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民間俗語中的“上有天堂,下有蘇杭”流傳廣泛,不管到沒到過這兩個地方,基本上沒有人質疑這種說法。關於這句俗語的來歷,有引蘇南民歌《姑蘇風光》為證,歌曰:上有呀天堂,下呀有蘇杭,杭州有西湖,蘇州嘛有山塘,哎呀兩處好地方!
根據有記錄的文史資料,唐肅宗朝的任華在他的《懷素上人草書歌》中就這樣贊道“人謂爾從江南來,我謂爾從天上來!”當然這兩句詩也可以作“人從江南來,才情天上來”那樣的理解。那麼,曾任杭、蘇兩州刺史的白居易所詠“杭土麗且康,蘇民富而庶。”這兩句詩則是板上釘釘,實錘認證了。
話說我第一次游江南,與同學們離開蘇州之後就直奔杭州而去,抵達杭州的時候已經入夜。那時的杭州與國內大部分地區一樣沒有“夜生活”,我們住進了“浙江賓館”,吃了一頓簡便的晚餐就“洗洗睡”了。頭天晚上,接送我們的司機就說,我們的住地離“花港觀魚”景點最近。第二天我們起了個大早,也沒叫車,徒步直奔西湖。那天大概不是假日,只有零散的遊客,“花港”湖裡以鯉魚居多,尤其是紅鯉魚的鱗片與藍綠色的湖水相映成趣。由於是早上,我們放棄了“南屏晚鐘”和“雷鋒夕照”兩個景點,沿着蘇堤一直往“曲院風荷”方向走去,盡享“蘇堤春曉”的美景。前不久游太湖,站在黿頭渚之上,面對那號稱“三萬六千頃”的浩瀚煙波,禁不住張開雙臂,長嘯一聲。而眼前恬靜精緻的西湖,則令我深深地吸一口氣,然後徐徐地吐氣,輕輕地“哇!”了一聲,生怕驚擾了眼前的清幽雅美。初春時節,到“柳浪聞鶯”謀殺菲林正是最好的時刻,因此我們在那裡勾留了不短的時間。接下來的日子,我們遊玩了“岳王廟”、靈隱寺、六和塔,在虎跑泉茶室品嘗龍井茶。我們吃過了“樓上樓”、“知味觀”、“杭州酒家”等等杭州有名氣的菜館,也幫襯了不少巷弄里的小吃店,離開杭州的時候帶着滿滿的美好回憶。
後來我還有多次機會到訪杭州,夏、秋兩季都去過,唯獨不曾在冬天去。記得有一次與娘子同游杭州,選住在西湖邊上的“華僑飯店”。那時正是金桂飄香的時節,每天到各景點遊覽之餘,早晚在西湖邊上溜達,空氣中儘是沁人心肺的甜香。有一天看到西湖邊上桂花樹下鋪了大塊的布,工作人員用竹竿敲打樹枝,那細細碎碎的桂花簌簌地落下,片刻間成就了一張花毯子。工作人員把大布的四個角提起打個結,搬回店裡去。我們信步走進一家茶室,點了“桂花藕粉”,坐在臨湖的窗邊慢慢品嘗。說到吃這一茬,秋天最叫人垂涎的自然是肥美的“大閘蟹”,我們逗留在杭州的那一陣,每天都要吃。那時風氣還沒變壞,不存在冒牌貨,每一口紅黃的蟹膏,雪白的蟹肉都是實實在在,甘美豐腴。
在杭州遊玩的節目之一是乘坐三輪車兜風。在外面晚餐後,叫上一輛三輪車,請駕者稍微繞點道回飯店。那時街面上沒有燈紅酒綠,只有住家的燈光透露出生活的氣息。不過三輪車上觀光還是比不上泛舟西湖有意思。曾經在晴朗的秋日,與娘子乘舟游西湖。藍天白雲倒映在湖面上,周邊有金色、黃色的秋花,遠處則是黛綠、墨綠的山巒。小舟移動得很慢,小舟兩旁的湖水輕輕地兩分,偶爾有水鳥掠過湖面。不禁想起歐陽修的《採桑子》:
輕舟短棹西湖好,綠水逶迤,芳草長堤。隱隱笙歌處處隨。無風水面琉璃滑,不覺船移。微動漣漪,驚起沙禽掠岸飛。
杭州的多處景點我去過不止一次,有時是出差時抽空一游,有時是陪客戶去遊覽,忝充導遊。要問我最喜歡哪個景點,西湖就是首選。難怪白兄居易說“未能拋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