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长期的标准定义是说不可变因素变成了可变的。短期是有不可变因素是既定的。根据这个定义,对摄影的决策行为应该是短期而不是长期。另外,我的变量值不是越来越高,因为人的各种条件并不是恒久上升的。老了得坐轮椅,就增加了以前没有的限制。
使用阶段性积累的概念有一个问题,你很难解释为什么有那么多照了很多年像的人反过来更多地使用更简单的相机。说白了,看透了厂家的别有用心,也知道了自己的摄影到底需要什么器材就能够满足。当然,如果你这个积累也可以是负的,那就和我的短期和长期的变量控制差不多了。嘿嘿
你对第一个问题的回答,还是有迎合观众的因素。如果你的观众是一个街道大妈,就喜欢往墙上贴大美人儿挂历呢?你是不是也觉得你水平没发挥出来?如果是一个保守派,只能看具体的不能看抽象;或者是一个超前卫,只能看抽象,看不得具体;或者是一个PS拍,拿摄影当收集原始资料,要的就是PS呢?摄影包括任何其他的艺术形式,是创作者的自我表达。你觉得某个片子表达出你想要表达的东西了么?如果没有表达出来,换相机能解决么?但是不换相机能解决么?所谓的大师拿着傻瓜也能照出大师级的作品来,我认为这是指的他拿什么都能挺准确地表达他自己。观众评判其实没有什么意义,不信百分之70以上的人你告诉他摄影的人是个大师,他马上就能对自己刚才的评价变卦。但是,用不管什么设备和手段,让人依然清楚地看见他的风格,而且这种风格就是他想要的,在我来说就算是发挥到了极致。你上面说的B,如果他是个专门搞曝光过度的艺术家,你就不一定认为他的发挥不到位。说艺术是主观的,我认为还不够,我认为那不是欣赏者的主观,而是创作者的主观。当然,除非你想卖钱,嘿嘿。
摄影从来就是器材和时间等各种条件,和个人创作意识和创作能力的结合。这两个是不能割裂的。把精力过多地集中在任何一种限制上,都有可能放松对创作的关注。我上一篇里面说的解放思想实际上就是在说,你知道了约束条件,达不到你想要的效果,但是别忙着就买新相机去,因为这恰好是你从创作思路上发挥的机会。
“先外求最宽松的条件, 再内求最大限度的发挥”难道不就是在外松的条件下追求最大限度的发挥?这难道不是我的理论?你的阶段论的难题是,怎么确定什么是合理的阶段?不舒服了就是?我每上一次photo net都不舒服。我就不可能拍出1D能拍出来的照片。可是不舒服恰恰是进一步“挤出”创作灵感的时候,我凭什么非要拍出你那样的照片啊?嘿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