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T:大林: 橘子花又开 |
送交者: 糍饭糕 2009月03月29日06:55:25 于 [茗香茶语] 发送悄悄话 |
回 答: ZT:大林: 小狗堪堪 由 糍饭糕 于 2009-03-29 06:52:14 |
高铁杆: 中国:奇迹的黄昏 --- 袁剑 第六章 金融之劫(坏帐如虎)(3)
高铁杆 回答: 中国:奇迹的黄昏 --- 袁剑 第六章 金融之劫(坏帐如虎)(2) 由 高铁杆 于 February 17, 2009 at 06:11:51: 四、流失的信用 中国之所以可以一再以奢侈的方式拯救中国金融,其原因在于中国是一个全能政治国家。只要行政当局愿意,它就可以在任何时候,动用任何资源来弥补金融漏洞,挽救破败的金融系统。像中国这样的大规模的金融救援行动,在任何现代民主国家,如果不是不可能,也一定要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来说服选民和议会。因为在那里,动用全民资源去援救一个特殊利益集团,不仅会遭到法理上的强烈质疑,也会在程序上遇到巨大的麻烦。但在中国办同样的事情,却不会遇到任何民意上的挑战,和任何程序上的阻碍。这种特点一直被许多人固执地认为是集权国家的优越性之一。但不管在什么国家,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这种金融救援行动,都需要动用海量的资源,付出巨大的成本。资源不会从天上掉下来,它总有出处。不是来自这里,就是来自别处;不是来自今天,就是来自未来。那么,中国行政当局用以挽救金融的资源究竟来自哪里?他们究竟把坏帐藏到哪里去了? 在我们看来,这大致有如下两个出处。首先是财政。 在中国,财政与金融之间缺乏法律意义上的防火墙,几乎完全是一体化的,财政可以向金融借钱,金融也可以向财政转移债务,这种转移只需要领导人的一个指示就可以达成。事实上,1998年财政部为四大国有银行发行的2700亿特别国债,就是金融坏帐转变为国家财政负担的一个明显例子。而从国有银行剥离出来的,名义上由资产管理公司承担的几万亿不良资产,最后的买单人也只能是国家财政。这些都构成了中国隐性但却是真实的财政负债。既然是负债,那就是要还的,既然要还,那就要看国家作为最后还款人是否具备还款能力。不管这些债务是对内(对国民的负债)还是对外负债。那么,中国的还债能力究竟如何? 尽管近年来,中国每年财政收入的增长速度总是出人意料的好,但这仍然掩盖不了中国国家负债节节爬升的事实。粗略估计,如果将外债余额、国债余额、金融坏帐所导致的财政负债、以及各种社会保障所引发的隐性负债包括在内,中国的国家负债已经达到17万亿左右,与2004年中国约13万亿的GDP总量相比,其比例达到130%左右。如果加上不太容易统计的地方政府负债(包括大量的工资拖欠,政府工程项目拖欠、担保或隐性担保等等。有数据说,光乡镇一级地方政府的负债就达到6000亿元左右[12]),这个比例还将提高。如此,中国的国家负债与GDP的比例将超过日本,成为全球所有大国中的最高纪录。以2004年中国的财政收入27000亿元计算,要还清这笔债务,中国所有财政供养人员停发七年工资不说,所有的国防、教育开支也必须停止七年。幸好,这笔债务虽然要还,但可以分期还。(也不必还完,只需要保持比较安全的资产负债率即可)只要还这些债务还没有那么紧急,就不必让所有的财政供养人员都齐齐去喝西北风。这就好像一个消费者按揭购房一样,他可以将债务向未来推移,并用未来的收益来偿还这笔债务。或者就像一家公司,只要该公司未来产生的收益可以逐渐偿还这笔债务即可。不过,未来的毕竟是未来的收益,它并不是确定无疑的,而过高的资产负债率(按照有些学者的计算,中国可以估算国家财富和国家负债相比,已经在整体上陷入资不抵债的境地[13])很容易引发偿债危机。一个人如此,一个公司如此,一个国家亦复如此。即便我们以分期付款的方式来看待中国的财政负债,中国的短期偿债能力也相当不乐观。以2002年及2003年的数据计算,中国当年的债务收入与当年的中央财政支出之比(中央财政债务依存度)分别是83.9%和82.9%(?)。这个数字已经远远超出国际公认的25%~30%的安全线。换句话说,中央财政支出的绝大部分都必须依靠发债来维持。由于所有的国家债务都由中央政府作为最后承担者(这也是在一个非联邦制的集权国家中,中央政府必然的宿命),所以这个比例能够准确地衡量中央政府的短期偿债能力。短期的收入都需要发行大量国债来维持,中国短期偿债能力的脆弱性实际上已经一清二楚。我们无法判断中国长期的偿债能力,但我们可以判断的是,中国对内的债务的偿还高峰即将到来,理由是,中国社会老龄化趋势在一片中国奇迹的喧嚣声中马上就将不期而至,养老金及医疗保险将出现集中支付高峰。这一点,很可能在不久的将来(中期)引发对内债务的偿还危机。如果真是那样,中国社会的景象将变得极其凄惨,吃不起饭,看不上病的黑暗历史就很可能再现于我们这个高度文明的世纪。(在中国广大的农村人口中,“看不起病”已经成为一种极其常见的现象。) 以中国目前在短、中期极其虚弱的偿债能力,显然是经不起金融坏帐的进一步打击的。而已经发生的金融坏帐实际上盗窃了中国人养老金、医疗保险,并在不知不觉中将他们的未来置于一种巨大的危险之中。与能够立即造成切肤之痛的通货膨胀相比,金融坏帐不痛不痒,却悄悄偷走了我们的未来,这可能才是金融坏帐的真正的凶险之处。坏帐并没有消失,只不过,行政当局利用国家信用工具将它藏在了未来的某一处,随时可能向我们发动致命的伏击。由少数特定利益集团滥用、挥霍、盗窃全民财富所造成的坏帐,却被行政当局慷慨地转化为全民负债,在这里,政府轻率地成为了这种野蛮剥夺的担保者。在今天的中国,政府之所以可以这么做,是因为人民不知情,是因为人相信、信任政府,在人民出于无知、无奈或者发自内心的信任而给予政府充分的自由裁量权(所谓集权国家的效率)的时候,政府尤其应该慎独、谨慎和负责。因为在这个过程中,政府已经无法撤销地抵押出了自己的信用。如果政府不能以现代社会最基本的文明标准兑现它的改革承诺——不管这种承诺是隐性的,还是显性的,严重的管制危机就将尾随而至。 政府与国民之间的债务关系不像普通的债务关系,有一定的特殊性。在这种关系中,政府既是契约的监督者也是契约的参与者,政府完全可以凭借其压倒性的地位赖掉这笔债务,或者干脆否认契约(或者隐性契约)的存在。因为,没有其他更强大的力量足以强制政府履行契约。其前提是,政府能够经受住本身信用的耗损甚至瓦解,并在这个基础上维持基本的管制能力。当然,政府的信用越是减少,其管制的有效性就越是低下。这种难堪的情况,已经在中国证券市场上演。在这个地方,政府的信用几乎下降到了冰点。以至于投资者对政府包括最高领导人的任何信心喊话或者政策诱饵都变得无动于衷。对此,我们在本章开头讲述的那个悲惨故事的主人翁——下岗工人张小林,有着最铭心刻骨的感受,他在遗书中写道:政府靠不住!这当然不止是信用的破产,而且是政府管制效率下降的一个明显征兆。 除了利用未来的财政收入,也即政府的财政信用来隐藏坏帐之外,政府隐匿坏帐的另外一个手段就是利用它的货币信用。主权国家有自主发行货币的权力,这为政府的货币游戏提供了一定的空间。所以,在需要的时候,通过直接增发货币来隐匿、转移坏帐就成为行政当局一件非常顺手的办法。在中央银行完全缺乏独立性的中国,这更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回顾一下中国1990年代中期以来的各种金融救助手段(注入央行向破产金融机构提供再贷款),其中相当部分都属于这种货币游戏。不过,央行虽然有凭空造钱的本领,但并不是没有代价的。这个代价就是增加潜在或现实的通货膨胀压力,进而降低一国货币的信用。说到底,这是个有点蒙人,有点欺负老百姓智力的游戏。我们曾经多次引用的一个数据可以让我们大致窥测到中国货币体系中潜藏的通胀压力到底有多大。到2004年6月末,衡量金融风险的常用指标M2/GDP,在中国已经达到200%,这是中国创造的又一个反常的世界第一,接近美国同一指标的三倍。而就是在这个时候,中国仍然到处都充斥着“流动资金”短缺的喊声。可见,中国的货币增长速度根本不可能在短期内出现显著的下降。根据这种趋势,中国的央行官员戴根有曾经预测:如果中国的广义货币供应量按每年15%的速度增长(这是1998年到2002年的平均增长速度),而经济增长速度按8%增长,那么10年后,中国M2/GDP为400%。对此,戴先生以官方尺度所能允许的最严重语气警告:这个比例在世界金融历史上都是从未见到过的!这实际上是在暗示,中国货币体系中存在着奔腾性的通胀动力。中国的货币信用已经遭到严重侵蚀,人民币可能面临剧烈的对内贬值压力。从传统上说,通货膨胀(通过侵蚀银行负债方,也就是存款人的利益)历来就是行政当局解决金融坏帐的最后但也是最有效的办法。当然,它也是最残酷的办法。对于这种可能性,中国央行行长周小川早年(那时他还在担任中国建设银行的行长)曾经以忧郁的口吻谈到过。不过,他将这种办法列为“不到万不得已不能做的”在“政治上十分危险”的办法。如果我们将这几年急速上涨的房地产价格计入中国的消费价格指数,那么,人民币对内贬值的情况可能已经相当严重。这是不是意味着周小川所说的“万不得已”的办法已经在悄悄起步呢?我们不得而知。唯一可以明确的是,在这个过程中,政府的信用会进一步流失。 无论是财政信用也好,还是货币信用也罢,政府转移金融坏帐的办法都是透支本身的信用为代价的。在中国这样的非法治国家,政府的管制不是通过宪法契约及法律来实施的,而是通过它在国民中的信用来实施的,或者说,政府是通过允诺某种合意的未来而与国民达成的一种隐性契约来管制的。所以,当这个“未来”还没有被充分“呈现”出来,或者政府的信用还没有被透支完毕之前,政府依然能够实施有效的管制。政府可以通过“信用”工具左腾右挪,将风险转移到未来或转嫁、分散给国民。这也是为什么在中国金融现状如此恶劣的情况下,仍然没有爆发金融危机的原因。不过,一旦信用被透支完毕,或者“未来”低于人们可以忍受的最低限度,那么,被背叛的愤怒就会直接转化为政府的管制危机。在中国,金融危机、财政危机与政府管制危机之间,没有任何防火墙。相反,只要任何一处有裂口被打开,他们之间就可能相互激荡,形成骤然放大的正反馈效应,力量足以撕裂任何现存的秩序。这当然是金融危机,但也是一个刚性的全能体制被彻底耗尽之后的全面崩解。需要进一步指明的是,当中央政府垄断了全部信用资源,掌握了最终和最大的行政裁量权力,因而也就对政府与国民之间的契约担负最终的履约责任的时候,所有的风险都高度汇聚于中央政府,换言之,中央政府将是这种危机当中首当其冲的受害者,也将是最脆弱的一环。从信用的角度看,全能国家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所有的债务及最终的担保责任都集于中央政府一身。 有趣的是,在中国对内债务高悬,信用流失严重的时候,中国的对外信用却保持了相当良好的纪录。国际评级机构惠誉国际在给予中国“正面”评级的时候,它的一位评级专家多少有些困讶异地表示:中国目前的主权信用评级对于一个人均产值仅为一千美元左右的国家而言是相当高的。他解释说,这主要得益于中国外债水平不高。的确,与中国庞大的外汇储备相比,中国2286多亿美元(2004年)的外债规模似乎不值得一提,长期的贸易顺差纪录看上去也很让人放心。但要看到的是,中国对外赢得高信用评级多少是以对内信用的下降为代价的。这里面存在某种不易察觉的替代关系。高额的外汇储备虽然赢取了强大的对外形象,但却大大增加了人民币的基础货币发行(从外部输入通胀);类似馈赠的外资优惠政策虽然赢得了节节增加的FDI(外国直接投资),但却廉价输出了土地、劳力、税收。在相当程度上,中国从国际社会极力争取到的那种并不牢靠的恭维和主权信用,是以损害本国人民的福利为代价的。在今天的世界上,这种“攘内安外”的能力恐怕只有中国的政治体制才具备。当然,它符合中国在外部世界一贯推行的“形象战略”——维持并推销一个强大的外部形象,并同时借外国人之口将这种形象“出口转内销”以增加合法性资源。 近些年来,在民族主义情绪的推波助澜之下,人民币升值的观点在中国获得了有力的传播和广泛的喝彩,这对亢奋的民族主义是一种极大的安慰。但如果我们考虑到中国对内债台高筑、信用严重流失的现状,我们可能不得不面对一个令人沮丧的结论:从长期看,人民币有巨大的贬值空间,不管在短期内我们可以用优惠政策吸引多少投机资金的追捧。对内的信用不存,对外的信用是不可能保持长期坚挺的。对内信用是脆弱的,对外信用也注定是脆弱的,无论中国在“面子工程”上有多么悠久的传统,是多么优秀的行家里手,恐怕都无法改变这个基本的常识。在我们已经观察过到金融危机中,危机的原因从来就是来自内部,而不是相反。 金融信用,作为一个经济体系存续和经济增长的必备的基础设施,在中国转轨时期,它是由政府垄断并由政府注入市场体系的,这既保证了政府主导型的快速的经济增长,但同时也造成了信用严重的透支和滥用。如果将金融信用看作一种公共产品的话,那么,我们显然已经在中国看到了一场典型的公共产品的灾难。在未来,这种灾难完全可能转换为政府治理的灾难,并成为中国经济增长持续性最险恶的敌人之一。在这一点上,我们很难与大多数专家们一起保持同样的乐观。我们不知道中国的金融危机会在何时发生,我们甚至不知道会不会有一场标准意义上的金融危机,我们可以确认的仅仅是:金融已经为一次“大爆炸”式的体制断裂准备了充足的弹药。 五、困局与赌注 在经过多年令人绝望的尝试之后,引进战略投资者并实现海外上市,似乎已经成为中国银行改革剩下的最后选择。于是,在2004年启动新一轮大规模注资之后,中国国有银行开始争先恐后(甚至是相互践踏式)地抢搭海外上市的班车。其趋之若骛的狂热劲头,让人似曾相识,仿佛在上演另外一场“改革大跃进”。 除了多次挫败所积淀而成的改革恐惧之外,中国金融当局之所以将海外上市当作中国金融的最后救赎之道,理由无非如下几端。 一是所谓“海外投资者可以带来先进的管理,先进的金融技术和产品。”这个理由其实相当苍白。一位在上海银行任职的业内人士就透露,在汇丰银行入股上海银行的时候,曾经签订过一系列的技术援助协议,但最后,汇丰的所谓技术援助不过是银行业务的一些入门培训和扫盲教育,而那些核心管理技术却从未“援助”过该行。这种结局其实完全可以预料。在中国最新一轮的开放历史中,引进先进管理与技术,一直就是中国开放政策最核心的理由之一。但在经过了将近30年的开放之后,中国企业除了被更加紧密地固定在世界产业链的低端之外,似乎并没有学到多少先进的管理和技术。即使学到了,这些管理和技术似乎也没有给中国企业的竞争力带来多少提升。当然,老外不愿以“教”只是一个原因,更加重要的原因则是中国的体制不鼓励“学”,对此,一位在华投资的日本企业家以不屑的口吻说:中国人连偷技术的热情都没有。实际上,对中国金融业来说,先进的管理、技术和产品并非那么神秘,也远非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几个咨询公司三拳两腿就可以将建行和交行打扮成“时髦女郎”的事实说明,先进管理和技术离中国国有银行实际并不遥远,显然,中国国有银行的关键隐患并不在缺乏管理和技术,而是在别的地方。 改善公司治理结构,是支持中国现行金融改革战略的另外一个重要理由。公司治理,是最近几年中国的热门词汇。颇有一点“一治理就灵”的意思。但诚如公司治理的国际先驱卡德伯里先生所言,公司治理之难并不在于建立那些诸如委员会之类的有形结构,而在于建构一种使这些有形结构得以真正有效的文化基础。换句话说,让西方公司治理结构真正发挥作用的,实际上是那种作为一种场域而存在的西方民主、制衡以及平等的文化。事实上,早有明眼人洞察到:西方所谓公司治理完全是西方政治结构、社会结构在公司内部的一种文化投影和复制。用一个形象的比喻,所谓治理结构,就是公司中的宪法。在这个意义上,中国要想复制西方的公司治理,恐怕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而其着力的方向也不在公司内部,而在公司外部的广大的政治和社会文化场域。引入几个外部投资者,便企图在中国金融企业中一举开创良性的公司治理,可能是一种地地道道的学术幻觉。 支持中国国有银行现行改革路径的第三条理由是,引进战略投资者可以带来新的信用文化。中国受人尊敬的经济学家许小年就是这种理论的支持者。在最近对中国国有银行引进海外投资者作出评论时,许先生断言:“……只要外资进入,就会对国有商业银行行为的改变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外资进入国有银行必然打破现有的关系和利益格局,逐渐形成新的信用文化。”事实上,究竟是外资银行的信用文化改变中国银行的行为,还是中国的商业环境同化外资银行的行为,还远远是一个不确定的结论。在这一点上,许小年所表达的与其说是一种推理,不如说是一种期望。跨国公司在中国不断卷入商业贿赂的事实暗示,许小年的这种期望可能是何等的脆弱。 无论是引进管理(技术),还是优化公司治理,抑或是更加深层的改造信用文化,都是站在银行内部来看待中国国有银行问题的。但中国人民银行最新的研究显示:在中国国有银行所有的不良资产中,由于银行内部原因所造成的不良资产仅占20%,而由于外部原因所造成比例占到了80%。这项研究证实了我们多年以来的一个判断:中国国有银行坏帐如山的主要原因来自外部,来自于那个决定了中国国有银行行为的外部“改革场”。换言之,中国国有银行的问题不过是中国改革问题的一部分,是“改革坏帐”以数字形式在中国国有银行中的体现。从本质上讲,中国国有银行的问题,实际上是各种权贵利益集团借改革之机盗窃国家信用的结果。企图凭银行一己之力,来解决这种仍然在不断积累的“改革坏帐”,显然是抓错了药方。而这种错谬,也恰好彰显了中国金融改革的窘迫和症结。 仔细辨析中国最新一轮的“引资改革“,我们可以轻易发现这样一个隐含的前设,那就是:我们已经无法通过本民族的资源(无论是政治资源,还是文化资源)来改革中国的国有银行,而必须借助于超越于民族国家的全球化力量。这个不幸的“发现”虽然让人羞愧,但可能非常接近于真实情况。而这,正是中国金融以及中国全部改革的最大困局所在。然而,一个无法自救的民族在危难时刻是很难指望观音菩萨突然现身的。期望外资作为散才童子解中国金融于倒悬,恐怕只能是一种神话。从某种角度看,当下的金融改革多少有点像如今在中国已经名声扫地的国企改革,只不过,老板换成了老外。 “以开放促改革、促增长”,一直是中国改革家们的惯用权谋(在1990年代中期中国的改革合法性迅速流失之后,中国改革几乎患上了“开放依赖症”),中国最新一次的金融改革也完全承继了这种品格。但必须看到的是,在中国,对内开放速度远远滞后于对外开放速度的严重后果,已经在广大范围内尖锐的地呈现出来。在“开放”本身的合法性在中国都已经岌岌可危的时候,还企图乞灵于这块生锈的招牌,其效果非常值得怀疑。事实是,最新一轮的银行改革现在正在招致越来越猛烈的批判。而看上去,这种多少有些民族主义色彩的狙击可能还仅仅是开始。个中原因其实非常简单,在单向开放(对外开放而对内不开放)27年之后,民族主义正在中国博得越来越大的同情,也因此获得了越来越强大的动力。 撇开民族主义的意识形态遮蔽,仅就目前的引资改革而言,这种单向开放的思路的确可能引发严重的后果。其中最有可能发生的就是,中国国有银行无所不在的网路资源可能成为外资金融机构品牌和高端业务的廉价销售渠道。这种情形,在中国的其他行业中已经广泛出现。在这个正在被悄悄打造的新的金融价值链中,中国银行获得的可能只是一点面包屑式的代工费。在中国分配格局已经严重失衡的情况下,这种后果将是中国很难承受的。 同样,另外一种后果也同样可能发生。国际资本通过超高工资以及其他种种看上去完全符合国际惯例的手段,赎买中国的技术官僚阶层,强化国有银行(到那时可能是外资银行)的垄断地位,获取在别处完全不可想象的金融垄断溢价。以跨国巨头的资本实力和中国政治体制固有缺陷组合而成的新型金融垄断,可能比现有的金融垄断更加具有隐蔽性和压迫性。如果这种情况真的成为现实,那么我们现在就可以提前宣布,中国的本土金融服务业已经被彻底缴械并将在长时间内被边缘化。垄断,是任何资本都孜孜以求的,在这里,任何侥幸的假设都没有存身之地。 从一幅不甚清晰的全球治理图景中,我们获悉,倘若跨国巨头掌握了市场占有率极高的国有银行,有着顽强储蓄传统因而储蓄也就特别丰富的中国,就可能成为跨国公司在全球进行资金配置的一个主要的储蓄抽取地、(坏帐转移地)。这就好像中国城市对中国农村的抽取一样。如此,中国就随时可能成为全球版图中的凋敝乡村或“内地”,成为全球资金投机性流动的候补受害者。金融作为一种工具,具有极强的财富分配功能,在这种全球性的财富分配游戏中,中国除了某些顶层阶级可能受益之外,其他阶层的在食物链中的位置可想而知。事实上,中国纳税人在与国际金融资本的第一场博弈中就输得一败涂地,因为他们对国有银行数以万亿计的注资,已经部分被跨国金融资本通过参股方式轻而易举地收入囊中。跨国资本不会比权贵资本更贪婪,但也决不会比他们更仁慈。最理性的选择因此也是最可能发生的结果就是,跨国资本与权贵资本携起手来,进行一场超越国界的合谋。 我们无意为中国金融改革描绘出一幅阴郁的图画,但上述种种后果并非是小概率事件。对于这些重大的不确定性,集中了中国目前一批最优秀技术官僚的金融管理当局,不可能不察觉到。而之所以要在现在冒险推进,一来是因为他们与国际资本有着深刻的文化认同,二来则是因为现实的形势所迫。2006年,是中国全面履行WTO相关金融协议的最后一年。大限一过,武装到牙齿的金融大鳄将鱼贯而入。不难推断,在那些偏爱“以开放促开革”的战略家眼中,这是中国金融改革毕其功于一役的最佳时机。显而易见,中国金融正面临着一场生死豪赌。不幸的是,这是一场并没有太多胜算的赌局。 http://www.5lake4sea.com/forum/dongting/upload/301667_2.JPG http://www.5lake4sea.com/forum/dongting/upload/301667_3.JPG http://www.5lake4sea.com/forum/dongting/upload/301667_4.JPG http://www.5lake4sea.com/forum/dongting/upload/301667_5.JPG |
|
|
|
|
实用资讯 | |
|
|
一周点击热帖 | 更多>> |
|
|
一周回复热帖 |
|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
2008: | 唯色:8年前的预言,来年还将重演(图) | |
2008: | 转贴: 美国为什么一定要“送错”武器? | |
2007: | 也谈《围城》vs《京华烟云》 | |
2007: | 司马非马:《最后的刺客》(30) | |
2006: | 神州大地鸭几多--中国男人卖淫现状 | |
2006: | 作为中国文人摇头丸的伪艺术 | |
2005: | 血缘:第十四章 多少爱无根无脉 (4) | |
2005: | 各种版本的小寡妇上坟 | |
2004: | 你又飞走了 | |
2004: | 仍然想念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