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門子科學獎」(Siemens Competition )創辦於1998年,選拔全美最優秀的數學和科學方面的學生,由西門子基金會每年提供超過700萬元支持科學領域的教育和發展。它的前身是歷史悠久的西屋獎 (Westinghouse Science Talent Search, 建於1948年)。由於選出的都是一代精英,因此有“小諾貝爾獎”(Baby Nobels)之稱。事實上,歷年得主中己有5名真的在日後得到了諾貝爾獎,比一般孩子的機會大了不知多少倍。
每年的西門子-西屋獎,通過初賽、半決賽,決費,在1600多篇論文中選出最終的得獎者 (個人與小組獎, 相當古代的進士)。其中最優秀的稱為大獎,個人與小組各一,各得100,000 美元獎金 (相當狀元)。
歷年在美華裔學生由於努力鑽研攻讀,在西門子-西屋獎中都有良好成績。今年在個人組競賽中,來自紐約州長島的江若夷(Ruoyi Jiang) 得到個人大獎。團體組競賽中,來自德州的劉丹(Dan Liu)、陳逸寧(Kevin Chen)和來自佛州的卡森(Sean Karson)三人組(三人中前兩人為華裔),獲得團體大獎。
讓我們看看這些獲大獎者的父母是怎麼教育培養他們的吧?
個人大獎得主江若夷雖然是個ABC (American born Chinese, 即在美國出生的中國人),但說得一口流利中文。興趣廣泛,熱愛社區活動,在醫院當過義工。他的父母都是安徽人,父親也是科研工作者。他母親是中文教師,對記者說他們從不強迫江若夷學習,更從不強迫他做任何他不喜歡做的事。因此在他成長過程中,父母只起助手作用。
團體大獎得主劉丹出生在瀋陽,1歲時隨父母離開中國移民西方。他父母親都是電腦工作者。他父親說他們對孩子沒有過多強迫,全靠他自己發揮。
團體大獎另一個得主陳逸寧的父母都是從上海移民來的。陳逸寧的母親對記者說:“孩子在五歲前是父母教他們,小學時是互相學習,過了中學就是孩子教父母了。相信他,放手。”對陳逸寧的支持,除了買書和帶他去圖書館,也幫上什麼忙了。
看來,這就是美國式和中國式家庭教育的區別。
作者:Jo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