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曹雪葵杭州阿立
萬維讀者網 > 詩詞歌賦 > 帖子
《詩詞讀寫叢話》張中行《二二 詞的格律(一)》
送交者: 杭州阿立 2023年10月05日07:03:23 於 [詩詞歌賦] 發送悄悄話

詩詞讀寫叢話》張中行《二二 詞的格律(一)

上篇《二一 詩體余話》:

https://bbs.creaders.net/poem/bbsviewer.php?trd_id=1658022

 

二二 詞的格律(一)

    我們現在用舊體韻語表達情意,有詩的諸體可用,似乎也可以不作詞。有的人還要作,起因有輕重兩種。先說重的,是有時會有那麼一類情意,無端而幽渺,像是軟綿綿而並不沒力量,用詩表達,無論是古體“世間行樂亦如此,古來萬事東流水”,還是近體“叢菊(讀仄聲)兩開他日淚,孤舟一系故園心”,都覺得不對路,轉而到詞裡去找,碰到“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覺得合拍,所以也就只好順着這個路子走,用這類的調調抒發幽渺的軟綿綿。重之外還可能有輕的,是來於人人會有的一種嘗嘗心理,比如或大菜,或小吃,既然有賣的,而恰好袋裡還有鈔票,就忍不住要嘗一嘗,也就是拿起筆,照譜填一首兩首,以抒發幽渺而軟綿綿的情意。

    詩是照格律(或寬或嚴)作,詞是照譜填。譜是更嚴的格律(字句、聲音方面的要求更為複雜)。更嚴,也就會更難吧?大體說是這樣。細說呢,難有各方面的。由根本說起。以《紅樓夢》中人物為例,呆霸王薛蟠不宜於作詞,因為沒有那種幽渺的情意(假定文墨方面不成問題);李絝也不宜於作詞,因為,即使有幽渺的情意,依照《內則》、《女誡》等的規定,總以不表現為是。這根本最重要,沒有這個,勉強效顰,下則不免於有外殼而無內容,上則會流為以詩為詞,如蘇東坡之“大江東去”,只好讓關西大漢去唱。其次,有了這類情意,能夠變成文句,也如情意之軟綿綿,即所謂內外一致,尤其不易。我有時想,這不易,就男士說,至少一部分是來於要如演劇之反串,輕是生之反串旦,重是淨之反串旦,都是本未必嬌柔而要女聲女氣。這樣,就作詞說,以名家為例,歐陽修就會難於李清照,因為歐要反串,學紅裙翠袖的聲和氣,李則可以本色,不必學。如果這個比喻不錯,有人也許會問,這樣的反串,需要嗎?甚至應該嗎?問應該不應該,問題就會往深處擴大,成為:人(包括男女)的這類幽渺的情意,有什麼值得珍重的價值呢?推想有的人,答覆會是否定的。證據是,也是多少年來已非一日矣,受了時風之吹,口說,筆寫,總是,因為某某人,或某某作品,有了社會內容,所以價值就高;相反,雖然未必說,沒有社會內容的個人哀樂,尤其偏於溫柔委曲的,價值就低,甚至沒有。在這種地方,我是寧可奉行蔡元培先生的兼容並包主義,承認“窮年憂黎元,嘆息腸內熱”,“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鞦韆去”,只要情意不假,就可以並存,一定要衡量輕重,後者也絕不輕於前者,因為:一,任何情意,只要不是敗德違法的,就都是天性之所需和社會之所當容納;理由之二也許更有力,是,沒有個人的哀樂,社會內容就必致化為空無。

    還是轉回來說難易。上面說的難是大號的,昔日的大作手也會感到頭疼的吧?至少是“旁觀者清”,比如南渡以後的有些人,以至清代的浙派詞人,總在綺麗而晦澀的語句中翻來翻去,其原因之一,甚至重要的原因之一(縱使自己不覺得,更不承認),恐怕就是已經寫不出“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生怕閒愁暗恨,多少事欲說(讀仄聲)還休”那樣的語句。這樣的難又會使我們想到婉約和豪放間的一些糾纏,且放下不表。還是談作詞的其他小難。這用相面法就可以看出來。其一是句法的多樣化。句法包括兩項:一是一句的字數。六朝以後,詩大致是五、七言兩種;詞就不然,由一字到十字都有。二是一首的句數。詩有定和不定兩類,近體(排律特殊)有定,古詩和排律(試帖除外)不定;詞有定,但因調不同而多多少少,千變萬化。此外,一首的組織,詞還有分片的花樣。這花樣包括分不分,分得多少,以及片與片間的形式(同規格或不同規格)和內容(藕斷而絲連)的關係,總之,也沒有統一的規格。其二是聲音的複雜化。詩基本上是隔句押韻;詞不一定。詩律細,只細到,一般是分辨平仄,特殊是有些古詩押入聲韻;詞就花樣繁多,如早期,可唱的時候還要分辨清濁,分辨五音,現在不能唱了,有的地方還要分辨上去,有的地方卻容許以入代平,等等。此外,零碎的,如調同可以規格不同,如《臨江仙》,起句可以是六言,也可以是七言,《聲聲慢》,可以押平聲韻,也可以押仄聲韻;相反,調名異卻可以規格相同,如《蝶戀花》,又名《一籮金》、《江如練》、《西笑吟》、《卷珠簾》、《明月生南浦》、《桃源行》、《桐花鳳》、《望長安》、《細雨吹池沼》、《細雨鳴春沼》、《魚水同歡》、《黃金縷》、《鳳棲梧》、《轉調蝶戀花》、《鵲踏枝》,異名多到十幾個。還有,文人喜歡自我作古,有時自度曲(也就自創調名),大家如周邦彥、姜夔,通音理,這樣創了,我們不得不承認,其後到明清,還有人效顰,算數不算數?這總而言之,花樣太多,不要說作,就是記住也大不易。再總而言之,是講詞的格律,要比講詩的格律麻煩得多。

    但是俗話說,虱子多不咬,多不愁,難也可以轉化,借東風之力,變為易。這其實也是不得不如此。詩,以近體的律詩為例,格律有限,變化不大,很容易熟悉,頭腦以外的《聲調譜》之類就可有可無。詞就不然,調多到接近千(有些調還有不同的體,總數就更多了),都記住,一般人必做不到,所以要有寫到紙面上的詞譜,以便想作而不熟悉格律的人可以照譜填。譜有粗細兩類,早期(如宋代)的是工尺譜,除篇章(包括分片)語句以外,還註明宮調及各個字的唱法。這樣的詞譜今已不傳(姜夔《白石道人歌曲》中保存一部分,不完備)。不傳是研究方面的損失,至於作就關係不大。也許還有好處,因為音律方面的要求降低,我們就可以照譜哼幾句,濫宇充數。這樣降低要求的詞譜,篇章語句之外,只注字的平、仄、可平可仄以及韻腳。舉清朝萬樹《詞律》中李白《菩薩蠻》一首為例(原為直行左行):

    (可仄)林漠(可平)漠煙如織(韻)寒(可仄)山一(可平)帶傷心碧(葉)暝(可平)色入高樓(換平)有(可平)人樓(可仄)上愁(葉平)玉(可平)階空佇立(三換仄)宿(可平)鳥歸飛急(葉三仄)何(可仄)處是歸程(四換平)長(可仄)亭(連可仄)短亭(葉四平)

    平仄不能通融的字無小字注,如“林”這地方要用平聲字,後一個“漠”這地方要用仄聲字。“可平”表示這地方用仄聲字好,但用平聲字也可以;“可仄”同。“韻”表示這地方要入韻;“葉”表示這地方要押上一個韻字的韻。“換平”表示這地方要換用平聲韻;以下“葉平”就是要押這平聲韻。“三換”的“三”不是表示第三次“換”,是第三個韻;“四換”同。

    詞譜表示平仄等音律,也有在字旁標符號的,如○或—表示應平,N或O表示應仄,表示應平而可仄,表示應仄而可平,P表示入韻,等等。舉清舒夢蘭(字白香)編、陳栩等考正的《考正白香詞譜》中溫庭筠《更漏子》一首為例(也是原為直行左行):

    ○表示這地方要用平聲字,N表示這地方要用仄聲字,Q表示這地方平聲仄聲字都可用(不如分用以表明有常有變)。“句”表示這地方要停頓(還有“豆”表示有小停頓),但不入韻。“韻”表示這地方要入韻。“葉”表示這地方要押上一個韻字的韻。“換平”表示這地方要換平聲韻。“葉平”表示這地方要押上一個平聲韻字的韻。“三換”、“葉三”等也是表示這地方是第幾“個”韻(不是第幾“次”換和葉)。

    還有離開字句徑直說明平仄的,如王力先生《詩詞格律·詞譜舉要》介紹《桂枝香》的格律,先標明字數(101字)

    及分片情況(雙調),以下是:

    既表明平仄(表示可變通)及用韻情況,又說明應注意的句法,用起來更清楚方便。

    對照以上各種譜,以及參考各調後作法的說明(句法和聲音的應注意之點),依樣葫蘆,就是作音律比較複雜的詞,專就合乎格律的要求說,也就沒有什麼困難了。

    上面提到的萬樹《詞律》,是求全的,雖然其後還有人作“拾遺”和“補遺”之類。《詞律》之後,還有一種求全的,同樣著名,是康熙年間王奕清等編的《欽定詞譜》,收詞調八百多,連帶不同的體,總數超過兩千,就更繁重了。

    物各有其用。研究詞學的,詞人,可不厭其多。至於“餘事作詩人”的,更餘事填填詞的,就用不着這樣多。其實,即以宋代的大家,如柳永、秦觀、周邦彥等而論,也不是所有的詞調都試試,而是填自己喜歡用的,慣於用的。這樣的詞調,絕大多數是常用的,即不冷僻的。常用,推想也必是有較大的表現情意的力量的。這種情況可以證明,即使我們頗有興致填詞,所需詞調也不必很多,或說不應該很多。這樣的擇要的詞譜,昔人也作過,最流行的一種是上面提到的《白香詞譜》。這部詞譜收詞調整整一百,始於字數少的《憶江南》、《搗練子》(都是27字),終於字數多的《春風裊娜》(125字)和《多麗》(139字)。字數過少的,如《十六字令》(16字),過多的,如《鶯啼序》(240字),都沒收。為了簡便合用,這樣處理有好處。當然,如果願意加細,就會感到有不足之處。主要是所收詞調偏少(更不收調的別體),甚至有些習見的也漏掉。作詞譜是供多數人選用,調偏少,供不應求,是不合適的。

    收詞調較多的有近人龍榆生(名沐勛)編的《唐宋詞格律》(逝世後由張珍懷等整理,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收詞調153個,兼收常見的別體。依押韻的不同情況編排,共5類:第一類是押平聲韻的,計收《十六字令》、《南歌子》等52調;第二類是押仄聲韻的,計收《如夢令》、《歸自謠》等75調;第三類是平仄韻轉換的,計收《南鄉子》、《蕃女怨》等12調;第四類是平仄韻通葉的,計收《西江月》、《醉翁操》等6調;第五類是平仄韻交錯葉的,計收《荷葉杯》、《訴衷情》等8調。介紹詞調情況用兼顧法,舉平仄韻轉換的《清平樂》為例:

        

    又名《憶蘿月》、《醉春風》。《宋史·樂志》入“大石調”,《金奩集》、《樂章集》併入“越調”。《尊前集》載有李白詞四首,恐不可信。茲以李煜詞為準。四十六字,前片四仄韻,後片三平韻。

        

    —+O(仄韻)+O——O(葉仄)+O+——OO(葉仄)+O+—+O(葉仄)+—+O——(換平韻)+—    +O——(葉平)+O+—+O(句)+—+O+——(葉平)例    一別來春半,觸目愁腸斷。砌下落梅如雪亂,拂了一身還滿。雁來音信無憑,路遙歸夢難成。離恨恰如春·草,更行更遠還生

    以下還有例二、例三,舉晏殊詞和辛棄疾詞各一首。上面說這是兼顧法,因為解題之外,格律兼用“符號”、“文字”兩種形式。符號,“—”代平聲,“O”代仄聲,“+”代可平可仄,用韻、叶韻、換韻分別注出;文字,“=”代平聲韻,“—”代仄聲韻,“N”代不入韻的停頓:兩相對照,可謂簡而明。只是“+”這個符號,不分常和變,且難上口,我以為不如分用“R”(代應平而可仄)“S”(代應仄而可平)兩個。如果分用兩個,上面的符號形式就成為:這樣標示,R和S,都是上部表示常,既可入目又可上口,下部表示變,只訴諸目,這獲得是方便。更大的獲得是,如果字字常而不變,就會更為完美吧?

    其實,初學還可以從更容易走的路開始。那就用王力先生的《詩詞格律》也好。這本小書只收詞調《十六字令》、《憶江南》等50個,都是最習見並比較簡短的(百字及以上的只占五分之一;最長的《六州歌頭》143字,比《鶯啼序》幾乎少100字)。說“開始”,也許還是眼慣於往高處看;實事求是,如果餘力不多,在這不大的池塘里撲騰多年甚至一輩子,大概也不會感到侷促。

    最後說說照譜填,還會進一步,也應該進一步,就是逐漸熟悉一些詞調,眼不看譜也能填。當然,熟悉總比不熟悉好。好處很多:省力是其一;有時候,遇到某種場合,或主動,或被動,欲不作而不得,而手頭沒有詞譜,頭腦里裝一些看家的,就可以避免尷尬,這是其二。熟悉,有快慢問題,求快就不能不用力背;有力量和興趣,能夠背一些最好,沒有,可以慢慢來。還有先熟悉哪些的問題,這宜於先簡後繁;同樣的繁簡之中,可以取決於個人的所好。還有量多少的問題,原則上是韓信將兵,多多益善;但也要照顧實際,有情意表達,夠用,即使少到只幾十個,甚至十幾個,也應該算是遊刃有餘。

 

一鳴掃描,雪兒校對

 

下篇《 詞的格律(》:

https://bbs.creaders.net/poem/bbsviewer.php?trd_id=1658950



0%(0)
0%(0)
  拜讀!  /無內容 - 秋韻 10/06/23 (5019)
    一起慢慢讀 :-))))  /無內容 - 杭州阿立 10/06/23 (4644)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22: 藏頭【七絕】四大皆空
2022: 舊金山追上半夜雞叫 小小阿立嫂新冠中
2021: 仄韻絕句一首
2021: <潭柘寺狐仙>
2020: 記兩次自由港及佛州短休假
2020: 【人月圓】雪草登麥克法倫山
2019: 秋重滿園春
2019: 祝賀曹莊回來-趣和胡亥兄
2018: 《七絕.戲題中國大爺》43法
2018: 作業43:【七絕】走路與瘦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