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經里的非君不嫁 |
送交者: pifu01 2022年10月25日20:21:14 於 [茗香茶語] 發送悄悄話 |
摩登女經(索達吉堪布講解)(黑體字為經文原文) 聞如是。⼀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時阿難持缽⾏乞食。 當時阿難持缽⾏乞食。《楞嚴經》裡面講當時好像⼀個國王邀請僧眾,當時阿難沒有去,後來去了。 食已阿難隨⽔邊⽽⾏。見⼀⼥⼈在⽔邊擔⽔⽽去。 乞食完了以後阿難到河邊去了,那個時候見到⼀個⼥⼈在河邊提⽔。 阿難從⼥丐⽔。⼥即與⽔。 阿難當時可能有點出現違緣,他在很遠的地⽅看到以後,馬上就到那裡去跟這個⼥⼈要了⼀缽的⽔。當時摩鄧⼥也特別歡喜的給他⽔,這是整個故事最開頭的情節。 從世間的角度來講,摩鄧⼥和阿難的故事可以說是世間的⼀個愛情故事,這種愛情故事跟世間的愛情故事可能有所不同,我看到世間的很多愛情故事,像《紅樓夢》當中的賈寶⽟和林黛⽟的故事也好,或者像漢地的⽜郎織⼥,好多最後是以悲劇來收場。現在也是這樣的,古代也是這樣的,包括國外像《羅密歐與朱麗葉》,這是以前莎⼠比亞他描寫的,在國外是比較出名的,最後兩個冤家的年輕⼈為了愛情,最後兩個⼈都自殺了,⼤家也許知道也許不知道,但是在國外就像經常講《紅樓夢》⼀樣的。這些到最後,可能你看完了以後覺得好傷⼼、好可憐啊,也許可能因為當時小說的作者也好或者目的讓⼈有點悲劇、悲傷的感覺,需要引發這樣的⼀個道理。 這裡面所講到的摩鄧伽⼥的故事,剛開始的時候整個經歷比較糟糕,或者比較危險,作為⾏持清淨戒律的阿難,遇到這樣的魔障對他⽽⾔也是非常⼤的事情。然後作為摩鄧⼥她沒有得到滿⾜的話,也是非常痛苦的。整個前面的狀況有點悲傷,但是到最後阿難也安全的度過了難關,然後摩鄧⼥也獲得了阿羅漢果位,到最後兩者就像兄妹⼀樣關係非常好,那個時候互相也沒有什麼痛苦。所以可能世間的這種愛情,出世間的這種感情,在某種意義上也有相同的,在某種意義上也有不相同的。比如說在修⾏比較好的、離貪的出家⼈或者修⾏⼈看來,世間⼈很多的愛也好、恨也好都沒有很⼤的意義。然後世間⼈覺得所謂的出家也好,梵淨⾏也沒有什麼意義的,世間那麼豐富多彩的情慾都完全斬斷的話,這是特別的⽆情,他們這樣認為,但實際上都可以要觀察其中的甚深意義。 《法集要頌經》當中講:“貪性初為種,愛性受胞胎。有情戀不息,往來難出離。”意思就是說我們相續當中的貪愛,最開始的時候相當於變成⼀個種⼦⼀樣的,然後這種愛慢慢最後變成懷孕、⽣⼦,變成⼀種⽣活,⼈們都認為這是非常正常的,⼈來到世間⼀定要有愛情,要⽣⼦,家族⾎脈要傳下去,什麼⼦孫滿堂或者後繼有⼈,⼀直是這樣認為的。但實際上有情的這樣的貪念,如果⼀直不能停息,不能中斷的話,那在整個輪迴當中來來往往,⼀直沒有⽌息的,永遠漂流在輪迴當中,所以很難出離。 就像《楞嚴經》當中也講:“淫⼼不除,塵不可出。”這種淫⼼不除塵不可出,我們⼼里的淫⼼沒有除的話,那世間的六塵或者輪迴沒辦法除掉的,這個意思完全是相同的。 所以在這個上面我們也應該分析⼀下,我今天並不是讓所有的在家⼈你們斷除愛,或者你們剔度出家,不建議這樣的,因為出家⼈也並不是那麼簡單,⼀旦出家以後很多⼈也有他的煩惱,有些出家⼈比在家⼈更煩惱、更痛苦,所以那個時候是很難選擇的。不如自⼰還是以在家的⽅式受持⼀些⼋關齋戒,受居⼠戒,這樣也是可以的。 但是我們也要知道所謂的愛和情,應該從摩鄧伽⼥的故事當中也可以觀察自⼰的貪⼼,或者觀察自⼰⽣活的狀況。有些可能太過於的去執著,太過於的去貪著的話,也許可能對今⽣來世都沒有什麼很⼤的意義。 這個剛開始的緣起是什麼呢?摩鄧⼥在河邊提⽔,然後阿難剛好⼝渴需要喝⽔,結果在那裡遇到了,遇到了以後摩鄧伽⼥⼀見鍾情,這種愛的箭已經插⼊了她的⼼間,然後沒辦法拔出來,特別的痛苦。 ⼥便隨阿難。視阿難所⽌處。⼥歸告其母。 然後摩鄧⼥開始跟着阿難,她也比較壞,喝了⼀⼝⽔,就跟着他(ss 也喝了⼀⼝⽔,眾笑),呵呵,我喝⽔沒事。原來他就跟着阿難,⼀直跟蹤他,看他到底住在哪裡。她找到之後就返回了,第⼀次沒有那麼的嚴重,她就回到自⼰的家裡,然後告訴她自⼰的母親。 母名摩鄧。⼥於家委地臥⽽啼。母問⼥何為悲啼。⼥⾔。母欲嫁我者莫與他⼈。我於⽔邊見⼀沙門從我丐⽔。我問何字名阿難。我得阿難乃嫁。母不得者我不嫁也。 她的母親叫摩鄧,⼥⼉提⽔回來因為耽誤了很長時間,回來以後倒在地上,滾來滾去⼀直哭(眾笑)。然後母親莫名其妙不知道她為什麼這樣,就問你為什麼這樣悲傷,為什麼這樣哭泣,什麼原因?然後⼥⼉就告訴母親說,母親你不要讓我嫁給別⼈,⼀定要嫁給阿難,當時母親也不知道阿難是誰。⼥⼉說我今天在河邊見到⼀個沙門,這個沙門到我這裡來要⽔喝,我問了他的名字,他說叫阿難。然後我⼀定要得到他,我要做他的妻⼦,如果母親不開許我嫁他的話,那是不⾏的,我⼀定要嫁給阿難。 下面也會講的,她為什麼這樣呢?其實是這種貪慾或者執著,有些是以前的仇緣⽽來的,有些是親緣,因為阿難跟摩鄧⼥以前有五百世夫妻的因緣,所以摩鄧⼥見到阿難的時候有這樣的執著。阿難在這裡有沒有呢?他⼀直按照佛教的嚴淨的戒律控制自⼰的情緒。 我想因為當時佛陀還沒有圓寂,阿難那時也沒有獲得阿羅漢的果位,他作為凡夫⼈,尤其是他跟摩鄧⼥有前世甚深的因緣,阿難也應該會有不同的執著吧,只不過他為了守持戒律⼀直是依⽌正知正念。 母出⾏問阿難。阿難者承事佛。母已知還告⼥⾔。阿難事佛道。不肯為汝作夫。 母親聽到以後,她也不知道阿難是誰,她就出去問阿難到底是誰,她就到處打聽。結果知道阿難實際上是承侍佛陀的最⼤的弟⼦,也是佛陀的親戚,也是他的侍者。然後母親知道以後就嚇⼀跳,就返回來告訴她⼥⼉,阿難是承侍佛的侍者,他是修佛道的⼈,他根本不可能作為你的丈夫,你是痴⼼妄想,黃粱美夢,根本沒辦法的。 ⼥啼不飲食⾔。母能知蠱(gǔ)道。母出請阿難歸飯。 母親再怎麼說,⼥⼉⼀直哭着、鬧着,絕食不肯吃飯。有時⼥⼈還是比較厲害的,她不飲食,不然她會想各種各樣的辦法,在這⽅面她很聰明的。然後她告訴母親你不是會法術嗎?母能知蠱道,她還是很會法術的。在電影裡面也能看得到,“嗚……”,她還是會⼀些,弄⼀些⽕坑,還是相當於發功⼀樣的,還是會⼀些。 她跟她母親說你不是會法術嗎?你現在該用的時候不用你要⼲嘛?然後母親可能有點把握,看⼥⼉也特別的傷⼼,⼀般來講作為⽗母可能⼦⼥經常跟她說的話,很多⽅面會改變的。剛開始她有點不同意,現在她母親出去然後請阿難尊者來應供。她母親還是很狡猾,電影裡面的母親也是這樣的,她自⼰覺得可以的時候,她⼀定會想各種辦法。然後阿難那個時候也同意了,第⼀次有點怕,但是可能阿難也是有⼀些執著吧,然後他同意了。 ⼥⼤喜。母語阿難。我⼥欲為卿作妻。阿難⾔。我持戒不畜(xù)妻。 ⼥⼉聽到阿難尊者要到她家裡來應供,摩鄧⼥非常的歡喜,她覺得有⼀定的把握,非常的開⼼。阿難到了以後母親告訴阿難,說我的⼥⼉⼀直想把你當成她的丈夫,她⼀定要做你的妻⼦。阿難聽到以後馬上拒絕,他說我受持清淨的戒律,我不會畜妻,不會養妻⼦,我是持戒者。 本身他自⼰是托缽化緣的,如果用缽裡面的食物養妻⼦的話那就很痛苦的了,不然的話⼀缽又要分兩份的話,那如果有孩⼦的話要分三份,那就更麻煩了(眾笑),他說我不會這樣的。 復⾔。我⼥不得卿為夫者便自殺。阿難⾔。我師佛。不得與⼥⼈共交通。 然後母親又再次的跟阿難說,我⼥⼉如果得不到你的話可能會自殺的。因為母親完全被⼥⼉打動了,所以讓阿難⼀定想辦法娶她,不然的話她可能會自殺的,你們佛教徒不是⼤慈⼤悲嗎?如果⼥⼉死了的話這也是⼀個活活的性命,你難道真的能忍受嗎?可能有些⼥的還是很會說吧,她就在阿難面前講很多因果的取捨關係。 然後阿難回答說我師佛陀的承侍者,也是佛教徒,⾏持別解脫戒的⼈,不能與⼥⼉發⽣關係,共交通,不會和她⼀起的。 母⼊語⼥。阿難不肯為汝作夫。⾔其有經道者不得畜婦。 這樣她母親有點失望了,然後馬上進⼊⼥⼉住的屋⼦,剛才在外面的屋⼦和阿難談,然後她進⼊⼥⼉的屋裡跟⼥⼉說,阿難怎麼樣也是不肯做你的丈夫,你可能沒有什麼希望了,他說他是修⾏⼈,不會養⼥⼈的,他說的特別清楚。⼥對母啼⾔。母道所在。母⾔。天下道。⽆有能過佛道及阿羅漢道。 這樣以後摩鄧⼥聽到以後她還是哭着,什麼⼀哭⼆鬧三上吊,⼀般⼥的先哭,開始到各個地⽅去鬧,然後這個不⾏拿⼀個什麼繩⼦來準備上吊,拿⼀個⼑準備自殺,這樣來威脅,這是很多⼈的⼿段吧。 這個時候她還是哭着,然後告訴她母親,你不是會法術嗎?你的法術哪去了,現在該用的時候怎麼不用啊?趕快用啊,把阿難好好的收伏掉,你怎麼不用呢?你這個母親真是太笨了。 然後母親就告訴她,說整個天下哪有能超過佛陀和阿羅漢的道,我雖然有法術,但是我的法術只是小巫見⼤巫,完全是世間當中很小的⼀種法術,我跟佛陀和阿羅漢比較的話⾼低的懸殊差別太⼤了,好像天地之間的差別⼀樣,不⾜掛齒,所以我的法術與佛陀、阿羅漢是沒辦法比的。所以摩鄧⼥的母親還是對佛陀很恭敬的,對阿羅漢也是很恭敬的。阿難那個時候也不是佛,只不過是佛的弟⼦,也不是阿羅漢,是未來的阿羅漢。 摩鄧⼥復⾔。但為我閉門戶⽆令得出。暮自當為我作夫。 摩鄧⼥她就想⼀個辦法,她告訴母親,你只要把我的房門關上,不要讓阿難出去,到了日暮的時候阿難自然變成我的丈夫了。我有辦法,你現在別跟我說廢話,你把門關好(眾笑)。 母閉門以蠱道縛阿難。⾄晡時。母為⼥布席臥處。⼥⼤喜自莊飾。阿難不肯前就臥處。母令中庭地出⽕。 因為阿難在裡面,母親就馬上把門關好,然後鑰匙拿在自⼰的⼿里,同時用她的蠱道,用她的法術束縛阿難。 那個時候阿難在裡面有點暈,其實這個電影拍得⼀般般,太世間法了。可能⼀般世間⼈在這⽅面,國內外的⼈都是,因為現在很多的世間的不管是戲劇也好、電影也好、小說也好,好多都是以這個為中⼼,天下的很多眾⽣主要是以這個⽅面最執著的。但是有時加太多的話,跟佛經原來的意思和佛教的教義可能有些地⽅有點不同,最後阿難變得有點太不像修⾏⼈了。 阿難被束縛住以後,到了下午黃昏的時候,阿難來的時候應該是中午的時候,因為來應供,到了下午黃昏的時候她母親覺得可能現在已經基本上有把握了,然後給摩鄧⼥開始布置床。這個時候她⼥⼉也非常的歡喜,覺得自⼰應該會成功的,然後自⼰開始梳妝打扮,化妝,身上穿戴各種各樣的裝飾品,她非常的歡喜。 但阿難死活也是不肯到她的臥床那裡去,不願意靠近。這個時候母親開始用她的法術,她在中廳地⽅專門設⼀個⽕炕,然後念⼀個咒語,《虎耳經》的漢⽂、藏⽂裡面都有,她念了各種不同的婆羅sha的咒語,有長的也有短的,就開始念咒語。 前牽阿難衣語阿難⾔。汝不為我⼥作夫。我擲汝⽕中。阿難自鄙為佛作沙門。今日反在是中不能得出。 這個時候她就牽着阿難的衣服告訴阿難,如果你不作為我⼥⼉的丈夫的話,那我活活的把你扔在⽕堆裡面去,就開始威脅嚇唬他。那個時候阿難有點可憐,他開始自責自⼰,我作為⼀個佛的沙門,平時也是修⾏修的不好,今天違緣,昨天的⽔不應該喝,然後今天也不應該來應供,所以慚愧、慚愧,然後他覺得今天在這個當中是沒辦法解脫的,⼤災難啊⼤災難,然後他開始特別傷⼼的在那時祈禱佛陀。 《楞嚴經》當中講當時佛陀發現了以後,後來委託⽂殊菩薩救阿難。《譬喻經》當中說當時她母親準備把阿難推到⽕炕當中的時候,他就非常的害怕,那個時候佛陀發現了,發現以後他在很遠的地⽅把⼿伸到阿難的頭上,然後給他進⾏加持,那個時候周圍的魔眾也好,摩鄧伽⼥的母親也好,她們都逃跑了,逃跑的時候本來有⼀些鬼神,鬼神準備把摩鄧⼥扔到⽕裡面去,然後她就害怕開始抱怨這些鬼神為什麼這樣。這些鬼神說其實我們以前也是想害佛陀的時候,當時我們有⼋⼗億的眷屬,但是後來佛陀也是像今天⼀樣的,⼿伸出來加持的時候,我們很多的威⼒都消失了,所以今天我們看到佛陀這個場景的時候也是特別害怕,所以其他的經典裡面也有這樣的說法。 佛即持神。⼼知阿難。 但不管怎麼樣那個時候佛陀已經知道了阿難的處境,佛陀開始持咒語,他知道阿難現在的狀況以後,佛陀很遠的地⽅加持念咒語,或者佛陀伸⼿加持阿難,或者佛陀委託⽂殊菩薩來救阿難。不管怎麼樣阿難從中已經獲得解脫,然後不知道怎麼出來的,剛才門是鎖着的,但是可能現在佛陀⼀加持以後,門也可能自然打開,或者什麼樣的情況,在這裡不是很清楚。 阿難還⾄佛所白⾔。我昨日⾏丐食。於⽔邊見⼀⼥⼈我從丐⽔。我還到佛所。明日有⼀⼥⼈名摩鄧。請我欲得歸飯我。出便牽我。欲持⼥與我作妻。我⾔。我持佛戒不得畜妻。 阿難回到佛陀那裡的時候白佛⾔,說我前兩天⾏乞的時候在河邊見到了⼀個⼥的,他把前面的整個過程再複述了⼀遍。當時我要⽔的時候,我回來的時候那個⼥⼈也跟着我來了,第⼆天她的母親請我去應供,結果我到了那裡以後拉着我說⼀定要她的⼥⼉做我的妻⼦。然後我當時也說了我是持佛戒律的,不會養妻⼦的等等。阿難在佛面前把整個昨天發⽣的情況講了。 ⼥見阿難得脫去於家啼哭。母⾔。其有事佛者我道不能勝。我本不語汝耶。 這個地⽅的情節可能有點不同的,剛才佛陀加持以後,阿難突然就回去了,回去了以後她剛才已經打扮好了,⼀直等着,結果發現阿難已經離開了她的家。發現這個情況以後她在家⼀直哭着,阿難突然就跑了,本來做好了各⽅面的準備,結果阿難跑了以後她還是哭。其實她唯⼀的⽅法就是哭,其他也沒辦法吧,還是也能理解她的這種⼼情吧。 然後母親就開始抱怨她,說其實這個事情我已經跟你說過,佛陀的道是誰也不能勝過的,我前面已經跟你講的清清楚楚,阿羅漢和佛陀我是沒有辦法比的,其他都可以的,但你實在不聽,你看我們倆都失敗了,⼈家阿難已經通過神通跑回去了,我們倆多不好意思啊,你還哭什麼呀?快起來吃飯(眾笑)。 ⼥啼不⽌續念阿難。⼥明日自⾏求索阿難。復見阿難⾏丐食。隨阿難背後。視阿難⾜視阿難面。阿難慚⽽避之。⼥復隨不⽌。 但是摩鄧⼥還是⼀直不斷的哭,⼀直不斷的思念阿難。然後第⼆天的時候她自⼰又開始出發找阿難去了,那個時候她又看到阿難在⾏乞,這個⼥的又開始跟蹤他,又跟在他的後面⾛。⽽且她做的有點過分,⼀會看阿難的腳,因為當時乞食的時候顯得比較清楚,然後⼀會看阿難莊嚴的面孔。佛陀的電影裡面阿難的演員還是比較不錯的,到最後阿難有點老了,但前面還算比較可以的。摩鄧⼥看着他,阿難很討厭她,在所有的僧眾中看着他,阿難又慚愧,⼀直逃避⼀直躲。但是摩鄧⼥不管他怎麼躲,總是在他的身邊,他沒辦法的,摩鄧⼥⼀直跟着不放。 阿難還歸佛所。⼥守門。阿難不出。⼥啼⽽去。 阿難沒辦法就跑回到佛陀的精舍那裡去了,摩鄧⼥也跟着他來了,守在門外不⾛。然後阿難在裡面,在門縫裡悄悄的看着,然後她⼀直在守門,變成門衛了,⼀直在門⼝等着。然後阿難不敢出來,化緣也不敢去了,白天晚上也不敢出來。很長時間以後阿難也沒有出來,最後⼥的實在等不急了,她也餓了,然後邊哭邊回去了。 阿難前白佛。摩鄧⼥今日復隨我。佛使追呼摩鄧⼥見之。佛問:汝追逐阿難。何等索。⼥⾔。我聞阿難⽆婦。我又⽆夫。我欲為阿難作婦也。 然後這個時候他想還是要告訴佛陀,不然的話這個很麻煩的。然後他跑到佛陀面前去,說摩鄧⼥今天又來追我,今天又跟着我,我怎麼辦啊?那個時候佛陀叫喚摩鄧⼥,有些經裡面說讓其他⼈喚摩鄧⼥,有些⼈說直接叫喚摩鄧⼥,但不管怎麼樣應該是其他⼈吧。佛陀讓把摩鄧⼥叫回來,這個時候可能摩鄧⼥⾛的不是很遠,讓她回來。回來以後佛陀問,你為什麼要追阿難?你這樣⼲嘛,你這樣追阿難你想要得到什麼?摩鄧⼥的理由比較簡單,她說我聽說阿難沒有妻⼦,然後我也沒有丈夫,所以我想變成他的妻⼦。 她應該說我喜歡他,不然的話因為他沒有妻⼦,我沒有丈夫,所以我們要在⼀起,那這個理由有點不成立,世間上還有⽆夫⽆妻的很多⼈。她可以因為佛陀突然這樣問,她的意思可能是他也是單身的,我也是單身的,所以我們各⽅面因緣比較具⾜,所以我⼀直追他,可能這個意思吧。 佛告⼥⾔。阿難沙門⽆發。汝有發。汝寧能剃汝頭髮不。我使阿難為汝作夫。⼥⾔。我能剃頭髮。佛⾔。歸報汝母。剃頭髮來。 這個時候佛告摩鄧⼥,阿難是沙門,他沒有頭髮,你是有頭髮的,你如果能剃頭髮的話,我想辦法讓阿難做你的丈夫。 摩鄧⼥想了想然後馬上爽快的回答說我能剃頭髮,我沒有問題,只要能得到阿難什麼樣的付出都沒有任何問題。頭髮剃完了可以長的,有什麼了不起的,只要得到阿難我可以剃頭髮。然後佛陀告訴她,這樣的話你就回到母親那裡說,把頭髮剃了以後回來,我⼀定會想辦法讓你得到阿難。 ⼥歸到母所⾔。母不能為我致阿難。佛⾔。剃汝頭髮來。我使阿難為汝作夫。母⾔。⼦我⽣汝。護汝頭髮。汝何為欲為沙門作婦。國中有⼤豪富家。我自能嫁汝與之。 摩鄧⼥特別的開⼼,然後馬上急急忙忙的回到母親的地⽅,告訴母親,媽媽你想了很多很多的辦法,用了你的咒術,用了各種各樣的,但是你始終沒辦法讓我得到阿難。今天有個好消息,佛陀告訴我只要我剃頭髮,阿難可以做我的丈夫,這不是很好嗎?我們母⼦兩個都是為了這個目的,現在機會來了,應該開開⼼⼼的,你趕快剃我的頭髮。然後母親猶豫半天,她很傷⼼的說,你是我⽣的,但我⼀定要保護你的頭髮。 可能印度跟漢地的規矩比較相同吧,身體髮膚受之⽗母,如果家裡面的⼦⼥剃了頭髮的話,覺得是家裡的不光榮。現在有些出家⼈,家裡的出家⼈不管男的、⼥的,回去以後要麼讓他戴個假髮,不然的話不要出門、不要出門,我們家裡從來沒有過出家⼈,你這樣的話別⼈會笑我們的。可能當時母親的想法跟我們很多地⽅的想法也比較相同。她說你是我⽣的,我⼀定要保護你的頭髮,你為什麼⼀定要嫁給⼀個沙門做妻⼦呢?我們的國家有很多特別富貴的,有權的、有勢的、有威望的、有名聲的,什麼樣⾼貴的⼈都可以找得到,我可以想辦法讓你嫁⼀個各⽅面都門當戶對的⼈。 ⼥⾔。我⽣死當為阿難作婦。母⾔。汝何為辱我種。⼥⾔。母愛我者。當隨我⼼所喜。母啼泣下⼑剃⼥頭髮。 但是⼥⼉說,我⽣是阿難的⼈,死是阿難的鬼,我⽣也好死也好,其他什麼都不管我就要當他的妻⼦。最後母親說你為什麼這樣羞辱我的種姓?因為摩鄧⼥是比較低賤種姓的,阿難是⾼貴種姓的,低賤種姓的跟其他不同種姓的結合可能不太適合,再加上她家裡有⼀個剃頭髮的⼥⼈的話,也特別的羞辱她的家族。 然後摩鄧⼥說母親如果愛我的話,你就少說,別說了,只要隨我喜歡的做,現在機會這麼好,你其他什麼都不要說了,只要把我的頭髮剃了,剃完以後我就什麼都好說了。最後母親也沒辦法,母親前面沒有哭,現在她就邊哭泣邊拿着⼑把⼥⼉的頭髮全部剃得光光的。 ⼥還到佛所⾔。我已剃頭髮。 剃完頭髮以後她非常的歡喜,然後又回到佛陀那裡告訴佛陀,她說你看我已經剃頭髮了,你現在趕快找阿難,你不是已經說了麼?佛陀肯定不會說妄語的。 《⽟琳國師傳》當中有⼀個⼈叫做珍格格,他們也是有⼀些再世的情緣,然後當時他出家以後珍格格特別的傷⼼。因為阿難前世的因緣,可能摩鄧⼥實在是難分難捨,所以她就把頭髮也剃了,為了他還是付出了很多吧,把頭髮全部都剃了,然後跑到佛陀那裡去說,你看我頭髮都沒有了,現在所有的因緣都齊全了吧?這是佛陀你老⼈家說的吧,你應該記得吧? 佛⾔。汝愛阿難。何等。⼥⾔。我愛阿難眼。愛阿難鼻。愛阿難⼝。愛阿難耳。愛阿難聲。愛阿難⾏步。 然後佛陀說你愛阿難,你愛他什麼呢?我先要問⼀下。因為這個時候開始直指⼼性了,哈哈哈哈,其實這個還是很有意思的。 然後問你愛阿難的什麼啊?摩鄧⼥說我愛阿難愛的多,他所有⼀切的⼀切我都喜歡的。首先我愛他的眼睛,他的眼睛那麼的漂亮,所以我特別喜歡阿難的眼睛。然後阿難的鼻⼦也是特別的好看,跟其他⼈完全的不同,我特別喜歡他的鼻⼦。然後阿難的嘴唇和⼝也特別好,我特別歡喜他。然後阿難的耳朵跟別⼈也不同的,我看的時候也覺得特別好。然後覺得阿難的聲音也特別特別的好聽,還有阿難⾛路的時候,尤其是他穿着袈裟化緣光腳⾛的時候,我也覺得特別好看,所以我覺得阿難各⽅面都特別特別的好。 其實⼀個⼈愛另外⼀個⼈的時候,不管是他的任何的⾏為、姿態、狀態,包括他的五官也好,哪⽅面都沒有什麼缺陷,覺得特別好,如果她沒有這樣愛的話她不會去執著吧。所以她當時的這種⼼態,可能很多世間⼈剛開始愛⼀個⼈、喜歡⼀個⼈,確實有這樣的⼀種狀態吧。有些是因為前世的業⼒,其他⼈覺得這個⼈不好看,但是有前世的惡緣或者善緣的話,甚⾄可能是⼀個殘疾⼈也好,眼睛也沒有,她也覺得特別的好。有時候看到⼀些盲⼈夫妻也好,還有⼀些這樣的,還是因為眾⽣的業⼒不可思議的。 佛⾔。眼中但有淚。鼻中但有洟。⼝中但有唾。耳中但有垢。身中但有屎, 尿臭處不淨。其有夫妻者。便有惡露。惡露中便有⼦。已有⼦便有死亡。已有死亡便有哭泣。於是身有何益。 那個時候佛陀開始用不淨觀的⽅式開始對她直指,佛陀告訴她,其實⼈的眼睛當中有眼淚,因為外面是皮膚、⾁,但裡面有眼淚,可能眼淚不⼀定是喜歡的。然後鼻中有鼻涕,鼻⼦裡面實際上遍滿鼻涕的,所以鼻涕也不⼀定是好看的。⼝中有唾液,耳中有耳屎,身體當中有屎尿,充滿不淨物,全是不清淨的東西。 ⽽且你們成為夫妻的話,夫妻便有惡露,惡露有⽗精母⾎,不清淨的種⼦,在這樣的惡露當中將來肯定會產⽣孩⼦,有了⼦⼥他肯定會死亡的,當他死亡的時候又要開始痛苦,當他離開的時候也是痛苦的。所以不管是阿難也好,其他⼈也好,對愛身體有何用? 當時如果像摩鄧⼥⼀樣的利根者的話,確實對⼈體的這個不淨觀應該完全能明白的。⼀般南傳佛教的很多⼤德也好,很多的修⾏⼈,通過觀三⼗六種不淨觀,用這種⽅式完全能明白身體的自性,如果認識身體自性的話,我們的貪愛從根本上是可以斷除的。 像《中觀寶鬘論》,還有《⼊⾏論·禪定品》,這些當中對⼈體的剖析也講的非常的清楚。所以這些道理如果我們真的明白的話,可能⼈們平時的貪慾,剛才摩鄧⼥確實看到外表的這種形象,這個時候她有⼀種愛執,但這種愛執是未經觀察的⼀個分別念,這個分別念再詳細剖析的時候其實也沒有什麼可貪執的。 就像《毗奈耶經》當中也講:“⼀切有情身,皆由四⼤合。”所有眾⽣的身體都是地⽔⽕風四⼤和合的,“滿中多糞尿,臭穢⾎膿流”,身體當中全部是不淨糞,屎尿,⽽且都是特別的污穢,包括⾎也好、膿也好,黃⽔也好。整個⼈的身體,在有些佛教的教⾔當中說,其實我們⼈的身體是⼀移動性的廁所,只不過外面包裝的好⽽已,實際上沒有什麼可真正歡喜的。 《寶⾏王正論》,尼泊爾有些⽂當中有些說是龍猛菩薩造的,漢地的有些資料當中說作者不明,也許與龍猛菩薩的《寶鬘論》中相同,但也不是很相同的。這裡面是怎麼講的呢?論中云:“若不知不淨,⽽造愛語論”。如果有些⼈不知道我們的身體是不清淨的,⽽喜歡造讚嘆身體的這些論典的話。“希有極⽆知,⽆慚及輕他”,這句話說的還是很有意思的,這種做法非常的稀有,特別的⽆知,也是非常的⽆慚愧的⼈,⽽且也是輕賤他⼈的。為什麼呢?他⼈的身體本來是三⼗六種不淨物組成的,但是我們讚嘆說身體是充滿魅⼒,然後他是如何如何的好看啊,特別香啊,以各種語⾔來開始進⾏裝飾、修飾,那這樣的話實際上是對別⼈的⼀種輕賤,這種說法實際上是非常不合理的。 同樣的道理,龍猛菩薩的《中觀寶鬘論》當中也講“汝見屎尿等,各自不淨已”,如果我們見到屎尿的話⼤家都覺得這是不清淨的。“於集彼之身,如何⽣悅意?”,這樣的屎尿集聚在⼀起的身體,你為什麼要產⽣歡喜的意識呢? 我們看到比如廁所裡面也好,在那裡看到⼀個不淨物的時候,⼤家都覺得別骯髒討厭的,但是我們的身體當中,不管是再美的⼈、再好看的⼈、再愛的⼈,實際上這個身體像我們經常說的臭皮囊,其實臭皮囊的身體裡面⼀打開的話,除了這些以外沒有任何東西,我們如果⼀⼀分析的話,⼈皮也沒有什麼可愛的,⼈⾁也沒有什麼可愛的,裡面的骨架也沒有什麼的,再裡面的所有的不淨物全部充滿,對於這個到底有什麼可愛的? 所以對於這些道理,我們當中如果有利根者的話,可能剛開始跟摩鄧⼥有相同的,各種執著、各種貪念,尤其是有前世的⼀些因緣,這樣的時候這種感情也好、執著也好,很多⼈很難斷除。但是你真正明白了這個道理的話,確實最後很容易斷除貪執。 ⼥即自思念。身中惡露。便自正⼼即得阿羅漢道。 當然佛陀講的時候有特別⼤的加持⼒,所以給她講了這個道理的時候,摩鄧⼥再三的思維其中的意義,身體當中充滿惡露。然後她自⼰的⼼開始自正⼼,她調伏自⼰的⼼,也就是說她認識了⼼。因為剛開始她貪愛,實在沒辦法的,因為⼈⼀旦有特別嚴重的貪慾的時候,在阿難等僧眾面前她沒有什麼羞恥的,沒有什麼害羞的,⼈⼀旦嗔恨⼼爆發的時候,他也沒有什麼慚愧⼼的。⼈⼀般在極度的貪⼼和極度嗔恨⼼的狀態下,自⼰以往的威儀和德⾏全部都已經蕩然⽆存了。 本來她這麼糟糕的⼈,在母親面前也是天天打滾,⼀直哭着,然後在僧眾面前她⼀點慚愧⼼也沒有,⼀直追着阿難。但是那個時候她通過佛陀的教⾔,然後馬上已經調伏了自⼰的⼼,當場獲得了阿羅漢果位,摩鄧⼥:“哇!好快樂。” 佛知已得阿羅漢道。即告⼥⾔。汝起⾄阿難所。⼥即慚⽽低頭。長跪於佛前⾔。實愚痴故逐阿難耳。今我⼼已開。如冥中有燈⽕。如⼈乘船船壞依岸。如盲⼈得扶。如老⼈持杖⾏。今佛與我道,令我⼼開。 佛陀知道她得到阿羅漢果位的時候就告訴摩鄧⼥,你現在可以去阿難那裡了。摩鄧⼥特別的慚愧,低下頭,然後長跪在佛面前說,我太愚痴了,前面我不斷的追着阿難,太不好意思了,我現在信徒佛陀的加持已經⼼開意解了,我已經開悟了,我的開悟就像⿊暗當中得到了燈⽕,就像船壞了以後馬上靠近岸邊,就像盲目⼈⾏到了扶持他的⼈,就像老⼈得到了拐杖⼀樣的。這些都是實在是⽆助的,實在⽆可奈何的時候,就會找到相應的助緣。 當時摩鄧⼥真的是很可憐,她在貪慾的驅使下⼀直追着阿難,她想了各種各樣的辦法,包括讓母親幫助,她自⼰出門尋找也好,用了很多很多的辦法。到最後她說我真的是信徒佛陀的加持,佛陀給予了這樣的道,我現在⼤徹⼤悟,令我⼼開,我的⼼完全獲得解脫。佛陀真正讓⼀切眾⽣得到最⼤的利益,沒有任何的自私,他也會根據眾⽣的不同根機宣說佛法。 就像《⼤莊嚴論經》中云:“世界佛獨悲,⼼意⽆穢惡,為⼀切眾⽣,作於最親友。”佛陀在世間當中唯⼀對對眾⽣是最親愛的,沒有任何親怨之別,不管是什麼眾⽣,只要對他有利,佛陀就完全賜予最⼤的利益。 很多傳承上師也是這樣的,雖然我們沒有見到佛陀,但我們有幸聽聞佛陀的教⾔,有幸見到像佛⼀般的上師們,他們⼀⽣中都為我們這些可憐的眾⽣,被貪⼼、嗔⼼、傲慢等各種煩惱束縛的眾⽣,展示最有利的教⾔和⽅便法。這時摩鄧⼥就很開⼼了。 如是諸比丘俱問佛。是⼥⼈母作蠱道。何因緣是⼥得阿羅漢道。佛告諸比丘。汝欲聞知是⼥不。諸比丘⾔。我曹當受教。佛⾔。是摩鄧⼥。先世時五百世為阿難作婦。五百世中常相敬相重相貪相愛。同於我經戒中得道。於今夫妻相見如兄弟。如是佛道何用不為。 這個時候這些比丘們就問,摩鄧⼥的母親用了這樣的法術,那什麼樣的因緣摩鄧⼥獲得了阿羅漢的果位?佛陀說你們是不是想聽她的故事?比丘們說我們特別想聽,只是有點想不通,她母親這麼壞,但是她⼥⼉在那麼快的時間當中獲得阿羅漢果位。 佛陀告訴這些比丘們,這個摩鄧⼥以前五百世當中作為妻⼦,然後五百世當中他們不是天天鬧離婚、天天吵架的夫妻關係,⽽且他們互相非常尊敬、尊重,互相特別有愛的,他們的關係很密切,⽣活過得很好,感情也很好。所以今天在我的戒律當中得到阿羅漢果位,今天這夫妻兩個相見就像兄妹⼀樣的,沒有什麼貪⼼,哥哥和妹妹在⼀起不會有什麼貪⼼。所以阿難和摩鄧⼥以後不管他們去傳法也好,到哪裡的話阿難也不用害怕、害羞,摩鄧⼥也應該是很快樂的。 所以這就是佛道,佛道這麼好為什麼不修⾏?我們相續中的煩惱那麼熾燃,但是如果我們很好的去修的話,確實我們即⽣當中有能斷除煩惱的機會,那這麼殊勝的法為什麼我們眾⽣不修?應該值得修⾏。 佛說是經。諸比丘聞皆歡喜。 佛陀說了這部經典以後,所有的比丘歡喜,⼤家皆⼤歡喜。 這部經⼤概做這樣⼀個字面上的解釋吧,我希望我們以後對眾⽣也可以傳講。現在末法時代的時候,不管是什麼修⾏⼈很難過得了貪慾這⼀關,如果有⼀些前世的因緣或者得到佛陀殊勝的加持,多讀這樣的經典的話,確實可以消除自⼰相續當中的貪愛。 法王如意寶造的作明佛母的讚頌裡面有⼀個偈頌,意思是請作明佛母垂念我、加持我,我這個愚笨的⼈,像如意寶⼀樣難得的戒律,很快就要換成⼀瞬間身體的接觸安樂。意思是說我這個⼈特別愚痴很可憐的,本來戒律像如意寶⼀樣的特別珍貴,但是我要換成⼀瞬間的身體的安樂,特別不值得,所以要加持我守護清淨的戒律。出家⼈經常祈禱作明佛母,能守持清淨的戒律,也是有這樣的意思。 所以這部經典,尤其是出家⼈經常讀誦,自⼰應該能守持清淨的戒律。在家⼈如果自⼰貪慾特別強烈,經常通過這種教⾔也確實能認識我們身體的自性,如果認識身體自性的話⼼的自性也逐漸逐漸認識,如果認識了⼼的自性的話,其實貪慾的自性明空⽆⼆,在那個時候自相續的貪愛都會變成智慧,那個時候依靠貪慾⽽帶來的痛苦就會消失。 所以現在的濁世,尤其是欲界眾⽣,尤其是現在的媒體、娛樂活動下成長的這些⼈,可能貪愛是最難對治的。所以這次為什麼講《摩鄧⼥經》,我想這個故事很多⼈慢慢思考的話,也許能找到很殊勝的竅訣,同時我們也知道佛教裡面有些所謂的愛情故事,表面上看起來也有相同的,但實際上可能會講到愛的真相。這樣⼤家都應該明白什麼是愛?什麼是解脫?應該會明白的! pifu01註:這個故事楞嚴經也有。俺正學習楞嚴經,接下來多少分享一下。 |
|
|
|
|
實用資訊 | |
|
|
一周點擊熱帖 | 更多>> |
|
|
一周回復熱帖 |
|
|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
2021: | 腎好壽命長,這4種食物最傷腎,不論男 | |
2021: | 殷憂啟聖 | |
2020: | 郭文貴和路德,這樣做是不對的。亨特拜 | |
2020: | 不生亦不滅不常亦不斷不一亦不異不來亦 | |
2019: | 屁馥和尚,你有啥資格怨恨中共。好歹中 | |
2019: | 39條命,真的可以不死。(完) | |
2018: | 舊帖: 算了。 睡前講一些物理界的花絮 | |
2018: | 我慢高山 法水難入 -- 給各位博士碩士 | |
2017: | 這教育部長是不是吹大了? | |
2017: | 中共十九屆常委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