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育兒,別被專家閃了腰 |
送交者: 香焦葉 2012年01月03日21:33:25 於 [海 二 代] 發送悄悄話 |
前幾天晚上,我這個幾乎不看電視的人在路過客廳的時候,偶然被一個節目吸引了。這是一檔訪談節目,嘉賓是一位中國著名的兒童節目主持人。她不久前剛剛和一位兒童教育專家合作出版了一本家庭教育圖書,因此,這個節目特地邀請她來講講自己的新書和心得。 節目的名稱我已經忘記了,只記得錄製現場請來了一些帶着孩子的家長,和一些幼兒園老師。在看到這位著名主持人回答現場觀眾的問題時,我還真是被“雷到”了: 問題1:某幼兒園老師提出家長如何給孩子選擇興趣班的問題,該著名主持人先說,要根據孩子的興趣,但是音樂舞蹈等藝術類的興趣班,總不如讓孩子學習電腦和英語,因為這兩樣是未來工作就業必須具備的基礎能力,學藝術並不實用。 問題2:某家長提出,孩子的爸爸期望孩子往兩個方向發展,第一是體育競技,第二個是當警察,並且,這兩項都是孩子的爸爸自己沒有實現的願望,很希望能在孩子身上實現。著名主持人回答說,能否在體育領域有所發展,得看孩子是不是這塊料,倒不如讓孩子往警察這條路上嘗試。 問題3:某家長說自己的孩子期望成為航天員,可感覺這條路太狹窄了,很難真正實現,問如何對待。該著名主持人先說不能打擊孩子的夢想,後又說最後可以讓孩子考航天大學。 我對這位著名主持人的印象一直甚好,但是她的這番言論,說實話是很讓我失望的。老師的傳道授業是一項責任重大的工作,必須非常慎重。如何教育孩子,如 何引導孩子對人生做出選擇,從來就不是一個簡單的問題。儘管在節目中不可能長篇大論的講解,但是至少,也應該點出問題的要害,而不是就事論事的頭疼醫頭、 腳疼醫腳。 先說第1個例子,未來的社會需要什麼樣的人,家長要有發展的眼光,要照着20年後社會對人才的需要來培養你的孩子。如果懂得計算機和英語就算是出類拔 萃的話,那麼美國的黑客就最符合她的標準了。我的觀點與她相反,是不是3歲學英語、5歲學電腦,根本就不重要。因為未來的社會,公正、勇氣,和責任感,將 比單純的技能重要100倍。未來社會存在着巨大的危機和挑戰,什麼人能生存,什麼人能成為精英,值得你現在就思考。開個玩笑,實在想不出來,可以看看好萊 塢的災難片參考一下,呵呵。 再說第2個例子,孩子的父親希望孩子實現自己未能實現的願望,成為運動員或者警察,可是他有沒有想過,孩子是獨立的人,他有屬於自己的嚮往、選擇,和 人生。強加在孩子身上的不合理期望,強勢的孩子會奮力抵抗,懦弱的孩子也許會聽從了父親,但他的人生中,恐怕會很難知道“我是誰?” 再如例子3,孩子有目標是好事,但是家長需要了解孩子這一目標的動機是什麼?孩子對自己的目標是否具有足夠的理解力和判斷力?孩子的實際能力是否支持 他追求目標?同時這也必然和孩子當下的年齡、性格、能力有關。脫離了這些必要的“參數”和分析,單單說讓孩子考個航天大學,豈不是可笑? 我相信這位著名主持人的本意一定是非常好的,因為她的回答基本都很“實在”,也是考慮到當今社會的現實情況,對觀眾提出的問題,給出的多半都是“止痛 片”和“消炎藥”。可是單靠這樣的藥方,能夠真正的理解、尊重、引導孩子的成長嗎?不管怎麼說,作為公眾人物,在這樣重大的問題前面,還是應該更加慎重和 嚴謹的。 我井中月屬於半路出家的人,深知教育責任的重大。對於我不清晰的絕不敢亂言,生怕耽誤和影響孩子的正常成長。對於孩子的任何一個行為,都不能只看表 象,孩子的類似問題可以有不同的原因,而同一原因也可以有多種不同的表象。所以,想解決孩子的實際問題,就需要先根據孩子的年齡、平時表現、個性和氣質等 多個角度,去分析背後可能的原因,然後在對症下藥。 個人以為,兒童教育其實更像是中醫,因為孩子的成長本身就是一個系統,孩子的身心也應該是和諧、通暢的。同樣的發燒,有可能是風邪,也可能是內熱。僅 僅用退燒藥,只能解決眼前的問題,但孩子的內在系統並沒有得到調理和改善,未來不僅會重複發作,更有可能演變成更嚴重的大毛病。所以,用急功近利的眼光對 待孩子的教育,早晚會出問題。 現在的家長和老師,太希望孩子“成功”,常常會無視孩子成長中自身的需要,總想讓孩子按照自己設計的發展路線走,以期在未來獲得“出人頭地”的成功。 在這種為了成功而成功的思想引導下,所有人都變的很功利,完全不考慮孩子的生理、心理發展特點,盲目追求一些虛無飄渺的“成績”。此時,孩子如何能獲得正 常成長?沒有正常成長的孩子能真正的成功嗎? 此外還有一個值得大家反省的地方,那就是,我們為什麼這麼容易被“專家”所“忽悠”?育兒已經成為了現今的商業熱點,因此不可避免的,各種新理論、新 方法都會應運而生,應的就是家長們望子成龍的心態。如果家長自己沒有比較系統的了解過教育學和心理學的基本理論,面對當前百花齊放的各種兒童教育派別,自 然就缺乏了鑑別和判斷的能力。 誠然,我們大多數人都不是教育或者心理學的專業人士,也不可能人人都把教育經典全都讀一遍,但是,至少要保留自己的思想和頭腦,保留思考、分析、懷疑 的能力。當前社會已經是信息海量、多媒體傳播的年代。如果缺乏主動的思考和判別能力,恐怕很容易迷失方向,甚至因為自己的草率、盲從和輕信,給孩子的成長 造成遺憾。 反思近年來種種時髦的育兒主張,有一些是本身就漏洞百出,有一些則是管中窺豹、以訛傳訛,結果都是讓一些似是而非的“教育觀念”在“不明真相”的父母 中快速的傳播,還真起到了不少誤人子弟的效果。這裡簡單的舉幾個例子,我就不多做評論了,主要目的還是在於引起大家對所謂的“權威”、“理念”的反思。
上面林林總總說了不少,最希望大家記住的,就是我們作為父母,對孩子的一生是要負責任的。學習育兒理論和經驗,也要看看它到底是不是真的有理論依據, 是不是符合人性,是不是符合孩子發展的規律。當然,我歡迎大家來挑戰井中月,這說明你思考了,有自己的觀點,有勇氣,也不隨波逐流,只不過,準備好了再 來,呵呵。 由5分鐘的看電視引發了這麼多的感慨,並且成了新年的第一篇博文,我自己都沒料到。最後再感慨一句,名人轉入教育原本是好事,因為你們的影響遠比許多 真正的老師還要大。大家會先被你們的名聲所吸引,而本能的以為你說的都是正確的。但是你們不能不慎重,如果真的言之不慎,其危害也比許多真正的老師要大! 教育,是育人而非害人,切記!(作者:井中月) |
|
|
|
實用資訊 | |
|
|
一周點擊熱帖 | 更多>> |
|
|
一周回復熱帖 |
|
|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
2011: | 木心:和兒子一起學習富蘭克林 | |
2011: | 馬黑:獨生子女真寂寞 (圖文) | |
2010: | 梔子花開:姐弟倆 | |
2010: | 平凡往事:兒子的民主意識 | |
2009: | 吃驚你個頭啊!易雲請進來。。。 | |
2009: | 中國孩子和美國孩子最大的區別是什麼? | |
2008: | 為什麼丑演員很能出名? | |
2008: | 當真理遇上遇上謊言 | |
2007: | 我該如何不再鬱悶! | |
2007: | 買了電動火車,卻不想買電池[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