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納川
萬維讀者網 > 天下論壇 > 帖子
堅持到永遠——薄一波弔唁廳中的一個細節
送交者: 雲淡水暖 2007年02月07日17:06:53 於 [天下論壇] 發送悄悄話


薄老逝去已經將近一月了,媒體說,按中國習慣計算,薄老算是百歲老人了,在歷史的河流中,一個人的生命是極為有限的,“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乎”,但百歲之尊,又是極為有福氣的。薄老的後事,顯得簡單而莊重。一日中午,吃飯時順便看香港電視台的新聞,其中有一條薄老相關的消息,在播放薄老弔唁廳的畫面時,特意提到,弔唁廳播放的不是哀樂,而是《國際歌》,果然,畫面上的伴音不是低回哀思的傳統哀樂,而是激越雄壯的《國際歌》。有多家媒體還報道,弔唁廳播放的音樂,還有《太行山上》和《五月的鮮花》,據說是薄老生前最愛聽的歌曲,也是薄老在彌留之際還能夠哼唱的三首歌曲。

薄老的親屬們用雄渾的《國際歌》、磅礴的《太行山上》、優雅綿長的《五月的鮮花》為薄老送行,恐怕正是在表達作為一個忠誠的老共產黨員,對自己所選擇的心靈、信念、人生之路的永恆的執著。

有篇文章說,薄老是在“窮得叮噹響”的背景下加入共產黨的,當時其表兄不解,問薄老的父親,薄老父親反問“窮人不找共產黨找誰?”,在薄老第一次見到毛澤東主席的時候,薄老說“我是大革命時期入黨的,那時還是10多歲的娃娃,不懂什麼。當時我對馬列主義沒有什麼認識,就是憑一股熱情,認定只有革命才有出路。”毛澤東答曰“我們的革命,開始就是一批普通的年輕人搞起來的嘛。人們都是這樣過來的,我也是什麼都信過,小時候還同母親一起到南嶽去拜過佛,後來才信了馬克思主義。”。

既然加入了,既然舉起右手宣誓了“為共產主義奮鬥終生”,薄老就堅定地在《國際歌》所倡導的理想旗幟下前行,並且前行到底,直到生命的終點,不離不棄,風雨無阻,磨難無妨。薄老在最後的時刻以《國際歌》為伴,是為共產黨員們應該為鑑的典範。

薄老受到過嚴重的政治衝擊,但並未淡去其信念的堅定痕跡,薄老的兒子薄熙成在人民網的訪談中說,毛主席在我父親心中是最偉大的領袖和他的導師。我父親曾經跟我說,我們這些人都是“待文王而後興者”,沒有毛主席,哪裡有我們?中央文獻研究室研究員黃崢在人民網的訪談中說,在他一生中,對他影響最大的還是毛主席,毛主席對他非常器重。薄一波本人對毛主席是非常崇敬和信任的,這一點,即使他在文化大革命中飽受挫折也沒有改變。這種對毛澤東主席及毛澤東思想的不懈的堅定,還應該是來自於對共產主義信念的共同堅持。

薄老的可貴在於,在紛繁的歷史演變中,在波濤漩渦共存的革命洪流中,始終無悔於、無愧於自己的政治選擇,更不在暫時的挫折、艱難的跋涉、詭秘的幻影中退縮或者觀望,比之於一遇到挫折和困難,一遇到曲折和艱險,就萌生所謂“烏托邦”呀、“虛無縹緲”呀之類的託辭。比之於把加入共產黨組織,作為一種籌碼與投機,薄老的情懷,樸實而堅韌。

既然信奉了馬克思主義,薄老就力行到底,既然認定了毛澤東為導師,薄老就始終不渝。

據報道,薄老最後的送別,是在參加送別的人群的《國際歌》的合唱中完成的,“英特納雄耐爾就一定要實現”,這就是一種堅持,堅持到永遠。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06: 司馬長空: 構建和諧社會離不開階級分析
2006: 誰是共產黨, 什麼是共產主義 - 答二野
2005: 我說除夕
2005: 皇城的愛與恨
2004: 如何對待日本
2004: 清算愛國流氓的行徑!
2003: 以色列為什麼對中國人那麼好
2003: 海龜熱背後的幾個問題
2002: 對朱熔基總理的幾點看法
2002: 小燕子、張藝謀、女人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