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里人:事件推動的邏輯鏈條 |
送交者: 山里人 2016年06月26日11:41:22 於 [股市財經] 發送悄悄話 |
2016/6/19 在西方流傳的一本名為《帝國亡於鐵釘》的書中有一首民謠寫到: 鐵釘缺,馬蹄裂; 馬蹄裂,戰馬蹶; 戰馬蹶,騎士跌; 騎士跌,軍團削; 軍團削,戰事折; 戰事折,帝國滅。 其中的事件可以描述為:掉釘—蹄裂—馬瘸—士落—戰損—戰敗-亡國,一顆蹄釘最終導致了一個王朝的墜落。
事件推動 上面的民謠是對事件推動概念的絕佳說明,事件推動,也就是我們生活中所說的機遇、機會的概念,在現代數學中有一個模型叫作‘沙堆模型’,可惜自上個世紀七十年代就開始的研究至今未取得任何令人滿意的結果,其結果都粗陋不堪,幾乎皆無成就可言,比較成體系的成果是Benoit Mandebrot所著的《THe (Mis ) Behavior of Market》,中文譯為《股價、棉花與尼羅河密碼》,在書中,他試圖以分形、沙堆的概念來描述市場的波動,刻畫市場軌跡,但,似乎不太成功,否則,一定會有某個基金以起為理論指導並在市場中取得成功,從這個結局看,也足以證明我們對沙堆模型的解讀是多麼的困難。 從道理上講,沙堆模型是最能解釋事件推動機理的模型,可惜,至今人類還沒有取得可以令人滿意的成果,我們退而次之,僅借用沙堆模型的哲學概念,做哲理上的推理,想象其過程,求其邏輯,不求精確,也許,就會有助於我們解讀我們環境變遷的邏輯過程。 環境的註解:非我之外即環境。 話語很簡單,但已經超越了我們以往對‘環境’概念的理解,‘非我之外即環境’意味着在一個特定的區域(集合)內,對每一個個體的環境都是不同的,每一個個體都構成了想對於其它個體的外部壞境。 舉個例子,中國是一個大的群體,他有一個大的外部環境,在此環境下,人人平等,但是,我們每一個中國人的個人環境又因人而異,‘我’成了其他人的外部環境,就像眼下,人們痛苦的意識到,我國已經進入了一個‘互害模式’,在同樣的法律、道德環境下,暗度陳倉,唯利是圖,盡其所能地利用自己的優勢環境圖一己之利,總體上則體現為法規、群體、陌生皆不可信賴,社會道德像膿瘡一樣地潰爛,散發着惡臭,我們的生活變得雜亂無章,不可琢磨,各盡所能謀一己之利,沒有道德與法律的制約,沒有社會成本的概念,有的只是個人利益。 就我們個人而言,我們每一個人都會很容易地回想、總結在自己成長過程中的那些主要事件,也即個人機遇,成長的關鍵拐點,那些拐點,就是我們成長過程中的‘事件推動’,這些拐點同時也構成了我們成長路線的路徑依賴。 ‘事件推動’、‘機遇’都不難理解,但是,至今為止,我們僅看到了結果,而忽略了它們背後的動力:量,及量的累積。 故事寫道了這裡,古老的哲學該出場了:本質論——《小邏輯》,黑格爾,首先提出的量與質的關係。 問題的關鍵是我沒需要找到針對未來事件的背後的動力,量。 這似乎是一種先驗的、預定的研究,似乎我們知道那個未來事件,但是,在更多的情況下,我們是不知道未來將發生什麼,我們唯一可以解讀的就是眼前的環境因素,量,及量的累積,並以此為基礎推斷未來將演變出什麼樣的事件,事件的本身又將如何影響我們。 即如,眼下的中國,群體、個人的災難性的事件不斷發生,其處理又鮮有圓滿,這幫人似乎除了‘維穩’之外別無它法,以高壓維持的穩定,與不穩定事件本身形成了此消彼長的相互作用機制,每一次‘成功地維穩’都為下一次的災難埋下了仇恨的種子,以一個可以預期的、更大的災難解決一個相對小的麻煩,維穩陷入了‘越維越不穩’的死循環,政權的合法性不可逆轉地逐步流失,維穩的力量也將遲早被逼到其極限,極限之後是什麼?我想,其答案不言自明,連政府地高官都被其政權所猜疑,這個政權還有救嗎?上帝保佑中國! 遺憾的是,上帝從來也沒有人見過,鬼,反倒是常見,讓你去見上帝的人,通常是送你去見鬼,共產主義也不會有例外。
從事件推動的概念理解Brexit的影響 Brexit,最近很熱鬧,引得股市大幅波動,叢2016 6起Brexit(6,23)臨近公投引發市場關注,民調不斷地公布最新調查結果,留歐領先時股市趨上,反之股市趨落。 最有戲劇性的是,一個親歐議員遇刺身亡後股市上漲,市場解讀為‘脫歐公投將因此而選擇留歐’,臨近公投的最後一天,6月22日,民調顯示留歐派領先,sp500大幅上升了27個點至2113,上至半年來的次高點,離最高點位僅差6點。 我自三月底起,就轉為做空美股了,不斷地加倉,到6月上旬已經‘滿到脖子了’,我在周一,6月20日的時候還在微信中還告誡朋友,‘我認為是一天的行情,應是補倉的機會’,次日朋友調侃我‘看來要成兩天的行情了’,同日,21日,我在微信里告訴朋友‘大跌即在了,坐穩了!’,而市場卻很不給面子,22日大漲27點,到了半年來的次高點,離最高點僅差6點。 23日,市場因退歐而大跌,全球股市無一倖免,而在我看來,這次‘事件推動’,表現得很完美,SP500在一個虛高地點位上,遇到一個多年不遇地大事件推動,急劇地大幅下跌則是必然之事了,以交易量推算,市場平穩則需13周左右的時間,預計將持續到9月底。 如何理解Brexit?英國入歐盟,已經26年了,在這26年中已經與市場逐步地建立了一種平衡關係,英國留在歐盟是這種平衡關係地延續,應是一種慣性的延續,對市場不應有什麼太大的影響,也就是說,英國留歐,市場該怎麼走,就怎麼走;與此相反,英國脫歐,卻是打碎了英國與歐洲的長久以來的平衡關係,歐洲非平衡也會通過市場交叉持有擴散至全球市場,據報道,英國市場直接影響sp500成分的股票占2.3%左右,為美股第三大因素。 留歐,市場應如常,脫歐倒是打碎了原有的市場平衡,這是一個典型的事件推動。 拋開英國因素,從純經濟、技術角度看,美股自去年8月以來已經進入一個大的下跌趨勢,美國企業整體盈利下降,經濟趨緩,股市卻上升,此相互逆的趨勢不可長期持續。 附加英國因素,我更傾向沽空美股。 Brexit,泥沙具下,結果就向我們上個周五所見,大跌75點,3%,跌勢剛剛開始,現在估計要持續到9月底,當然,中間會有一個四——五周的反彈過程。 至於,英國人為什麼要選擇退歐?參閱附件,在這個附件中,我讀到了量,及量的累積,不同的生產效率在統一的市場中損益不同,長期的作用結果是社會的民怨,最終導致了英國全民公投脫離歐盟。 關於事件推動,還有一個比較生動的例子是中國的經濟改革,在1978年召開的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上提出的一條“對內改革、對外開放”,當時,大約不會有多少人能清楚地意識到它的結果;1982年,張五常受西方石油委託,寫了一篇題為《中國的前途》,結論是中國改革的大門,打開之後就再也關不上了。 這篇文章很經典,我是在1998年前後才讀到此文,多年來,不斷地回味它,斷斷續續地有了一個相對清晰地理解,至今,從‘事件推動’的角度理解中國的前途就變的更為清楚了。 “對內改革、對外開放”,是一個推動事件,就像是從高處落下的一粒沙,引起了下面沙堆的連鎖反應,引發滑坡、坍塌,及次級反應,不斷地擴散、、、如何把沙堆恢復原狀?需要外力從新堆砌,然而,人非沙粒,吃慣了肉的人,難以吃糠,人心不可逆,世界也沒有給中國提供可以逆向發展的社會環境,人心不古,改革的大門從此再也關不上了,社會過程不可逆。 自由、民主,也是一樣的道理,如同毒品一樣,品過,就再也離不開了,一品就上癮,所以,中國自由、民主的大門也是再也關不上了,戒癮?你先讓官員們戒了陰我們再談! 順便一下,在股票的技術分析中有一個流派叫波浪理論,據艾略特解釋股票地價格象海浪般地一波接一波,或上,或下,輔以0.618的黃金比例計算浪的長度,很迷人,但是,應用的結果很讓人糾結,有時很準確,有時很荒謬,可以這樣,也可以那樣,鮮有預見性,多是後知後覺,為什麼? 波浪理論的依據有誤,‘一波接一波’的不是價格,而是交易量,很遺憾,波浪理論,差一點就是正確的了,價格波浪涌的起動力是交易量,價格,只是交易量的表徵,交易量的結果表現為股票的價格,交易量的波動是有一個大致的,不是很精準的趨勢,以此為指引,不至於犯方向性的錯誤,只是進出的點位需要仔細地權衡一下。
附件:英國人為什麼執意要退歐? 這是一個有關技術、全球化和失業的故事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51216 |
|
|
|
實用資訊 | |
|
|
一周點擊熱帖 | 更多>> |
|
|
一周回復熱帖 |
|
|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
2015: | 國際油價一路飆漲 各國錯愕 | |
2015: | gugeren:漫談退休及年金 | |
2014: | 十種高危狀態 不要輕易去搶反彈 | |
2013: | 一個銀行職員對銀行鬧錢荒的理解 | |
2013: | 美股市場走勢分析及長短線投資策略 | |
2012: | 大家對nok有什麼看法? | |
2012: | 吳迪:日本衰亡的中國啟示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