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英语翻译漫谈之一: 找不到对应的词
Ming Cheng
有人曾经半开玩笑地说,科技英语翻译的本事就是要翻的大家都懂, 艺术文学英语翻译的本事就是要翻的大家都不懂。 这到也是,本来后现代艺术的一个标准就是艺术是不可以理解的。翻的大家都懂了也就不是艺术了。不过,让大家都懂真是科技英语翻译的第一要素。
科技英语翻译常碰到的一个困难就是完全了解原文是什么意思,但是在中文中找不到现有的对应的词,如果用一个新词,那很可能大家都不懂什么意思。
举网上讨论的一个例子来说明。 in-line products. 这是生产公司常用的一个名词。 注意这里 line 不是生产流水线的意思。更不是上网在线的 on line 的 line, 那样翻就出笑话了。比如说,微软有一系列产品, win95, win2000, win2003, win 2005, win7, 等等都在生产或维护。 这些产品形成一个系列。在演示中常排成一条线。 习惯上这些成为in-line products 。 不断会有新产品投放,进入这条线,也不断有旧产品退出市场, 就是退出这条线。 还在线中的产品就叫 in-line products。 具体这条线 cut 在那里,各个公司有自己的定义。大体相差不远
. in-line products 已经不是太好翻译,但还勉强可以找一个对应的词,但从in-line products 延伸出来的词 in-line team, 某公司用来表示支持in-line products 的团队, 意思很明白,但就更不好翻译了。 中文没有对应的词,也许有人翻译过,但没有形成标准。 这时候翻译者用一个新词,往往会感到别扭。
使用新词,很难说选那个好一些, 其实是约定俗成。 习惯成自然。 习惯了就好。 台湾和大陆许多翻译就不同。 比如著名的 laser 各翻译为雷射和激光, 因为为政治原因有人吵来吵去,其实翻译得各有千秋。 当我第一次看到面向对象这个 IT界 从英文 object orientation 翻译过来的中文词,就觉得很别扭,觉得翻译得不好。 但人家已经约定俗成了,只好跟着用,你再创造一个新词学生会
听不懂。也不会觉得你翻译得更好。 用久了,面向对象 也朗朗上口,觉得就是这个意思。翻译得也可以。 但跟着第一次从中文资料看到面向切面这个词的时候, 很久从上下文才反应过来这是 Aspect orientation 的对应词。 如果从中文翻译回去,一定翻译不成 Aspect orientation 。
科技英语翻译,看上去简单,做好也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