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们为什么面对苦难而载歌载舞 ── 四答言真轻 (上)
【 在价值取向的考察中,主持人分别给出了智慧、权力、真理、金钱和美的选
项,美国学生几乎惊人一致地选择了真理和智慧。他们有的这样解释,如果我拥有
智慧,我掌握了真理,相应我就会拥有财富和其他东西。而中国高中生除了有一个
选择了"美"外,没有一个选择真理和智慧,有的选择了财富,有的选择了权力。
中国学生直奔权力和财富这样的结果,忽视了如何实现的过程,不去思索实现
这些目标的途径。我们文化中的官本位在他们的观念里已根深蒂固,社会上对于金
钱的过分热衷追逐深深地影响着他们。我们的孩子的选择清楚地映照出了我们的文
化传统和社会环境的一些劣根性。 】(言文)
【1】
有一点我们首先应该明了,中国的教育问题,是彻底背离了传统的人文精神,并且
片面追求现代西方物质文明、追求拜金主义价值观念这两个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
传统的人文精神中没有“拜金主义”的滋生条件,孔子讲“富且贵而不仁,于我如
浮云。”孟子更为严厉地指出“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而当代高中生的物质
主义和拜金意识到底从哪里来的?答案是非常清楚的。
哪么中国传统的人文精神又是怎样对待“真理”和“智慧”的呢?古人讲“士不可
以不宏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传统的
人文精神不但求仁求智,更有远超西人的道义感 ── 北宋大儒张横渠有言“为天
地立心,为生民立命, 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当代有学者认为,张子
「四言」最能表出儒者的襟怀,也最能开显儒者的器识与宏愿,是人类教育最高的
向往。而对于真理与智慧,孔子则认为“朝闻道,夕死可矣。”
问题是,中国历史传统中绵延几千年的这种求仁求智、求真求道的崇高精神为什么
消失了?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消失的呢?我们只要略为审视一下五四文化和当代文
化,答案也一样是是非常清楚的。
【2】
《论语》讲“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又讲:“弟子
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复讲“君子
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再讲
“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那么这里所讲的「学」又是学什么呢?学做官吗?非
也,学做官那只是「术」而非「学」。
学必有师,我们可以从韩愈《师说》中「师」的定义来反观「学」的内容 ──“古
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老师传道,学生自然也是学道,而
学道即是学习希贤希圣,求仁、求智、求真理,求大道、求觉悟,这种「学」是古
人毕生的追求。所以孔子讲“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
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所以说中国文化那里存在“官本位”呢?因为“学而优则仕”的字面理解,就可以
认为是“官本位”吗?那“仕而优则学”不又变成“学本位”了吗?还有“天子重
英豪,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这几句也是“官本位”吗?万般
皆下品里面,有没有包括做官啊?所以讲来讲去,中国的文化只有学本位而从来不存
在官本位。什么是“本位”?“本位”就是本体啊!你看《礼记·学记》讲“建国
君民,教学为先。”换一句话来讲,没有教育和学习,君不能立,国不能存。还官
本位呢,官你个头啊!再看《论语》开宗明义就在讲学本位:“学而时习之,不亦说
乎。”夫子总没讲“仕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吧?所以讲中国文化“官本位”的人
或者盲信的人,都不是在用自己的大脑而是用PG来思维的,我为什么讲这么难听的
话?因为当代中国人迷失太深,不狠骂,他是不会觉悟的。
【3】
最后顺带再说说“读书做官论”。其实读书做官论为什么不好?关键要看读什么书
啊!君子读圣贤书,修身、齐家、治国,政通人和,百废俱兴,这是国家、人民有
福。“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风调雨顺,国泰民安难道不好吗?
难道应该象现在这样物欲横流、拜金主义、不读圣贤不学无术、贪官满地爬就好吗?
明明是邯郸学步东施效颦、盲目学习西方而形成的非驴非马的中国当代文化的问题,
却要凌空指骂到早已断失的中国历史传统,这除了弱智与无能之外,找不出第二种
解释。事实上中国近一个世纪以来盲目学习西方世俗价值观念所造成的伦理道德和
当代文化的堕落,已经变成了空前的社会危机,而传统人文精神的复苏,正是中国人
正视社会现实的理性精神和明智选择。
【 接下来的环节是制定对非洲贫困儿童的援助计划。首先由中国学生阐述。我
们的孩子从中国悠久的历史入手,从歌颂丝绸之路、郑和下西洋,到吟咏茶马古道,
然后有人弹古筝,有人弹钢琴,有人吹箫,三个女生大合唱,一人一句,一会又是
一个人深情地背诵,然后是大合唱。最后对非洲的援助计划轻描淡写地一笔带过。只
说组织去非洲旅游,组织募捐,还去非洲建希望小学。整个感觉是一个大扫帚,后
面拖个小尾巴。
美国高中生的方案,则是从非洲目前的实际情况,从也许我们都想不到的非洲
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食物、教育、饮用水、艾滋病、避孕等一些看起来很细
小的实际问题入手,每一项,做什么,准备怎么做,甚至具体到每项的预算,而那
些预算竟然准确到几元几分。每个人分工明确,又融成一个整体,整个计划拿来就可
以进入实施阶段。
经过这两个环节,使人无由的悲愤:当中国学生该展现出理想和精神的崇高的
时候,他们要追逐金钱和权力;当中国学生该立足实际,脚踏实地解决问题的时候,
他们又吟诗弄赋,在实际问题的外围不着边际地轻轻飘浮。我们到哪里寻找既有理
想,又能做事的公民? 】(言文)
从上一段的分析中,我们已经非常清楚地看清了文章作者的立场和低劣的水准。而
这一段文字,则带有明显的误导性,甚致它的真实性都是值得怀疑的,作者在此地
其实是在公然羞辱中国人的正常智力。
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 恻隐之心。
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 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由是观
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如果说在当代中国物欲横流、拜金主义的价值观念的
影响下,青少年只知道自私和竞争而忘失了人的良知、忘失了恻隐同情之心,是完全
可以理解的。但要说中国的青少年在面对非洲贫困儿童问题时载歌载舞,就实在羞
辱孩子们同时也把全体中国人都当成了阿斗。所以我说这是一段非常低劣的误导性
文字,因为除去真实性(央视邀请中美高中生参与的对话节目会出现上述场景令人怀
疑)的疑点之外,作者有意回避了对这种行为本身动机的解读。
其实如果情况属实,出现这种现象也同样需要系铃解铃,回到当代中国的娱乐文化
语境中来理解。当代中国的青少年都是在多媒体、网络、电视的娱乐文化中成长的,
而多年来国内每当出现自然灾害,港台和国内都会有许多的歌星、艺人义演赈灾,
孩子们耳濡目染受其影响,也很直观地把这种方式当成了表达爱心和帮助灾区的唯一
手段。事实上中国社会除了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之外,也尚处发展初期,许多发达国
家所具备的各种人道机构与救援方法、渠道都不建全,更缺乏运作上的经验,而社
会没有这样的环境,孩子们自然也无从构想如何来实施这类人道救援计划,所以作者
一是座井观天,自陷于不对称比较;二是居心叵测,试图嘲弄传统文化的“诗词歌
赋”,这和言真轻认为中国文化只培养孔乙己如出一辙,是同一根绳子上的两只蚂
蚱。
另外客观来讲,对八十后、九十后的孩子们还是应该加分的。因为在四川大地震中,
孩子们所表现出来的爱心令人感动,也令人震憾。虽然他们生长在这样一种物欲横
流的时代,但孩子们本心中的善依然没有泯灭,血浓于水的意识依然在炎黄子孙的
血脉中流淌,“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已经成为华夏民族一种与生
俱来、永远无法抹去的深层意识。
言真轻 :ZT:中美优秀高中毕业生央视PK显巨大差异
http://bbs.creaders.net/child/bbsviewer.php?trd_id=30705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