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納川
萬維讀者網 > 天下論壇 > 帖子
ZT 民貴君輕 (給老紅衛兵邏輯 掃傳統文化盲)
送交者: 5000 2010年06月19日21:28:16 於 [天下論壇] 發送悄悄話

民貴君輕

目錄[隱藏]

詞語含義
詞語來源
出處原文
出處譯文
出處文章賞析
民貴君輕是帝制統治思想
  1. 一是大書揭之殿兩廡壁
  2. 二是眾多皇帝認同“君為輕”
  3. 三是科舉考試要求通曉民重君輕


lemma.catalog.start()
  

[編輯本段]
詞語含義

  [成語詞條]民貴君輕
  [成語發音]mín guì jūn qīng
  [成語釋疑]人民比君主更重要。這是民本思想。

[編輯本段]
詞語來源

  [來歷]孟子提出的社會政治思想。意為從天下國家的立場來看,民是基礎,是根本,民比君更加重要。是孟子仁政學說的核心。具有民本主義色彩,對中國後世的思想家有極大的影響。

[編輯本段]
出處原文

  (孟子對梁惠王問)曰:“不違農時,谷不可勝食也;數罟不入?池,魚鱉不可勝食也;斧斤以時入山林,材木不可勝用也。谷與魚鱉不可勝食,林木不可勝用,是使民養生喪死無憾也。養生喪死無憾,王道之始也。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畝之田,勿奪其時,數口之家可以無飢矣。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於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飢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檢,塗有餓莩而不知發。人死,則曰:‘非我也,歲也。’是何異於刺人而殺之,曰:‘非我也,兵也。’王無罪歲,斯天下之民至焉。“(《孟子?梁惠王上》)
  庖有肥肉,廄有肥馬,民有飢色,野有餓莩。此率獸而食人也!獸相食,且人惡之;為民父母,行政,不免於率獸而食人,惡在其為民父母也?(《孟子?梁惠王上》)
  齊宣王問曰:“湯放桀,武王伐紂,有諸?”孟子對曰:“於傳有之。”曰:“臣?其君,可乎?”曰:“賊仁者謂之賊,賊義者謂之殘,殘賊之人謂之一夫。聞誅一夫紂矣,未聞?君也。” (《孟子?梁惠王下》)
  孟子曰:“桀紂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與之聚之,所惡勿施爾也。民之歸仁也,猶水之就下、獸之走壙也。故為淵驅魚者,獺也;為叢驅爵者,鸇也;為湯武驅民者,桀與紂也。(《孟子?離婁上》)
  孟子曰:“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是故得乎丘民而為天子,得乎天子為諸侯,得乎諸侯為大夫。諸侯危社稷,則變置,犧牲既成,粢盛既?,祭祀以時,然而旱乾水溢,則變置社稷。”

[編輯本段]
出處譯文

  (孟子答梁惠王問)如果兵役徭役不妨害農業生產的季節,糧食便會吃不完;如果細密的魚網不到深的池沼里去捕魚,魚鱉就會吃不光;如果按季節拿着斧頭入山砍伐樹木,木材就會用不盡。糧食和魚鱉吃不完,木材用不盡,那麼百姓便對生養死葬沒有什麼遺憾。百姓對生養死葬都沒有遺憾,就是王道的開端了。分給百姓五畝大的宅園,種植桑樹,那麼,五十歲以上的人都可以穿絲綢了。雞狗和豬等家畜,百姓能夠適時飼養,那麼,七十歲以上的老人都可以吃肉了。每家人有百畝的耕地,官府不去妨礙他們的生產季節,那麼,幾口人的家庭可以不挨餓了。認真地辦好學校,反覆地用孝順父母、尊敬兄長的大道理教導老百姓,那麼,鬚髮花白的老人也就不會自己背負或頂着重物在路上行走了。七十歲以上的人有絲綢穿,有肉吃,普通百姓餓不着、凍不着,這樣還不能實行王道,是從來不曾有過的事。現在的梁國呢,富貴人家的豬狗吃掉了百姓的糧食,卻不約束制止;道路上有餓死的人,卻不打開糧倉賑救。老百姓死了,竟然說:‘這不是我的罪過,而是由於年成不好。’這種說法和拿着刀子殺死了人,卻說‘這不是我殺的而是兵器殺的’,又有什麼不同呢?大王如果不歸罪到年成,那麼天下的老百姓就會投奔到梁國來了。” (《孟子?梁惠王上》)
  廚房裡有肥嫩的肉,馬房裡有健壯的馬,可是老百姓面帶飢色,野外躺者餓死的人。這等於是在上位的人率領着野獸吃人啊!野獸自相殘殺,人尚且厭惡它;作為老百姓的父母官,施行政治,卻不免於率領野獸來吃人,那又怎麼能夠做老百姓的父母官呢?(《孟子?梁惠王上》)
  齊宣王問:“商湯流放夏桀,周武王討伐商紂,真的有這些事件嗎?”孟子答:“史料中有這種記載。” 宣王問:“臣子犯上殺死君主,行嗎?”孟子答:“破壞仁的人叫做‘賊’,破壞義的人叫做‘殘’,毀仁害義的殘賊,叫做“獨夫”。只聽說把獨夫紂處死了,卻沒有聽說是君主被臣下殺害了。” (《孟子?梁惠王下》)
  孟子說:“桀和紂之所以失去天下,是因為失去了老百姓的支持;之所以失去老百姓的支持,是因為失去了民心。獲得天下有辦法:獲得老百姓的支,便可以獲得天下。獲得老百姓的支持有辦法:獲得民心,便可以獲得老百姓的支持。獲得民心也有辦法:他們所希望的,就滿足他們,他們所厭惡的,就不強加在他們身上。如此罷了。老百姓歸服仁德,就像水往低處流,獸向曠野跑一樣。所以,替深池把魚趕來的是吃魚的水獺;替森林把烏雀趕來的是吃鳥雀的鷂鷹;替商湯王、周武王把老百姓趕來的是殘害老百姓的夏英和殷紂王。” (《孟子?離婁上》)
  孟子說:“百姓最為重要,土谷之神次之,君主為輕。所以得着百姓的歡心便做天子,得着天子的歡心便做諸侯,得着諸侯的歡心便做大夫。諸侯危害國家,那就改立。犧牲既已肥壯,祭品又已潔淨,也依一定時候致祭,但是還遭受旱災水災,那就改立土谷之神。”

[編輯本段]
出處文章賞析

  “以民為本”的思想,是我國古代文化中的優良傳統之一。人類一旦進入文明社會,建立了國家,統治者如何處理與民眾的關係,就成為一個至關重要的問題。為了鞏固統治,安定社會秩序,當時各學派的思想家都提出了自己的想法。不僅儒家,包括道家、墨家以及《左傳》、《國語》、《管子》等著作中,都不同程度地蘊含着“民為邦本”的思想。如《老子》中就有“愛民治國”的主張(見第10章),又明確宣稱:“聖人無常心,以百姓為心。”(見第49章)從先秦著作中可以看出,民本思想已成為當時的一種時代思潮;相比較而言,儒家所代表的民本思想最強烈、最集中。
  這裡所選錄的《孟子》中的六段文辭,都是直接闡發民本思想的。孔孟的思想核心是“仁”,仁者愛人,這是民本思想的根本出發點。孔子曾提出“節用而愛人,使民以時”、“修己以安百姓”、“博施於民而能濟眾”(均見《孟子》)的主張,要求統治者克制私慾,廣施恩澤以讓人民安居樂業。孔子以民為本的思想,經孟子繼承而發揚光大。孟子的民本思想主要表現在如下幾個方面:一是批判統治者橫徵暴斂,荒淫無度,無視人民利益,以至於“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檢,塗有餓莩而不知發”。二是強調人民的生存權,必須保證百姓“不飢不寒”、“養生喪死無憾”;否則,無異於“率獸而食人”的獨夫民賊。三是強調統治者首先必須獲得民心,並進而提出“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的石破天驚觀念。四是強調主政者應設身處地為民着想,憂民之憂,樂民之樂,把民本思想升華到一個相當自覺的政治道德境界。中國傳統的民本思想,在古代歷史發展中一直保持着其思想的先進性,是中華民族很早就留下的一筆寶貴精神財富。雖然它與現代以人為本的理念還有區別、有差距,但在精神實質上卻有內在聯繫,應當予以充分肯定和發揚。
  《孟子》的文章語言流暢,文采斐然,且善於用比喻,說李深刻,給人以劇談雄辯之感。

[編輯本段]
民貴君輕是帝制統治思想

  在借鑑並發揮一批前輩學者的研究思路的基礎上,我注重分析思想體系和命題組合,逐一考察個案,以事實證明“尊君——罪君”的理論結構普遍存在。除無君論者外,中國古代著名思想家的著作無一例外。因此,我稱之為中國傳統政治思維的“文化範式”。
  “民貴君輕”是中國古代最精彩的思想命題之一,其核心理念是:在政治權力本原的意義上,民眾比君主更重要。正是對這個命題的深入研究,使我認識到一個更精彩的“立君為民”命題。儒、道、墨、法等重要學派普遍認同這個命題,其中法家的理論貢獻尤為突出。慎子的“立天子以為天下”和商鞅的“為天下位天下”就是孟子“民貴君輕”的理論先導。據此,我不僅找到重新認識中國古代政治理論體系的突破口,而且也看到了現代崇儒者的眾多說法與歷史事實相悖。
  在宋元明清,寫有“民貴君輕”的《孟子》是官方學說的主要載體。面對陳獨秀、胡適等不是民主的斷語,現代崇儒者固執是民主或反專制的論點。他們不僅一再強調先秦儒學的民主精神被後儒和帝王篡改、閹割、壓制,還常常以明太祖刪節《孟子》為重要論據。但是,這種說法經不起事實的檢驗,這裡僅舉三類事例。

一是大書揭之殿兩廡壁

  明太祖曾命人將《大學衍義》“大書揭之殿兩廡壁”。這部“帝王之學”是宋、元、明、清皇帝與皇子的必讀書,其中有專門闡釋孟子“民貴君輕”的段落。

二是眾多皇帝認同“君為輕”

  例如,漢高祖認同的“王者以民人為天”,隋煬帝標榜的“非天下以奉一人,乃一人以主天下”,唐太宗論證的“君依於國,國依於民”等,都將民眾置於相對重要的地位。許衡依據“民為重,君為輕”論朝政,元世祖大加讚賞。元英宗告誡臣下:“朕思之,民為重,君為輕,國非民將何以為君?”明成祖恢復《孟子》原貌,頒行《四書大全》,御製《大學衍義贊文》。丘濬著《大學衍義補》,引據“民貴君輕”論說治平之道。明孝宗、明神宗為之作序,下旨刊行。康熙帝撰文讚揚文天祥依據“君為輕”擁立宋端宗“實千載忠臣之語”。乾隆帝曾吟誦“藐予小子識君輕”和“自昔識君輕”的詩句。在《欽定四庫全書》中,“民為貴”、“民為重”、“君為輕”之類的字眼不勝枚舉。

三是科舉考試要求通曉民重君輕

  例如,明朝隆慶進士黃洪憲的科舉制文《邠人曰》寫有“民為貴,社稷次之”。萬曆丙戌會試會元袁宗道的策試答卷,申說“帝天之命,主於民心”,闡釋“天為民立君,君為天重民”,主張君主“不敢一念一事,自先而後民,自貴而賤民,自勇而弱民,自智而愚民”,還以激切的文字抨擊“靡所顧忌”、“恣行胸臆”的暴君。這份答卷博得考官們的激賞,寫出“必雅抱忠忱,期攄匡翼者”的評語。天啟四年舉人艾南英題為《民為貴》的科舉制文依據“天為民而立天子”,深入解讀“民貴君輕”。黃洪憲、艾南英的文章均收入清乾隆帝下令編纂的《欽定四書文》,以作為衡文繩尺。由此不難理解,為什麼自從《孟子》被列為科舉考試必讀書之後,朝堂之上、著述之中援引“民貴君輕”及其基本思路的事例越來越常見。在特定情境下,朝臣們甚至會依據“君為輕”而另立皇帝。
  沿着這個線索,我發現一批重要的儒學命題始終處於統治思想的核心地位,構成官方學說的理論基礎。諸如被說成“反專制”的“天民相通”、被說成“人民主體”的“民心即天心”,被說成“非程序民權”的“湯武革命”,被說成“民主思想”的“天下為公”等等。只須大致翻檢一下《欽定四書文》就不難發現,凡是想走科舉仕途的人都必須弄懂這些道理。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09: 中國過渡政府行政結構圖(大圖)
2009: 美國爸爸說:不會鑽坦克的狗不是好狗
2008: 不能讓4千萬股民為金融腐敗官員陪葬!
2008: zt對中國目前股市災難的分析
2007: 黑窯奴工:中國的失敗
2007: 一個“釘子戶”眼裡的美國興盛與衰落
2006: 中華民族:一個特殊的民族
2006: 朝鮮人糞屎的肥力!
2005: 誰在折騰紅色娘子軍老戰士?
2005: 性和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