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奇異恩典
萬維讀者網 > 彩虹之約 > 帖子
有沒有關於耶穌的早期歷史紀錄?
送交者: viewer 2007年04月08日12:28:14 於 [彩虹之約] 發送悄悄話

有沒有關於耶穌的早期歷史紀錄?

作者:Norman L. Geisler Frank Turek

【譯註:本文節譯自《我沒有足夠的信心成為一個無神論者》(I Don't Have Enough Faith to Be an Atheist)第九章“有沒有關於耶穌的早期歷史紀錄?”(Do We Have Early Testimony About Jesus?)。作者Norman L. Geisler是南方福音神學院院長(the president of Southern Evangelical Seminar),哲學博士。Frank Turek是南方福音神學院副院長。】

在漫長的證明信仰的旅程中推動着我們的是歷史證據,作為結果,用來填補餘下的那段距離的信心就是有依據的信心。 -- Craig Blomberg

非基督徒記錄的福音

公元66年,巴勒斯坦的猶太人發動了一次反對羅馬統治的起義--溫和的說--羅馬人對此不大滿意。羅馬皇帝派遣Vespasian將軍帶領軍隊前去鎮壓,以奪回對這一地區的控制。公元67年,Vespasian的軍隊包圍了加利利地區(Galilee)的反叛城市Jotapata。在長達47天的圍困中,一個年輕的猶太起義者選擇了向處於優勢的羅馬軍隊投降--很多他的同胞選擇的是自我毀滅性質的戰鬥到最後一刻。這個年輕人深得Vespasian得歡心,後來Vespasian的兒子Titus將軍把他帶到了羅馬。在此之前的公元70年,Titus摧毀了耶路撒冷城以及城裡的猶太聖殿。

這個年輕人就是Flavius Josephus(37-100),他後來成為那個時代最偉大的猶太歷史學家。Josephus以歷史學家的身份服務於羅馬皇帝Domitian,在羅馬從事歷史寫作。在那裡他完成了一本自傳和兩本主要的歷史著作,其中一本史書就是現在很著名的、成書於公元93年的《猶太人的歷史》(Antiquities of the Jews)。在該書的18卷3章,並不是基督徒的Josephus寫了下面的話:

在這個時期(彼拉多時期),有一個叫耶穌的智者,他的行為美好,以良善著稱,很多猶太人和其他國家的人都成為他的門徒。彼拉多給他定罪並處死了他,但是門徒們並沒有拋棄他的教導,他們說耶穌在被處死之後三日又活着顯現在門徒面前,因而他可能是彌賽亞(Messiah),那個預言裡說的能行神跡的人。

這不是Josephus書裡唯一一次提到耶穌。在《猶太人的歷史》的另外一段,Josephus揭露了新任猶太大祭司(Ananus the younger)利用羅馬當局權力真空的機會殺死了耶穌的兄弟雅各(James)。那個事件發生在公元62年,羅馬總督Festus突然死在任上,而繼任者Albinus三個月後才到達猶大(Judea),這給了大祭司Ananus充足的時間來完成那個骯髒的計劃。Josephus這樣描述那個事件:

現在(總督)Festus死了,(新總督)Albinus還在路上,所以他(Ananus,大祭司)召集了法官(judges)中的撒都該人(Sanhedrin),把耶穌(被稱為基督)的兄弟雅各帶到他們面前審問,同時受審的還有其他一些人(或一些他的同伴),指控他們違法律法,用石刑處死了他們(用石頭砸死)。

這裡我們不但有了另一個產生於公元一世紀的關於耶穌的記錄,並且,我們得到確認耶穌有個兄弟叫雅各,很顯然猶太當權者並不喜歡他。雅各之所以被處死,會不會就是因為他是耶路撒冷教會的領袖,正如新約聖經記載的那樣呢?

到底有多少非基督徒寫的東西提到耶穌?包括Josephus,已經知道的總共有10個人。這10個非基督徒作者都生活在距離耶穌時代150年的範圍內。與之相對,在同樣的150年時間裡,只有9個非基督徒來源提到了耶穌時代的羅馬皇帝提庇留(Tiberius)。即便不算基督徒的記錄,耶穌也比同時代的羅馬皇帝多被提到了一次,如果加上基督徒的記錄,提到耶穌和提到提庇留皇帝的次數比就是43:10。

一些提到耶穌的非基督徒作者--例如Celsus,塔西陀(Tacitus)和猶太經典Talmud--可以被認為是反基督信仰的,可是這些作品並沒有記錄任何目擊者的證詞與聖經新約相矛盾。從他們的口氣可以確定,他們是反對基督信仰的,那麼,我們能從他們的記錄以及其他持中立立場的記錄里了解到什麼?

我們了解到,他們承認基督信仰初期的某些事實,這些事實可以幫助我們拼出一個故事梗概。這個故事梗概和新約聖經的記錄驚人的一致。把全部10個非基督徒的記錄放在一起,我們知道:

1、耶穌生活在羅馬皇帝Tiberius時期。
2、他過了聖潔的一生。
3、他是個行神跡奇事的人。
4、他有一個兄弟名叫雅各。
5、他被認為是聖經舊約預言的彌賽亞。
6、他被本丟-彼拉多處死。
7、他的死刑發生在猶太逾越節的前夜。
8、他死時發生了大黑暗和地震。
9、他的門徒相信他從死里復活。
10、他的門徒冒死堅持他們的信仰。
11、基督信仰至少在羅馬帝國境內迅速傳播。
12、他的門徒不承認羅馬人信仰的神,而把耶穌當作神敬拜。

根據這些非基督徒的記錄,認為耶穌這個人根本不存在明顯站不住腳。如果耶穌不存在,怎麼可能非基督徒作者不約而同描述的故事和新約記載的如此相合?

這些記錄還說明了更深層的東西。它們對新約意味着什麼?表面上看,非基督徒的資料確認了新約的準確。雖然這些作者沒有說他們相信耶穌的復活,但他們承認耶穌的門徒絕對相信這一點。

通過我們前面已經揭示的內容可以知道,從自然的啟示可以確信上帝的存在和神跡的可能性,耶穌的故事和初期教會的故事也得到了非基督徒來源的支持,那麼門徒宣稱的耶穌所行的神跡真的發生了嗎?新約里記錄的都是耶穌的真實事跡嗎?會不會新約不是象現在社會普遍認為的那樣,僅僅是一本充滿神話傳說的帶有偏見的宗教文獻?會不會新約描述了大約2000年前真實發生的事情?如果是這樣,我們就很有機會發現到底哪個一神論是正確的。

我們有準確的抄本嗎?

你一定還記得小時候玩的“傳話”的遊戲(telephone):一個孩子得到一條口頭的消息,然後講給下一個孩子,這個孩子再把聽到的消息傳給下一個孩子,如此進行下去。等消息傳到最後一個孩子那裡的時候,很少還能還原出第一個孩子講的內容。粗略看起來,似乎同樣的問題也會出現在兩千年前一代一代傳到今天的文本上。

幸運的是,聖經並不是以同樣的方式傳遞下來的,因為聖經不是從一個人傳給下一個人,再傳給下一個人,“傳話”遊戲裡暴露的問題不適用於這裡。當時有相當多的人分頭見證了新約里的事件,很多人記住了自己目擊的經歷,而在同時期的人或見證人里,有幾個把自己的觀察寫了出來。

這裡我們需要澄清一個相當普遍的對新約的誤解。當我們說新約的時候,我們不是在說一部作品,而是在說27部作品,由9個作者、歷時20-50年、分別寫在 27個捲軸上。這些獨立的作品被收集到一本書裡,這本書就是今天所說的聖經。新約不是僅僅有一個來源,而是一系列來源的集合。

只有一個問題:到目前,還是沒有發現一本“最初”的新約文本。我們只有最初文本的復製品,稱為抄本(manu????s)。這會導致我們無法確認最初的文本究竟說了什麼嗎?

完全不會。事實上,所有古老時代重要的文獻都是通過比較倖存下來的抄本還原出來的。要還原最初的文本,有大量的與最初的文本相隔不遠的抄本會很有幫助,抄本越多越早,通常更能提供可信的記錄,也更能給出準確的還原。

在這一點上新約的文本是什麼情況呢?非常好,比任何其他古代經典都好很多。實際上,新約有更多的抄本,更早的抄本,更充足的支持性抄本,超過十大經典文獻的總和。下面是具體的解釋。

更多的抄本--最近的數字是,有將近5700個希臘文手寫新約抄本。此外,還有9,000多個其他語言的抄本(比如Syriac,Coptic,拉丁文,阿拉伯文)。這些總數接近15,000個抄本里,有的是完整的聖經,有的只是其中幾部經卷,或者幾頁經文,有一些只是殘片。按照圖表顯示的,其他古代經典在抄本支持上根本不能和聖經相提並論。最接近的是荷馬(Homer)創作的《伊利亞特》(Iliad),只有643個抄本。其他大多數古代經典只靠不到一打(12個)抄本得以流傳下來,然而很少有歷史學家質疑那些經典里記述的歷史事件。

更早的抄本--新約不但有大量的抄本支持,而且還有與原本出現時間相距很近的抄本支持。最早的沒有爭議的抄本是《約翰福音》18:31-33,37-38 經文的殘片,被稱為John Rylands殘片(因為他們被收藏於英國曼徹斯特的John Rylands圖書館)。學者們認為這些殘片產生於公元117-138年,而有些學者說產生時間可能更早。它們是在埃及出土的,而它們最可能誕生的地方是在地中海另一邊的小亞細亞,這說明在二世紀初,《約翰福音》已經被傳抄和傳播到了相當遠的地方。

另外還有9個有爭議的殘片比John Rylands殘片的產生時間還要早,時間大約是公元50-70年,是和死海古卷(Dead Sea Scrolls)一起被發現的。一些學者相信這些殘片來自6本新約福音書卷,它們是《馬可福音》,《使徒行傳》,《羅馬書》,《提摩太前書》,《彼得後書》和《雅各書》。其他學者不同意這個結論(也許是因為承認了這一點就會打擊他們認定的新約聖經寫作時間較晚的自由派觀點),但他們也說不出這些殘片可能是其他哪本古籍。

這些殘片是在一個山洞裡被發現的,山洞裡保存有公元前50年到公元後50年的物品,西班牙著名考古學家Jose O'Callahan最早指出這些殘片屬於新約聖經。《紐約時報》認識到了O'Callahan的說法意味着什麼,該報承認,如果這個理論是正確的,“就證明了至少有一本福音書《馬可福音》是在耶穌死後幾年之內寫作完成的。”

但即便O'Callahan的說法錯誤,John Rylands殘片是現存最早的新約抄本,新約聖經最早的抄本與最初作品相隔時間也比其他古代經典少得多。《伊利亞特》是下一個時間間隔最少的作品,而它的現存最早抄本,要比原作晚大約500年,其餘大部分古代經典的時間間隔都有一千年甚至更多。而新約聖經的時間間隔是25年甚至可能更少。

最早的倖存抄本與作者最初作品相隔時間(年)

新約:25
荷馬:500
Demosthenes:1,400
希羅多德(Herodotus):1,400
柏拉圖(Plato):1,200
塔西陀(Tacitus):1,000
凱撒(Caesar):1,000
普林尼(Pliny):750

抄本數量

新約:5,686
荷馬:643
Demosthenes:200
希羅多德(Herodotus):8
柏拉圖(Plato):7
塔西陀(Tacitus):20
凱撒(Caesar):10
普林尼(Pliny):7


I Don't Have Enough Faith to Be an Atheist
by Norman L. Geisler, Frank Turek
Publisher: Crossway Books (February 2004)
Language: English
ISBN: 1581345615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06: 得勝是一個人,不是一個名字!(重貼)
2006: 你們要安靜,要知道我是神 - 4/7的荒漠
2004: 倪柝聲:流氓還是殉道者?——神在中國
2004: 王明道的剛強與軟弱——神在中國的手之
2003: 小民感受-美伊戰爭流水帳(6):EARL RUE
2003: Weekend readings:「暗室之後」
2002: 第一章 再思十架
2002: 聖經烏鴉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