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军队近百艘舰艇南海实弹军演的同一日,美韩宣布将在韩国部署萨德系统,从东南亚到东北亚,美国的重返亚太政策正在与中国日益积极的外交政策产生摩擦。但在这种背景下,中共喉舌《人民日报》却连发三文,集中谈论中国的宗教问题,这引发了外界的关注。
北京时间7月10日,《人民日报》在同一版面发表了三篇谈论宗教的文章。分别是《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我国宗教应坚持中国化方向》和《积极引导宗教的关键在于“导”》。中共的喉舌媒体针对同一议题,以如此快的频率发表评论文章,这极不寻常。
这些文章分别谈论了三个议题,即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制度相适应,不要把信仰上的差异扩大为政治上的对立;要引导宗教的中国化发展方向,让宗教本土化,以适应中国的国情;要处理好政府、社会与宗教的关系,对外宣传好中国的宗教政策。
党媒接连发表关于中国宗教的文章,极有可能与美国政府近期对中国宗教政策的指责,以及有美国政府背景的媒体对中国宗教政策的批评有关。
当地时间7月6日,隶属于美国政府的美国国际宗教自由委员会(United States Commission on International Religious Freedom, USCIRF)发表了措辞极为激烈的声明,指责中国的宗教政策。
该委员会主席主委托马斯•里斯在新闻发布会上称,“中国政府宣称在新疆的维吾尔族穆斯林享受宗教自由的说法不实”,中国对穆斯林采取的限制措施是“极端恶劣”的,并对中国当局在斋月期间限制穆斯林进行宗教活动的行为表示“强烈谴责”。
托马斯•里斯具体指出,中国政府“再一次禁止政府雇员、学生和儿童斋戒、在某些情况下还禁止他们祷告”,“中国中央和地方政府把整个维吾尔社区的民众都当成潜在的暴力恐怖分子来对待”,这“违反了其宪法以及国际人权规范”。
在更早一些的6月末,由美国国会拨款成立、具有强烈意识形态色彩的自由亚洲电台发表文章称,继浙江省大拆十字架之后,浙江政府又在当地推出一系列措施进行“基督教中国化”。文章引用美国华人基督教会牧师郭宝胜的话说,“他们在改造‘三自’,把十字架拆了放红旗,最后就是消灭宗教”。
美国政府以及有美国政府背景的媒体,接连发表批判中国宗教政策的言论和文章,中国的党媒喉舌则连发三篇文章予以驳斥,中美之间在宗教问题上的唇枪舌剑,其激烈程度不亚于中美在南海和东北亚的争执。
外界认为,美国在宗教问题上指责中国包含着极深的用意,这些措施与在韩国部署萨德系统和航母巡航南海一道,成为压制中国崛起的手段。美国指责中国的宗教自由,实质上是削弱中国的软实力,降低中国的国际向心力,是宗教自由污名化的手段。
自欧洲繁衍开来的西方社会,宗教自由是被普遍接受的理念。但中国有数千年的宗教史,历史上曾发生多次包括黄巾之乱在内的宗教战争。中国独特的民族土壤,注定中国政府不会彻底放手对宗教的管理,这一点不会因政府更迭而改变。美国政府抓住这一软肋,在宗教自由上进行指责,能引发西方民众对中国的反感,降低中国的外宣软实力。
《人民日报》连发三文,宣扬中国的宗教政策,在客观结果上形成了对美国指责的回应。但鉴于《人民日报》的读者范畴局限于党内人士,这些回应难以引起国际读者的关注。在此番美国指责中国宗教不自由,以及党媒回应已实现宗教自由的博弈中,从国际范围来看,美国的指责声得到了放大,中国党媒的回应则湮没无闻,美国外宣效果占了上风。
实际上,无论是具有美国政府背景的《美国之音》,还是具有强烈意识形态色彩的《自由亚洲电台》,对所谓的中国拆除教堂等宗教政策都已经进行了持续数年的指责。有观点认为,在十字军东征九个世纪之后,继承西方衣钵的美国正在进行宣传层面的“宗教战争”,与古代不同的是,这次战争的对象是中国。
在这场博弈中,中国政府天然的处于劣势地位。除了因特殊的民间土壤,中国政府不可能彻底放弃现有的宗教管理政策外,中国的宗教极端分子大多带有独立和分裂的政治诉求,有的甚至与国际恐怖主义势力有牵连,这让中国政府更难以放松对宗教的管控。如何在维护国内稳定的同时,做好在宗教问题上的国际宣传,这是中国政府应及早重视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