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
萬維讀者網 > 七葷八素 > 帖子
金秋時節北風起時談中國食蟹的傳統文化
送交者: 西景 2015年09月09日00:26:36 於 [七葷八素] 發送悄悄話

金秋時節北風起,正是菊黃蟹肥時。入秋以來,各地的酒店飯莊都增加了清蒸螃蟹這道節令菜品,一些通往水鄉的公路兩側也出現了專售螃蟹的攤點。螃蟹以其味美肉嫩而著稱,自古以來就深得人們喜愛。

食蟹在中國歷史悠久,據戰國時期編著而成的《汲冢周書》記載:周成王時,海陽獻蟹入貢,說明那時國王已將蟹列為御膳了。三國兩晉南北朝是中國歷史上一個很重要的時期,伴隨着政治文化中心的南移,跟現代有關的很多生活習慣逐漸形成,吃蟹就是其中一種。南北朝的著名文人畢卓曾如此描述他的人生理想:“得酒滿載百斛船,四時甘味置兩頭,右手持酒杯,左手持蟹螯,拍浮酒船中,便足了一生矣!”大意就是人生只要有酒有蟹,還有什麼可求呢?可見淡水蟹在當時已經走上餐桌並成為美味。北魏賈思勰的《齊民要術》,除介紹了蟹的蒸、炸、面拖、酒醉等做法外,還對醃製蟹做了詳細介紹。

到唐代,食蟹已成風尚。大詩人李白就十分愛吃蟹,而且在一次與友人吃蟹飲酒時還作下一詩:“蟹螯即金液,糟丘是蓬萊。且須飲美酒,乘月醉高台。”而詩人皮日休所創作的《詠蟹》詩更是膾炙人口:“未游滄海早知名,有骨還從肉上生。莫道無心畏雷電,海龍王處也橫行。”這首詩不僅形象生動地描述了螃蟹的特徵,而且還托物言志,抓住螃蟹的“橫行“狀態,把那不畏權勢的反叛風格力透紙背。詩人唐彥謙也留下了一首名為《蟹》的詩:“湖田十月清霜墮,晚稻初香蟹如虎。扳罾拖網取賽多,篾簍挑將水邊貨。縱橫連爪一尺長,秀凝鐵色含湖光。蟛蜞石蟹已曾食,使我一見驚非常。買之最厭黃髯老,償價十錢尚嫌少。漫夸豐味過蝤蛑,尖臍猶勝團臍好。”詩的頭二句寫金秋十月,稻熟香飄,蟹多猛如虎;次二句寫為了不讓蟹毀壞莊稼,農人們想盡辦法用各種各樣的漁網去抓蟹;剩下幾句生活味甚濃,寫的是賣蟹人和買蟹人在市集上的討價還價的樣子。詩的字裡行間惟妙惟肖地再現了當時人們抓蟹、賣蟹、食蟹的場景。

不單唐人愛吃蟹,唐以後各個朝代都很好地繼承了這一傳統。宋朝傅肱在《蟹經》一書中,匯集了各種食蟹之法。宋人高似孫則以《蟹經》為基礎,寫了《蟹略》一書,對蟹品、蟹饌等作了更加詳細的介紹。以會吃而著稱的蘇東坡在杭州為官時嗜蟹成癖,並將蟹稱之為“尖團”,常以詩換蟹,並做詩描述他當年以詩換蟹的往事:“堪笑吳中饞太守,一詩換得兩尖團。”文豪一詩換兩蟹,得意之狀令人可掬。難怪食蟹之後,發出“不到廬山辜負目,不食螃蟹辜負腹”之感嘆。詩人黃庭堅對蟹更是情有獨鍾,尤喜食揚州貢蟹,稱其物美絕倫:“鼎司費萬錢,玉食常羅珍,吾評揚州貢,此物真絕倫。”一年秋天,朋友送來了飽滿豐實的螃蟹,詩人黃庭堅抑制不住內心的喜悅,當即寫下了這樣的詩句:“形模雖入婦人笑,風味可解壯士顏。寒蒲束縛十六輩,已覺酒興生江山。”詩人陸游同樣愛吃螃蟹,也做有一詩:“傳方那鮮烹羊腳,破戒尤慚擘蟹臍。蟹肥暫擘饞涎墮,酒綠初傾老眼明。”短短四句,仿佛在讀者面前展開一幅畫卷,讓人們看到了詩人剛剛動手擘開肥蟹,饞得口水就不免淌了下來,持蟹把酒,昏花的老眼也亮了起來。

時至元代,人們食蟹更加講究,倪瓚所著的《雲桂堂飲食制度集》中對蟹的烹製方法有了更加詳盡的記載。而明清之時,食蟹之事經過傳承發揚,較之以前又有了進步。明代文學家張岱就是一位食蟹名家,他與他的文友,每年十月都要搞一次品蟹聚會,相約在午後會齊,煮蟹食之,每人六隻,並在《陶庵夢憶》中專門寫了一篇《蟹會》,詳細描述了他與友人品蟹之時的酣暢。晚明的李贄一生顛簸,但對吃蟹卻頗有研究,他說:“蟹之鮮而肥,甘而膩,白似玉而黃似金,已造色香味三者至極,更無一物可以上之。”清代戲曲理論家李漁,嗜食螃蟹,人稱“蟹仙”。每年,當螃蟹未出時,李漁就將錢儲存起來,等待螃蟹上市。家人見了,都笑他“以蟹為命”,李漁也自稱購蟹之錢為“買命錢”,並自言:“螃蟹終身一日皆不能忘之,至其可嗜、可甘與不可忘之故,則絕口不能形容之。”清代文學家曹雪芹在《紅樓夢》第三十八回“林瀟湘魁奪菊花詩,薛蘅蕪諷和螃蟹詠”中,借菊花詩會,通過賈寶玉、林黛玉、薛寶釵等人賦詩,把大觀園中的螃蟹宴和人們啖蟹的形態描繪得淋漓盡致,惟妙惟肖。賈寶玉詩曰:“持螯更喜桂陰涼,潑醋擂姜興欲狂。饕餮王孫應有酒,橫行公子卻無腸。臍間積冷饞忘忌,指上沾腥洗尚香。原為世人美口腹,坡仙曾笑一生忙。”寫了貴族闊少美酒助興舉行蟹宴的情景。而林黛玉詩云:“鐵甲長戈死未忘,堆盤色相喜先嘗。螯封嫩玉雙雙滿,殼凸紅脂塊塊香。多肉更憐卿八足,助情誰勸我千觴。對斯佳品酬佳節,桂拂清風菊帶霜。”詩中雖然描述了螃蟹到死也忘不了身披鐵甲手抱長槍,但是充滿白嫩鮮肉的前螯,飄散清香的一塊塊蟹黃,令人垂涎欲滴。薛寶釵的詩則活脫脫勾勒出自己重陽節前對吃螃蟹的急盼之情:“桂靄桐陰坐舉觴,長安涎口盼重陽。眼前道路無經緯,皮裡春秋空黑黃。”

現代國畫大師齊白石,素有畫蟹之盛名。面對日寇入侵,在一幅《螃蟹圖》上題“處處草泥多,行到何方好?昨歲見君多,今年見君少”,嘲諷日本侵略者陷於中國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之中。魯迅對螃蟹也情有獨鍾,每到螃蟹上市的金秋季節,往往要買些蟹來食用。還常常用蟹肉做成“蟹殼黃”之類的點心。有時,魯迅還請他的弟弟周建人到他家裡來一起品嘗“大閘蟹”。不僅如此,魯迅在文章中也屢屢提及螃蟹,例如在《論雷峰塔的倒掉》一文中,魯迅生動傳神地描述了法海和尚躲進螃蟹殼子裡避禍的民間傳說。在《今春的兩種感想》一文中,魯迅說:“第一次吃螃蟹的人是很可佩服的,不是勇士誰敢去吃它呢?”讚賞那種不怕犧牲、敢於嘗試的精神。他甚至還有一篇叫做《螃蟹》的寓言故事,寫一隻老蟹為了脫殼時不被別的蟹吃掉,慌慌張張,謹慎小心地到處尋找藏身之處。雖然身邊的蟹花言巧語,但老蟹毫不動心,並斷然拒絕它們虛情假意的“幫忙”。魯迅用螃蟹的故事告誡人們要注意身邊那些口蜜腹劍、道貌岸然的偽君子。

在我國,中醫對蟹的藥用價值認識也同樣有着悠久的歷史,據清代王士雄所撰的《隨息居食譜》中記載:“補骨髓,滋肝陰,充胃液,養筋活血,治疽愈核”。據測定,螃蟹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及微量元素,對身體有很好的滋補作用。螃蟹還有抗結核作用,吃蟹對結核病的康復大有補益。螃蟹性寒、味咸,歸肝、胃經;有清熱解毒、補骨添髓、養筋接骨、活血祛痰、利濕退黃、利肢節、滋肝陰、充胃液之功效;對於淤血、黃疸、腰腿酸痛和風濕性關節炎等有一定的食療效果。不過,平素脾胃虛寒、大便溏薄、腹痛隱隱、風寒感冒未愈、宿患風疾、頑固性皮膚瘙癢疾患之人忌食;月經過多、痛經、懷孕婦女忌食螃蟹,尤忌食蟹爪。(轉自凱風網)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14: 《天天飲食》 20140909 大蔥爆豬肝
2014: 《天天飲食》 20140909 農家貼餅子
2012: 詢問有關洛杉磯轉機事宜,請網友幫忙
2011: 曉雨:榨菜鮮肉蘇月餅
2011: 阿黛:素素
2010: 朵而:我愛吃的面點--千層肉餅
2010: 十分鐘搞定家常版麻辣香水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