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聖諦-10,集諦之 業(之一) |
送交者: pifu01 2021年02月02日06:48:51 於 [茗香茶語] 發送悄悄話 |
作者:慈誠羅珠堪布 二、業 (一)什麼是業 要想全面了解業,《百業經》、《賢愚經》等佛經,都是很好的教材。 在梵文裡面,業稱為“嘎爾瑪”。比如,一個人去做一件事情,做這件事情的過程,叫做業;一個人去建一棟房子,建房子的工作,叫做業。具體地說,一個人去殺一頭牛,這個人不是業,這頭牛的生命也不是業,這個人去殺這頭牛的整個過程,才叫做業。但是我們能看到的,只是作者做某件事的過程,卻看不到其中的業,但即使看不到,也不能說明業不存在。以殺雞為例,當內心有了殺這隻雞的念頭,也有了殺這隻雞的過程,則在殺雞結束的時候,就留下了一種能量,這種能量會播灑並存留在我們的內心當中,這就是業的種子。阿賴耶識就是承載業的一種載體、容器。業的種子,儲存在我們的阿賴耶識當中。就像電腦數據儲存在硬盤當中一樣,雖然肉眼看不見硬盤裡面有什麼東西,但數據仍然在硬盤當中存在。當業的痕跡留下以後,在機緣成熟的時候,報應就會產生。 (二)業的種類 1、善業、惡業和不動業 業可以分三種:善業、惡業和不動業。善業又可以分成有漏和無漏的善業。有漏的善業,是指還沒證悟空性之前的十善、持戒等等;無漏的善業,則是指證悟空性以後,比如菩薩一地,或者小乘見道以後所造的業。所有的惡業,都是有漏業,不可能是無漏業。不動業則是指修四禪八定。因為在欲界的身體上修出四禪以後,來世一定會投生到四禪天;如果在欲界的身體上修出了無色界的禪定,來世一定會投生到無色界,這是任何人都沒辦法改變的,所以稱為不動業。四禪有兩種:因四禪和果四禪。因四禪,是指我們現在修的禪定;果四禪,則是指色界的天人。四定也有兩種:因四定和果四定。因四定,是指我們現在修的四定;果四定,則是指無色界的天人。但菩薩卻可以例外,只要菩薩考慮到無色界天人與天人之間不能溝通,無法度眾生,而不願意投生到無色界當中,就可以依靠願力與菩提心的力量改變投生的去處,對菩薩來說,不動業也是動業而不是不動業,但對小乘行人來說,不動業就是不動業。 其他的善惡之業,則有可能因為一些因緣而改變。比如,殺了一個生命,原本是要墮地獄的,但在懺悔清淨之後,就可以不墮地獄了,所以不是不動業。 2、引業和滿業 業還可以分為引業和滿業兩種。引導眾生投生的因業,叫做引業。決定眾生投生之後健康、多病、貧窮、富貴、長壽、短命、幸福、痛苦等滿一生的業,就叫做滿業。一種引業,可以讓一個眾生反覆多次投生到一個地方。之所以有些人一輩子造了無數的彌天大罪,死了以後卻轉生為人,就是因為此人過去世所造的一個比較重要的引業還沒有窮盡,所以即使他這一世造了如山的惡業,都只能儲存在阿賴耶識當中,不會立即成熟讓此人墮入地獄,這就是引業的功用。 去世時候的最後一個念頭,像橫跨兩岸的橋梁,是與下一世緊密相連的通道,故而相當重要。《入行論》中,講過兩母女在被水沖走時,因為最後一個念頭是相互之間的慈悲心,故而讓她們投生天界的公案。反之,如果不能把握好臨死時的心念,一輩子燒香拜佛念經的人,死的時候有可能會因為一時的嗔恨心而墮入惡趣。今生所造的善業只能變成滿業,讓此人在惡趣當中承受比較輕微的痛苦,或受苦的時間可以短一點;如果變成畜生,則可以變得比較健康、漂亮,能悠閒地生活在水草豐美的地方,不需要辛苦地四處尋找草料;如果變成非人,則會有一些神通,或者非常富裕等等。因果不虛,善惡業報始終都會存在。所以,我們平時要做好準備,時刻保持善的念頭,良好的心態,不要習慣於抱怨、不滿、嗔恨、貪戀,不要推卸責任。要習慣於發慈悲心、出離心,這些念頭是非常重要的。 引業和滿業,有四種不同的情況:有時滿業和引業都是善業;有時滿業和引業都是惡業;有時引業是善業,但滿業是惡業;有時引業是惡業,滿業是善業。其中引業和滿業都是善業的果報,是轉生天人。天人的引業一定是善業,因為惡業不會投生到三善趣當中。天人一般也沒有什麼痛苦,比較幸福快樂,所以滿業也是善業。如果投生為人或阿修羅,則引業是善業,如果滿業也是善,就能享受相對的幸福。如果滿業是惡業,就會一生都痛苦、貧窮、身體不健康,最後也是在痛苦當中結束。 引業和滿業都是惡業的果報,是轉生地獄。因為地獄中沒有幸福、快樂,從誕生到生命結束,一生都在痛苦當中度過,所以滿業和引業一定是罪業。但惡趣中也有滿業是善業的情況,比如,有些旁生受盡寵愛、飲食無憂,有些非人財富圓滿、神通廣大等等,雖然引業讓他們投生惡趣,但滿業卻讓他們感受快樂。在證得菩薩一地或證悟阿羅漢以後,就不會再造新的引業,除此以外,所有的凡夫,都會繼續造業。 業,是真正的世界第一推動力,有了內心的震動,稍稍發展就形成了煩惱和業,並形成生命最基本的物質與世界。有些人沒有任何證據,卻愛說這個是迷信,那個是迷信,但因果道理連任何科學和哲學都無法推翻,我們又怎能一概否認?就像犯法要進監獄一樣,做壞事受苦報,是天經地義的事。 (三)業報差別 業的果報,可分為三種或四種。 第一是現報:也就是即生造業,即生成熟的果報。但這並不意味着此生承受果報以後,就不再需要承受果報,而是從現世開始,直至下一世,再下一世,都要承受該果報,這往往是非常嚴重的罪業或極大善根的果報。比如,供養或傷害剛剛從修慈悲心、修四無量心的禪定中出定的人,其罪業和善業就是現報。此處所說的慈悲心與四無量心,是在四禪基礎上的標準四無量心。從這種四無量心的禪定當中剛出定的人,是非常嚴厲的對境。另外還有很多其他的類似果報,都屬於現世報。 第二是生報:這一生當中不會受報,也不是第三世、第四世或之後受報,而是下一世再投生的時候,一定會受的果報。五無間罪就屬於生報。 第三是後報:此生與下世不會受報,是第三世或以後需要承受的果報。 第四是不定報,下一章節將作介紹。 |
|
|
![]() | |||||||
|
![]() |
實用資訊 | |
一周點擊熱帖 | 更多>> |
一周回復熱帖 |
|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
2020: | 快訊!這次又是美國救中國:美國特效藥 | |
2020: | 中共內鬥浮出水面: | |
2019: | 各位,停止吃你的多種維生素丸吧 | |
2019: | 量子計算實際上是第一次世界性地對量子 | |
2018: | 時間是人類最偉大的發明,用於描繪一個 | |
2018: | trump也許在慢慢地告訴美國老百姓真相 | |
2017: | Box:國家就是祖國 | |
2017: | 你們還悠閒着哪?奧八政府官員號召軍事 | |
2016: | suibian2009:騷擾文化 | |
2016: | 現在我們這樣的年紀跟異性握個手沒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