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好老几最后提供了原文的链接。否则我也懒得去找原文。只觉这篇文章说来说去不知道在说什么。有了链接就干脆直接去读原文了。
还好我现在读东西都很没耐性,如果要是像从前念哲学系的时候,一字一句的念,搞到最后神经病都出来了,也念不懂。所以最后就溜到文学院去了。速读的好处是能够很快的掌握文章最大的宗旨。有胡说八道的,能够很快的看出。免得浪费时间。
老几的翻译,我以前恭维过。(我这人是不太喜欢恭维人家的。说这的意思是,老几的功夫的确不错。)但是当我看原文的时候,不得不好奇的真实的去看他的一些翻译。发觉逐字逐句的忠实翻译也是可以非常失真的。
这一句是让我非常不能忍受的翻译:但所用是他自己的提出的存在者与存在行为的判断公式
这一句完全抹杀了“存在者”与“存在行为” 这两个词的重要性。而注意力是放在“判断公式” 上。什么判断公式?没有解释。这种例子比比皆是,因为这篇文章里有太多的专业用词。如果没有专业,没有解释,普罗大众根本无法阅读。
事实上没有什么判断公式。事实上就只是海德格儿的个人判断。没有公式。在整个的段落的意思中,重点就是“存在者”与“存在行为” 的矛盾。事实上这两个词还翻错了。原句是这样的:“but with his own critique of the equation of the act of being with the existence of beings“ “Existence of beings”不是存在者。应该是存在的存在。 “act of being"不是存在行为,而是存在的行动。这些概念在整个哲学史上是非常重要的。比如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思是一个动词,不是名词。这里就是在批评笛卡尔那个时代的哲学思想是错误的,误把细想的行动论证为存在的真实性。
为了方便读者,这句话的整个段落是这样的: Closer to our own time, Martin Heidegger also proclaimed the death of metaphysics, arguing that it happened not with the rise of modern science, nor with the appearance of modern historical consciousness, but with his own critique of the equation of the act of being with the existence of beings. In the entire course of philosophical history, according to Heidegger, being itself, the very act of being, was mistaken for, or attributed to, a particular being, most notably the highest being.
翻译是这样的: 离我们时代更近一点,海德格尔也宣布形而上学的死亡,认为它的发生不是由于现代科学的兴起,也归结于不符合现代历史意识的外观,但所用是他自己的提出的存在者与存在行为的判断公式。根据海德格尔的说法,在哲学史上的全过程,存在本身,作为存在行为的根本,被误以为是,或归因于一个特定的存在;这个特定的存在,通常的表现是为最高的存在 -
好了,这个说完了。我现在再要强调的一点还是我以前说的,卖肯恩的坐标的重要性。有了那个坐标,这种文章读起来就很容易懂。再读起别人的哲学也很容易不会被牵着鼻子走。再在自己做学问的时候,也不会空口说白话。卖肯恩的坐标除了我以前说的有关哲学的what, how, and why 以外。他也说了所有的哲学都是围绕着四个东西,就是words, things, thoughts and acts。所以你一碰到这四样东西时,都不能掉以轻心。或者你研究这四种东西的一种时,不要忘了其他三种。等等。
最后再说一些有关哲学的东西。这篇文章前半部都是在讲哲学史。当我用坐标在说时,人都以为我在说屁话。当这家伙掉书袋子时,人都尊敬得很。我就顺便讲一下,他讲到后来就说哲学演进到后来就演进到无限: Friedrich Schleiermacher’s speeches of 1799 developed this line of argument with respect to the fact of religion. Religion expresses the human sense of the infinite as the prior condition for conceiving anything finite. In Hegel, too, the idea of the infinite replaces the concept of being or of the highest being as that concept functioned in medieval philosophical theology. This new approach to philosophical theology, however, did not abandon the conception of God as first cause of the universe, the creator of everything. What was changed was the way of reaching that conception.
这让我想起我们的佛经。我们早就在讲无限了。大智度论里面讲空与有,其中的有又分为实有和法有。实有的东西就是那些你能看到碰到的东西。法有的东西就是根据因缘和合的法而来的东西。里面分析了又分析,分到最后就是无限的小,再根据无限的理念,到最后就是空。这里面的论证够你看的了。我给你个链接,有兴趣的可以去看: ww.dharma-academy.org/forum/forum11.htm
尤其是那个胡说八道的说中文是没有思维能力的语言。我就challenge 你去读大智度论。读完了再来说中文有没有思维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