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儒家思想的精神感召力及东山再起的前景 |
送交者: 欢乐颂 2012年03月24日20:36:58 于 [茗香茶语] 发送悄悄话 |
讨论内容:
儒家哪里容易被误解? � 续接上篇作文《「未知生,焉知死」,何也?》,先回顾一下那里面的主要观点:
儒家哪里容易被误解?有了上面这个背景,我们就会理解为什么孔子要周游列国,因为孔子所处的年代就是这么一个乱世!诸侯争霸,百姓痛苦。恢复正常的社会秩序(周礼)是孔子首要关心的问题,这一切离不开和君王打交道,。常识告诉我们,一个平头百姓,即使是再邪恶的罪犯,所造成的祸害也是局部的,有限度的。真正可能造成全局性大祸害的正是那些掌权者!只有说服这些掌权者行使仁政,才是解除百姓疾苦最有成效的方法;为上者不仁,为下就会不义。孔子看到了这一点,到各国兜售德政的主张。但是,在乱世中,君主的首务是如何生存、兼并和壮大。孔子的学说是派不上用场的,所以孔子在政坛不得志也就不难预料了。但是对于孔子而言, 是不得不为:「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有人把孔子周游列国理解成带着弟子到处跑官儿。说孔子想做官不假,但做官的目的是什么?真正的儒者不是为了做官而做官的。儒家的理想就体现在社会生活中,因此离不开政治这个手段。孔子说「已欲立而立人」,这句话很笼统,到底什么样的作为算是“立人”呢?我认为有两件事是特别能够“立人”的,第一是成为一名教师,这是显而易见的;第二就是从政!政治的名声不知什么时候起变坏了,但在孔子那里,从政是必要的:「学而优则仕」,有了权力才有可能将自己的主张付诸实践,才能影响和改变社会。所以,育人和从政是孔子毕生努力践行的两件事。社会的治理不能靠仁人志士跑到深山老林中悟道去完成。 现在有一种人生价值观特别受推崇,就是贬低肉体、追求心灵自由,探求知识的本源,缩影就是苏格拉底之死。这当然是一种非常美的人生价值,也是非常重要的人生价值,但并不是唯一重要的人生价值。通常知识分子最欣赏这种,因为对于他们来说,生活的乐趣在于智慧,在于思考。 儒学在他们的眼中太乏味。但是知识分子终究是人群中的少数,社会中占大多数的始终是芸芸大众,他们的问题是需要面对的。儒家思想属于政治、社会哲学,和研究自然的知识没什么直接关系,那并不是儒学的领域。 儒家被骂到最多的是封建等级制度和“吃人”的礼教,但当时的生产力水平是小农经济,缺少现代的普及义务教育,说不定多数人都是文盲,这种环境下是不具备个体启蒙的条件的。让社会稳定有序的办法莫过于设计一套简单易懂的教条,让大众践行。儒学的原则精神必须是看得见,摸得着的行为准则,才能被人实践,这就是礼教。但久而久之,作为工具手段的“礼”成了目的,“礼”后面隐含的精神反而被忘掉了,这不能不说是十分遗憾的。比如“孝”,本意是在家庭环境中培养仁心(我们年轻时对待自己的父母大概是最没耐心的,直到自己也做了父母之后),顺服是爱心的表现形式。可后来顺服变成了不分青红皂白的绝对权威,就产生了鲁迅先生在《我们现在怎样做父母》中用进化论来批判这种呆滞的不健康的家庭形态。但儒家设计礼教的目标是达到仁与和的目的,即礼→仁,所谓「人而不仁,如礼何?」,并不是为了礼教而礼教。三纲(君臣,夫妻,父子)也是要和五常(仁义礼智信)结合在一起的,居上者对居下者,不能仅仅是享受权力,同时也负有义务和责任。 儒家思想作为一种信仰超越性是什么?儒家的经典中,充满了各式各样的“说教”,基本上都归于这种语式:什么什么是“好”的;人如此这般做是对的;因此是一整套的价值评断。由于说教性较强,给人的感觉儒家思想只是一套处世哲学。而“处世哲学”这个词带有某种贬义,给人以不真诚的感觉,比如能够使人八面玲珑,左右逢源之类的。故有人直斥儒家学说是虚伪的。实际上,认为儒家学说虚伪的人是挑战这个学说的权威性。韩寒在《看孔子》一文中的说:“这已经不是一个(孔)子多曰几下就能忽悠人的年代了”。这种反权威的精神是现代社会的特点:不能因为是圣人说的就不需要受到检验。但如果是宗教经典中的教导呢?因为是神说的,所以权威性就不必受到挑战了。这样看来,儒家思想面临一个“权威性何在”的挑战:既然不是从“天上”下来的意志,我凭什么要承认你这一整套的价值观呢? 凡言信仰,必离不开谈超越性,这是由信仰的定义来决定的:信仰者,顾名思义,相信+仰望。既然是仰望,就必须有比人本身更大的东西。由于“仰望”了,信仰体现在人生活中就是人的行为要从“道”(commit to A Way Of Life)。那么在儒家学说中,到底有什么样的“道”是值得人仰望和遵循的呢? 我认为这个“道”就在《中庸》里。《中庸》中贯穿始终的一个价值就是“诚”,《四书》中不是只有《中庸》中谈“诚”,但是大面积的阐释“诚”、把“诚”作为价值核心的基础,唯有《中庸》如此。《中庸》中第一次出现诚的定义是第二十章:「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把“诚”定为天道,或可理解为天的属性。下面第二十二章一段我认为是《中庸》思想的核心: 以上这段是我《中庸》最喜欢的一段箴言,也是我读过有限几本儒学经典中感受到的最高精神意象:人如果能够尽天的本性,“诚”,就可以赞天地之化育。那“天地之化育”又有什么具体的内容呢?下面是《中庸》从第二十六章开始的描述: 故至诚无息,不息则久,久则征,征则悠远,悠远则博厚,博厚则高明。博厚,所以载物也;高明,所以覆物也;悠久,所以成物也。博厚配地,高明配天,悠久无疆。如此者,不见而章,不动而变,无为而成。可以看出,天地之为“诚”,在于生养万物。这天地在宗教中是上帝创造出来供人们生存的-“神的永能和神性是明明可知的。虽眼不能见,但借着所造之物,就可以晓得,叫人无可推诿”。但中国的古文化中,并没有人格化的上帝,只有永存的天地,犹如一对不会说话的父母,只是凭借其广大,高远,博厚的精神地默默地滋养万物。天地的这种深广博厚的精神和化育万物的事实也就成了人们精神的向往和寄托(「赞天地之化育」)。 � 一千多年后,北宋大儒张载在《西銘》中写道: 乾稱父,坤稱母;予茲藐焉,乃混然中處。故天地之塞,吾其體;天地之帥,吾其性。民,吾同胞;物,吾與也。 可见,张载这种将人和天地的存在与意志统一起来的精神意向,与《中庸》里的描述是一脉相承的。由于天地沉默无言,兼承了天地精华的人就应该代天地立言。我怀疑张载的横渠四句(为天地立心...)就是这么来的。也就是说,儒者的存在是要代天地立言,以尽人之性,尽物之性,完成“赞天地之化育,与天地参”的使命。 在《『未知生,焉知死?』,何也?》一文中,我提到宗教的精神意向可以用“解脱与回归”来表述,那儒家思想的精神意向是什么呢?很难找到这样一、两个词来形容,我不太喜欢“天人合一”这个表述,没有表达出儒家思想中的积极有为的成份。如果非要提炼一下,我觉得大致可以用《中庸》里的两个词组来描述儒家思想的精神内涵:「至诚无息,参赞化育」”。「至诚无息」是指人精诚的内在境界,「参赞化育」是指由于至诚,人的性能可以空前的发扬,请参见我前面提到的最喜欢的那一段“唯天下至诚...则可以与天地参矣”。 但是,这种论述并没有任何的科学性,怎么能人一“诚”了,就能尽物之性了呢?所以这不是“how”,它只是一种精神意向,一种充满了诗意和浪漫情怀的个人英雄主义。但是这口气似乎太大了吧,「与天地参」,好象把人拔高到与天地齐平的地步。这是不是过高的估计了人类的能力?人不是注定不能与天齐的么? 其实,如果我们看看今天人类文明发展的程度,就知道古人的话还真不是太夸大:人类不仅早已衣食无忧,还能够环球旅行,到原来古人一辈子都走不到的地方,甚至可以登上月亮,探索火星。原来的“天”、“地”早就不再神秘,科学家正在试图搞清楚宇宙的起源这种终极问题。这难道不是把「尽人之性」和「尽物之性」发挥到了极限?这不就是 「参赞化育」,「与天地参」了?我想如果古代的大儒穿越到今天,一定会目瞪口呆,这「参赞化育」的成就,肯定远远超过了他们的想像。 「参赞化育」落实到社会实践就是《大学》如《中庸》里所揭示的,儒家思想的核心建立在效法天地精神上,或者说是以大自然的本质为导向的。那么,以此精神为信仰的基石,就不会象宗教信仰一样具有强制性和约束力。也就是说,如果人以儒学作为信仰,必须抓住这种如天地般「至诚无息」的诗意美感。离开了这种审美的心理基础,儒学的教条就失去了灵魂,变得机械和乏味的说教了。实际上这也是儒家留给现代人的印象。 造成这种印象的原因我想就是由于儒家思想的核心精神不是显性的,只有那些教条才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看得到的。但这是必然的:人的精神境界也许可以与天地一样高远,但生活中的红尘世界毕竟是现实而具体的。「参赞化育」的精神如何落实到人的具体生活中?儒家的社会治理方案就是礼仪+教化:正当的名份和正确的行为准则,是为礼教。儒家的一些实践方法看上去很简单,其实内涵很深。比如齐家:在家里做一名合格的儿子和丈夫,是成为社会一员的必要条件,我认为是非常正确的出发点。不妨想一想,在工作单位和在社会生活中的我和在家中的我,哪一个才能真正的我?应该是在家里那个不用带面具的我吧,应该“修”的是这个真正的我。人修道不需要跑到深山老林里,道就在普通的生活里。 人凭什么非要做个君子?君子是儒家给人们修行设定的目标。但是有人会问:“人干吗非得做个君子?”,就是质问做事情的动机是什么。人凭什么情愿以儒学,而不是其他什么思想作为信仰?就算我承认儒家学说中不缺少作为信仰的崇高性,但如果不能给我的生活带来好处。 相反,当社会处于不理想状态时,我的信仰还会令我“吃亏”。那么干吗非得辛辛苦苦地做一个君子,人不就活这么几十年,如果没有来生,谁能补偿我在现世遭受的损失? 从理论上说,还真找不出这么一个原则,说一个人理应做个君子,一个人怎么都是活一辈子。做个君子是一辈子,做个小人也是一辈子,从“存在先于本质”的原则看,两种活法都是“合法”的,人应该有做个小人的权利。但真正的问题是,哪种活法更“好”? 哪种活法更“好”本身是个价值判定的问题。可以说,人的行为大都是价值判定的结果,比如,如果摆在我们面前有50元和100元,假定都是正当的,我们取100元,因为理性告诉我们,100元价值大于50元。再比如,找工作时,我们选择了A公司,不选B公司,是因为通过比较,A公司可以为我提 供更大的价值,可以是薪水、福利、离家远近等等综合因素的考量。人的自杀也是一种价值判定:因为活不下去了,继续活下去是受折磨,是“得不偿失”,当死掉的价值高于活下去的价值,选择自杀就是一种理性的选择。即使宗教信仰,归根结底也是一种价值考量,永生的价值比世上任何其他事情价值都大...。 明白了人的行为选择都是对价值判定的结果,就可以回应对儒家信仰的挑战了。“人干吗非得做个君子?”,当一个人真心提这个问题的时候,其实仅仅是因为他还没察觉到君子的价值大于小人的价值;一个贪官的愚蠢就在于他判定廉洁的价值比不过金钱的价值。金钱的价值是什么?是可以满足肉体的需求, 也就是这个贪官被自己的body给拖住了,被低级需要主导的人处于低等自我状态(lower self)。这一点上苏格拉底讲得最深刻:所有犯错误的起因都是没能理解(fail to understand)什么是正确。 所以,如果一个人已经认识到君子的价值,就不会再提“人干吗非得做个君子?”这样的问题了,因为这时他已经认识了什么是好东西,人干吗拒绝好东西呢?没人会问“我为什么需要健康”这种问题,因为健康是“好”的,好在让人的身体可以正常工作,不受病痛的困扰。君子是更高一层的健康- 精神上不受困扰。可见人如果拒绝好东西,原因只能是他还不了解这个东西是“好”的。 于是,问题变成了如何让人们认识到君子是“好”的,也就是如何启蒙,这就需要儒学的实践(那时候是礼教),光凭背经文是不够用的。现在让小学生读经即使不是徒劳,也是事倍功半之举。书本上的知识只是平面的,没经过实践就没有实际的体会。比如说,如果小说中有描写郁金香的情节,说它的色泽多么的娇艳,花茎多么的优雅,我们看完之后也就是留有这么一个印象而已,还不算是真正的知识。只有当我们真正看到郁金香的时候,才会从心底里发出感叹:郁金香的色泽真是娇艳,花茎真是优雅啊,这时就获得了真正的知识。所以,如果没有社会实践,儒家思想将始终停留在纸面上,不可能具有真正的启蒙作用。通过社会实践,人可以认识和达到仁与和的圆满状态,人心中感到了圆满就是幸福。因此,善行是一种愉快而不是一种很痛苦,很机械的义务。善行应该也必须是一种审美体验,有了这种体验后,善行就成了自发的。 孔子对人性的期望儒家思想的实践运用于社会的终极目标是大同世界。运用于实践的主体,则是每个个体的自我塑造,儒家把希望寄托在人的提升上,我认为这个思想是深刻的。看看现在社会上的种种弊病,费尽千辛万苦也解决不了的社会问题,向老根儿处挖下去,最终的结果不外乎三个字“人不立”,什么时候人都“立”了,什么社会毛病都没有了。从人入手-“立人”,或者说“塑造人”是最根本的治理手段,自然也是难度最大的。 在这个私有经济和民主政治时代,常常听到这种说法:人性是自私的,人性中的恶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必须通过制度的设计,将人性中的恶控制起来。反映到经济上,是不同的利益集团之间的博弈,最后,讨价还价的结果是不得不达成妥协,也就是说,社会稳定的基础是建立在理性计算上的“不得不”。 我总觉得这种“不得不”的形式不太满意。首先,这依赖极为复杂的制度设计,制度设计得越复杂,执行起来成本就越高,而且不管规章制度设计的如何精妙,只要人想绕过去,总有办法,俗话说制度是死的人是活的嘛,何况有时制度还依赖于人的解释。其次,也是更重要的,就是这时人处于一种不自由不自主的状态,即做对了也只是因为不得不这么做,不做坏事是因着怕受惩罚。理想的社会形态应该是这样的:人是自主的(self-defined/self- governed),自己就是制度,自己就可以决定怎么做是对的,做起来既得心应手亦心甘情愿。打个比方,如果富人避税唯恐不及但被逼着多交税,穷人索求福利无度最后对所得还心有不甘,这种社会形态就是“不得不”的形态,对立的双方均很不忿但又无可奈何。理想的社会状态人是自主的:富人乐于回馈社会,穷人努力避免成为社会的负担。整个社会的基调是和谐共赢,不是心理上对抗。要达到这种状态,当然离不开对人的塑造。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这是《论语》中我最喜欢的一段话,这是孔子对人性寄予的希望:一个人行善避恶不是因为“不得不”,而是因为这个人「有耻且格」。一个社会里「有耻且格」的公民越多,这个社会就会越有希望。但是人不会自动达到这个状态,因此需要“教”-礼教。人知礼了,离「有耻且格」就近了。 当然,通过塑造人使社会进步就不是一时半会儿的事了,这得一代一代人去努力,以期待在非常遥远的将来会实现这个理想。但如果不这样,我们就板上定钉下了结论:“人的本质是自私的,永远也别想解放自己”,那我们的最高目标就只能降为“想办法堵住祸害就好”,然后便安歇在这上面了,这样人到头了还是一种“低级”动物。 从寄希望于人的提升这点上看,孔子确实是“无可救药的乐观主义者”,也是我敬仰孔子的原因。因为生活在那个礼崩乐坏的时代,在遭受了很多挫折之后,孔子本当有一万个理由认为人性是无可救药的。但是相反,孔子认为每个人都是“可教”的,通过努力是可以做到「有耻且格」的,这是一种彻底的人本主义的精神,是真正的把人当“人”对待的思路,它的出发点不是怎么去“防”、怎么去“堵”。 儒家的理想个体-君子,是一个能够自我塑造的人,具体说就是这个人非常在意自己的行为:“吾日三省吾身”,“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但是,如果一个人很费劲儿地“日日新”,最终到头来仍不免一死,会不会觉得是一场空?这其实就是讨论生命的意义这样的大问题。我是这样理解的:把一生的过程想象成一个人给自己刻画一塑(隐形的)雕像,自己就是那个工匠,那么我当然希望自己的雕像看上去更好看一些,反正已经在塑像(生活)了,那为什么不弄得更好看一些?做画的目的是为了得到一张美的图画,摄影的目的是为了得到一张美的相片,雕塑的目的是为了获得一座美的雕像。艺术活动的目的就是为了创造一件精美艺术品,这就是终极目的,仅此而已。把自己的人生当作一件艺术品来雕琢,我想这就是儒家思想中自我塑造的含义。但是在那个年代,能做到这样程度的人大概只有“士”这个阶层。儒学在现代社会中还有什么用?在没有仔细研究过新儒家有什么理论创新的情况下,我想谨慎地说:儒学在可预见的未来大概是没多大用了,以下是我的理由: 1. 第一个理由非常简单,我就用西方社会的基督教和中国的儒学对比,信奉基督教的人数在西方社会总的说呈下降趋势,欧洲已非常世俗化了,美国好些,但几代人过后,大概也会和欧洲一样。由于政教分离,宗教在政治领域中没有话语权,宗教的主要作用体现在社会生活之中,是一种习俗。 基督教和儒学曾经分别是西方和中国占主导地位的意识形态,起着笼罩一切的文明大伞的作用(overarching theme)。但今非昔比,如果连从未中断过的基督教影响力都呈下降的趋势,我想不出为什么已经被打倒、中断了上百年的儒家学说能够再度兴起成为主流。 2. 儒学是一种治世的学说,也就是不能不参与政治生活。但中国的政治现状不允许儒学成为显学。这个理由也很简单。由于政治上的不正确,共产党自身的合法性一直倍受置疑。即使官方有意重推儒学,民众也不会接受,儒学这时必然再度沦为党“奴化民众”的工具。儒学如果不能进入政治领域,那儒学做为“外王”的属性就没有了,只能退回到个体修身养性的学说(内圣),其实这也是本人的观点。然而这时的儒学就不是唯一的选择了,佛 、道都可以是选项,外来宗教也是选项,儒学并没有特别的优势。儒学中的以天下为已任,参赞化育的精神如果能被政府官员奉为个人的信仰指南,那就好得不能再好了,但现在看上去实属天方夜谈-能把贪腐控制在必要的限度之内就已是谢天谢地了。 3. 现代社会的政治经济形态和古代相比复杂太多了,儒家思想中以立人为导向的治世思想是力所不及了。现代社会依靠的是制度,人从属于制度。而且,儒家社会生活中的内容已经被现代社会的活动给覆盖了。或者说,在现代社会中,我看不出儒家的礼教还有什么新的内容。这时候,儒学很象是一件老式衣装,比如,女性的旗 袍。虽然很优雅,也很合身,但就是找不到机会穿。如果儒家兼济天下的理想已经被现代制度取代并得到了实施,那儒家作为治世学说的历史使命也就完成了。 4. 现代社会的人生价值观和古时有很大不同,现代社会认可的最高价值的是优秀、成功(excellence),最崇尚的是具有创造力,能产生价值的一类人,比如比尔.盖茨、乔布斯等,人的私德倒在其次。但这倒不妨碍孔子对“仁”的定义:
根据孔子的定义,乔布斯他们即使不是圣人,也是仁人了。当然这是在市场经济框架下实现的,但最终结果相同,都是令大众受益了。我们现代社会中,“立人”的方式已经古时候很不一样了。通过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创造更多物质和精神的财富,努力的结果是经济收入提高,多交税,利己又利人。因此报效社会的方式不象儒家社会那时候主要通过从政,现在只要从事好自己的职业就是对社会最好的回馈。 5. 中国的社会环境使儒学作为传统文化代表难以复兴。现在国人缺少文化自信心,一切以向西方看齐为天经地义。我想,最有条件审视自己文化传统的人选,莫过于我们海外华人了-有资本保持一份冷静,超然的姿态,两种文化也都经历过。如果生活在国内,面对遍地的腐败和不公,必定想要找个什么东西砸。前两天在地铁中看到一中文报纸上刊登一篇文章《孔子是二千年来包装出来的最大假货》,就是这种心态的写照, 在很多人眼中,中国今天的困境,两千年多前从孔老二那时候就已经决定了。说人是一种爱找借口的动物是一点儿不假的,就是美国政治里也一样,在任总统遇到了麻烦时用以开脱的最好办法就是:“I inherited the problem from the last Administration”。 上千年前量体裁衣制作的成品,不可能指望今天穿上去还合身。作为后人,应该心怀感恩还是责备前人没给我们创造好的条件是值得深思的?我看在讨论文化优劣这种事情上我们不应该太功利。 我还记得一次电视中播放见面会,当时的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接受一名军官的提问。那名军官指出在伊拉克执行任务时缺少装甲车等必要的武器设备。拉姆斯菲尔德的回应是“你用你现有的装备去打仗(you go to the war with what you have...)”。我想用这个比喻大致不差:要等文化改造好了,社会就进步了,那是等不及了。我怀疑文化变“好”倒有可能是社会进步的体现,而不是动因。 另外,现在还有一种相反的心态也很值得警惕:由于中国经济目前的成功,和西方相对的衰退,使有些人产生一种“暴发户”心态-“美国有什么了不起的”,好像就没什么值得象西方学习的东西了。这两种态度都是走极端。 6. 最后,作为信仰的儒学在实践上的一个弱点就是没有明确的修习形式。精神境界的提升需要通过修炼,这方面宗教就正规得多了。印度教中有瑜伽功法,佛教中是禅定、念经,基督教中通过bible study、祷告和礼拜,伊斯兰教有斋月节,犹太教中好象每年有一周时间是专门用于思过的。儒家在这方面没什么特别的手段,只是强调自律,但“慎独”和“反躬自省” 能落实到什么程度完全看个人的觉悟了。虽说我认为儒家学说难以东山再起,成为占主导地位的意识形态。但这并不是说儒家思想中的核心价值观会被人们遗忘。对和谐社会的追求;对道德、家庭和子女教育的重视;勤奋自强的人生观和吃苦精神;虚心、朴实、谨慎的作风,所有这些美德都嵌入了国人的基因,成为国民性的一部分千古传承下来,也是中国今后在世界民族之林中立足的本钱。 补记:
上面是润发主演的电影《孔子》中的一幕,已到风烛残年的孔子倚墙席地而坐,眺望远山,喃喃自语:“衰老了,好久没梦到周公了... 礼乐仁和的梦想,只有托付给未来了...”。 二千五百多年后的今天,大同世界这个理想看上去还现实吗?有人可能会说:“别作梦了,说不定哪天为了抢资源,人们又抄家伙干起来了”。 我不知道,也许大同世界注定只能是梦想,但人和动物的区别就是有梦想吧。列侬在《Imagine》中唱到: You may say 也许不应该太悲观,毕竟人类诞生了文明也才几千年,再过几万年后的文明谁知道是什么样子,难道古人能想像到今天的模样?可地球已有几十亿年的寿命了,天知道人还能在这个星球上存在多久。这么说大致不会错:只要人类还将延续下去,对大同世界的向往便不会止息。 |
|
|
|
实用资讯 | |
|
|
一周点击热帖 | 更多>> |
|
|
一周回复热帖 |
|
|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
2011: | 加州华人窝囊,连鱼翅汤都快要给禁掉了 | |
2011: | 这些闹剧过后,最后在中东得到好处的将 | |
2010: | 我对美国医改的一点建议 | |
2010: | 伊萍:从“看不起”这个词说开去 | |
2009: | 近期股市还得往上拱。 | |
2009: | 申时行: (诗) 先帝 | |
2008: | 从藏奸到屠夫 | |
2008: | 近期暴乱与当年“六四”的异曲同工 | |
2007: | 申时行: 谈谈陈泰的日本法西斯极右余孽 | |
2007: | 闪:大刀队和南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