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納川
萬維讀者網 > 天下論壇 > 帖子
盤點一下中美核戰爭的前景
送交者: 老田 2005年07月23日20:56:44 於 [天下論壇] 發送悄悄話

鑑於美國多次威脅對中國使用核武器,並且在1996年美國國防部還計劃在台海爆
發戰爭時期,要對中國使用核武器的事實,這個打算被美國的《洛杉磯時報》披
露。看來已經很有必要盤點一下中美核戰爭的前景了,以幫助人們認識美國預備
進行“文明衝突“的新戰略。

以下是老田過去分析中美之間戰爭問題的文章段落,分別出自《從三峽大壩的安
全看中國必須實施等效核威懾戰略》和《後冷戰時代的國際關係格局》。核武器
自從生產出來之後,就總是要對戰爭規劃產生某種影響,按照美國人研究的成果
“核武器是常規力量不足的平衡器”,因此使用核武器的衝動總是周期性地出現
,特別是感到常規打擊力量不足的一方,常常不自覺地有要動用這個平衡器的沖
動。朱成虎的講話和美國威脅對中國使用核武器的表態,都符合這個規則。

三、 戰略威懾必須有新的思路

實際上已經沒有軍備擴充該不該進行的問題,而是如何進行才能夠更加有利的問
題。從目前的霸權主義的優秀表現來說,中國應該屏棄有限核威懾戰略,在建立
全面核威懾的基礎之上,執行“等效核威懾戰略”。

目前中國執行的有限威懾戰略只能夠選擇有限發展的工業之路,有趣的是事態發
展由不得中共自由選擇。感謝美國佬,他們比我更加急不可耐,要催着中共搞全
面威懾,TMD和NMD的出台,逼得共產黨政府不得不走上軍備競賽之路。

即使不為大西線和三峽考慮,即使不為工業正當布局考慮,僅僅是因為應對美國
的新行動,也必須把核威懾提高到全面威懾的層次。只要中國把核武器的突防能
力提高(如採用小動量火箭技術),核武庫擴大到一定程度(如覆蓋美國的導彈
達到3000枚),把反衛星武器提高到實戰水平,全面威懾的能力就已經建立起來
和比較有效了。而美國即使投入二十倍以上的人力物力,他們的防禦系統都不大
可能同步抵消中國的進步,中國的安全態勢反而會有較大的改觀。從經濟上看,
由於中國不需要保持進攻態勢,所以投入只需要美國的1/20或者更少,就能夠發
揮巨大的效用,這也是中國可以奉陪得起的一場遊戲。在這一場遊戲中,付出道
德代價的是美國(咱們是處於被逼的態勢),付出更多經濟代價的是美國(即使
按投入占GNP的比例),安全態勢得到改善的是中國(在進展速度上美國不可能領
先,中國使用的是現成技術進行改進和加速列裝,而美國需要突破相當的技術跨
度),如果美國不主動奉陪的話,中國又不能採取進攻態勢,那就只有中國消耗
國力而美國沒有,局面就遠沒有這麼理想了。

在全面核威懾建立起來以後,中國政府應該在合適的時候,宣布執行“等效威懾
戰略”,即無論是常規戰爭還是核戰爭,只要敵人殺傷(包括間接殺傷)中國人
口達到10萬,中國就考慮使用核武器殺傷對方10萬,以避免捲入常規軍備競賽(
這對於中國經濟而言是難以容忍的)。有關打破常規戰爭和核戰爭分野這一點,
美國已經創造性地執行了,如對日使用核武器和多次威脅對當時無核的中國使用
核武器。

三峽水庫和大西線上的大水庫對於敵人的意義,就僅僅局限於可以在核戰爭中節
約一定數量的核彈頭。同時三峽水庫也決不是核武威力的理想放大器,水淹七軍
也不可能與“確保相互摧毀”的效果完全相同。如果我們的敵人不那麼吝嗇、或
者還將和他們在過去表現得同樣兇殘的話,這種差別大概就已經是他們不可接受
的了。為了避免捲入常規軍備競賽同時改善安全態勢,就必須執行“等效威懾戰
略”,這是非常明顯的。

當然最理想的是不搞軍備競賽,這樣的話雙方都可以集中精力改善民眾的福利,
但既然最優不可得,目前的次優方案就應該滿意,這就是中國人常說的“知足常
樂”,做人也不能過於貪心,誰教我們和強盜居住在同一個地球上呢?

四、 有關核戰爭的幾個問題

1、 關於核冬天問題

若由於有限威懾導致對方全面核報復和全面核戰爭的結果如何,是另一個不能回
避的問題。有一個廣泛流行的“核冬天”說法,說是在美蘇核武庫的核彈頭做互
射後,由於爆炸所激起的沙塵暴將會在大氣層中停留長達三年之久,由於地球表
面得不到陽光,氣溫將急劇下降,而且農業生產也將無法進行,從而導致全人類
的共同毀滅。

對於這個說法,我感到深刻的懷疑。不論核爆炸的當量如何巨大,我個人完全不
相信就足以使地球引力不再起作用,也不相信大氣環流也同時停止進行。沙塵暴
再厲害也不至於具有飛行的能力,怎麼可能在空中停留三年之久?1993年5月,中
國西北的特大沙塵暴,在“好風頻借力”的情況下,也只是影響了北方地區幾天
而已。核爆炸激起的沙塵再厲害,也決無可能影響大地三年,影響幾個月那就已
經是一個難以理解的極限了。

2、 關於核戰爭的抗打擊能力

在全面的核打擊之下,交通運輸系統和供水和供電系統必遭破壞,對市場供應和
集中的水電供應依賴程度越高,則民眾生活所受的影響越大,“核冬天”造成的
間接的傷亡將越發沉重。毫無疑問,城市化水平越高,人口分布越集中,在核打
擊下的損失就越慘重,自救和救援就越發困難。

目前中國絕大多數人口居住在農村,相當多的人口居住在山區,若遭到敵對國家
的核襲擊,在沒有預見和大規模疏散的情況之下,能夠生存下來的人口必定為數
不少。而且農民家裡一般都有幾個月的糧食儲備,若在收穫季節後則家裡有一年
的糧食,水井往往就在村口甚至就在自家院子裡,鹹菜和鹽也往往夠幾個月之用
。農民只要不是被核爆炸直接殺傷,在沒有任何外界救援的情況下,也足以生存
下來,如果核冬天真的能夠連續幾個月的話。

由於過去幾十年來,大陸的教育普及成效很大。再加上“大而全”和“小而全”
的經濟結構,和重複建設的遺惠,中國的重建速度在沒有任何外來幫助的情況下
,也會快於過去五十年的速度。這樣經過一個時期,根據偉大的已經死了的西方
的戰略家西格爾的說法,中國難免又要成為“一個中等的二流強國”。

而那個前不久還在想用核戰爭威脅中國的流氓國家,恐怕就不會有這樣的幸運了
。即便是遭受中國的中度殺傷,恐怕也會變成一個歷史上從來沒有的最強大的拉
丁國家。若遭中國核反擊的重度殺傷和引發一定的核冬天效應,則現代化的人口
所能夠生存下來必定極其有限,那麼基本上可以認定他們難以逃脫整體覆亡的命
運。我個人不相信在那個流氓的國度里,沒有人了解這一點,由此可見,在他們
愚蠢地向中國人揮舞核武器時,是懷着一種多麼卑劣的心態和多麼的色厲內荏。

3、 關於核力量能夠毀滅地球幾次問題

有些人常常提到,美國或者蘇聯的核力量足以毀滅地球多少次,我對這一說法深
感懷疑。一個20萬噸TNT當量的核彈頭,無論是空爆還是地爆,對開闊地暴露人員
的中度殺傷半徑(複合傷)是3-4.5公里,早期核輻射損傷半徑不超過2公里,沖
擊波損傷半徑不超過3公里。這還是平地,如果換成山區,恐怕除了非常有限的直
接殺傷外,對山的背面只有看一看能造成什麼級別的地震損失了。就是用3000枚
20萬噸當量的核彈頭,對付湖北恩施的山區恐怕也不能保證100%的殺傷效果,更
遑論全國和全世界。

對於中國的核武器數量,很多人都有估計,但天差地遠。中國執行過“立足於早
打、大打、打核戰爭”的國策,長達十五年之久,估計數量不會太少,應該足以
叫那些起壞心的強盜慎重考慮問題。據西方媒體造謠說,中國在1987年向沙特一
次性就出口了36枚戰略導彈,看來生產能力還不是太差,如果造謠者還有一點生
產能力方面的根據的話。

4、 最難以應付的核襲擊

可以說在美國徹底放棄霸權主義政策之前,俄羅斯的核武器是沒有威脅的。而歐
洲的核武器也與中國的直接關聯度不高。最危險的核威脅來自美國及其盟國如日
本,在一定程度上還要加上印度。

如果有一天,中國遭到上述任何一個國家的核襲擊,中國政府一秒鐘都不需要猶
豫,立刻就要進行相應的核反擊。所以都不是最難以應付的。

但如果中國大陸受到台獨分子的核襲擊,最才是最難以抉擇的局面。所以台灣的
核武器不僅是不能容許的,而且台灣控制在非中國人手裡,也是對海峽兩岸中國
人極其不利的。台灣在非中國人的挾裹之下長期與大陸為敵,並頑固地與西方反
華勢力合流,是對中華民族最大的威脅。台灣一天不統一,中國就一天不能全面
放棄常規軍備競賽,妨害國家威懾戰略的轉移,這正是中華民族的敵人所極力追
求的目標。

個人網頁:http://tlw.3322.net
http://laotianlaotian.yeah.net/
2000年5月5日星期五


6、在最壞的情況下---預測中美戰爭的前景

只要是在國內實現了上下同欲,美國的常規戰爭和局部戰爭就無法達成他們的戰
略目標;在戰略戰爭(核戰爭)上,NMD即使技術成熟也是不可能取得真正實戰效
果的,中國與美國各有優勢,在一定意義上核戰爭對美國反而更加不能接受。因
此爭取和平和國家安全的關鍵在於國內協調。

只要是中國國內實現了上下同欲的態勢,晚清和民國政府產生的可能性消失,常
規戰爭和局部戰爭就無法實現美國的任何戰爭目標,所以中國爭取和平的關鍵,
只在於威懾美國的種族滅絕衝動。

估計一下中美戰略戰爭的可能演變結果是有益的,中美如果發生核戰爭的結果,
對美國可能造成三種層次的打擊:最低目標是可以實現把美國趕出亞洲,中等目
標是美國雄居世界第一的地位消失,最高目標是美國不再是盎格魯薩克遜人的美
國而是拉丁美國。而中國的人口損失在美國發動的核戰爭中必將極其巨大,但是
由於中國幾千年來早已經實現民族融合和文化認同,只要是中國人還有相當部分
能夠生存下去,在50或者100年之後,必定能夠重建中國,以中國人的勤勞睿智,
按照已經死了的西方的戰略家西格爾的說法,必定又要建成一個“中等的”“二
流的”強國。

由於美國的民族整合和文化認同過程沒有完成,中國就不需要追求“確保相互摧
毀”這樣的最高效果。對於美國的種族滅絕衝動,中國需要確保的是(1)中等殺
傷目標:使用核打擊把美國趕出當今“世界分贓團伙”(美國不再能夠從世界市
場攫取壟斷利潤),這樣美國由於沒有完成民族和文化認同過程,就存在國家解
體的嚴重危險;或者(2)高度殺傷目標:把美國修理成“拉丁美國”(不再是盎
格魯-撒克遜白人的美國)即可。對於美國城市人口占80%,50%的人口密集居住在
“五大湖城市帶”“波士華城市帶”和“太平洋沿岸城市帶”(這三個地區面積
僅僅占美國國土面積的8%),而且美國難以抵受核打擊還在於幾乎100%人口都依
賴一個運行良好的市場體系而生存,而中國2/3的農村人口還大體上處於自給自足
的自然經濟之下,因此大規模核戰爭帶來的附帶殺傷也是美國的巨大風險。因此
對核戰爭殺傷效果而言,中國也許只需要美國1/10的核彈頭,即可達成同等的破
壞效果。

而美國在失敗之後,其種族主義的維繫作用必定破產,因為壟斷利潤和物質富裕
的地位不再,將失去作為一個國家存在的可能,即使遭到中等程度的損失,美國
也將面臨解體和分裂的危險;在遭到最高目標的打擊之後,盎格魯白人的美國將
消失。所以美國承擔重大戰略打擊的能力是不容樂觀的。實際上,中國是一個農
業人口占絕對優勢的國度,核戰爭的殺傷效果和持續影響,將遠遠低於工業化和
城市化國家,換言之,中國抗打擊能力將大大高於美國。所以中國實現戰略威懾
爭取和平共存的道路,並不是一個遙不可及的目標,即使美國核力量具有壓倒優
勢也仍然如此。無論美國核力量多麼巨大,中國只需要保持覆蓋美國的核彈頭(
包括陸基和海基核力量)達到3000枚,就足以有效達成對美國進行低中高三個層
次的打擊目標。

○1中國的優勢

中國的優勢是為求生存沒有退路,必定能夠實現哀兵奮起,而美國的優勢是現有
的政治經濟特別是軍事優勢,以及歐美日作為壟斷價格同盟和軍事同盟的力量。
但是中國還有一個巨大的優勢是美國所無法比擬的,那就是地球資源有限,人們
必須最終實現與自然的和諧相處,因為對世界上3/4的人口來說,並沒有實現富裕
發達的機會,所以最終的現實道路只有協調發展之路,所以中國有許多潛在的同
盟軍,而美國沒有。畢竟美國不能再創造幾個地球,甚至在獲得完全主導地位之
前,資源利用上的優勢地位也不由美國決定,而是經由國際市場通過壟斷利潤實
現,所以歐洲國家能夠群起反對美國的國家導彈防禦系統。

中國的勝利希望很大,但是絕對沒有速勝的機會。這是一場曠日持久的對壘,很
可能需要幾百年之久。中國實現這一目標的主要障礙不是外部因素,而是內部精
英主義者需要主動放棄特權和追求優勢地位,主動實現階層利益的協調最後實現
民族的整合和協調,在經濟發展戰略上需要走“適度發展”之路,在追求技術進
步的同時,需要放棄着眼於精英階層利益的趕超戰略和無法實現的現代化目標,
這個目標已經被證明只會導致兩極分化,而不可能實現共同富裕,破壞萬眾一心
的全民心防,破壞“上下同欲”的准動員態勢。

此外以下各項無疑是美國所不具備的獨特優勢:

中國很早就實現了民族融合和文化認同,民族凝聚力強,戰略失敗之後不存在國
家無法重建的危險。中國可以使用無形資源彌補有形資源的不足,採取政治和文
化上的攻勢戰略?
中國由於處在一個被壓迫的地位,會逐步地養成上下同欲和哀兵奮起的態勢。
中國沒有進攻性的戰略要求,可以實現力量集中部署。
中國經濟上比較落後,多數人的生存狀態對市場體系依賴程度低,在抗戰略打擊
上比較具有挨打能力。

○2美國的優勢

美國決不是什麼“多極世界”的擁護者,甚至不是“一超多強”的擁護者,美國
需要的地位是完全徹底的主導地位。在世界資源短缺趨勢日益明顯的情況下,美
國追求的是完全的不受節制和協商的資源分配權,而不是目前在資源占有和利用
上的優勢地位,這就是美國單邊主義的真實涵義。也正是因為如此,歐洲和日本
只是經濟利益和政治利益的分贓者,不是絕對可靠的同盟軍,而且日本和歐洲在
幫助美國實現其第一步目標之後,必將成為下一步美國的戰略對手和敵人。換言
之,美國的核心利益最終與所有人的利益,不管是富人還是窮人,都有不可調和
的矛盾,甚至美國人與自己的子孫後代的利益,也具有不可調和的矛盾,這是由
美國基於叢林法則的文化和消費主義生活方式決定的。美國沒有完成民族融合和
文化認同,在戰略打擊之下的重建沒有可能,一旦被打敗存在着民族解體或者國
家無法恢復的風險,在戰略戰爭上美國的風險和成本是美國完全無法接受的。

此外美國具有以下優勢:

美國具有經濟技術優勢,可利用的有形資源多。
美國具有比較多的盟友,但是在戰略戰爭中這些盟友的可靠性,將由他們所受到
的戰略壓力決定,可靠性受到疑問。美國的黑社會效應具有利益流入供分贓,因
此種族主義成熟,戰爭開始階段本土被打擊風險小,具備迅速動員的性質。美國
採用前出型軍事部署,常規戰爭的戰爭損失和風險均小,而且具有戰爭選擇上的
主動權---選擇戰爭開始時間和戰爭形式。

○3戰略的爭奪要點

中美軍事力量對比,一直是一個非常熱門的話題。在精英主義者智囊那裡,好象
只要美國跺一跺腳,中國就要不行了,事實遠非如此。今天預言一下中美的戰爭
不算是為時過早,因為美國早已實現戰略東移,早已宣稱中國時主要對手,美國
輿論已經對中國進行了多年的妖魔化(相當於古人的“討敵檄文”),妖魔化就
是一種戰爭輿論準備行為,而且這一次戰爭不會是常規戰爭和局部戰爭,因為對
於常規戰爭和局部戰爭而言,美國不僅沒有優勢而且也無法實現任何層次的戰略
利益。相反對中國構成真正威脅的,在於國內精英主義,在於美國以常規和局部
戰爭攫取全局利益的可能性,在於精英階層組成晚清和民國政權的可能,這種政
權將成為美國政策的馴服工具,這種可能性將是美國進行常規戰爭和局部戰爭冒
險的最大誘因,所以國內的階層整合不良才是中國的最大的常規戰爭風險所在。

以台灣問題為例,如果中國痛下決心予以解決,美國是不是就一定能夠保衛台灣
,並取得成功呢?實際上即便是美國罄盡全力,也無法在這樣的地域占到常規軍
事優勢,更何談成功。台灣問題的產生和發展都是美國所主導,台灣之於美國有
兩大戰略意義:一是作為日本反華的屏障,是美日反華同盟的免費保險;二是台
灣可以把中國拖入常規軍備競賽。解決台灣問題是中國爭取戰略主動權的要點,
因此對美國的軍事介入要做充分準備和下戰略決心。

台灣問題是戰略主動權易手的關鍵,如果中國解決了台灣問題,美國的亞洲算盤
不能不破產。不管中國願意不願意,這就已經質疑到舊金山單獨和約的合法性問
題了。無論此後美國是放手武裝日本,還是拼湊新的反華同盟,都無法恢復今天
的亞洲地位。

在台灣問題解決以後,日本的反華風險會急劇上升,而且如果日本加入TMD計劃,
則日本就等於在第一線成為美國的盾牌。按照美國一貫作風,追求最大利益和優
勢地位是其死也不會放棄的目標,如果TMD技術真的成熟並部署,美國不可能不用
來謀取利益,使用核訛詐和核打擊的可能性急劇提高,在這樣的情況下,日本所
承受的戰略風險已經上升到亡國滅種的地步。

雖然小布什聲稱TMD和NMD計劃“保護所有盟友”,但是歐洲盟友一點也不比他更
傻,無論是誰參與這個計劃,處在第一線的盾牌國家都是沒有好果子吃。何況這
個計劃本身有不可克服的致命缺陷,除非美國能夠生產“刀槍不入”的預警衛星
,要不然的話,就要在全球部署預警飛機進行24小時值勤,而且至少要按照1000公
里為節點距離部署,估計只需要幾千架就夠了。

因此就NMD計劃本身而言,即使在技術上能夠成功也並不可怕。就中國所採取防禦
態勢而言,美國能夠發揮出來的常規優勢並不十分有效,在戰略安全方面美國承
受打擊的能力和毀滅性風險的能力並不比中國更大,中國的安全態勢將能夠大大
改善,只要是國內措置得當。

從長期而言,中美的互動是一個美國日益孤立的過程,也是一個中華文化的核心
源流和整體協調的積極政治理念逐步被全世界認同的過程。因為在有限的地球資
源制約之下,人類如果要避免全部成為生態難民,或者要避免在核戰爭中同歸於
盡,就必須走整體協調和適度發展之路,只有這一條路能夠給絕大多數人提供出
路,而精英主義制度只能給處於金字塔頂尖的那些國家和少數人口以現代化和富
裕發達。

後冷戰是一場人類理智和良知對叢林法則的較量,是人類進入長久和平或者共同
毀滅的關鍵。爭取這個過程向有利的方向發展,是中國政府和人民乃至全世界人
民的共同使命和目標,這個過程需要全世界人民在爭取生存權利的旗幟下團結起
來,反對美國建立絕對單邊主義的努力,遏制美國的種族滅絕願望,只要是人們
充分認識到這個問題的實質涵義,這個努力過程就一定回成功,但是沒有迅速成
功的可能,這個最後的勝利一定是需要數十年乃至幾百年的努力來爭取的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04: 最絕望的墮落
2004: 人權縱橫談-中國的命運
2003: 誤國誤民的虛幻中日友好
2003: 論薩達姆與“張召忠們”的失敗
2002: 社會理論必須創新才能解決世界的危機
2002: 怎樣認識巨變中的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