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丁丁家長
萬維讀者網 > 海 二 代 > 帖子
古 代 小 學 教 育 zt
送交者: 三月梅 2008年07月16日16:35:37 於 [海 二 代] 發送悄悄話
古 代 小 學 教 育 古代教育,小學是從七歲到十二歲,它的教學宗旨、目標,就是培養正知正見,所謂的「童蒙養正」,這一句話確實是亙古不變的真理。諺語裡面常常說到:「少成若天性」­--童子時候養成,就如同天性一樣,「習慣成自然」。這兩句話雖然是老生常談,細想想,它有很深的道理存在。 小學的教育,在生活教育當中,是要培養他的勤勞,灑掃應對,奉事長上,知道怎樣奉事父母,怎樣友愛兄弟,都是從這時候培養的。在德行、學問根本上,是培養他的根本智,根本智與後得智,這是佛法的名詞。現在能說這個名詞的人很多,但是這個名相所含的精義,能夠說得出來的人就不多了。 什麼叫根本智呢?根本智這個意思,就是真實的智慧,是從這個本生出來的。這是用植物來作比喻,植物有根有本,然後才能生出枝葉花果。由此可知,根本重要。根本智的培養,實在講就是真心、真誠。儒家所說的格物、致知、誠意、正心,誠意、正心就是根本智。培養的方法,就是如何防止他的妄念。諸位要曉得,小孩子也有妄念,如何把他的妄念給打斷,保持他的正念,這是教育的功能。正念是什麼呢?正念是無念,無念才是正念,現代很少人懂得,古時候人知道。換句話說,無念就是心地的真誠、清淨。 所以在小學童蒙教學,老師只教句讀,把這些中國的古籍,古聖先賢這些經典,經典就是教科書。教科書為什麼稱之為經典呢?教科書裡頭字字句句所講的這些道理,都是超越時空的,永遠不會改變的,我們稱它作經,古時候教科書是經典。譬如宋朝以後,朱熹新編一套教科書,就是我們現在所熟悉的《四書》,《四書》是朱熹編的,編得好,有理論、有方法,還帶示範的,這個教科書就很圓滿了。 我看這本書,我很懷疑朱夫子這個靈感,是不是從《華嚴經》上得來的。因為他編《四書》這個形式、模式,非常像《華嚴》。《華嚴經》有理論、有方法,後面五十三參,是做出榜樣來給我們看,這在教科書裡頭才是最完美的。《四書》就是有這個模式,《中庸》是理論,《大學》是方法,《論語》跟《孟子》是舉出孔夫子跟孟夫子來表演,就是把理論、方法落實到生活上,做出來給我們看,就如同《華嚴經》的五十三參一樣。這個教科書我們不能不佩服。 童子的時候就教他讀,不講解只教他讀,利用他天賦的記憶力,童年的記憶力最好,讓他熟記。而過去教學的方法,的確合乎現在科學的理念。老師教學生因材施教,有些學生聰明的,一天能夠念三百字到五百字,這個念就是他一定要能夠背誦。他每天能夠背誦三百字到五百字的,這算是中上的人才,中上的天賦。如果能夠一天背到七百字的,這是上根。但是還有根性劣的,一天只能背幾十個字,不能超過一百個字的。所以從前老師教書是算行數的。 古時候的書,你不能說它不合科學。你看我們看古書,古時候木刻的刻版書,每一頁十行,每一行二十個字,換句話說,五行就是一百個字。根性劣的,老師每天教你念五行,五行要念到能背誦,念多久能背誦才算數呢?不能超過十遍,超過十遍以上就太吃力了,就是十遍能夠背得下來。譬如說一般比較根性劣一點的,一百個字他念十遍就能夠背得下來,這就可以教了;中上根性的能夠三百到五百字,十遍也能背下來;上上根性的人,大概七百字他十遍都可以背下來。教他背。如果十遍背不下來的,字數減少,減少到他十遍能夠背得下來,以這個為標準。 背下來之後,老師再督促他,要背一百遍、背二百遍。根性利的人、聰明的人督促他背一百遍;根性差一點的人,教他念二百遍。到第二天,先把前面教的背一遍之後,然後再教新的經文。這是童蒙教學用這個方法,天天教他朗誦、教他熟記,目的在那裡呢?目的是把他的妄想打掉,這個方法妙絕了,使他心地純正,把古聖先賢這些教訓統統記在心裡。因為這個時候,他智慧沒有開,不需要講解,講他也未必能理解,只是教他背,教他背誦。 到十三、四歲,智慧開了,懂事了,再開講。所以中國古時候沒有中學,只有小學太學,太學就仿佛現在講的大學。太學裡面就是講解,小時候所背的這些經論,要在太學裡面做深入的研究探討、講解辯論,所以讀書樂!上太學有許多老師,當然每一個老師指導的學生並不很多,十個、八個,用現在話講都是小班制。老師帶着學生去旅遊,遊山玩水,走到那個地方講到那個地方,一面走着一面就是研究探討,不需要帶書,參考書都不要。老師背過的,說到第幾頁、第幾行、第幾個字,大家都知道,都背得滾瓜爛熟,那裡還要帶書,還要帶什麼參考書,都不必要。一面旅遊就一面講解,因為典籍裡面有很多關於歷史、地理,所以在旅遊當中,真的是‘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行萬里路就是考察,成就後得智,後得智是無所不知,這是真實的學問。所以他那裡會有時間去打妄想呢?這叫真正的學問,真實的智慧,這才能解決問題。 今天科技發達,我們在美國遇到許許多多讀博士學位的。我有一年在舊金山講經,那時候甘貴穗居士告訴我,聽眾當中百分之七十是博士,她說你在舊金山開博士班。這麼多受過高等教育的,為什麼還那麼迷信,還走入這些邪教?(當時在美國有些受高等教育的人,無法辨別正邪,被一些打着宗教名義的人騙取錢財。)這一點我們要知道,他沒有接受過根本的教育,他所接受的是現代科學知識。知識不是智慧;智慧,這就回過頭來,我們中國古時候的教學。它的教學內容,完全是現實的生活。首先給你講倫理的道理,也就是教你明白人與人的關係、父子的關係、夫婦的關係、兄弟的關係、朋友的關係、君臣的關係,君臣用現代話來說,領導與被領導的關係。讓你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你在什麼身分、什麼關係,你應該要盡什麼樣的義務,這是教育。 人事關係明白之後,再進一步,教給你人與環境的關係,與動物的關係,與植物的關係,與山河大地的關係。再進一步,這才講到所謂玄學,人與天地鬼神的關係。這是宇宙人生的大道理,是做人的大根大本,所以他懂得做人了。人有價值、有意義,這是教育。人跟禽獸(人是動物之一)分別在那裡?人懂得宇宙人生的道理,人接受過教育,這種教育在古時候叫小學教育。 今天社會這麼亂,大家不知道人與人的關係,於是變成什麼呢?只有利害,利害當中當然就發生衝突,你想社會安定,那怎麼可能呢?孟子講得很好,那真是現代社會的現象,「上下交爭利,其國危矣」。這個國家社會是一個亂象,決定不是一個安定的現象。所以中國教育維繫社會的安定和睦、共存共榮,是「道、德、仁、義、禮」。如果不講求這個,要想講到社會的安定繁榮,是決定不可能的。 …… 今天我們要談社會間的小學,現在台灣有一些同修,提倡「兒童讀經運動」,他們把這個構想送來給我看,那時候我在新加坡。我看了之後很歡喜,我把它的名稱上加了兩個字-孝、廉,「兒童孝廉讀經運動」。為什麼?這兩個字能挽救這個社會,提倡孝道,人能夠懂得孝道,他做事情就會盡忠職守,會盡分盡力;懂得廉潔就不會貪污。今天這個社會上,我們普遍看到,各個階層包括我們佛教裡頭,不負責任,完全為着自私自利,這怎麼得了!這是病根的所在,我們提倡這兩個字來挽救。 …… 由此可知,所有經教不是教別的,就是教給我們知道這個恩德。像我剛才所講的「童蒙養正」,教你知道人與人的關係。什麼關係?恩德的關係。人與動植物、大自然的關係,也是恩德的關係。我們每天吃的,土地裡頭長出來的--植物;我們穿的、生活所需離不開大地,大地於我們有恩。動植物來供養我們生活所需,怎麼會沒有恩德!…… 諸位你再看看,不要看別的東西,單單看儒家的《四書》--朱夫子所編的,你們細心想想,是不是這十二個字?《大學》、《中庸》、《論語》、《孟子》出不了知恩報恩,離不開作師、作范,所以這十二個字,把世出、世間的學術都包括盡了。這一種教育都要從小來培養,童蒙養正。 本文恭選自《淨空法師全集》 http://www.dfg.cn/gb/chtwh/tmyz/3-gdxxjy.htm
0%(0)
0%(0)
    兄長說得好:) - 三月梅 07/17/08 (221)
      俺等着 too... :)  /無內容 - layworld 07/18/08 (192)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06: Should I do this? (I)
2006: 揭批一下 “中西家庭生態比較”
2004: 天才少年輟學中科院
2004: 海歸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