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歷史中的強國之路與中國選擇 (強文,中國需要多些張文木這樣的學者)
世界歷史中的強國之路與中國選擇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戰略問題研究中心教授 張文木
...................
國際博弈也遵循幾何學“兩邊之和大於第三邊”原則,用國際政治專業術語說,就是一個國家不能和兩個大國同時發生衝突。
大家看看,拿破崙跟英國打,勝了;1812年又打入俄國,三年就敗了。希特勒跟英國打,勝了;1941年打入俄國,三年也敗了。東條英機跟中國打,算是勝了;1941年打了美國,三年便敗。朝鮮戰爭中,美國跟中蘇打,三年敗了。越南戰爭,美國跟中蘇打,時間雖長點,但敗得更慘。勃列日涅夫跟中美作對,全世界擴張,國力嚴重透支,到戈爾巴喬夫終導致蘇聯解體。毛澤東深悟此道,決不兩面樹敵:一開始和蘇聯緊密結盟,抵住了美國的壓力;後來蘇聯翻臉,在中美關繫緊張之際,大兵壓境,甚至準備要打中國的核基地。但毛澤東不着急,等到美國也吃不消蘇聯在全世界對美國的“圍追堵截”時,毛澤東輕擊珍寶島,中美合作關係的歷史由此揭開。珍寶島一仗,其實是在給美國遞話,意思是可以來了,但毛澤東不直說,而是借珍寶島事件來示意。結果,尼克松就真地誠惶誠恐地來了。(笑聲)毛澤東善於找那種一兩拔千斤的機會。當時我們處於弱勢,如果去求美國,那代價就大了;如果等到他們來求我們,那反倒會有收益。中國雖不順,毛澤東知道尼克松也在着急,毛澤東先叫斯諾遞信,開始美國那兒沒聽懂,毛澤東再在珍寶島敲點響聲,基辛格明白了,從巴基斯坦來找中國。尼克松來的時候,心裡有點害怕,他在自傳中說,他還擔心出現毛澤東“他高高在上,好比我走上階梯而他卻站在階梯頂端” 的局面。到中國後,周恩來去接他,很快就見到了毛澤東,毛澤東在書房裡接見他。尼克松一上來就要談外交問題,毛澤東說:這事咱不談,讓恩來跟你談,咱們來談哲學。(笑聲)毛澤東與尼克松談話,跟丘吉爾見斯大林一樣直接,直奔主題,沒有那麼多之乎者也。會談結束時尼克松很激動,一副少年“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的樣子,萬丈豪情地握着毛澤東的手告別說:“我們在一起可以改變世界”,毛澤東則輕輕地說:“我就不送你了” 。(掌聲、笑聲)這就是小同志和老同志之間的區別,毛澤東是從哪裡來的,他是從“四•一二”血泊中爬出來的,是從長征路上走過來的,只有這樣的人,才會有 “烏蒙磅礴走泥丸”的氣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