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指的是到王明陽為止。培根以後西方就超越了。在此之前,西方值得稱道的似乎只有希臘三傑。與先秦的思想家們不分仲伯。三傑之後,特別是羅馬帝國五賢帝王朝之後,西方哲學就徹底衰落,按吉本說的就是“成了象牙塔里的形而上學,再未出現一流哲學家“(當然,中國焚書坑儒之後也沒好到哪裡)。所幸的是蘇格拉底的辯證邏輯在中世紀中後期(9世紀)又得以復興。不過即不是哲學家們的功勞,也非始於哲學領域,而是出現於歐洲法庭辯論文化中。
培根以後西方哲學復興靠的也是理科生(至少是准理科生,包括心理學實驗員們),而不是象牙塔里閉門玩邏輯思辨的形而上學“哲學家”們。笛卡爾萊布尼茨不用說,就是康德也是理科生。洛克和貝克萊的最重要,卻被後人忽略的,工作就是那些理工試驗的視覺和感知心理學案例的討論(不要糾纏於貝克萊後來偏執的“閉上眼睛就沒有懸崖”那類斷言,至少在讀叔本華之前不要去糾結),與被視為德國古典哲學的里程碑的康德超驗範疇哲學僅僅一步之遙(雖然康德排斥心理學)。當年王國維如果知道點心理學,或者稍微讀點洛克和貝克萊,他對康德哲學的結論會完全不同。
文化是什麼,不應該是哲學,至少最後才是哲學。德國的三德,路德歌德康德,從路德DIET OF WARMS後躲到城堡里開始德文寫作到哥德+康德德國成為思想帝國跨越了近300年。這中間是什麼,不是哲學,而是歷史。要了解西方文化,最重要的是了解西方歷史,然後才是政治,才是德先生和賽先生,最後才是哲學。意大利文藝復興起於《物性論》的原因不是因為古希臘二流哲學原子論,而是因為其對神權的質疑和對古希臘歷史的展示。同樣,法國啟蒙運動中哲學也不是主導。甚至歐陸的理性主義哲學還被認為間接導致了災難的法國大革命。
當今海內外想要了解西方文化,想要改良中國文化的國人應該先從了解西方歷史開始。記得美國60年代電影《THE ENEMY BELOW》中有個頗有寓意的情節,德國潛艇上一個水兵和美國護衛艦上一個水兵分別在讀書。德國水兵讀的是《我的奮鬥》,美國水兵讀的是吉本的《羅馬帝國衰亡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