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諍友
萬維讀者網 > 教育學術 > 跟帖
謝過.這個內容,還要好好理解.
送交者: GEORGES3000 2015月04月11日14:00:55 於 [教育學術] 發送悄悄話
回  答: 賜教不敢。但我可以保證沿着這一線前面還有境界。huixiang 於 2015-04-10 20:27:09












孔子所欲教的是道德。這個基礎就是老莊的道和德具體之所指(1)。



道德從老莊的道和德能夠轉為儒家的社會人倫道德(2)。



這兩種道德即聯繫又枉則直,節點在於孔子的(3)。



社會道德只有在多人的情形下成立,而老莊的道德是獨立而遺世的,即在“我”。孔子身上表現出這兩種,所以儒家即有克己,又有隨心所欲不逾矩。但孔子和其後的真傳孟子,都是立足於“我“。也就是說社會道德從自律而非他律而生,不能從外來,即不能外立其德。(4)



老莊講虛靜;孔子講學為己,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孟子講不動心,三者即使不能說是一個境界的不同描述,也可以認為是同一趨向。仁者心動就不可能得到真知,心與物糾纏了(5)。



孔子的教學因此至少一個方面是解開糾纏,使人認識或達於”我“,如:子貢曰:“貧而無諂,富而無驕,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貧而樂,富而好禮者也。”有”我“就使得道德能夠有所立足,常變即無道德可言。得了孔子之教,子貢仍然是子貢,而不是成為一子路。但孔子對中人以下,亦無可奈何。



以上12345隻散見於文獻,凌亂而不可引,這裡面頭緒極多,有待建立和慢慢整理。但有人一下就可以跳到5,那麼前面的都是累贅了。



小結:”聖人之靜也,非曰靜也善,故靜也,萬物無足以鐃心者,故靜也水靜則明燭鬚眉,平中准,大匠取法焉。水靜猶明,而況精神!聖人之心靜乎,天地之鑑也,萬物之鏡也。夫虛靜恬淡,寂漠無為者,天地之平而道德之至,故帝王聖人休焉。休則虛,虛則實,實者倫矣。虛則靜,靜則動,動則得矣。“(《莊子·天道》)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14: IB:常青藤大學的敲門磚
2014: 轉貼:比哈佛牛津更牛的印度理工學院
2013: 美國優秀教師制訂的55條班規
2013: 範例電視台本周末講座預告
2012: 這就是我從不吃深加工食品的原因。O(∩
2012: 好吧,我來說說“龍芯”為何不能成功。
2011: 從中國“家”的說文解字談海歸
2011: “方舟子”的這個,剽竊的比較通俗,清
2010: twocentsworth:淺談加拿大的公立教育
2010: 和諧拯救危機(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