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阿飛的劍
萬維讀者網 > 茗香茶語 > 帖子
柞里子:做人?還是做禽獸?
送交者: zuolizi 2006年12月02日17:09:34 於 [茗香茶語] 發送悄悄話

柞里子:做人?還是做禽獸?

時不時聽到國人攻擊孝行,這類攻擊又經常與禽獸的行為聯繫在一起。比如,最近就有網名“佳人”者,以“孔孟之道陰魂再起”為題,作如此攻擊、作如此聯繫。竊以為,但凡作如此攻擊與如此聯繫者,皆因既無知、也無識所致。

無知的表現之一:以為孝是國人的專利,或更進一步說,是孔孟之道的專利。其實,但凡是人,只要良心尚存,多少有些孝心。如果說孔孟有罪,其罪,充其量在鼓吹與提倡孝行,而不在發明與創造孝行。著名英國歷史學家、《羅馬帝國衰亡史》的作者吉朋曾說過:“我的孝順出於自然而無須勉力為之”(“My filial obedience was natural and easy.”)。英國不是朝鮮、日本、越南等等接受過孔孟之道薰陶的國度,與孔孟之道素來毫無瓜葛,其文明乃是西方文明之真傳。然而,英國人也講孝,甚至也講“勉力”盡孝。可見孝,不僅存在於西方文明,而且也是西方文明所鼓吹的內容之一。

無知的表現之二:以為孝僅限於下代對上代的服從與奉養。《孟子》曰:“不孝有三,無後為大。”由此可見,孔孟之道其實以養育下一代為孝的最高境界,與如今自以為反孔孟之孝道者的觀點並無二致。就這種意義而言,這些人反孔孟所鼓吹的孝道,無異於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反對子女供養父母者提出的理由,通常是:但凡禽獸都不顧上一代的利益而只為下一代作出奉獻。言下之意,禽獸的行為,應當取之為人類行為的準則。這想法是否合理?姑置之勿論。不過,禽獸的行為不止於不供養上一代這一端。比如,禽獸也有性行為。禽獸的性行為基本上是強暴式的,通常是公然示眾的,大多是不分親疏倫次的。如果人類的行為應當向禽獸的行為看齊,那麼,在公眾場合性交、強姦、通姦、亂倫等等行為,都應當視為合情、合理、合法的行為。如果只取禽獸的不供養上一代這一點,而否定或無視其餘,那麼,“因為禽獸如此,所以人類也應當如此”的推理就不能成立。不能認識到這種推理的非邏輯性,正是無識的表現之一。

無識的表現之二:以為子女供養父母,阻撓社會的進步與發展。在沒有社會福利制度的時代或國度,孝道是維持社會穩定、避免老人流離失所、難以生存的唯一手段。在福利制度健全的現代社會,子女固然可以擺脫供養父母的責任,但這並不等於說供養老者的責任從而消失,只不過是將家庭的責任轉移為社會的責任而已。社會的責任沒有經費不可能執行,經費從何而來?從納稅者的錢包來。一般來說,由子女供養父母的社會開銷,必然小於由社會負責老者的生老病死的社會開銷。換言之,推行孝,恰恰是有利於而不是有損於社會的發展與進步。如今在社會福利健全、本來不提倡孝道的社會,子女供養或照顧父母的優越性正逐漸為社會福利政策制定者與執行者所發現與認同。以美國為例,越來越多的公司為其雇員提供照顧父母的福利與機會,正其證明。

孟子曰:人與禽獸的區別極小。小人把這點兒區別給弄沒了,至於君子嘛,還保留着。柞里子曰:人各有志,可以選擇為君子、為小人,或者說為人、為禽獸。不過,既為人,就得徹底為人;既為禽獸,就得徹底為禽獸。倘若昧着良心、選擇性地為禽獸,嘿嘿,那就當真是禽獸不如了!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05: 姑奶奶吉祥2
2005: 暗 號
2004: 脫了白大褂我也是流氓
2004: 從金璧輝以漢奸罪名冤死看中國對滿清王
2003: 心殤 (全文版,6)
2003: 默默愛你,直到永遠zt
2002: 憶苦思甜-西方古代的飲食
2002: 欲望的張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