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
萬維讀者網 > 七葷八素 > 帖子
水柔石剛:親手來做時尚清明果
送交者: 水柔石剛 2010年04月07日21:47:17 於 [七葷八素] 發送悄悄話
    今天是媽媽們的聚會,中午我們又要大聚餐“搞腐敗”,姐妹們一起聚餐總是家裡長家裡短很開心嘮叨,而且誰也不顧吃相放開胃口大吃一頓。做什麼點心帶去分享呢?清明節快到了,好想念外婆做的清明果呀,外婆做的清明果皮薄,而且用現成的糯米和大米來蒸做外皮非常香,外婆已經年邁可做起點心來手腳麻利,如年糕、粽子、湯圓、清明果等中國傳統節日的小吃全都比店裡做的還好吃,口感正宗總帶着濃濃的鄉味,花樣多而且糖份少,整個過程都是採用推石磨、竹桶鍋、大蒸灶等古老手藝製作而成的昨晚我從大洋彼岸打電話給外婆問了方子,外婆外婆,快告訴我你那清明果怎麼做的呀?傳統的方法太複雜,我就記住了最重要的一點--糯米與普通米的比例是4:1,於是我就開始嘗試起來。

     昨天晚上十點半我就開始製作起來,
雖然國外不及國內那麼資源豐富,但基本的原料也都有,我先完成了清果果團的半成品--外皮和內餡,今 天早上把半成品包起來做成下面這個樣子。然後從院子裡摘了樹上的花,這樹長得真美,花兒也白得純潔,像是我們以前掃墓時從山上摘的枝兒,把它放在蒸籠旁還 有模有樣的。外婆,外婆,你看孫女也會做清明果了,還做得挺有樣子吧,孫女愛創新所以在你的方子上加上了些現代時尚元素,比如在紅豆內餡上加上了肉桂味和杏子果醬,在外皮上加了點綠色食用色素,讓裡面的豆餡更香更爽口,外面的皮碧綠剔透帶着生命力,外婆看到了一定會驚訝的,時代在變化,世界上唯一不變的東西就是變化呀,連這傳統小吃也被後代玩在手裡創新變化呀!

  提起清明節,就讓人想起詩人杜牧的《七絕.清明》詩,廖廖幾句就充分勾畫出一幅美麗的水墨畫、春雨、牧童、酒家,詩人匆匆的步履牽引着大家思念親人的心,“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這個清明節沒能為已逝的親人去掃墓,就親手為他們來做一盤美食吧,讓他們在九泉之下 也能感受到這份思念。
同此,也請更加珍惜在世的親人們,沒有為他們做到的儘量去做,盡一份孝心,做個好兒女。

原料:


原則:糯米與粘米的比例是4:1

(一)外皮

.2 + 1/2 cup 糯米粉,再加4 tbsp

.1 + 1/4 cup 粘米粉,再加2 tbsp

.1 + 1/2 cup 水(可另再備用一些,如果感覺需要的話)

.2 tbsp 橄欖油

.幾滴綠色食用色素

(二)內餡

.紅豆或綠豆,煮熟爛後的

.白糖(適量,看個人喜好)

.少許ground cinnamon肉桂粉)

.1-2 tbsp 牛奶

.少許糯米粉

.少許杏子果醬

(三)鋪墊

幾片粽葉


做法:

1、在一個碗裡,將所有外皮原料混合均勻,使成光滑麵團,加入的水一定要適量,慢慢加來感覺不能太硬也不能太軟,加入油是為了讓麵團更有韌性。

2、另取一個碗,把所有內餡混合均勻。其中煮熟爛後的紅豆或綠豆要搗爛成泥,紅豆和糯米粉的混合是為了讓紅豆更能抱成團,加入肉桂粉是為了讓紅豆更提味,加入杏子果醬是為了增加特別的甜味。

3、取少許外皮用手指揉成小杯口狀,然後把它在手掌心,再取少許內餡放入外皮裹起來,搓圓, 再放在粽葉上。以此類推,做成數個清明果子。

4、把所有清明果子大火蒸熟。如果吃不完,可以待清明果放涼後用保鮮膜裹起來,放在冰箱冷凍,想吃的時侯取出再大火蒸熟,即可。



以下,我從中國新聞網找到一些關於清明習俗及美食的來源典故與大家分享,讓我們更了解清明節。介紹如下:

清明來歷

  民俗專家介紹說,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已有2500多年的歷史,中國目前有25個民族過這個節日。

  天津市社科院教授王來華介紹說,關於“清明”的最早文字記載出於西漢劉安的《淮南子·天文訓》:“春分後十五日,斗指乙,為清明。”它包含兩個意思,一是節氣,二是節日。二十四節氣演變為節日的只有“清明”。

  中國民俗學會名譽理事長烏丙安教授指出,清明本是24節氣中一個普通的歲時節令,按《月令七十二候集解》的說法,這個節氣萬物復甦,是適合耕種的時令,從此進入農事大忙的階段。

   烏丙安說,清明節起初並沒有祭祀先人的習俗,但後來它逐漸與前一、二天的寒食節交匯融合。寒食節本是古代的禁火忌日,後來與晉文公悼念恩人介之推的傳說 相附會,寒食節掃墓成了一種普遍的社會行為。兩個民俗節日交融後,禁煙冷食的習俗日趨淡化,祭祀先人的習俗越發凸顯,清明節於是發展為中國重要傳統節日。

  另據介紹,清明節還吸收了上巳節的內容,在宋元時期成為一個以祭祖掃墓為中心,將寒食風俗與上巳踏青等活動相融合的傳統節日。

   在學者閻崇年看來,清明節是一個凝聚着多元文化的節日,它至少有六重含義:一為節氣,農曆二十四節氣之一,地球繞日,運行不息,清明節時,氣清景明,萬 機勃發。二為農事,有“清明前後,種瓜種豆”的農諺,過了清明,開始農忙。三為寒食,清明前一日或二日的寒食,相傳紀念晉文公與介子推的故事。清明之日, 不動煙火,只吃冷食。清明禁火,或為拜火的遺風。後逐漸清明與寒食合為一節。蘇軾有著名《黃州寒食帖》傳世。四為踏青,就是桃花盛開,民眾踏青郊遊。五為 民俗,清明射柳,是一種寓軍事於娛樂的節日活動。遼南京、金中都,從朝廷到庶民,仕女雲集,風氣極盛,表現了習俗的民族性。富察敦崇《燕京歲時記》記載, 京城民眾,還盪鞦韆,嬉戲為樂。六為掃墓。總之,清明節期間,既有慎終追遠的感傷情懷,又有融入歡樂的愉悅賞春;既有追思先人的憶舊悲酸,又有清新明麗的 歡慶景象。

  清明習俗

  清明節包含着豐富的民俗活動內容,除了祭祀、掃墓,還有踏青、盪鞦韆、插柳、蹴鞠、打馬球等一系列民俗活動。

   河北省民俗博物館館員王麗平介紹說,清明習俗主要有掃墓祭祖、寒食賜火、插柳戴柳、春遊踏青、 蹴鞠、盪鞦韆、放風箏、斗禽、拔河、贈畫蛋、吃青團、吃紅藕、植樹等,當然最主要習俗是祭拜祖先,悼念親人。插柳戴柳則與古人祛鬼辟邪觀念有關,柳在古人 心中有辟邪祛鬼的功能,佩戴能防鬼侵害。據記載,清代民間還有“清明不插柳,紅顏成皓首”的諺語,可見過去插柳戴柳是清明必備裝飾。

  此外,清明前後風和日麗,正是春遊踏青、 盪鞦韆、放風箏、植樹的好日子。民俗學者認為,隨着清明節列為國家法定節假日,清明豐富的文化內涵會逐漸回歸民眾生活。

  寒食

  天津市社科院教授王來華介紹說,寒食節又名“禁煙節”、“冷節”、“百五節”,一般在夏曆冬至後一百零五日,晚於上巳節,早於清明節。漢代時在清明節的前三天舉行,至唐、宋兩代改在清明節前一天。寒食節禁煙火,只吃冷食。

   關於寒食節的起源有不同說法,民間流傳最廣的說法是為了紀念春秋時期晉國的介子推。晉國公子重耳流亡國外十餘年,介子推護駕有功。當重耳返回故國即位, 介子推卻躲入深山避官。重耳放火燒山希望逼出介子推,沒想到卻把他燒死了。後人為紀念介子推,便有禁火之舉,並形成了寒食節這個特殊的紀念節日。

  民俗專家表示,寒食節是在清明節的前一天,古人常把寒食節的活動延續到清明,久而久之,人們便將寒食與清明合而為一。明清時期,寒食節期間已經不再禁火,也不要求人們寒食了。

  踏青

  約從唐代開始,清明掃墓的同時,開始伴以踏青遊樂,故清明節也稱踏青節。

   因為清明時節正值春光最好,自古就有清明踏青的傳統,人們常常闔家攜帶酒食,到郊外林苑野地親近自然。遠足踏青中常見的活動有盪鞦韆、拔河、撲蝶、采百 草、放風箏、插柳、植樹等習俗。在傳統的清明習俗中,插柳與戴柳也是清明特有的風習時尚。柳樹為春季應時佳木,得春氣之先,相傳民間新火的傳遞也是以柳條 傳送。

  盪鞦韆

  清明節也稱“鞦韆節”,傳說盪鞦韆可以驅除百病,盪得越高,象徵生活過得越美好,南北朝時就已流行,唐代以來更是盛行於大江南北。

   這是古代清明節習俗。鞦韆,意即揪着皮繩而遷移。它的歷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後為了避忌諱,改為鞦韆。古時的鞦韆多用樹椏枝為架,再栓上彩帶做成。後 來逐步發展為用兩根繩索加上踏板的鞦韆。打鞦韆不僅可以增進健康,而且可以培養勇敢精神,至今為人們特別是兒童所喜愛。

  蹴鞠

  鞠是一種皮球,球皮用皮革做成,球內用毛塞緊。蹴鞠,就是用足去踢球。這是古代清明節時人們喜愛的一種遊戲。

  放風箏

   也是清明時節人們所喜愛的活動。每逢清明時節,人們不僅白天放,夜間也放。夜裡在風箏下或風穩拉線上掛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燈籠,象閃爍的明星,被稱為“神 燈”。過去,有的人把風箏放上藍天后,便剪斷牽線,任憑清風把它們送往天涯海角,據說這樣能除病消災,給自己帶來好運。

  拔河

  清明拔河始自唐代,在時值春耕春種的清明時節舉行拔河,具有祈求豐收的意味。

  插柳、戴柳

  在古人觀念中,柳樹有着神奇的力量,取柳枝著戶上,百鬼不入家。

  唐人認為三月三在河邊祭祀時,頭戴柳枝可以擺脫毒蟲的傷害。宋元以後,清明節插柳的習俗非常盛行。北魏賈思勰《齊民要術》裡也有記載:“取柳枝著戶上,百鬼不入家。”

  植樹

  清明前後,不冷不熱,時有春雨,種植樹苗成活率高。自古以來,民間就有清明植樹的習慣,清明節植樹風俗一直沿傳至今。在台灣和閩南民間,人們猶喜種植相思樹,讓逝去的親人有個歸宿,讓在世的人有思念的寄託。

  清明食俗

  專家介紹說,清明節除掃墓祭祖外,其食俗也是豐富多彩的。

  吃雞蛋

  在一些地方,清明吃雞蛋,就如同端午節吃粽子、中秋吃月餅一樣重要。民間習俗認為清明節吃個雞蛋,一整年都有好身體。據介紹,清明吃雞蛋習俗,已經有幾千年的歷史了。民俗專家表示,這寄寓了人們對生命、生育的敬畏和崇敬之情。

   專家稱,吃雞蛋,是源於古代的上祀節。人們為婚育求子,將各種禽蛋如雞蛋、鴨蛋、鳥蛋等煮熟並塗上各種顏色,稱“五彩蛋”,他們來到河邊把五彩蛋投到河 里,順水衝下,等在下游的人爭撈、剝皮而食,食後便可孕育。現在清明節吃雞蛋象徵圓圓滿滿。在農村的一些地區,還有兒童之間“撞雞蛋”的習俗。倘若要探究 清明節里吃雞蛋、撞雞蛋的象徵意義,其中應該還寄寓着人們對於生命、生育的敬畏與崇信之情。

  吃青糰子

   清明時節,江南一帶有吃青糰子的風俗習慣。青糰子是用一種名叫“漿麥草”的野生植物搗爛後擠壓出汁,接着取用這種汁同晾乾後的水磨純糯米粉拌勻揉和,然 後開始製作糰子。糰子的餡心是用細膩的糖豆沙製成,在包餡時,另放入一小塊糖豬油。團坯制好後,將它們入籠蒸熟,出籠時用毛刷將熟菜油均勻地刷在糰子的表 面,這便大功告成了。青糰子油綠如玉,糯韌綿軟,清香撲鼻,吃起來甜而不膩,肥而不腴。

  青糰子還是江南一帶人用來祭祀祖先必備食品,正因為如此,青糰子在江南一帶的民間食俗中顯得格外重要。

  吃饊子

   中國南北各地清明節有吃饊子的食俗。“饊子”為一油炸食品,香脆精美,古時叫“寒具”。寒食節禁火寒食的風俗在中國國大部分地區已不流行,但與這個節日 有關的饊子卻深受世人的喜愛。現在流行於漢族地區的饊子有南北方的差異:北方饊子大方灑脫,以麥麵為主料;南方饊子精巧細緻,多以米麵為主料。在少數民族 地區,饊子的品種繁多,風味各異,尤以維吾爾族、東鄉族和納西族以及寧夏回族的饊子最為有名。

  清明螺

   清明時節,正是採食螺螄的最佳時令,因這個時節螺螄還未繁殖,最為豐滿、肥美,故有“清明螺,抵只鵝”之說。螺螄食法頗多,可與蔥、姜、醬油、料酒、白 糖同炒;也可煮熟挑出螺肉,可拌、可醉、可糟、可熗,無不適宜。若食法得當,真可稱得上“一味螺螄千般趣,美味佳釀均不及”了。

  食薄餅蒸朴籽粿

   潮汕人過清明節,具有濃厚的地方色彩。清明食薄餅在潮汕很盛行,幾乎每家每戶都不例外。薄餅分皮。餡兩部份,皮是用麵粉拌水攪成粘糊狀,在熱壤中烙成一 張張圓形的熟麵皮,其薄如紙。餡分鹹、甜兩種,由蛋、肉、肝類、腊味。香菇以及豆芽、韭菜等熟料混合成餡的稱咸餡;用糖和麥芽糖經過特殊加工成為“糖蔥” 的為甜餡。食時用薄餅皮捲成圓筒狀就食。

  蒸朴籽粿。潮汕有一種樹叫朴籽樹(又叫朴丁樹,屬榆科),葉橢圓形,果實大如綠豆,味甘甜。 傳說先人在饑荒年,采此樹葉充飢度荒。清明時節,氣候轉暖,草木蔭茂,朴籽樹葉滿叢嫩綠。後人為不忘過去,便在清明節采此樹葉,和米舂搗成粉,發酵配糖, 用陶模蒸製成朴籽粿,有梅花型及桃型兩種,也有叫碗酵桃的。粿品呈淺綠色,味甚甘甜,據說吃了還可解積熱,除疾病。

  潤餅菜

  每到清明時節,泉州人有吃“潤餅菜”的食俗。據說,這是古時寒食節食俗之遺風。

  “潤餅菜”的正名應該是春餅。清明吃潤餅,不僅是泉州獨有的,廈門人也喜好之。相傳開這種吃法之先河的,是明朝總督雲貴湖廣軍務的同安人蔡復一。當時同安屬泉州府轄,因此這種吃法便流傳開來,在閩南成了家常名品。不過,閩南各地的春餅形式相同,內容卻有很大不同。

   泉州的“潤餅菜”是以麵粉為原料擦制烘成薄皮,俗稱“潤餅”或“擦餅”,食時鋪開餅皮,再卷胡蘿蔔絲、肉絲、蚵煎、蕪荽等混鍋菜餚,制食皆簡單,吃起來 甜潤可口。晉江的“潤餅菜”卻複雜許多,那包“潤餅菜”的主料肯定是要多種多樣,擺了滿滿一桌的。有這麼一些主料菜餚:豌豆、豆芽、豆乾、魚丸片、蝦仁、 肉丁、海蠣煎、蘿蔔菜。還有一些配料:油酥海苔、油煎蛋絲、花生敷、蕪荽、蒜絲。吃的時候必須兩張“潤餅皮”才能保證其不被豐富的內容所撐破。這種脆嫩甘 美、醇香可口的美味,一般人2卷足矣。

  烏稔飯

  關於清明食俗,不能不提到畲家 的“烏稔飯”,因為閩東是畲族聚居地。每年三月初三,畲族人家家戶戶煮“烏稔飯”,並饋贈漢族的親戚朋友,久而久之,當地的漢族人民也有了清明時食“烏稔 飯”的習俗。特別是枯榮縣民間,每年都須用“烏稔飯”祭祀,可見中國自古以來就是一個民族和睦相處的大家庭。

  據畲族民間傳說:唐總章 二年,畲族英雄雷萬興率領畲軍抗擊官兵,被圍困山中,時值嚴冬糧斷。畲軍只得採摘烏稔果充飢,雷萬興遂於農曆三月初三日率眾下山,衝出重圍。從這以後,每 到“三月三”,雷萬興總要召集兵將設宴慶賀那次突圍勝利。並命畲軍士兵採回烏稔葉,讓軍廚製成“烏稔飯”,讓全軍上下飽食一頓,以志紀念。這“烏稔飯”的 製作方法並不繁雜,將採摘下來的烏稔樹葉洗淨,放入清水中煮沸,撈掉樹葉,然後,將糯米浸泡在烏稔湯中,浸泡9小時後撈出,放在蒸煮籠里蒸煮,熟時即可食 用。制好的“烏稔飯”,單從外表來看,不甚美觀,顏色烏黑,然而米香撲鼻與一般糯米飯相比,別有一番風味。而畲族人民為紀念民族英雄,此後每年的“三月三 ”都要蒸“烏稔飯”吃,日久相沿,就成為畲家風俗。又因閩東一帶,畲漢雜居,人民歷代友好相處,婚嫁頻繁,遂使食“烏稔飯”也成了閩東各地各民族共同擁有 的清明食俗。

  子推饃

  “子推饃”,又稱老饃饃,類似古代武將的頭盔,重約250—500克。裡面包雞蛋或紅棗,上面有頂子。頂子四周貼面花。面花是麵塑的小饃,形狀有燕、蟲、蛇、兔或文房四寶。圓形的“子推饃”是專給男人們享用的。已婚婦女吃條形的“梭子饃”,未婚姑娘則吃“抓髻饃”。

  孩子們有燕、蛇、兔、虎等面花。“大老虎”專給男孩子吃,也最受他們喜歡。父母用杜梨樹枝或細麻線將各種小面花串起來,吊在窯洞頂上或掛到窗框旁邊,讓孩子們慢慢享用。風乾的面花,能保存到第二年的清明節。

  做面花是陝北婦女的拿手好戲。她們用自己靈巧的雙手,能將發了酵的白面捏成各種形狀的面花。工具只是梳子、剪子、錐子、鑷子等日用品,輔料則是紅豆、黑豆、花椒子和食用色素。蒸出來的面花栩栩如生,尤如藝術珍品,令人愛不釋手,捨不得馬上吃掉。

  “子推饃”和面花除了自己食用,還用來饋贈親友。母親要給當年出嫁的女兒送,稱為送寒食。農村孩子給自己老師送,讓離開家門獨自在偏僻的山鄉小村教書育人的園丁分享節日的美食。

  蒸面燕

  又叫做“子推燕”,用面和着棗泥,捏成燕子的模樣,製作工序和蒸饅頭差不多,用楊柳條串起來,插在門上,以紀念介子推。

  “清明狗”

  是浙江地區人們在清明節時做的食品。先採一些嫩蓮,再拌上糯米粉,就做成了,家裡有幾個人就製作幾隻,掛起來,直至立夏,煮熟後就可以吃了,民間流傳“吃了清明狗,一年健到頭”的說法。

  另外,有些地區在清明佳節還有食蛋糕、清明果、夾心餅、清明粽、饃糍、清明粑、干粥等多種多樣食品的習俗。 


歡迎光臨水柔石剛的博客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08: Garnet:烤紫薯(圖文)
2008: 西叩:嗆面饅頭,回鍋肉,牛排等(圖文
2007: 小蝌蚪的"狗媚密笈"
2007: 拌菠菜 (圖文)
2006: 根據黃伯伯鹹肉稍微改編的 一燈鹹肉
2006: 西安名小吃: 肉夾饃 (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