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广告服务 技术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简体 繁体 手机版
分类广告
版主:纳川
万维读者网 > 天下论坛 > 帖子
中国无赖政治考略
送交者: 綦彦臣 2007年01月18日15:01:14 于 [天下论坛] 发送悄悄话


引言:世界文明史的视角

就广义而言,凡非现代民主政治都存在无赖的可能性,并且,在西方
政治历史上,古希腊的民主政治也有这种倾向。苏格拉底因提倡非民
主政治即知识贵族或曰哲学王的治国理想,被处以死刑,算是典型的
无赖政治的政治行为。

拜占庭帝国作为世界文明史的一大奇观,其无赖政治风格同样也十分
突出,如政治贵族间的深刻猜忌与暗算(杀)的盛行。

中国的传统政治文明以西周政治成熟为标志,同样存在无赖特质,比
如周朝“世袭罔替”与“天命不予常”的内在冲突,还有秦汉乃至唐
代的酷史政治,十分明显地或曰更加狭义地表现了中国政治文明中的
无赖性格。

一、以曹魏政治为案例的定义

正式以意识形态方式提倡无赖政治的政权(或曰统治结构)是东汉神
学经学崩溃后的事情。时代所需要的共时性政治特征与历时性完全脱
节,所以统治精英就必须技术性地采取“瘸腿意识形态”。曹魏政治
的“偏贤”及其后的司马氏“偏孝”,均说明了这一点。按民国期间
著名历史学家夏曾佑的考证:曹魏政治的无赖性是源于士族与宦官政
治的对立,即曹操实为宦官家系(出身)背景,以打击气节为政治方
向,即“提唱无赖之风,而摧抑士气。”

“士气”,仍是基于神学经学未败的假想基础,并不完全具有政治道
德的应然性,但是它毕竟表达了一种保持君权与民众利益尽可能平衡
的愿望。不幸的是,曹魏政治的功利性远在道德性之上,所以才有了
建安15年(公元210年)春天曹操的“唯才是举”令。

这个被后世误读为“政治改革”的经典,彻底排斥了神学经学尚可取
的那点道德残值性,称为“若必廉士而后用,则齐桓其何以霸世!”
所以,曹操本意是说:“你即便有受贿行为或有与嫂子通奸的过犯,
也无所谓,只要拥护我,就可以。”

也是在这一年,冬天,曹操又发布了著名的退还封地的文告。该文告
的一个核心问题是:封地可减少,但军权绝不能交,称为“诚恐己离
兵为人所祸也。既为子孙计,又己败国家倾危,是以不得慕虚名而处
实祸,此所不得为也。”

归纳曹操作为标准的无赖政治始作俑者的操作手法,无赖政治的概念
也就有了义特征:

1、以“政治上正确”代替道德上的正确,或曰当下权力完全与道德
  等量;
2、军队国家化(或皇权统驭军队)被否定,或曰军队完全从属于特
  殊利益集团。

二、现代政治以来的状况

中国现代政治或以洋务运动(1860)为始,或以戊戌变法(1898)为
始,乃至于以中华民国立号(1912)为始,但终未自觉地放弃无赖政
治。

作为政治文化观察的一个特定视角,仍以以上“标准定义”看:

1、国民党的训政政治构架,导致了蒋介石时期“一个党派,一个领
  袖”的逻辑结果。这种恶劣的状况一直持续到蒋经国时代“解
  禁”即进入宪政轨道之前。
2、国民党高喊军队国家化之“道德”要求,并要割据的共产党完全
  归化于这一体制。但是,双方的实质选择都是“党军政治”,根
  本仍基于曹魏的军队从属特定利益集团的本质。

在国民党的统治在大陆崩溃后,共产党实际上没有发生“革命”,基
本上是复制了国民党的统治要点,准确在说继承历史传统中的无赖政
治习性。除了以上明确的二点即“一党、一领袖”与“党军”体制之
外,共产党强化了对混合着中国古典化以西方现代政治文明为肤浅色
彩的“士风”的摧抑。其社会学后果是:1957年反右之后,中国知识
分子失去了最后的传统道德依托,必须坚定选择“政治上正确”代替
“道德上正确”的现实模式。

此前,《共同纲领》的短命,实际上就是一个预警信号。此后,反右
中的核心问题即打掉“民主党派”轮流坐庄的企盼,则也可以理解。
至于“文化大革命”的发生,实在是无赖政治的一个高峰。稍后,在
邓的解冻时代,“党军”问题仍然不允许触动,但“道德上正确”有
所抬头,尽管邓的“猫论”与曹操的“唯才是举”有着惊人的一致。
对“右派”一概“宽容”(其实根本不能成其为“平反”),在一定
意义上激励了传统士风的抬头。但,不幸的是,由于权力核心集团不
想以现代民主政治框架为参考,结果发生了让世界震惊的“6.4”事
件。

“6.4”事件不仅大大削弱了共产党政治的合法性,而且从根本上给
关心中国政治逻辑导向的学者们提出了一个十分尖锐的问题:能否超
越伤痕文学式的批判,从政治文化视角上看待中国无赖政治的习性。

递进而言,“控辩双方”若不共同性地放弃广义的无赖政治传统,这
个国家(文化共同体)能摆古典崩亡的灾难吗?就稍微长轴即暂时搁
置伤痕类批判的情况下,是否我们仍能发现一组密码:毛泽东从文化
上“为曹操平反”(可以将1959年《文姬归汉》之民族主义表现为细
节观察点),到江泽民无可奈何地代表一切,改革中“道德上正
确”的复位本身就是一个必然的悲剧。

三、国际参考:无赖政治的外在奥援

中国无赖政治本身就有文化传统,恰在此际,国际上流行的一种思潮
即列宁主义的“国家暴力论”(彻底摧毁契约论的诉求),更进一步
推动了中国传统的复苏。此中最大的危险(至今仍未消除的迹象)就
是:(1)法律的生产权力完全控制在一个党派手中,而《宪法》往
往成为被曲解的必然对象,比如宪法的批评政府(当然应含“党”)
权利被巧妙以“煽动颠覆”罪名来虚置;(2)中央权力在无法生产
道德的制度工具(工具理性)之时,反而以生产道德(价值理性)为
己任。

如此,导致了更进一步的矛盾:

1、宪法尊严被符号化为政治空头支票,政治上的“举手之劳”
  如开放言论成了“势比登天”的政治假想。

当然,弹性的或策略的放松并不是没有,然而毕竟在中国传统的士大
夫情结中“直言不讳”仍是一个古典道德要求。

2、“新社会”的公共知识分子陡然错位。

这是一个尚未受到全世界关注的特殊现象。就西方来看,公共知识分
子大多是有“象牙之塔”可退的,或曰他们基本不带所谓的“民间色
彩”──当然“更不官方”;就中国看来,象牙之塔不可能是公共知
识分子的退身之地,大量的公共知识分子散落在民间。作为一个公共
价值生产簇群,其中许多人(甚至是绝大部分)缺乏基本的哲学工具
使用的自我训练。

如此,可以预见的未来,即便真地“共产党一夜垮台”,中国社会也
并不能必然地防止无赖政治的复现。

3、社会本可自发生产“道德上正确”资源点(如宗教),
  还是纳入行政管理之下的政治控制。

回到本小节的主题上来论,推动中国无赖政治“现代化”的国际动
力,在理论溯源之外,我们仍能看到“权力高于一切”的或明或暗的
影响。东德的昂纳克政治最典型不过地说明了这一点:党,作为“政
治上正确”兼“道德上正确”的社会标准生产者,试图与一切可能道
德资源点争夺权力。因此:

A、NGO的生产速度极其缓慢;
B、把本可“合法化”的NGO压迫到潜在的对抗边缘;
C、道德生产竟然需要许可证;
D、政治选项的逼仄,使“国家统一”越来越呈现伪命题化状态。

结语:现代化,可能归为梦想

在许多人士看来,中国实际上应告别现代化,借助民族主义底蕴,回
归到“新儒”时代,或者以“软印度”(佛教国教化)方式排斥现代
化。这种思潮本质与回归毛主义,并无一致性,因为毛主义在文化底
蕴上虽然紧紧地抓住了传统中的无赖政治,但在机会成本的压迫下,
它还是认可了自己是现代化的一个波段的。简单地说,与西方世界最
强大的力量即现代的代表(美国)的媾和,不是邓改革开放的结果,
而毛政治晚期一个“投降”活动。

中国经济体积庞大后即与整个世界的依存被大大提高后,必然要面临
对政治现代化的新一轮形而上的反思,其中,摆脱无赖政治传统,将
是一个决定命运的指标值。

摆脱不了无赖政治,中国就不可能有现代化!

0%(0)
0%(0)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回国机票$360起 | 商务舱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炉:海航获五星
海外华人福利!在线看陈建斌《三叉戟》热血归回 豪情筑梦 高清免费看 无地区限制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2006: 苗族,苗疆,残酷的历史
2006: 商务部领导不会说话
2005: 赵紫阳---中国政坛的紫阳真人
2005: 赵紫阳和他的精英智囊团
2004: 人性的最高境界
2004: 该是教训教训胎毒的时候了
2003: 谁为中国设计民主 .
2003: 解读中国:做一个正正常常的人
2002: 韩国回归汉字文化圈?
2002: 用曹长青质疑吴杨的法子质疑王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