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阿飛的劍
萬維讀者網 > 茗香茶語 > 帖子
大圓滿龍欽寧提 前行引導文 - 25 發心之行菩提心 --持戒度,安忍度
送交者: pifu01 2021年11月12日05:57:27 於 [茗香茶語] 發送悄悄話

己二(持戒)分三:一、嚴禁惡行戒;二、攝集善法戒;三、饒益有情戒。 

庚一、嚴禁惡行戒: 

所謂的嚴禁惡行戒,也就是指身語意三門要如毒一樣斷除所有對他不利的十不善業。

庚二、攝集善法戒: 

所謂的攝集善法戒,就是說,隨時隨地竭盡全力奉行包括微乎其微善根在內的一切善事。本來世間也有此類俗話:“順口順手也可行善事,隨行隨住也會造惡業。”

因此,我們隨時隨地如果沒有以正知正念不放逸來觀察,沒有認真努力地取捨善惡,甚至僅僅在遊戲當中也可能積累下許多嚴重的罪業。如《賢愚經》頌云:“莫想罪微小,無害而輕蔑,火星雖微小,可焚如山草。”

相反,如果我們隨時隨地提起正知正念而實地行持,那麼隨隨便便中也會積累不可思議的善業資糧,甚至當看到路旁一刻有觀音心咒的石堆時,也立即脫帽、恭敬右繞而行,並以三殊勝來攝持,這樣一來就成了圓滿無上菩提的無倒之因。如《賢愚經》頌云:“莫想善微小,無益而輕視,水滴若積聚,漸次滿大器。”曾經有一頭豬被一條狗追趕而轉繞佛塔,又有七隻昆蟲從樹葉上落到水中而隨波逐流右轉水中的佛塔七圈,也成了解脫之因。所以我們不管何時何地,一定要盡最大努力斷除包括一毫一厘在內的所有惡業,積累包括一絲一毫在內的一切善業,並將一切善根回向眾生。這一攝集善法戒實際已涵蓋了菩薩的所有學處及律儀。

庚三、饒益有情戒: 

正像前文中所闡述的那樣,當從根本上斷儘自私自利心態的時候,就要勤勤懇懇地依靠四攝直接成辦利益眾生的事業。而在初學的階段,無論行持任何斷惡從善的學處,都包括在以三殊勝攝持而回向一切眾生當中。

己三(安忍)分三:一、忍辱他人邪行之安忍;二、忍辱求法苦行之安忍;三、不畏甚深法義之安忍。 

庚一、忍辱他人邪行之安忍: 

別人當面對自己拳打腳踢、強搶硬奪、惡語中傷以及暗中說些難聽刺耳的話等,我們不但不該對他們滿懷嗔怒,反而應當生起慈悲之心饒益他們。否則,如果隨着忿恨的心態所轉,就會導致所謂的“嗔恨摧毀千劫所積之資糧”的後果,《入行論》中說:“一嗔能摧毀,千劫所積聚,施供善逝等,一切諸福善。”又說:“罪業莫過嗔,難行莫勝忍,故應以眾理,努力修安忍。”

想到嗔恚的過患以後,我們隨時隨地要努力修持安忍。正如印度單巴仁波切所說:“嗔敵乃是業力迷亂現,當斷嗔恚噁心當熱瓦。”

阿底峽尊者也曾親口說過:“不嗔作害者,若嗔作害者,如何修安忍?”

所以,當有人對自己出言不遜或無辜加害等等之時,我們如果能斷除自己嗔怒、懷恨的心理,就能淨除諸多罪障,依靠安忍可以圓滿廣大的資糧。因此需要將加害者看成上師一樣,所說的“若無生嗔境,於誰修安忍”也在於此。

當今時代有人說:“某某是一位好上師或好比丘,只是嗔恨心很大。”其實在世界上沒有一個比嗔恨更嚴重的過失了,怎麼會有嗔恨心大的同時又是一位好上師或者好比丘的人呢?如印度單巴仁波切也說:“百種貪心之業不及一剎那嗔心罪業大。”很顯然,口出此言的人並沒有懂得這一道理。

作為正法真正融入相續的修行人,身語意三門就像腳踩在棉花上或者米粥里加入酥油一樣柔軟、調和。相反,自己成辦區區善事或護持一分淨戒就認為我已經如何如何了不起,相續中常常充滿我慢,對方言詞稍有不當便說:“他輕視、侮辱了我!”心中憤憤然、氣沖沖,這說明正法與自相續已經脫離開了,是自心絲毫也沒有得受法益的標誌。如金厄瓦格西說:“我們越聞思修行我執越重,而忍耐力比新肌 還弱,比心量狹小的衛藏厲鬼 更加暴躁易怒,這是聞思修已經顛倒的標誌。”

因此,我們隨時隨地都要謙虛謹慎、身居卑位、身着破衣、恭敬上中下所有的人,以慈悲菩提心作為基礎,以正法調伏自相續,這才是修行的無誤要點,它已遠遠勝過了無益於自心成千上萬的高高見解及甚深修行。

庚二、忍耐求法苦行之安忍: 

為了成就正法必須要不顧一切艱難困苦、嚴寒酷暑來修行。如續部中說:“越過刀山與火海,捨身赴死求正法。”又如往昔諸噶當派大德所謂的四依處:“心依於法、法依於貧、貧依於死、死依於乾涸之壑。”

可是,如今我們有些人卻認為修法不需要絲毫苦行與精進,抱着在成辦今生俗世間事情的同時擁有幸福、安樂、名譽當中修成正法的奢望,還有人覺得這種情況在別人身上也是有的,並且說:“某某人是一位賢善上師,世間法出世間法都圓融無礙。”

怎麼會有辦法使世間出世間法兩全其美呢?自以為世間法出世間法二者兼而有之的那些人,肯定只能是在世間法方面比較突出,而絕對不可能具備真正的出世間法。凡是想世間出世間法一舉兩得的人就好像認為有兩個尖端的針可以縫紉或者水火可以放在同一器內以及可同時乘騎向上向下行馳的兩匹馬一樣,顯而易見,這種情況是根本不可能實現的。在世界上沒有任何一位補特伽羅能勝過我等大師釋迦牟尼佛的,但佛陀也沒有想出世間法出世間法同時成就的方法,因此猶如丟唾液般捨棄了轉輪王的國政,到尼蓮禪河畔在六年裡歷經苦行精進修行,期間每一年只喝一滴水、吃一粒米。

米拉日巴尊者也是同樣,修行時口中無食,背上無衣,僅僅依靠野菜充飢果腹而修行,結果整個身體形似骷髏,身上綠毛叢生,長吸血蟲,致使別人看到時認不出他到底是人還是鬼,是這樣堅定不移、飽經滄桑、勵力精進修持正法的。這說明世間法與出世間法不可能同時成辦,不然,米拉日巴尊者怎麼會不知道想盡辦法同時成就世間法與出世間法呢?

此外,大成就者金剛鏡也是在九年當中只靠着吃拉刻樹皮而修持正法最後獲得成就的。

全知無垢光尊者也是同樣,數月當中僅僅以二十一顆水銀丸維生,下雪的時候鑽進牛毛袋子裡,這個袋子既作衣服又當坐墊,在出世間法方面歷盡苦行。諸如此類的公案相當多。

往昔所有的成就者全部是將現世的瑣事拋於腦後、歷經苦行、精進修持而獲得成就的,沒有任何一人,是在成辦現世俗事的同時、在具足幸福安樂名譽當中順便修行而得成就的。持明無畏洲也說:“修行人如若豐衣足食、住處舒適、施主賢善等樣樣具足,那樣正法還沒有成就之前魔法已經成就了。”

又如夏日瓦格西說:“如果從內心深處想修法,那麼必須自心依於貧窮,貧窮一直到死亡。假設能生起這樣的意念,那麼天、人、鬼三者必定不會使其為難。”

如米拉日巴尊者說:“我病無人問,若死無人哭,能死此山中,瑜伽心意足。門外無人跡,室內無血跡,能死此山中,瑜伽心意足。何去無人問,此去無定處,能死此山中,瑜伽心意足。腐屍為蟲食,血脈為蚊吸,能死此山中,瑜伽心意足。”

所以,我們必須放下一切現世的貪著使之隨風而去,不顧一切艱難困苦、酷暑嚴寒而修行正法。

庚三、不畏甚深法義之安忍: 

當聽聞到甚深的空性實相,尤其是遠離勤作自性大圓滿實相的精要,超越善惡因果的十二金剛大笑、稀有八句 等法語時,切切不可生起邪見,並且要千方百計毫不顛倒地受持它們的密意。否則,如果生邪見或進行誹謗,就稱為舍法罪,這種罪業是無數劫中不能從地獄深淵中得解脫之因。如喬美仁波切說:“(縱聞善德與惡過,地獄痛苦壽量等,以為非真起邪見,)此罪勝過五無間,無解脫罪發露懺。”

曾經有兩位秉持十二頭陀行 的印度比丘來到阿底峽尊者面前。當尊者宣說人無我時,他們二人滿懷歡喜。當講到法無我時,二人驚恐萬分,說道:“太可怕了,請尊者切莫如此宣講。”當聽到諷誦《心經》之時,二人雙手捂着耳朵。

尊者十分傷感地說:“如果沒有以慈悲心、菩提心修煉自心,對甚深法義不起誠信,而僅僅依靠護持一分清淨戒律是不能獲得任何成就的!”

往昔佛陀在世時,也有許多具增上慢的比丘聽到宣講甚深空性實義時口吐鮮血而亡並墮入地獄的公案。因此我們應當對甚深正法以及宣講此法的補特伽羅從內心深處生起勝解、恭敬誠信。倘若因為自己智慧淺薄而實在生不起勝解,那麼盡力斷除妄加誹謗也格外重要。


0%(0)
0%(0)
  百種貪心之業不及一剎那嗔心罪業大  /無內容 - pifu01 11/12/21 (229)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20: 淡紫,我們還是在這裡討論吧。你看看我
2020: 淡紫,像你的“直大師”“全大佬”這樣
2019: 一個民族的偉大要看它為人類做出了哪些
2019: 飛星:應該是獨立調查,查出真相;法院
2018: 如果一個人反對或不接受人類的普世價值
2018: 在西部沙漠氣候的旱季,把野外一棵因缺
2017: 普通老太太就不能跟名人合影?
2017: 我發這張昏暗照片的唯一目的是告訴大家
2016: 雪山下的絳珠草:昨晚的甜品
2016: 吃自助餐, 怎麼注意減肥節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