萬人沒有醫療保險,稍有減少。
經濟學家分析,造成過去22年美國收入不增反減還有幾個因素。全球化時代來自外國的競爭,更便宜的進口產品替代了美國國內的勞動密集型產業,快速的技術進步衝擊着一些原先中等工資的就業崗位,比如銀行自動取款機的普及在一定程度上取代了銀行櫃檯出納員。雖然總體上美國人是從全球化時代的貿易投資發展和技術進步獲益的,但利益的流向不平衡,不少低技能工人失業後,沒能得到合適的技能再培訓,從而成為這個時代的輸家。
過去10年美國的稅收政策基本上是向富人傾斜,最低工資上漲的幅度趕不上通脹的進度,擴大了貧富差距。反映收入差距的基尼指數,2011年美國是 0.477,比上年擴大1.6%,自1993年以來,美國的基尼指數一直在擴大之中。著名經濟學家斯蒂格利茨說,富人持續獲得大幅度減稅,就會導致基礎設施、教育和技術的投資不足,制約經濟增長。
保守派經濟學家則將經濟放緩歸咎於政府規模太大,規矩太多,債務太重,民眾福利太好,從而向歐洲式的福利國家邁進。政府在經濟中起太大的作用,重視一個產業,卻損害了另外一個產業。
人口普查局還提到另外兩個因素,一個是美國人口老齡化,一般而言美國人到退休時收入都會減少,另外一個就是美國經濟在復甦過程中新增就業機會多是低薪工作。這樣總體上拉低了美國人的平均收入。
經濟觀察家也注意到,儘管美國的政府福利體系備受詬病,但如果沒有美國的社安金系統,美國生活在貧困線下的人可能增加2140萬人,尤其是65歲以上老人,貧困人口可能增加1450萬。問題在於,這種寅吃卯糧的社安體系還能維持多久呢?
根據美國人口普查局的這項統計,亞裔家庭的中位收入是65129美元,比上年減少1160美元,減幅為1.7%,比總體水平略大,在各族裔中,減幅僅次於黑人。結合美國的外國出生者,主要是移民,2011年家庭平均收入為44431美元,比上年減少2%,可以看出亞裔移民家庭收入減少的程度比美國家庭的總體水平更嚴重。再看貧困率,去年亞裔有197萬人生活在貧困線下,貧困率為12.3%,雖然低於總體平均貧困率,但貧困率比上年略有增加。再看看沒有醫療保險的人數,亞裔有270萬人沒有醫保,比上年減少18萬人,但沒有醫保人群比率達16.8%,比美國總體水平高1個百分點。
由此可見,美國亞裔在經濟衰退中受到的影響並不小於總體水平,主要是因為房地產泡沫破裂,失業率高,小生意難做,都損害了做專業工作和自己做生意較多的亞裔。華人經濟狀況在亞裔中屬於中等偏上水平,總體趨勢跟亞裔大體相當。
(美國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