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美術作品通常有象徵意義。羅中立的畫“父親”,象徵着農民群體和他們的苦難。命名為“父親”,對共黨有提示和警示。坐天下靠農民。而農民現在是這樣一副滿臉皺紋的慘相,難道共黨不應該反躬自問麼?但是,對美術作品的象徵意義的理解必須是合理的。你說“父親”象徵送子出征伊拉克的美國老頭,就不能令人信服了。
休斯頓說“前夫”中的知青象徵中國人民,而那個農民新郎象徵橫徵暴斂的共黨政府,這是犯了過度解讀的錯誤。要這麼解讀的話,也可以說那女知青象徵美國社會的底層,農民象徵華爾街的資本家了。
談象徵不可根據政治需要任意發揮。姚文元說海瑞罷官象徵為彭總鳴冤叫屈,就是政治需要。所以說休斯敦對“前夫”的解讀是有政治私貨的,而且是荒謬的。
放在知青下鄉的大背景中,其實很容易了解“前夫”的象徵意義。“前夫”中的女知青,象徵下鄉知青群體,而新郎象徵農民群體。知青在下鄉政策逼迫之下,跟農民有過迫於無奈的,同床異夢的短暫結合。標題為“前”夫,是因為知青循種種途經逃離農村後,這個關係就不存在了。
這幅畫批判鋒芒所指是下鄉政策,並非農民群眾。有些同學批判作者鄙視農民,俺看是理解錯了。
知青到農村去和農民相結合,是毛澤東的理論。首見於毛澤東在延安發表的演講“青年運動的方向”。共黨為了奪取政權,需要號召農民,組織農民。共黨知識分子如果不了解農民,如何能宣傳和操縱農民?所以,毛澤東把知識分子包括他的兒子都轟到農村去搞這個“相結合”。這在當時是正確的政策。但是,共黨當政之後,正是用知識之際,還強迫這些人移民農村當農民,就是一個錯誤了。
明智的移民政策不把人往下驅趕。湖廣填四川,山西大槐樹移民之所以成功,是因為移民對農民有稅務等方面的好處,而且移民前後的的身份沒變,仍然是農民。知青是城市階層,你把他們移植到農村,沒根栽得活麼?主席屍骨未寒,這幫丫的不就又哭哭鬧鬧地回城了麼?
不錯,知青仍然需要跟工農相結合,但結合的方向,應該是農民知識化,讓農民往上走,而決不是知青往下走。這樣整個社會才會前進。知青接受種地的再教育,對建設現代化有個球用。
不幸,主席的知青下鄉的宏偉藍圖,沒考慮“人往高處走”這個人性。其結果是知青不安心,一邊掏地一邊吟詠着郭路生的“相信未來”。什麼是未來?不僅僅是上學,招工,當兵,回城,也是一種小資的浪漫,一種對理想和報負的追求。總之,是“高處”。所以,從“前夫”中,可以讀到知青對下鄉的一種普遍的悲傷和怨恨。一種“強扭的瓜不甜”。由於反應了這種普遍情緒,使得有人在畫前哭倒在地,可見它具有相當的藝術感染力。
順便說說,俺查了一些資料。女知青嫁農民原因多種多樣。有的是為了跟家庭劃清界限,表現革命。有的是為了生活需要幫助。有的是年齡大了,沒讀過郭路生的相信未來,對生活得過且過。當然有的也是為了純粹的愛情。不管是為了什麼,數量很少。多數知青的對象還是知青,或者社會地位在知青以上者如軍人,工人,幹部。原因跟知青回城一樣:人,還是喜歡往高處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