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当那些日子都成了往事》
作者 今世易
当那些日子都成了往事
城市的喧嚣和乡间的空寂
在白色里凝固
手心里的一点热气
被飘落的雪花带走
陌生的街道
彷徨的人流
若隐又现
霓虹灯耀眼的闪烁
缓缓的落雪花
在路灯黄色的光影里
旋转飘舞
羽毛般虚幻的时光
疲惫的心
飘落到冰封的密西西比河畔
翻卷的雪花
冰冷的手指
抓不住远去的激情岁月
透过蒙蒙雪雾
我看到那家夜店
玫瑰红的大门里
我们常坐的桌旁点着烛火
伤感的爵士乐依旧
却不再有你灿烂的容颜
最先发现今世易,是在海外一家网站论坛。
最先关注今世易,并不是读到他的诗歌作品,而是看到他对我诗歌的一些散评,虽然不多,但已引起我的兴趣。——因为,其时,在我看来,他对当下诗歌还是有比较好的感觉,对,写诗与评诗没有那一颗善感的心灵是不行的。今世易的对诗歌的感觉,我个人认为,就比较好。
后来,读到了他这首《当那些日子都成了往事》。
说实话,当我初读这首诗时,瞬即是便被其诗中的幽冷所感动,当时我的第一感觉是那一份寂静又幽冷的叙述有点普吕多姆。当然,我并不知道今世易读没读到过普吕多姆,但普诗中的那一派寂冷却是与之相似的;然而所不同的是普诗是蓄含哲理见长,今世易的这首诗,却是在冷静客观的叙述中饱含了忧郁、怅然、虚无与哀怨的情愫。这样一种情愫,在普诗中当然见不到,能见到的只是在日本文学之中,那樱花凋零般的恍然一梦,孤寂,幽漠又深沉的眷恋。
作者起笔便以俗常句子入诗:“当那些日子都成了往事”,看似凡凡,却留有很大的诗意的空间,也有一份怅惘在里边,更有一份散淡的无奈与轻叹,将抒情基调定稳,看似俗笔,却有别情。
“城市的喧嚣和乡间的空寂
在白色里凝固
手心里的一点热气
被飘落的雪花带走 ”这四句,将意境拉开,笔触在城市,也在乡村;即喧嚣又空寂,然终是归于落寞的寒冬那一片白茫茫的雪野里。“被白色凝固”,这一笔轻轻一扫,尽将往昔隔在冬天以外,雪原以外,“白色的凝固”即是实笔——写雪原;也是虚笔——写情感,白茫茫,空劳劳。连“手心里的一点热气 被雪花带走”实在是斯人已去,周身寒凉。爱情已逝,哪里还有情感的湿度?手心里的热气,是细笔;被漫漫的雪花带走,是粗笔,粗笔是勾勒出飘落的雪花一幅雪景图;细笔是描写到手心的热气也被带走,运笔于热冷之间,以热气写衬冷景,道出了那一份孤寂与寒凉意。
“陌生的街道
彷徨的人流
若隐又现
霓虹灯耀眼的闪烁 ”
前边总揽了一句城市的喧嚣,现在分写街道、人流、霓虹灯,喧嚣在陌生里,人流的彷徨是诗作者一颗心的彷徨,正所谓,风动旗动,乃心在动也。一笔两写,即有禅意,又见情绪,熟悉变陌生,若隐若现,过往与今时,错乱交织一时莫辩,“霓虹灯耀眼的闪烁”一句,倒真是有“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之况味了。
“缓缓的落雪花
在路灯黄色的光影里
旋转飘舞
羽毛般虚幻的时光 ”前二句又是细笔,细节;又二句又放进时光里去。实与虚、黄色的光影恰似那一段虚幻的时光,时空交错,今时与彼时又联结在一处,诗中主人公在此时此处,心灵却在彼时彼处,情何以堪?!
“疲惫的心
飘落到冰封的密西西比河畔
翻卷的雪花
冰冷的手指
抓不住远去的激情岁月 ”一颗疲惫的心,随着飘扬的雪花,飘落在了密西西比河畔,然而,过去的终是归去,冰冷的手指,已“抓不住远去的激情岁月”,其情其状颇似中国古词“旧游无处不堪寻,无处寻,惟有少年心”之情蕴。
然,诗中主人公,仍是难以忘却的,还是禁不得回望的——
“透过蒙蒙雪雾
我看到那家夜店”今时冷漠地,彼处是欢场。那“玫瑰红的大门里 我们常坐的桌旁点着烛火”多么温馨,多么浪漫,还有一缕淡淡伤感,那便是爵士乐。这一切依旧,只是——
“却不再有你灿烂的容颜 ”
最后一句点睛之笔。将所思之人,所念之情,一笔点出,将全首的总感情归于斯人,真挚又无奈,伤感又怅然。可谓一首较好的抒情诗!
2016/5/10,磨砚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