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都觀察過。我的孩子也是從小就喜歡看書,現在是英法漢trilingual。不過漢語能聽能說,也可以勉強讀,但是不能寫。其實,只憑每周兩個小時的中文課,能有這樣的程度已經遠遠超出我的期望了。
其實對於有了母語環境的情況,漢字也沒有你說的那麼難學。
這裡的兒童讀物,都是儘可能避免那些比較專業的詞彙。英語口語常用的詞彙不過千八百而已,但是在專業詞彙上,真的是隔行如隔山。
一次我在多倫多進海關,海關人員問我隨身帶的一支藥膏是什麼,我說是用於我的神經性皮炎(neural dermatitis)。算是我以前做過藥物,還知道一點醫學詞彙。沒想到,那個母語是英語的人根本不知道我說的是什麼。我只好跟他說:一種皮膚病。然後還踢起褲腿讓他看我小腿上的皮膚病,他這才明白我說什麼。
其實呢,文字抽象有抽象的優勢,也有其弱勢。而且,你真的覺得中國人腦筋僵化到那個地步,看到“線”就一定想到棉線或者絲線?我倒是覺得除了精神病院裡的人,別人不會那樣想問題。也許你是誇張的說法吧?
你思索的問題,五四的時候就被那些新文化運動的大人物們思考的滾瓜爛熟了。他們多數是學貫中西的學者,但是最終漢字還是漢字。跟日語和朝鮮語不同,漢字是為漢語量身定做,客觀上說,確實比較難,但是對於漢語為母語的人說還沒有難倒那個地步。日語裡面漢字的一字多音是普遍的,中國人還可以憑藉形聲字幫助記憶大部分字,日語的“訓讀”只能死記。即使這樣日本人也沒有拋棄漢字。你說什麼日本有假名之類的,不錯,但是在日本不認識漢字的人基本被認為是文盲,如果你在這個問題上還要爭辯就沒意思了。二戰戰敗之後,日本人經過思索再三,不僅沒有廢除漢字,而且還提倡小學生開始就要學習書法,這是出於保護文化傳統的動機。說真的,看到日本小孩子的毛筆字,我們中國人應當感到慚愧。相比之下,韓國人終於可以不寫漢字了,結果現在回頭髮覺不對,要重新撿起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