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長期的標準定義是說不可變因素變成了可變的。短期是有不可變因素是既定的。根據這個定義,對攝影的決策行為應該是短期而不是長期。另外,我的變量值不是越來越高,因為人的各種條件並不是恆久上升的。老了得坐輪椅,就增加了以前沒有的限制。
使用階段性積累的概念有一個問題,你很難解釋為什麼有那麼多照了很多年像的人反過來更多地使用更簡單的相機。說白了,看透了廠家的別有用心,也知道了自己的攝影到底需要什麼器材就能夠滿足。當然,如果你這個積累也可以是負的,那就和我的短期和長期的變量控制差不多了。嘿嘿
你對第一個問題的回答,還是有迎合觀眾的因素。如果你的觀眾是一個街道大媽,就喜歡往牆上貼大美人兒掛曆呢?你是不是也覺得你水平沒發揮出來?如果是一個保守派,只能看具體的不能看抽象;或者是一個超前衛,只能看抽象,看不得具體;或者是一個PS拍,拿攝影當收集原始資料,要的就是PS呢?攝影包括任何其他的藝術形式,是創作者的自我表達。你覺得某個片子表達出你想要表達的東西了麼?如果沒有表達出來,換相機能解決麼?但是不換相機能解決麼?所謂的大師拿着傻瓜也能照出大師級的作品來,我認為這是指的他拿什麼都能挺準確地表達他自己。觀眾評判其實沒有什麼意義,不信百分之70以上的人你告訴他攝影的人是個大師,他馬上就能對自己剛才的評價變卦。但是,用不管什麼設備和手段,讓人依然清楚地看見他的風格,而且這種風格就是他想要的,在我來說就算是發揮到了極致。你上面說的B,如果他是個專門搞曝光過度的藝術家,你就不一定認為他的發揮不到位。說藝術是主觀的,我認為還不夠,我認為那不是欣賞者的主觀,而是創作者的主觀。當然,除非你想賣錢,嘿嘿。
攝影從來就是器材和時間等各種條件,和個人創作意識和創作能力的結合。這兩個是不能割裂的。把精力過多地集中在任何一種限制上,都有可能放鬆對創作的關注。我上一篇裡面說的解放思想實際上就是在說,你知道了約束條件,達不到你想要的效果,但是別忙着就買新相機去,因為這恰好是你從創作思路上發揮的機會。
“先外求最寬鬆的條件, 再內求最大限度的發揮”難道不就是在外松的條件下追求最大限度的發揮?這難道不是我的理論?你的階段論的難題是,怎麼確定什麼是合理的階段?不舒服了就是?我每上一次photo net都不舒服。我就不可能拍出1D能拍出來的照片。可是不舒服恰恰是進一步“擠出”創作靈感的時候,我憑什麼非要拍出你那樣的照片啊?嘿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