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博士生毕业文凭和博士后为学业终点相反之起点应如何操作之若干 |
送交者: 上海读者 2010年07月16日01:31:00 于 [海 二 代] 发送悄悄话 |
教育新思想:要允许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转帖)(看看可以,是转帖的,如果 说有与各位思维雷同,则建议将本文题目改为《教育“老”思想:要允许孩子输 在起跑线上》) http://edu.online.sh.cn/education/gb/content/2010-07/16/content_3618553.htm http://edu.online.sh.cn 2010-07-16 08:53:31 [来源]:网络文章 线上”。一些家长由于担心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通过各种培训班给孩子灌 输与其年龄不同步的知识,揠苗助长。 倘若将人生形容为一场竞赛,“起跑线”的比喻是恰当的。但是,“输在起 跑线”上只适合短程竞赛,例如百米赛。如果是马拉松那样的长跑,就不存在输 在起跑线上的担忧。相反,马拉松比赛赢在起跑线上的运动员,往往由于没有保 存体力,致使起个大早,赶了晚集。 父母是否应该担心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要看家长对孩子寿命的预估。如果孩 子的人生属于短跑,只有区区十几年,您一定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都知道 百米赛的关键往往是起跑,起跑领先了,就成功了一大半。但是假如家长对孩子 的寿命预估较长,就相当于孩子的人生是参加一场马拉松长跑竞赛,起跑线是否 领先就不重要了。马拉松竞赛的特点,是谁笑到最后谁笑得最好。 长跑的要诀是保存实力,这和孩子学习知识的道理一样。当孩子没有一定的 阅历时,给其灌输与孩子年龄不相符的知识,孩子没有生活经验,对知识的感悟 不会深刻,不但没有共鸣感,反而往往会产生厌恶。衡量教育是否成功,不是看 分数,而是看受教育者对所学知识的兴趣越来越大还是越来越小。如果受教育者 对所学知识的兴趣越来越大,说明教育成功了,反之则相反。受教育者对于所学 知识感兴趣的程度,除了老师的教授方法,还取决于孩子对知识的感悟程度。举 个例子,一个5岁的孩子对于《静夜思》只是机械背诵,而一位远离家乡的20岁 青年如果第一次看到《静夜思》,则可能泪如泉涌,百感交集。 20多年前,某大学的少年班家喻户晓。如今,这些昔日的神童几乎全军覆 没,没有一个成为栋梁之才。这些孩子没有输在起跑线上,但是他们或父母将人 生的马拉松赛跑误判为短跑,拼尽全力赢在起跑线上后,自然会后劲不足,最终 败北。 买过新汽车的人都知道,新车有磨合期。在新车的磨合期,车速不能太快。 只有这样,这辆汽车未来才能风驰电掣。如果在新车的磨合期高速行驶,汽车就 会早衰,该急速行进时,就会力不从心。假设将人比喻成汽车,人的磨合期就是 童年。在童年,不能满负荷运转,要适度磨合。如此,孩子到了成年,才能快马 加鞭,后劲十足。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重要。”有想象力的人才能进行创造性劳动。 想象力和知识是天敌。人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想象力会消失。因为知识符合逻 辑,而想象力无章可循。换句话说,知识的本质是科学,想象力的特征是荒诞。 人的大脑一山不容二虎:在学龄前,想象力独占鳌头,脑子被想象力占据。上学 后,大多数人的想象力将被知识驱逐出境,成为知识渊博但丧失想象力终身只能 重复前人发现的知识的人。很少有人能让知识和想象力在自己的大脑里共存,一 旦共存,此人就是能进行创造性劳动的成功人士了。在孩子童年时,让其晚接触 知识,有利于想象力在孩子的大脑里安营扎寨,倘若孩子成为想象力和知识并存 的人,您就能给大师当爹当娘了。 请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输在起跑线上,也许能赢得人生。赢在起跑线上, 也许会输掉人生。 [作者]:郑渊洁 [选稿]: 邱福康 |
|
|
|
实用资讯 | |
|
|
一周点击热帖 | 更多>> |
|
|
一周回复热帖 |
|
|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
2009: | 什么是我执? | |
2009: | aaaa | |
2008: | 古 代 小 学 教 育 zt | |
2008: | 一降血压药可避免糖尿病患视网膜病变 | |
2006: | Should I do this? (I) | |
2006: | 揭批一下 “中西家庭生态比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