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广告服务 技术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简体 繁体 手机版
分类广告
版主:奇异恩典
万维读者网 > 彩虹之约 > 帖子
《穿越精神的戈壁》之十四
送交者: 杨爱程 2006年04月19日23:33:01 于 [彩虹之约] 发送悄悄话

《穿越精神的戈壁》之十四
杨爱程

一九七三年三月间,我和另一个同学一道,搭乘来县里运货的拖拉机,带着简单的行李和县政府的介绍信,出发去一个离县城一百二十多华里路程的公社,藏语名称是「曼日玛」,又称「乔科」,是「沼泽之乡」的意思。

拖拉机从县城开出去时,我们心里还很高兴,有一种探险家般的激动和振奋。半个小时以后,车到黄河渡口,等了大约两个小时才摆渡到对岸。船是用柴油机牵引的,每次只能渡两辆卡车或者运货的拖拉机。一过黄河,就遇到一片沙地,由于大风吹动细沙,埋掉了一大段路面,因而必须先穿过沙地,才能够到达粗砂铺成的公路上。拖拉机一进沙地,就陷了进去,再也开不动了。于是,车上坐着的五、六个人全部下车,用铁锹挖掉轮子周围的沙土,再找来石子,木片之类填进去,然后,大家再一齐推。如此这般,忙活了两、三个小时,才一步一步地把拖拉机开过沙地,上了公路。大家上车,继续前进。在路过一个国营牧场时,去食堂买了点饭菜,要了点开水,吃顿午饭又上路了。

「沼泽之乡」真是名不虚传。这条粗糙的公路,有几处要穿过沼泽地。路基并未经过很好的加固,只是在沼泽地里填了些砂石。日子久了,砂石全都深深地陷进泥里,周围的泥又漫过来,加上下雪下雨,公路早已名存实亡了。拖拉机在开过沼泽地时,有好几次陷下去,无论如何都开不出去,大家只好下车,在车轮下面填上木板、砂石,有几次还不得不把车上的货物卸下来,等车子开出去后再装上去。如此折腾五、六次,总算上了山路,驾驶员老马说前面再没有「烂泥滩」了。

这时,天色已经暗下来,并且开始下雪。高原上的气候真是多变,上午出发前风和日丽,但是这一路上一会儿刮风,一会儿下雪,一会儿又下雨,而且还伴有冰雹。一片乌云过来,又打雷又闪电,不是雨就是雪。乌云一过,太阳又暖烘烘地照下来,晒得人皮肤发痛。到了傍晚,气温很快就降到零度以下,雪也下得越来越猛,草原很快就变成了一片白色的世界。

出发前看到天气很好,所以我们把大衣都打在行李包里。这时,冷得浑身发抖,如不咬紧牙关,上牙和下牙就会互相磕碰,发出叮叮叮的声音。驾驶员老马把自己的老羊皮大衣扔过来,叫我们两个年青人盖上。那件大衣好象浸透了酥油、羊油和柴油一样,散发着一种奇怪的浑合气味,几乎可以叫人窒息。可是,在寒冷难挡的情况下,顶着这件可怕的大衣,感到舒服多了。

大约在夜里九点多钟,我们才到达目的地。一百二十多华里地,走了十二、三个小时。公社小学已经为我们预备了一个房间,老师们端来热茶,糌粑和牛肉。炉子里用干牛粪生火,烧得整个炉子和铁皮烟囱都通红通红的,屋里非常暖和,感到真是无比的舒适。

曼日玛「公社」驻地设在一座原来的喇嘛寺里。一九五八年解放军进驻此地后,寺院因为是「叛乱」活动的指挥中心而被占领。寺里的喇嘛有的死在战火中,有的被捕关进内地的「劳改」队,剩下年老体弱的和年龄很轻的被遣散,各回自己家里。「文革」开始以后,这里的「革命干部」借着「破四旧」运动,强迫喇嘛们还俗,对不服从者进行了百般的折磨和羞辱。我在那里插队时,就有些干部津津乐道地跟我们讲述他们如何鞭打那些被脱得精光的老和尚,逼着他们在冬日的寒风中「跳舞」。这些惨无人道的行为,在藏族人民心中种下了根深蒂固的仇恨心理和对一切外来事物的怀疑态度。在那里工作的干部一直处在高度戒备之中,心情十分紧张,甚至有一种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的气氛。干部们中间流传着一句话,说在「平叛」后,藏族妇女们曾立下誓愿:十年以后,等我们的儿子长大成人了再和你们(干部们)算帐。真有一种「此仇不报,不下黄泉」的疾忿。「文化革命」运动中的种种暴行,又进一步加深了藏汉之间潜藏的紧张关系。除了「平叛」中的血腥镇压之外,强迫推行的「公社化」运动,又摧毁了他们的传统生活方式,再加上「文革」中对藏族精神文化的肆意破坏,都使藏族同胞受到了巨大的伤害,他们强压着心头的怒火,默默地忍受着,等待着时机。

当我来到曼日玛寺时,这里的佛堂都已被拆除,一切有着宗教象征的东西都已经被毁。寺院里原来供喇嘛们住宿和诵经的地方,已经改成了公社干部们的办公室和宿舍。此外,又修建了一些单层房屋用作商店、医院、兽医站、派出所、邮局之类。

公社的小学占了一个小四合院,原来是寺院的小喇嘛住宿的地方。除了把原有的房子改成教室、宿舍外,还加盖了一排泥砖房,用作教师宿舍。学校的教师中有几个是「公派教师」,即完全由政府发薪金的教师。他们只在公社小学教书,学生全都是公社干部和职工的子女,没有一个是当地牧人的孩子。不过,在公社工作的干部职工中,约有一半是从藏汉杂居的农村地区来的藏族人,他们既懂藏语又懂汉语,在这里起一种「中间人」的作用,协助汉族干部做「联系群众」的工作。所以,学生中也有为数不少的藏族儿童。可是,教学完全用汉语进行,没有藏语课,学制、教材完全和汉族地区的一模一样。

我和同来的同学是来「插队」的「知识青年」,所以只能作「民办教师」。除我们俩之外,还有另外七、八个「民办教师」,他们是从别的地区召来的汉族或者回族青年。他们肯到这里来工作,是因为可以离开农村,拿到一份政府供应的粮食定额,还能多少挣一点现金,弄一点牛羊肉和酥油之类带回家去,以补充家人食品方面的不足。「公派教师」每月有六、七十元的工资,而「民办教师」每月只有二十五元补贴,另外再到一个生产队参加「收益分配」。所以,「民办教师」虽然也算公社小学的教员,却必须下到生产队里去,担任那里的随队教师。夏秋两季就要随着畜群的流动不断搬迁,要骑马、骑牦牛、住帐篷、学习过游牧生活。只有冬季可以住在冬季牧场的土房子里。但是,作为一种特别的优待,公社学校为「民办教师」配备了宿舍,两人合用一间过去小喇嘛住过的木板房,作为定期回来休整的基地。

0%(0)
0%(0)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回国机票$360起 | 商务舱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炉:海航获五星
海外华人福利!在线看陈建斌《三叉戟》热血归回 豪情筑梦 高清免费看 无地区限制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2005: 其实新约就有明确的原则。
2005: 是非和论断
2004: 聚会所派别综述
2004: 删贴大原则(对第八条进行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