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誠撤資10個理由:離開仇富的香港 |
送交者: 銀河 2013年11月07日21:51:25 於 [股市財經] 發送悄悄話 |
李嘉誠到底為何做出現在的選擇,坊間評論和猜測之聲不一,有商業、政治、社會變化等多重維度。南方周末記者從公開資料和採訪中,梳理出以下幾種: 理由1:拋售不那麼賺錢的業務 從和黃財報中可知,零售業務近年來賺錢能力明顯不如能源等新的業務。比如,2012年百佳超市毛利率不到3%。 理由2:資產重組,優化布局 李超人以財技高超著稱,低買高賣是拿手好戲。經過危機洗禮後的歐洲,資產價格正處於低位。 英國為什麼成為重中之重?因為相比其他國家,李嘉誠對英聯邦國家更熟悉——香港以前就是英國的殖民地,文化、法律等都和英國比較類似,在港英政府時期,李嘉誠就積累了諸多人脈,很早就在英國有了業務。同時,英國也是法律比較完善的市場化國家,投資有保障。 理由3:憂慮香港和內地樓市前景 港府出台的樓市“辣招”,使香港樓市墜入冰峰時刻。香港不僅要面對全球經濟放緩的壓力,還要面對內地的競爭壓力,發展前景堪憂。 與此同時,內地樓市也處於高風險之中。提前離場,以應對可能的危機。 理由4:成長為“跨國公司”的發展之需 大魚必須在大海里才能獲得生存空間。對李氏帝國來說,只有6000多平方公里和700萬人口的彈丸之地香港,早已不能滿足其擴張之需。立足香港,走向全球,是必然之選。 理由5:用腳投票, 離開正變得更仇富的香港 近年來,隨着社會矛盾的激化,香港社會仇商仇富情緒上升,而李嘉誠處於爭論靶心。 2013年3月,李嘉誠旗下的貨櫃碼頭發生大罷工,工人都將矛頭指向了他,視其為奸商、吸血鬼、萬惡的資本家。這很可能給李嘉誠造成很大心理打擊。 理由6:投資環境惡化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教授喬新生在《證券時報》發表《李嘉誠撤離昭示中國市場環境惡化》一文稱,最能衡量一個國家經濟發展狀況的就是“企業家指數”,即一個國家的企業家在資源整合方面作出的選擇。如果越來越多的企業家選擇在某個市場投資,那麼,說明這個市場經營環境相對較好;反過來,如果越來越多的企業家拋棄某個市場,那麼,說明這個市場的投資環境正在惡化。 理由7:為自己留一個好名聲 李嘉誠今年已經85歲了,處於這個年齡段,他不得不考慮後人對自己的評價。將一些容易引發社會尖銳矛盾的業務出售,以為自己留一個好名聲。 理由8:與梁振英政府不和 2012年特首選舉,李嘉誠一開始支持的,就是梁振英的對手唐英年。在香港,許多評論認為李家與現屆政府“不咬弦”(不和)。 理由9:人脈難以傳承 家產易分,人脈難承。李嘉誠雖然已將商業帝國傳給了兒子,但其在香港和內地的政商人脈和資源卻不易傳承。選擇去一個法律完善,規則相對清晰,相對不那麼需要依賴關係和人脈的地方投資,更有利於家族基業長青。 理由10:接班者李澤鉅的選擇 李嘉誠2012年明確了自己兩個兒子的財產分配計劃後,大兒子李澤鉅作為長和系的實際掌控者,已經開始從低調的幕後走向幕前。這一系列的動作,可能出自李澤鉅,而不是李嘉誠。 擁有美國斯坦福大學多個學位的李澤鉅,在投資上極具國際視野。自上世紀90年代開始,這位接班人最主要的戰場,大多在歐洲,接班之後,進一步加大開拓這一市場,也在情理之中。 |
|
|
|
實用資訊 | |
|
|
一周點擊熱帖 | 更多>> |
|
|
一周回復熱帖 |
|
|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
2012: | 如何幹掉做空中國股市的空頭資金? | |
2012: | 小心市場錯位(崩潰) | |
2011: | 全球曼氏金融巨款神秘失蹤之三大疑惑 | |
2011: | 牛刀:2011年中國財經界十大坑爹的謊言 | |
2010: | 關注太陽能 | |
2010: | 轉貼: 新能源與只能電網融合是大趨勢 | |
2009: | 汪翔:房利美生存的代價到底有多高 | |
2008: | intraday symmetrical triangle | |
2008: | 茅于軾:正義,人權,自由,平等的真正落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