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納川
萬維讀者網 > 天下論壇 > 帖子
評柳老散文集《田野的風》
送交者: 一來 2022年05月13日19:54:51 於 [天下論壇] 發送悄悄話

             評柳老散文集《田野的風》

                           一來

    柳老本名柳士同,筆名周拓。現居中國青島。之所以稱柳老,是因為老先生80歲高齡了。
    我與柳老相識於美國南方出版社南方文學作家群。這個群的成員全部是經南方出版社審核編輯出版過書的作者。
    柳老的網名叫遠帆。我時常關注他在群里寫的評語,有時一句話,“此說有待商榷”;有時兩個字,“假的”;有時一個喜歡的表情包:微笑、玫瑰花。看後我時常喃喃自語的笑道:“這哪像一位80歲的老人”!
    由於彼此關注的話題多了,而且都以求真為目的,我視柳老為可尊崇的前輩和知己,柳老視我為文學界內的同輩。我實不敢當,因我60出頭和柳老比應為晚輩,但真誠和坦實使我和柳老成為了從未謀面的好朋友。
    在上個月4月11日下午,柳老發給我他的新書散文集《田野的風》出版信息,出版社是美國南方出版社出版。
    我在心裡發出了問號:一位有資歷的文化老人為何選擇在國外出書?
    我定居在美國的賭城拉斯維加斯,我的第二部短篇小說集《命魂》就是經由美國南方出版社出版。但柳老身居中國,難道他老人家平日裡的散記犯了禁忌?帶着疑問,我在該書出版的第一時間網購了《田野的風》這本剛發行的書。
    收到書我並沒有馬上閱讀,因為我要等待五月中旬回洛杉磯休假時再靜下心來看看柳老幾十年的心跡。
    人生總是一邊走着,一邊記着;一邊忘記,一邊拾起過往的痛;一邊挖掘,一邊觸摸舊傷換新傷的疤:殘月下的獨處,田野間勞作的悽苦,與親人分離時的眼淚,那漸行漸遠的鳥鳴,那一片蒼茫落葉下的感傷,那山那水那人那廟宇那河流那一座座城市,那久違的難忘懷的往事,荒蕪久遠的碎片,頃刻間連成一片了......
    開篇《田野的風》,我被柳老行文雅潔的文字所吸引。興致,我念給身旁的妻聽:“我索性停止了勞作,一動不動地迎風站着,微閉着雙眼,盡情地感受這田野的風,這梳人靈魂的風啊,是那樣的溫柔,那樣的熨帖,那樣的善解人意。我心中突然湧起一股騷動,我想寫一首詩,譜一支曲,繪一幅畫,題目都是《田野的風》!”
    妻聽後說,“寫的真好”。又問:“你說作者80歲了,他寫的文字頂多30幾歲呀?”
    我笑着回妻,“這是柳老年輕時寫的。”
    “是不是我說的30幾歲寫的?”妻在追問。
    我前後翻翻無法回答妻,因為每一篇散記都沒有註明日期。我有些遺憾,感覺成書不夠專業,最起碼應標註某年的春夏秋冬,讓讀者知道作者寫的文字是在什麼年齡段的感懷。
    閱讀一篇散文,令我感觸最深的不是呈現畫面的情節,而是觸及靈魂的文字,是至誠至純至真的心靈。讀着讀着,你便聯想到作者本人當時的境況了,一個玩笑,映出他的性格;一個言簡意富的建議,現出他智慧里存有的瀟灑幽默。通透的思想和宏魄的內涵,篇篇言近旨遠,但不論是記錄一次旅行還是一次創作,你被感染的是作者深愛着這片土地,這片生養他的故鄉的那種赤熱的情懷!
    比如他寫媽媽,《遙遠的炊煙》那篇:念着白髮蒼蒼的老母親,“又見炊煙,家的炊煙。”母親,“她顫巍巍的手扎着稻草把子,然後慢慢地遞進爐膛......於是,火燃起來了,炊煙升起來了,我仿佛聞見了粳米飯蒸熟時那誘人的香味......”多麼令人感動,看的我淚流滿面!那個年代,是吾皇萬歲萬萬歲的年代,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貧瘠的農村,無法改變的落後不是農民的錯,而是萬歲萬萬歲的傑作。歲月無聲,但卻如殘酷的鐵蹄踩在人的心上,是一種無法承受的無奈。可是作者隻字不提這種苦難,卻在尾聲只寫了老家老屋後不遠的地方的那個墓地,那是媽媽的墳......
    為悲壯而悲壯的時代,記下一個普通人的悲歡離合,記下一個文化人被歲月的層層結痂留下的痕跡。
    寫山寫水寫海,寫三峽,寫客家的土樓,寫詩人杜甫,但我最想看的還是我認可的詞聖蘇東坡。《蘇堤隨想》,短短千字,他寫了西湖上的蘇堤。作者的主題意在言外,蘇堤春曉,是西湖的十景之一,是蘇軾任職杭州賜福於民胞物與的精神財富和傑作。的確,為官應造福了百姓才是好官。
    我想看的是作者對蘇東坡詞的解讀,但看後知道柳老的卒意點題。可是,即便有借古喻今的味道也不為過呀,這麼好的文字,大多千字文,非常適合中學生閱讀,為何國內沒有出版社出版柳老的文集?
    這疑問讓我看下去想挑出被禁的理由。
    散文是形散而意不散。看似渙散的文,但字裡行間滲透着作者對美的追求。尤其是遣詞造句韻律上的和諧和美,鏗鏘有力,行文安排的呼應,緊湊順暢,如歌的畫面帶你進入美的境界。柳老的文字便是大處落筆,舉重若輕。辭約旨遠,言簡意豐。這種千字文應該是當今學生的必讀書。如不能在國內再版是真的可惜了。在中國的中小學語文教材中,有很多寫景類的散文,但要說課外讀物,柳老的文應列入其中,因為柳老筆下的文字乾淨優美,寫景寫實,表達手法獨特,意境幽深,抒發了對自然美景的熱愛之情,對中小學生來說非常有意處。
    請欣賞《月的中國》片段:
    “鄉土情結始終是我們民族最深沉的文化積澱,為了功名為了生計為了某種執著的追求,他們也許會走得很遠很遠,翻山越嶺,漂洋過海,此生此世是否還能回到故鄉都未必可知;但只要一見到月亮,那心靈深處的積澱就會在淡淡的月光下化解、升騰,像薄霧一樣籠罩在眼前。老屋的輪廓、門前的柳蔭、房頂的炊煙......都一一在這淡淡的霧靄中若隱若現。”
    深愛着這個國家,深愛着這片厚重的土地!如果沒有厚實的文化底蘊怎能寫出如此精彩的文字!
    當我看到《可貴的憐憫》這篇短文時,看了半天沒看懂,說實話,一看到“列寧在1918”的文字,我的腦海里出現的不是什么正面的暴動,而是沒有人性的殘殺。列寧是一個時代的暴君,而高爾基是那個時代的歌者。如今的我,不認為鋼鐵是那樣煉成的!但柳老要寫的“憐憫”是確認高爾基作為一個作家的偉大嗎?“做一個什麼樣的人呢?做一個毫無憐憫之心的人麼?扭曲人性的時代似乎已經過去了,但丟掉的憐憫我們找回來了嗎?”這或許是柳老要寫的,為了人性不淪喪,還是保留一點憐憫。
    如果柳老能註明這文的日期,或許讓讀者少些誤解。
    但看到《哀悼斯大林》這篇,我又有點不爽了。值得哀悼嗎,一個劊子手!但一看時間,是1953年,那一年柳老才11歲。儘管是黑色幽默,一個最大的政冶消遣和孩童最頑皮的遊戲,但我還是建議柳老再版時,尤其在國內出版時撤掉這兩篇短文為好。
    看到最後那篇《治學的嚴謹與誠信》,我沒看到一處在國內應禁的文字,通篇充滿了對國家、對民族、對母親、對妻兒、對同事、對親情的愛!這麼好的文字,為什麼不被業內出版社認可呢?
    文化人的命運總是充滿着一個又一個的無奈,這歷史的滄桑印證了一位80歲的老人最無聲的抗議:橫立人間惟我一聲喝!


                            一來

                           2022年5月12日於洛杉磯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21: 禪:再漂亮的女人在老虎眼中也不過是一
2021: 中國需要什麼樣的威權主義
2020: 你對真是的中國一無所知
2020: 真忠於美國者:趕快站出來支持胡錫進吧
2019: 想起當年海納百川對蘆笛病篤滿壇一週鬼
2019: 魯迅,民族魂還是漢奸?(轉載)
2018: 美亡我之心不死,搞好關係千條理
2018: 再談為什麼說馬克思勞動價值-剩餘價值
2017: 外媒:一項科學研究支持了2030年彗星撞
2017: 陳昭南| 民主會是中國崩解內亂的促發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