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無極
萬維讀者網 > 史地人物 > 帖子
【大國列強切地球西瓜的五次會議-WW2後新秩序】
送交者: 歌哥 2015年08月18日17:49:54 於 [史地人物] 發送悄悄話

 

 

序言

 

從1943年10月到1945年8月,在近兩年時間內,有過5次大國首腦的會議。

都是 切割地球西瓜的 會議。

其中英國的丘吉爾是個最活躍的穿梭牽線人物。他,羅斯福,斯大林,蔣中正,是主角,

後來 法國的戴高樂有所參與,杜魯門接替羅斯福,艾德禮接替丘吉爾 後 仍代表各自的國家

主角是美國 和 蘇聯。英國第三,

中國是被動地被美國拉進去的,老四,根本還是為了美國的利益。那時還沒法國嘛事。

這些會議 是列強 戰勝國 瓜分戰利 劃定新的勢力範圍和版圖,制定新的國際規則和秩序的會議。

大戰後,這些新規則是必須的,強者 勝利者來制定 是自然的,遵守規則和新秩序是應該的,不服,你就去挑戰。

 

本文 梳理了 這期間的大事記 以及 5次會議的來龍去脈 和 主要成果,以饗關心這段歷史的朋友們。

 

後 附 舊金山和會 和約  --- 一次 沒有中國參加和同意的 會議, WWII 結束6年後的會議

一次 非法和無效的會議及其條約

 

 

莫斯科會議   ----- 1943-10月底

召開開羅會議的構思,源自莫斯科會議。1943年10月英美中蘇在莫斯科舉行四大國外長會談,美國認為這次會談確認了四大國聯合行動的重要性,會上美、英、俄、中共同簽署繼續合作的聲明,發表戰後共同建立國際機構宣言。中國因美國支持,亦得列名。美國國務卿科德爾·赫爾極力遊說蘇聯把中國攬進四強,蘇聯與日本有互不侵犯條約,原本感到為難,且蘇聯和英國不承認中國為強國,但最終都接受美國的遊說,接納中國為1943年11月1日莫斯科宣言的簽字國。宣言是四大國堅持作戰到底直至勝利的誓言,特別否定了與敵國單獨簽訂和約的意圖,要求各國為德國的無條件投降而戰,對其三方佔領,並在戰後為國際安全合作

--------------

 

 

開羅會議 -----  1943-11-23~11-27

美國總統羅斯福,中國戰區最高統帥蔣中正和英國首相丘吉爾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期的1943年11月23日至11月27日,在埃及首都開羅舉行會議後,在1943年12月1日所發表的對日作戰的新聞公報(Press Communiqué)的通稱

1943年8月,英國首相邱吉爾和美國總統羅斯福在加拿大魁北克會議中,討論戰後國際秩序重建的問題。之後,羅斯福策劃召開中、英、蘇及美四國首腦會議。但是蘇聯與日本訂有蘇日互不侵犯條約,不便出席,而且 斯大林不參加有蔣中正與會的國際會議。最後羅斯福與丘吉爾商定,將四國會議分成兩部分召開。

第一部分是沒有斯大林參加的美、英、中 在埃及舉行的開羅會議

第二部分是沒有蔣介石參加的英、美、蘇 在伊朗舉行的德黑蘭會議

為徵求斯大林的意見,開羅會議所制訂的新聞公報(Press Communiqué)並未簽字,而開羅會議結束後第二天(1943年11月30日),羅斯福、丘吉爾即刻前往德黑蘭,同斯大林會晤。

當邱吉爾詢問史達林是否已看過在開羅會議所制訂的公報,斯大林回答稱他「完全」贊成「公報及其全部內容」,並明確表示:這一決定是「正確的」,「朝鮮應該獨立,滿洲、台灣和澎湖等島嶼應該回歸中國」。翌日,中 美 英(在蘇聯實際贊同和參與下)發布「新聞公報」(Press Communiqué),即一般常說的《開羅宣言》。

(1945年4月5日,蘇日互不侵犯條約 由蘇聯單方面宣佈廢止,並於8月出兵攻擊在中國東北的日本關東軍

美、英、蘇並商定三國領袖會議,11月1日,羅斯福電邀蔣介石參加,史達林指出蘇聯未對日宣戰,未便與蔣介石會面,以免激怒與蘇聯訂立互不侵犯條約的日本。蔣介石也不太願意與史達林見面,他不滿日蘇中立條約及蘇聯援助中共,要求先單獨會見羅斯福,如果不能安排這個會晤,那麼寧可推延會見。

於是會議一分為二,改於兩地舉行,在開羅見蔣介石,在德黑蘭見史達林

邱吉爾擔心羅斯福偏袒中國,作出太多承諾,影響歐洲戰場,要求先跟羅斯福舉行預備性會談,但羅斯福害怕此一舉動會引起中國和俄國的猜疑,所以只是直接到開羅開會。他一面示意邱吉爾,在與蔣介石、史達林會面前他們二人另有討論機會,一面又邀請邱吉爾和蔣介石同時來到開羅

開羅地方治安欠佳,會晤地點又為敵人所知,羅斯福的顧問曾建議改在喀土穆馬爾他開會,但兩地都無法提供合適住所,邱吉爾堅持去開羅,表示當地由英軍保護,保証安全,並派英軍一旅,在開羅安置高射砲和雷達網以作防禦

 

《開羅宣言》是二戰期間的一個重要歷史事件。

1943年11月22 日至26 日,美國總統羅斯福、英國首相丘吉爾以及中國委員長蔣介石一同在開羅舉行會議,

宣言聲明三 國堅持抗戰直到日本投降,並要求日本歸還自第一次世界大戰以來在太平洋區域所占的一切島嶼,

包括將滿洲、台灣及澎湖群島等歸還給中華民國。對中國來說,這 次會議意義重大。

 

開羅宣言 要點:

---------------

 

德黑蘭會議 -----  1943-11-28~12-1

德黑蘭會議英語Tehran Conference代號:Eureka)是由羅斯福邱吉爾斯大林自1943年11月28日至12月1日舉行的戰略會議,地點在伊朗首都德黑蘭的蘇聯大使館。該會議是第一個由同盟國「三巨頭」(美國英國蘇聯)領袖召開的第二次世界大戰會議,緊接著1943年11月22日至26日召開的開羅會議,並早於1945年的雅爾達會議波茲坦會議。雖然三位領袖有各自的目的,但仍在會議上達成了向納粹德國發動第二波攻擊的共識。該會議也討論了同盟國與土耳其和伊朗的關係、在南斯拉夫的軍事行動、對抗大日本帝國等等。除了簽訂關於對德作戰和戰後事項的宣言和協定,三巨頭還簽訂了承認伊朗獨立的宣言。

File:Tehran Conference, 1943.jpg

德黑蘭會議上的「三巨頭」史達林、羅斯福、邱吉爾

 

主要決議:

  1. 成立聯合國代替國際聯盟
  2. 蘇聯可得波蘭東部一些土地作報酬。
  3. 通過了在1944年5月1日以前在歐洲開闢第二戰場的決定,即諾曼底登陸
  4. 蘇聯承諾,在對德戰爭結束後,參加對日作戰,但要求以獲得整個庫頁島為回報。

 

---------------------

 

 

雅爾塔會議 -----  1945-2-4~2-11

雅爾塔會議("雅爾塔密約")
是美國、英國和蘇聯三個大國在1945年2月4日至2月11日之間在黑海北部的克里木半島的雅爾塔皇宮內舉行的一次關於制定戰後世界新秩序和列強利益分配問題的一次關鍵性的首腦會議。這次會議對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世界歷史的發展產生極其深遠的影響,決定了直到今天許多國家的命運與方向。參加這次會議的國家首腦是富蘭克林·德拉諾·羅斯福(美國)、溫斯頓·丘吉爾(英國)和斯大林(蘇聯)。

1945年2月4日雅爾塔會議召開 中國失部分主權

雅爾塔會議現場 會議討論了聯合國的基本組織原則,決定安全理事會由5個常任理事國(蘇、美、英、法、中)和6個非常任理事國組成。 會議還決定聯合國成立大會於1945年4月25日在美國舊金山召開。
是美國、英國和蘇聯三個大國在1945年2月4日至2月11日之間在黑海北部的克里木半島的雅爾塔皇宮內舉行的一次關於制定戰後世界新秩序和列強利益分配問題的一次關鍵性的首腦會議。這次會議對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世界歷史的發展產生極其深遠的影響,決定了直到今天許多國家的命運與方向。參加這次會議的國家首腦是富蘭克林·德拉諾·羅斯福(美國)、溫斯頓·丘吉爾(英國)和斯大林(蘇聯)。

1944年7月19日,美國總統羅斯福致函蘇聯人民委員會主席斯大林,希望再次舉行美、英、蘇三國首腦會議。斯大林回信表示,他要親自指揮蘇軍對德作戰,不克出席。1944年10月,英國首相丘吉爾赴莫斯科會晤斯大林,英蘇單獨討論歐洲巴爾幹問題。美國駐蘇大使哈里曼以觀察員身份列席丘吉爾與斯大林之會談(史稱第四次莫斯科會議)。1944年12月,哈里曼奉命拜會斯大林,詢問蘇聯有關參加對日作戰及參戰條件等事項。1944年底,三國一致同意三國首腦再次會晤。

在1945年2月4日至11日,三巨頭——富蘭克林·德拉諾·羅斯福溫斯頓·丘吉爾斯大林聚集在克里米亞半島雅爾塔(前沙皇尼古拉二世的之行宮裡瓦幾亞宮)舉行會議。這是二戰期間,繼1943年的德黑蘭會議之後,盟國領袖的第二次重要會議。羅斯福去世後,再舉行波茨坦會議

這次會議在蘇聯境內進行,是因為斯大林拒絕到黑海雅爾塔行宮以外開會。結果,丘吉爾和羅斯福必須再度遠涉重洋。

會前未邀請盟軍中國戰區最高統帥蔣介石參加。一方面,斯大林向來討厭蔣介石;另一方面,也有學者認為羅斯福此時對蔣介石失去信心。

 

--------

 

1945年2月11日《蘇聯參加對日作戰的協定》正式簽字:

蘇美英三大國領袖同意,在德國投降及歐洲戰爭結束後兩個月或三個月內蘇聯將參加同盟國方面對日作戰,其條件為:

一. 外蒙古蒙古人民共和國)的現狀須予維持。
二. 由日本1904年背信棄義進攻所破壞的俄國以前權益應須予恢復,即:
甲、庫頁島及臨近一切島嶼須交還蘇聯;
乙、大連商港須國際化,蘇聯在該港的優越權益須予保證,蘇聯之租用旅順港為海軍基地須予恢復;
丙、對擔任通往大連之出路的中東鐵路南滿鐵路應設立一中蘇合辦的公司以共同經營之。經諒解,蘇聯的優越權益須予保證而中國須保持在滿洲的全部主權。
三. 千島群島須交予蘇聯。
經諒解,有關外蒙古及上述港口鐵路的協定,尚須徵求得蔣介石委員長的同意。根據斯大林元帥的提議,美總統將採取措步驟取得該項同意。
三強領袖同意,蘇聯之此項要求須在擊敗日本後毫無問題地予與實現。
蘇聯本身表示準備和中國國民政府簽訂一項中蘇友好同盟協定,俾以其武力協助中國達成自日本枷鎖下解放中國之目的。
 

約瑟夫. 斯大林
富蘭克林. D. 羅斯福
溫斯頓. S. 邱吉爾

 

雅爾塔會議是二戰歐洲戰事結束前及羅斯福總統去世前,最後一次的重要會議。東歐大部分地區的納粹軍隊已被紅軍消滅了,所以斯大林有條件和美英談判,結果蘇聯在東歐得到一個夢寐以求之緩衝區。過程中,一些小國利益因為要保持盟軍內部穩定而被犧牲,蘇聯繼續統治波羅的海國家拉脫維亞立陶宛愛沙尼亞

雅爾塔會議迫使中華民國國民政府與蘇聯簽訂《中蘇友好同盟條約》,允諾外蒙古在戰後進行公民投票以決定其前途。

 

------------------

 

File:Potsdam conference 1945-3.jpg

File:Clement Attlee, Harry S. Truman, Joseph Stalin and their principal advisors - Potsdam Conference 1945.jpg

File:Bundesarchiv Bild 183-R67561, Potsdamer Konferenz, Konferenztisch.jpg

 

波茨坦會議  -----  1945-7-17~8-2

波茨坦會議 1945年7月17日-8月2日德國波茨坦(靠近柏林塞琪琳霍夫宮舉行。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取得勝利的同盟國一方在此聚首,討論決定如何管理八周前(5月8日)無條件投降的納粹德國,以及在戰勝德國後一起致力於戰勝日本帝國以及履行開羅宣言等對戰後對日本的處理方式的決定。會議目標還包括戰後國際秩序的建立、和平條約的簽訂和應對戰爭的後果。

與會者

約瑟夫·史達林遲一天到達會議,據稱有“政務”需要處理,事實可能是由於心臟病發作,抑或有其他原因。
會議期間英國大選結果揭曉。工黨戰勝了保守黨,取得了首相職位。

 

7月26日,美中英三國發布了波茨坦公告(又稱波茨坦聲明),要求日本無條件投降。(蘇聯後於8月8日加入,對日宣戰。)

 

波茨坦公告》,又稱作《波茨坦宣言》,又稱《中美英三國促令日本投降之波茨坦公告》,是1945年7月26日在波茨坦會議美國總統哈利·S·杜魯門中華民國國民政府主席[註 1]蔣介石(未實際與會,只是簽名以示發表)和英國首相溫斯頓·丘吉爾聯合發表的一份公告。蘇聯最高領導人斯大林與會參加了波茨坦會議,但當時蘇聯尚未對日本宣戰,故7月26日沒有在公告上代表蘇聯列名簽字;8月8日蘇聯對日宣戰後,《波茨坦公告》中添補了蘇聯領導人斯大林的名字。

這篇公告的主要內容是聲明三國在戰勝納粹德國後一起致力於戰勝日本以及履行《開羅宣言》等對戰後對日本的處理方式的決定。即對日本帝國所下的公開招降宣言。

 

波茨坦公告 全文

 

(一)余等:美國總統、中華民國國民政府主席及英國首相代表余等億萬國民,業經會商,並同意對日本應予以一機會,以結束此次戰事。

(二)美國、英帝國及中國之龐大陸、海、空部隊,業已增強多倍,其由西方調來之軍隊及空軍,即將予日本以最後之打擊,彼等之武力受所有聯合國之決心之支持及鼓勵,對日作戰,不至其停止抵抗不止。

(三)德國無效果及無意識抵抗全世界激起之自由人之力量,所得之結果,彰彰在前,可為日本人民之殷鑑。此種力量當其對付抵抗之納粹時不得不將德國人民全體之土地、工業及其生活方式摧殘殆盡。但現在集中對待日本之力量則較之更為龐大,不可衡量。吾等之軍力,加以吾人之堅決意志為後盾,若予以全部實施,必將使日本軍隊完全毀滅,無可逃避,而日本之本土亦必終歸全部殘毀。

(四)現時業已到來,日本必須決定一途,其將繼續受其一意孤行計算錯誤,使日本帝國已陷於完全毀滅之境之軍人之統制,抑或走向理智之路。

(五)以下為吾人之條件,吾人決不更改,亦無其他另一方式。猶豫遷延,更為吾人所不容許。

(六)欺騙及錯誤領導日本人民使其妄欲征服世界者之威權及勢力,必須永久剔除。蓋吾人堅持非將負責之窮兵黷武主義驅出世界,則和平安全及正義之新秩序勢不可能。

(七)直至如此之新秩序成立時,及直至日本製造戰爭之力量業已毀滅,有確定可信之證據時,日本領土經盟國之指定,必須占領,俾吾人在此陳述之基本目的得以完成。

(八)開羅宣言之條件必將實施,而日本之主權必將限於本州、北海道、九州、四國及吾人所決定其他小島之內。

(九)日本軍隊在完全解除武裝以後,將被允許返其家鄉,得有和平及生產生活之機會。

(十)吾人無意奴役日本民族或消滅其國家,但對於戰罪人犯,包括虐待吾人俘虜在內,將處以法律之裁判,日本政府必將阻止日本人民民主趨勢之復興及增強之所有障礙予以消除,言論、宗教及思想自由以及對於基本人權之重視必須成立。

(十一)日本將被允許維持其經濟所必須及可以償付貨物賠款之工業,可以使其獲得原料但一切可能使日本能夠重新武裝進行戰爭者除外,以別於統制原料,日本最後參加國際貿易關係當可准許。

(十二)上述目的達到及依據日本人民自由表示之意志成立一傾向和平及負責之政府後,同盟國占領軍隊當撤退。

(十三)吾人通告日本政府立即宣布所有日本武裝部隊無條件投降,並以此種行動誠意實行予以適當之各項保證,除此一途,日本即將迅速完全毀滅。

 

----------

1945年7月28日,日本首相鈴木召開內閣會議,決定不管中、美、英三國《波茨坦公告》的內容,始終根據既定方針,向完成大東亞戰爭而邁進。發誓軍方要在本土進行“陸上特攻作戰”,戰鬥到最後一個人。鈴木首相發表聲明,稱中、美、英三國宣言無異於開羅會議,日本政府毫不關心,拒絕投降

1945年8月6日和9日,美國分別在廣島長崎投下了兩枚原子彈。8月8日,蘇聯發動八月風暴行動,出兵占領中國東北(當時為滿洲國占領)。日本昭和天皇裕仁於8月10日通過瑞典瑞士政府向中、美、英、蘇四國照會接受波茨坦公告。重慶時間1945年8月15日7時中、美、英、蘇四國政府同時宣布已接受日本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戰之軍事交戰行動在同盟國軍事佔領大日本帝國後完全結束。

 

-----------

 

舊金山和約 ----- 1951-9-8

 

對日和平條約》,通稱 舊金山和約 或 舊金山和平條約,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同盟國各國與日本簽訂的和平條約。1951年9月8日,包括日本在內的48個國家的代表(註:不包括中國,中國台灣,蘇聯)在美國舊金山戰爭紀念歌劇院簽訂了這份和約,並於1952年4月28日(日本時間晚上十點三十分)正式生效;這份和約的起草人為當時的美國國務卿顧問杜勒斯

該和約主要是為了解決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戰敗的日本的戰後地位問題、與釐清戰爭責任所衍生的國際法律問題,和約的第二條聲明日本承認朝鮮獨立、放棄台灣澎湖千島群島庫頁島南部、南沙群島西沙群島等島嶼的主權權利。於第三條中,日本同意美國對於琉球群島等諸島實施聯合國信託管理。這些規定造成後來北方四島的爭議與台灣問題的產生。

 

舊金山合約 要點:

領土與信託託管統治

  • 第2條 【領土放棄】
  1. 日本政府承認朝鮮的獨立,並放棄對朝鮮包括濟州島、巨文島與鬱陵島等島嶼的一切權利、權利名義與要求。
  2. 日本政府放棄對台灣澎湖等島嶼的一切權利、權利名義與要求。
  3. 日本政府放棄對千島群島、 1905 年 9 月 5 日獲得之庫頁島南樺太)部分,以及鄰近各島嶼的一切權利、權利名義與要求。
  4. 日本政府放棄國際聯盟委任統治相關的一切權利、權利名義與要求,同時接受聯合國安全理事會於1947年4月2日所採取有關日本前述太平洋島嶼委任統治地之信託統治安排。
  5. 日本政府放棄因為日本國家或國民在南極地區活動所衍生的一切權利、權利名義與要求。
  6. 日本政府放棄對南沙群島西沙群島的一切權利、權利名義與要求。

出席國家:

阿根廷澳大利亞比利時玻利維亞巴西高棉加拿大錫蘭 (斯里蘭卡)、智利哥倫比亞哥斯大黎加古巴多明尼加厄瓜多爾埃及薩爾瓦多衣索比亞法國希臘瓜地馬拉海地宏都拉斯印尼伊朗伊拉克寮國黎巴嫩賴比瑞亞盧森堡墨西哥荷蘭紐西蘭尼加拉瓜挪威巴基斯坦巴拿馬巴拉圭秘魯菲律賓沙烏地阿拉伯敘利亞土耳其南非英國美國烏拉圭委內瑞拉越南日本

蘇聯波蘭捷克斯洛伐克反對條約內容,拒絕在和約上簽字。印度緬甸南斯拉夫則是受邀沒有出席,哥倫比亞印尼盧森堡代表雖然簽署了和約,但沒有批准該和約。因此共有46個國家簽署並批准了《舊金山和約》。

 

即 中國 和 中國台灣 都未出席 舊金山和會,因而 都未簽字,中國政府歷來不予承認。

由於舊金山和約簽訂之時,正值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建政之初並積極參與朝鮮戰爭與美國為首的諸國對抗。在國際間缺乏正式承認與美國的強力排斥之下;被排除參加當時對日和約商議和簽署的機會,因此周恩來代表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於1951年8月15日和1951年9月18日兩次發表聲明,指該和約是非法的、無效的與絕對不能承認的

 

本來 物歸原主 日本從中國(自清朝 民國算起)掠奪的領土權限 歸還中國是 天經地義 理所當然的,但

山姆 這小子 不地道,老蔣這老兒 不爭氣

日本 “放棄”了一些, 卻 “拿去”了另一些, 而且閉口不談 “歸還” 和 還給誰。

這是 美日等 狼子 故意謀設的棋局,蔣介石 不識 而 下咽。

台獨 藉此 曰: 舊金山和約 沒提 歸還中國 或 任何別的誰, 因而 台灣無主 地位未定,不屬台灣,不屬中國,屬於自己。

 

泥馬  慷老子之慨  拿老子的家當 送人 擺賣 充闊氣! 老子 豈能容爾曹 如此 胡作非為!

 

 

==========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14: 漫談印度和印度人
2014: 梁衡∶张闻天——尘
2013: 全國八九學生對89北京學生實行嚴厲批評
2013: 薄熙來的罪與罰
2012: 聊聊中共最高領導人的最大功勞
2012: 台灣滿清餘孽馬英九系周恩來之子
2011: 蘇聯解體20周年 多數俄羅斯人認為走錯
2011: 山月歌:回國見聞--我參與的維穩故事(
2010: 這個鼠輩信濟開口閉口鼠輩,居然還慌稱
2010: 蔣介石為何無罪釋放日本戰犯岡村寧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