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为什么总是对西方文明没有信心? |
送交者: 佚名 2007年02月10日13:38:32 于 [新 大 陆] 发送悄悄话 |
作者:曹长青 --中国知识份子的百年误区(4之4) 为什么100年来中国知识份子总是这么容易动摇对西方民主制度的信心和对西方文化价值的认同?我认为主要有这样几个原因: 第一,对西方的向往只是感性的、冲动的,而不是经过深邃思考后,发自骨子里、流淌在血液里的认同。虽然这种感性的呐喊也可以充满激情,但由于对西方价值的根基把握得不全面、认识得不深刻,因而这种激情往往会潮起潮落、经受不起挫折。 第二,把西方民主制度完美化。一旦发现西方制度中的弊病,就开始回头,要寻求比西方民主制度更好的第3条道路。共产主义已经是人类追求完美的一个恶果。在没有完美的人的地球上要求建立完美的制度本身就是行不通的。西人早已说过,如果没有专制,民主就是最坏的制度。 美国和其它西方国家的许多学者一直在批评现有民主制度中的弊病,也一直在寻找更好的制度。如果在西方这种信息可以自由流通、思想可以自由交流,并且已经实行比专制要好的制度里,专家们仍研究不出更好的社会制度的话,那么在信息封闭、思想不可以交流的专制社会里,怎么可能有人冥思出比现今西方制度更好的制度呢?即使苦思出来,也完全没有检验的可能,只能是闭门造车。 也就是说,当中国人还在赶牛车的时候,硬要强调汽车的弊病实在太多,他们一定要研制出既没有污染、又不出车祸、却比汽车更快的工具。且不说仅有赶牛技术的车夫,要研究汽车的弊病实在是强己所难,而汽车的弊端也只能在汽车里、在汽车的技术之上才可能研究明白。 中国人研究第三条更好道路的精神非常可嘉,但起码应该呼吁先让老百姓坐进能遮风挡雨的汽车里。这总比让民众们在牛背上硬挺着暴风骤雨、等待那个还没有影子的“第3条工具”要好。 第三,把西方某届政府、某个组织、或某些人的行为和西方的民主制度、文化价值相混淆。印度知识份子也犯了这个毛病。由于印度当年曾被英国统治,就永远跳不出被殖民者的心态。他们除了实行民主选举制度以外,其它方面一味反西方,拒不接受西方市场经济等文明价值。这是印度至今仍很落后的原因之一。 第四,中国驻南斯拉夫领馆被炸,在中国引起了一场反美浪潮。且不说领馆是被误炸,即使是被有意炸毁,那也只是美国这一届内阁的行为,既不是历届美国政府的行为,更不是全美国人的举动。它和美国的民主制度和西方文明价值都没有关系。那种由于西方某届政府的某项政策对中国政府(还不是中国人民)不利就反对西方民主制度、否定西方文明价值的行为是一种弱智。 第五,来到西方就捍卫中国文化。很多当年在国内激烈抨击中国文化的人,来到西方也因不愿被西方人看低而捍卫起中国文化来。在捍卫中国文化的同时更生出对西方文明的抵触情绪。渐渐地,捍卫中国文化又和捍卫中国政府连在了一起。那种少数族裔的地位和边缘人的心态,导致他们盲目地单恋母国,最后连母国的专制统治者都一起认同了。 这种现象在华侨中体现更突出。就群体而言,大概没有任何一个地方的中国人比在美国的一些华侨更反美。也就是说,没有任何一个群体比这个在美国民主制度的保护下、享受着西方的物质和精神文明、却强调中国人只配专制的群体更无耻。 第六,身在西方社会的人,由于自身所遇到的生存逆境而产生反西方情绪。首先,是歧视问题。世界上很少有哪个社会没有歧视。中国大城市的人对农村人、小地方人的歧视并不亚于白种人对其他族裔的歧视,而在美国的中国人对黑人的歧视远超过白人。即使歧视存在,也不是制度上的,更是遭到美国一致的道德谴责、甚至法律制裁的。 其次,由于语言缺陷带来生存困境,而导致痛恨西方。一个人不能流利地运用居住国的语言,自然找工作、谋生不易。这怎么能是西方国家的错?没人请你到法国去,没人邀你到美国来,是你自己拼搏拿到护照,侥幸得到签证,又历尽千辛万苦获得绿卡。别人穿着铁底钉鞋在竞技场上赛跑,而且已经跑了好几圈,你拖着草鞋硬要挤进来比赛。赛不过就指责比赛不公平,却又不肯回到都穿草鞋、又和你在一个起点的人群里去比。所以这些人就只能一边难受、一边大骂西方。 第七,这是最遗憾的一条:那些发自内心热爱过西方文明、又有能力向中国介绍西方的知识份子们,却没有把精力用在研究西方制度、向中国人介绍西方思想上。 例如,胡适虽然一生绝大多数时期都相信只有西方文明能救中国,他死前的最后一次重要演讲仍主张全盘西化,但在晚年他却用了20年时间为中国古书《十三经》做注。很多人惋惜胡适这位思想家把生命耗费在这种其他匠人可以做的事情上,而没有去写更需要、更缺乏的传播西方思想的著作。 一直向往西方、教诲中国人不要读线装书、只读洋书的鲁迅,也没有拿出一本介绍西方思想的书。晚年他也像胡适一样,去整理国故。 100年来,中国一直在“强调新民”、“高喊爱国”、和“抵制西方”这3个怪圈中循环。如果在21世纪中国人还不能摆脱这3个怪圈的话,不管跋涉得多么艰辛,都只能是原地踏步。
--原载:《民主论坛》,2000-01-08
———————————————
|
|
|
|
实用资讯 | |
|
|
一周点击热帖 | 更多>> |
|
|
一周回复热帖 |
|
|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
2006: | 我的人生定位 | |
2006: | 角落里的历史:黄永胜的另一面 | |
2005: | 旅美华人:莫拿汉语当摇钱树 | |
2005: | 过年 | |
2004: | 自己的园地——记杨绛先生(乌尔沁) | |
2004: | 美国小费知多少? | |
2003: | 我过去的好日子 (楔) | |
2003: | 我过去的好日子 (一) | |
2002: | 过年 | |
2002: |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 by 海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