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我们文科拿手——怎么说都成立。你们理工科太“精确”了,影响了你们的“感知”,我们文科的不太“在乎”,使得我们根本就没标准。我们不用把事物量化,我们没有度,走哪是哪,要是有好东西,那也是“碰上”的。江苏作家陆文夫曾几何时以《美食家》风靡大江南北,后来他打算谱曲那样写小说,而且还打算用某种科学方法写出味道来……,后来只好做官了。
对于“品味”,对于“好坏”的判断,不是一个物质运动,所以无法量化,所以没法有标准,只有文字性的描述:比如说“好”就很抽象,“令人愉悦的”、“令人振奋的”、“使心灵受到净化的”、……等等具有正面意义的词汇堆砌被认为是判断“好”与“坏”的“标准”;其实就是这些“具有正面意义的词汇” 之间也存在着矛盾,而这种矛盾又是由人类的伦理道德观念带来的。最直截了当的、最简单的、最有典型性的就是“性”的问题,几乎每个人的“标准”都是不一样的。我有个很好的朋友,现在北美,他当年结婚时,我“惊奇地”发现他和她妻子是在一个屋里分开睡,他的解释就是要保持一点“克制”,从而使得他们“更炽热”,在这里他们夫妻认为“美”的、“正确”的事,在我看来是荒唐的;而我认为搂着妻子,看着她在我的臂膀下恬静地睡去最“美”。他当然对我的说法是不以为然的。我们谁“错”了呢?
当然我们也可以举一些极端的例子,但是就是这些极端的例子在那些极端的人们看来也是“美好的”、“正确的”、“合适的”、“不应该受到批评的”……
好了,现在回到“别人的对你的理解和感觉的影响又有多大?”的问题:如果能和别人在就某一件物体、事件产生在某个程度上的共鸣,那么你可能会感到“愉快”——美!但是如果产生了“冲突”难道就不美了吗?当然不是,“冲突”才能产生戏剧性,才有可观赏性(愉悦的),才能给人们提供一个根据自己的“经验”去“判断”的机会,就像问题多掐柠檬树一样,起伏跌宕、惊心动魄,是我们思想受到极大的刺激(注意:当我用了“刺激”来形容问柠之掐,还能感到我是在欣赏他们的掐吗?)
不是所有的人都在同时对同一件事进行着判断“好坏”的活动,而是在不同的时间、地点,不同的阶层的人们在分别进行着各自的“判断”活动,这里面有“共同”的感觉,但没有“共同”的标准。
知不道的故事,我觉得那位大哥还是有良心的,因为知不道用了“挺不好意思地说 ”这“具有正面意义的词汇堆砌”来形容大哥的内心活动。仅此而已。
“等我要出国的时候觉得应该给大哥打个招呼, 喝了一瓶酒, 买了两条烟, 都走出去十步了, 被大哥叫了回去, Y从桌子底下翻出两条红塔山, 幸灾乐祸地说 "换一下, 换一下, 这两条才是真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