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广告服务 技术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简体 繁体 手机版
分类广告
版主:
万维读者网 > 新 大 陆 > 帖子
以林副统帅为榜样
送交者: 马悲鸣 2011年10月16日23:51:12 于 [新 大 陆] 发送悄悄话
以林副统帅为榜样

·马悲鸣·

【按:此文为《记忆》电子杂志所约之稿,届时未用,现发于此。】

一 晃,1971 年的九一三事件已经过去 40 年了。四十年前我还是一名蹲在底层,没有任何前途希望的知青。我在牧区插队,由于严禁走资本主义道路的物资流通,当地有肉卖不出去,却严重缺乏蔬菜。肉食 者谋之,可又无从上学去消耗脑力,再加上寂寞无人可共语,就经常胡思乱想,包括如果苏修的坦克真开过来,我们该怎么办?

想来想去,我还是不能相信上级传达的鼓舞人心的号召,深知就凭我们手里这几杆五六式半自动步枪和啃草皮的马,怎么也逃不过烧柴油的坦克追击。坦克炮的射程无论如何比步枪要远得多;而且人家有装甲,我们只是人马两堆摞在一块儿的肉。

那 时候还有一个爱好是偷听敌台。由于草原广袤荒凉,干扰台的信号根本到不了我们那里,而敌台却很清晰。其中最清晰的是莫斯科的“和平与进步广播电台”,可惜 中文说得不怎么样。我至今记得其中两次广播。一是讲一个中国知识青年冬闲回城过完年後,又不得不拖着沉重的步伐返回乡下时的无奈。虽然汉话不流利但和我们 的亲身感受一样,道理没错。当然“和平与进步广播电台”也不时吹嘘苏联集体农庄里的大圆面包。

还有一次是讲一个中国古代劝孝的民间故事。 一对夫妻虐待老父,因其手颤(俗语弹弦子)老摔碗。儿子便做了个木碗给老父,并让老人家单独吃饭,而且不让吃饱。孙子看到便也有样学样,做了个木碗。儿子 问孙子为什么要做这个木碗。孙子说,将来爸爸老了给爸爸用。爸爸听了很感动,就把自己的爸爸接到饭桌上用餐。爷爷感动地说∶“我儿饿我不怨儿,就怕孙儿饿 我儿”。

这个故事我在文革前早就知道,但文革破了四旧以後就没人再提了。那次 “和平与进步”广播电台用瘪脚的中国话讲出来,让人听得分外不受用。从共产主义运动的辈分来说,苏共是老子党,中共是儿子党。苏共养大了中共,中国却以反 修防修为名反噬苏联。“我儿饿我不怨儿,就怕孙儿饿我儿”,後来果然越共和中共翻脸,完全学的是中共和苏共翻脸。

最初是如何听说林彪叛逃消息的,我已经记不清了;只记得当晚几乎没睡,“以林副统帅为榜样,永远忠于伟大的毛泽东思想”的歌声在脑海里回旋了一宿。没想到林彪还有这么一手,就是博浪椎么,“惜夫击之不中”,真是“天不灭曹”。

多年以後,我才知道,当年红一、四方面军会师後内讧,就有“党中央是汉献帝,毛主席是曹操”之说。

913 前後,忽然冒出一个地下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广播电台”来。几个操着浓重北京胡同串子口音的男女在调侃∶“伯达同志怎么样了?”“最近怎么老没、见林老学了?”因为林彪老提倡学毛选,故被称为“林老学”。

随 着《571 工程纪要》的传达,“五七干校是变相劳改,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是变相失业”等我们亲身体会到的事实被当作林彪集团的反动言论传达下来。这些中央文件瞪着眼说 的瞎话就好像一根根锋利的刺,戳破了一代人心目中党和伟大领袖光辉形象的泡沫,连我都替他们着急∶这种话怎么能往外讲!?这不全漏馅了吗?

多 年以後,邓小平家人透露,他家也是从敌台中知道林彪出事的。为防偷听,卓琳往女儿手心写字来转述这个消息。邓小平仍是沉默不语,直到全民都传达了以後,他 才撂了一句狠话∶“林彪不亡,天理不容”。这和广大知识青年听了传达後的真实感受完全相反。在那个遍地谎言的时代,只有林彪的“不说谎话干不成大事”才是 一句地地道道的实话。《571 工程纪要》虽然语气幼稚,但道理并不错。

看来过去是错怪了林彪。他也是没办法,才不得不“勉从虎穴暂屈身”。林彪死後,被权势集团扔了出来,跌落到了人民这头儿;故最好是别平反,别再重回那头儿去。

林彪是中共的韩信,三大战役有其二。共产党越骂他,越显出中共的刻薄寡恩。连林彪都落得这等下场,若非心术不正或心智不全,谁还敢给共产党卖命!?

我从此不再作入团、入党之想,而开始真的以林副统帅为榜样,暗中盘算着如何摆脱这个没有人性的国度。

2011 年 9 月 13 日

0%(0)
0%(0)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回国机票$360起 | 商务舱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炉:海航获五星
海外华人福利!在线看陈建斌《三叉戟》热血归回 豪情筑梦 高清免费看 无地区限制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2009: 十年迫害 陆雪琴九死一生(图)
2009: 户人:亚特兰大“中国城”的故事(1)
2008: 逻辑: 华裔大陆人对奥巴马的迷思
2008: 奥巴马,奥巴马,西边出了黑菩萨,胜过
2007: 美国政体的结构与运作:州政府
2007: 经济学人: 中国,小心了!
2006: 美国人的爱国方式
2006: 古今中外人文经典和科学经典诵读工程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