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阿飛的劍
萬維讀者網 > 茗香茶語 > 帖子
盜”亦有道
送交者: 韓詠紅 2006年12月29日10:19:01 於 [茗香茶語] 發送悄悄話

韓詠紅 (2006-12-29)



  今年聖誕節我收到一份“偷”來的聖誕禮物。之所以說“偷”,原因在於那支精美手錶的售價,估計只能抵銷其材料費、手工費、運輸費,以及手錶從製造到銷售過程中各環節商人的轉手費,卻不包括這個瑞士名牌的設計費、品牌維護費、廣告費等等知識產權的成本。

  簡而言之,就是一支盜版手錶,我擁有的第一支。

  同樣是長駐北京的新加坡朋友回國過節前,將這支T.H.的時新型號送交給我。我看看,A級仿冒品果然檔次不同,從設計的精緻程度、質感到重量感都與真品不相上下。朋友手上戴着一支“血統純正”的法國名牌表,在巴黎費近萬新元換來的。她拿出在北京買的盜版貨相互比對,我們將眼睛瞇出一條線,仍看不出兩者有任何不同,雖然價格相差超過百倍。

  聽說,冒牌勞力士和真品之間,你就是用放大鏡也未必能找出仿冒者的破綻。

  我一面驚嘆這些盜版貨的高質量,一面想到不久前剛寫的中西政治人物的知識產權爭論,不禁莞爾。

  真偽之間的模糊,或者說偽造手法的高超,使盜版問題越來越不限於一場消費者和正版廠家之間的拉鋸,而逐漸上升為中國和歐美政府之間的矛盾焦點。

  從去年開始,美國和歐洲的商務部長、貿易專員像走馬燈一樣接二連三來中國訪問。除了最吸引外界眼球的人民幣課題外,西方商務部長的另一個指定題目就是中國的知識產權侵犯問題。

  根據美國商務部估計,世界範圍內的盜版和侵犯知識產權活動使美國公司每年損失超過2000億美元(3076億新元),而中國是盜版活動最猖獗的。另外,歐盟的數據表明,由於中國知識產權保護不力,2002到2005年三年間,歐盟因為中國盜版所導致的經濟損失高達3800萬歐元(約7690萬新元)。

  站在維護正版合法利益,尤其藐視名牌崇拜心理的立場上,我一向對盜版沒有特別的親切感。可是,在獲得第一支盜版表以後,我對盜版的印象突然面臨挑戰。

  一個很簡單的疑問是,既然這麼漂亮的東西用幾十新元就造得出來,為什麼要用幾千元上萬元來擁有他?即使說,在精美外觀下,盜版貨和正品在內部機械上差別巨大,這差別難道會有百倍之多?

  事後,我終於認真逛了北京著名的秀水市場。因為出售大量盜版的關係,在一些國際旅客心中,這裡恐怕要和北京故宮齊名了。在其中專賣手飾手錶的樓層,商家很專業地向客人展示他們的貨品,什麼牌子什麼型號他們爛熟於心。雖然每隔十幾分鐘就有商場稽查員來巡場一次,他們收起來再拿出來,不敢把貨直接放到櫃檯上。

  他們很了解,美國和歐洲哪個部長再來的時候,風聲就會更緊張一些。而在其他的時候,他們也像一般商人一樣,做着他們的買賣。一些出門的貨品短期內損壞,他們還保修保換。

  我再琢磨到消費者偷了什麼,我盜的知識產權,其實是偷了一份我沒有資格擁有的快樂,一份我不具備的身份。奢侈品的價格為什麼這麼高?價高就是它的意義,設計、品質和用料對一份奢侈品的定價而言,只占極小的一部分。

  突然覺得,盜版貿易可能是用一種省事而狡詐的現代“劫富濟貧”法。世界上既然永遠有一群消費能力極高的富人,盜版大概很難消滅。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05: 暗戀(三)
2005: 一對小夫妻的簡單周末
2004: 只是當時 (1)
2004: 只是當時 (2)
2003: 外語學院的男生們---大發(二)
2003: 外語學院的男生們---大發(三)
2002: 秋季的落葉、冬天的童話 -- 品味俄羅斯
2001: 不離不棄 (3/3)
2001: 不離不棄 (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