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美女螳螂過招兒 |
送交者: 曹雪葵 2020年07月09日07:54:29 於 [詩詞歌賦] 發送悄悄話 |
跟美女螳螂過招兒 俺開始學練螳螂拳已有了些武學功底。少林太祖門是家學,在滄州流傳頗廣。還有八極拳,滄州本來就是“八極窩”,是八極拳的發祥地,會練的人很多。上初中時語文老師是山東人,善書法和詩詞,為俺所敬重。誰料有次他老家來人,卻精通螳螂拳。受那人點撥,竟激發起俺學螳螂拳的興趣。 山東正是螳螂拳的發祥地,創始人王朗是位抗清義士,在嶗山看螳螂斗蛇受到啟發,竟創始了螳螂拳。雙臂當然是模仿了螳螂那兩個帶鈎帶齒的大鋸,所以“勾、摟、采、掛、刁、纏”的手法最多,再配合“拳、腕、肘”電閃雷擊般的連續進攻,自然甚為剛猛。 若仔細觀察螳螂,會發現它肚腹過大,步伐並不十分敏捷。王朗自然也觀察到了這個弱點。因此,他把步伐改為“馬猿步”。猴子雖多“蹲行”,但卻非常地靈巧迅速。謂君不信,看一出京劇里的“猴戲”即知。或乾脆到動物園裡看猴。所以“螳螂拳”最突出的特點是:“螳螂手、馬猿步”。請看螳螂拳名家張玉萍演練的“七星螳螂拳”: 網上常見個別所謂的傳統武術“大師”被練散打的人打敗,其實是這“大師”只練套路,完全忽略了體能和技術的訓練。或是無爆發力,或是無耐力,大多沒有實戰的經歷,而且非常不禁打。 其實傳統武術本來就包括“招”和“術”兩個方面。套路的練習主要是為了系統地記住一些“招兒”,“招兒”基本上是經過實戰總結出來的“攻防動作的組合”。若想奏效地完成這些“攻防動作”當然還需要針對自己的“力量、速度、反應”等方面,即“術”,做更刻苦的訓練。以螳螂拳為例: 如何能奏效地實現“勾、摟、采、掛”?你自然得練手指的力量、速度和反應。具體腫麼練?師父教俺個因地制宜的辦法:俺們農村當年燒土炕做飯啥的,都喜歡燒樹枝,俺打那兒再也不用刀斧鋸子,都是用手:先掰下小枝,再折大枝,再折斷更大枝。半年下來,家裡柴火燒不完了,繼續到鄰居家幫忙。哈哈。螳螂拳里有很多反關節的擒拿手法,您猜這些手法通稱為啥?稱為“大(小)折枝”。能傷及“肩腰胯”的為“大折枝”,只能傷到手肘足膝的為“小折枝”。 後來到省城上學,沒樹枝可折了,訓練工具改良:備兩個縮口罈子,進門時用五指摳住從廳門提到內室,出門時再從內室提到廳門。武俠小說里見過,其實生活中也可以有。哈哈。然後再逐步往裡面放沙子增加重量。俺沒那麼傻,俺在裡面醃鹹菜。以俺的身高,業餘可以打打籃球、排球啥的,但俺因怕手和臂常不經意間會傷了別人就不再打了。 還有“馬猿步”腫麼練?提高速度也是要練短跑,俺中學百米最好成績是12秒4。工作以後喝酒懶散速度下來了。另外你還得會“剎車”,你速度快了,往前一撲,對手往前一帶,你不是趴下了?“馬猿步”的前腳要往裡橫,已經有剎車作用。後腳則要腳掌拖地跟上來且腳尖着地。這樣做一是兩腳靠攏之後再躍步前進更快捷,二是後腳尖也管“剎車”:腳尖要刮地面。師父說聽人後腳刮地的聲音,便知其功力的深淺。 總之,武功講求的是“招術”,“招”是其表,“術”乃根本。如一個傻子不懂“招”,每天奏是踢樹,也成高手:他踢你哪兒,你哪兒就折,不是很可怕?而一個所謂的“高手”,“招兒”雖非常高,可打上你卻跟撓痒痒賽的,有啥用?其實太極拳也有“練術不練招”的說法。個別所謂的大師淨炫耀“招式”,自己卻缺乏“術”的訓練,有表無本,其敗也宜。 寫到這兒俺突然沒詞了,抬頭一看題目是“跟美女螳螂過招兒”,趕緊找一位既有招兒又有術的美女來教大家幾招兒: 螳螂捕蟬 翻天印、頂心錘 霸王甩鞭 視頻中的美女名為陳永霞,她是國家一級武術教練。曾出演過:電影《新方世玉》及續集、《神丐》、《金鏢黃天霸》、《風塵女俠呂四娘》、《神龍劍俠呂四娘》、《特別攻擊隊》、《英雄豪傑》;參演電影《黃飛鴻與蘇乞兒》、《笑傲人生》、《喋血金蘭》等。 |
|
|
|
|
實用資訊 | |
|
|
一周點擊熱帖 | 更多>> |
|
|
一周回復熱帖 |
|
|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
2019: | 訴衷情 畫舫荷花居 (記夢) | |
2019: | 往事成茶 繆靜文詞 王振宇演唱(視頻) | |
2018: | 【七絕】習詩 (七絕56法之14) | |
2018: | 讓我最後一次擁抱... | |
2017: | 琉璃印章、石頭核桃和荸薺: | |
2017: | 曇花 昨夜曇花插曲(唱、歌譜) | |
2016: | 試譯斑竹的《荷塘》 | |
2016: | 無題63號 | |
2015: | 與曹版小小討論一下歌詞呵呵呵 | |
2015: | 小玫唱給小剛的歌 (和歌狂妹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