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納川
萬維讀者網 > 天下論壇 > 帖子
中國黑社會主義化,極權監控及貧富拉大,防革命?
送交者: 彼德 2022年06月23日06:17:41 於 [天下論壇] 發送悄悄話

以下均為油管視頻:

(527) 精彩片段》喬治歐威爾筆下的「1984」!習近平用「電幕」一步步複製?【新聞面對面】2022.06.22 - YouTube


(527) 黃澎孝0618精華片段:中共最怕甚麽?中國迷因張憲忠們 - YouTube


一九八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一九八四》(英語:Nineteen Eighty-Four),是英國作家喬治·歐威爾所創作的一部反烏托邦小說[2][3],出版於1949年。它重點探討政府權力過分伸張、極權主義、對社會所有人和行為實施壓抑性統治的風險[4][5]。故事發生的時間設於1984年——為當時作者對未來的虛構想像。在其構想中,世界大部分地區都陷入了一場永久的戰爭、政府監控無處不在、資料記錄中滿是歷史否定主義及政治宣傳。其為反烏托邦小說類叄部代表作之一(另外兩部是《我們》和《美麗新世界》)。

在小說中,英國第一空降場)成了超級大國大洋國的一個省,整個國家由黨所支配,它僱用了思想警察去迫害個人主義者以及獨立思考者[6]老大哥是黨的領導人,喜歡強烈的個人崇拜,但他可能根本不存在。小說的主角溫斯頓·史密斯,是一名外圍黨員,他在真理部(新語稱為真部)工作,真理部負責宣傳和修改歷史,他的工作是重新編寫過去的報紙,好讓歷史記錄一如既往地支持政黨的發展路線[7]。真理部的工作者會視此行為為「糾正錯誤」,儘管他們實際上是以虛假的資訊取代真相。該部的大部分工作者也積極地銷毀沒經修訂的所有文件;這樣一來,就沒有證據證明政府干擾歷史記錄。溫斯頓是一個勤勞且精巧的工人,但暗地裡憎恨黨並且夢想着反叛老大哥。溫斯頓通過與小說部的工作者茱莉亞保持性關係來逐漸開始他的反叛行為。

《一九八四》是一本經典的政治諷喻和反烏托邦科幻小說。

常見的誤解[編輯]

作者歐威爾在逝世7個月前(1949年6月16日)寫給聯合汽車工人工會「Francis A. Henson」的信(摘錄在1949年7月25日的《生活雜誌》和1949年7月31日的《紐時書評》)中寫道:

我最近的小說《一九八四》不是為了攻擊社會主義或我支持的工黨,而是揭露扭曲……部分已經可以在共產主義法西斯主義中領會到……這本書的場景放在英國,是為了強調英語民族並非天生比其他民族優秀,並且,如果不與極權主義做鬥爭,它將無往不勝

——Collected Essays [25]

在1946年的短文《我為什麼寫作》中,歐威爾描述自己是一個民主社會主義者。


貧富差距[編輯]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貧富不均(也稱為貧富差距經濟不平等國民收入不均等)是指一個群體裡面每個人之間的經濟資產(財富)及收入的分配不均等。該用詞一般是指一個社會裡面個人或群體之間的收入差距,也可用以指出國際貧富不均。貧富差距問題跟經濟平等、平等機會及平等結果的概念有關。

人們對觀察貧富差距的道德意義和實際作用都有分歧,這種不平等是否應該存在?假如社會需要存在一定的不平等,差距到甚麽程度就超出「必要」的範圍?人們應該用甚麽方法改變不平等的程度?貧富差距有被讚賞為必要和有好處的[1],亦同時被指責為一個愈來愈大的社會問題[2]

早期的研究曾經認為較大的經濟不平等會妨礙經濟成長,該結論後來被認為錯誤,因為該研究沒考慮到貧富不均的改善需要多年時間才能在經濟成長和發展當中得到結果[3],同時亦將更大程度的平等和經濟增長決定性地畫上等號[4]

貧富不均在不同的社會和不同的歷史時期會有變化;不同的經濟結構或體系(例如資本主義社會主義)、在戰爭期間和和平以後、個人在創造財富的能力上的差異,都影響着貧富不均的產生。貧富不均亦可用以描述在一個時期之內不同行業的收入或財富,以至一個人一生的收入和財富狀況[5]。現時有多種經濟指數去量度貧富差距。在各種收入差距指標當中,較常用的是吉尼係數


革命[編輯]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革命,指權力或組織結構的根本性改變,這些改變是在相對短暫的時間中發生。人們在改造自然和改造社會中所進行之重大變革[1]:5291。在一些定義中,「革命」通常指一個階級推翻另一個階級,譬如資產階級推翻封建階級、無產階級推翻資產階級等[可疑],表示一種政治制度的改變。[2][3][4]而在社會科學領域,特別是社會學政治學歷史學等學門,社會經濟革命和政治革命受同等程度的研究。

人們常將政治革命與暴力武裝起義做聯想,但不是所有的政治革命都以武裝起義的形式進行,也不是所有成功的政治革命都涉及民間的暴力活動,因此革命與武裝起義並非同義詞,像是東歐劇變中多數成功民主化的東歐國家,其革命都是以非暴力運動的形式進行的,像是1991年波羅的海國家的歌唱革命導致蘇聯解體、捷克斯洛伐克的天鵝絨革命以及東德的週一示威等等,都被認為是東歐劇變中非暴力革命活動的例子。

觀點[編輯]

  • 孫中山認為,種族革命和政權革命不難,但社會革命則大不易,只有人民從事偉大事業才能實現社會革命。[7]革命是不得已而為,是破壞之事業。[8]

  • 錢穆認為,其實革命本質應是推翻制度來遷就現實,決非推翻現實來遷就制度。我們此刻,一面否定傳統制度背後一切理論根據,一面忽略現實環境裡一切真實要求。所以我們此刻之理論,是蔑視現實,所想望之制度,也是不設實際。「若肯接受已往歷史教訓,這一風氣是應該警愓排除的」[9]

  • 蔣經國認為,所謂革命是推翻舊制度,建立新制度,推翻舊不合理,創立嶄新合理,所以革命負有創新之任務。「革命者的犧牲,不是毀滅,而是再生。」[10]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21: 陳行之薦書:必要的深度閱讀(1)
2021: 在自由化與民主化之間有一個漫長的灰色
2020: 滿清滅亡的根源在公務員待遇過高
2020: 美國竟然用不可思議的方式歧視黑人
2019: 港人反送中示威有效,中國民主之光!
2019: 愛國主義不能夠僅僅剩一個空殼!
2018: 蘋果日報網| 鎮江老兵怒潮 逾萬警夜襲
2018: ★【Rinascimento Oggi | 今日文藝復興
2017: 江澤民手把手教導習近平
2017: “人工智能”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