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锲而不舍,立志倒韩
根据现有资料来看,麦田与韩寒第一次“相遇”很可能还是《南方都市报》2006年出版的那份《十年》特刊──在其《十年家国》这部分,它分别介绍了前十年中每年的代表人物,如1997年的邓小平、2002年的姚明、2006年的陈良宇──韩寒是1999年的代表,其文章的标题就是《1999年人物:韩寒 “80后”初试啼声》。不言而喻,在当时的《南方都市报》看来,24岁的韩寒是属于精英、领袖级别的“人物”,而35岁的麦田则属于芸芸众生之中的一个草民、一条虫子。
阮鹏和韩寒在“南都十年”上首次相遇
2006年年底,《南方都市报》发表《十年》特刊,回顾过去十年中该报及国家、社会的发展和变化。其中,韩寒被视为“80后”的代表“人物”,而麦田则代表“骨灰级网虫”这个“阶层”。这是目前已知的麦田与韩寒的首次交集。
前面提到,《十年》问世之际,麦田已经爬出了“网虫”的行列,“在北京开了一家网络公司——‘蚂蚁社区’。这是他第三次创业。”(《网虫:青春在网上晃晃悠悠》。)而就是在其“网络公司CEO”任上,麦田与韩寒发生了第二次交集。
众所周知,“网络公司”的性命不是攥在投资人的手中,而是攥在“网虫”的手中,它们晃来晃去的身影和搅来搅去的波澜就是网络公司的生命线。所以,麦田在2007年发了一篇博文,专门讨论一个名为“红色混混”的博客“为什么这样火”这个问题。这是该文的最后一句话:
“我经常说‘网感’。什么是‘网感’?网感就是好奇心!”(麦田:《他的博客为什么这样火?》,techweb麦田的博客,2007年10月11日。)
麦田后来一再宣称,自己之所以“质疑韩寒”,其唯一原因就是“好奇心”:
“真的没啥别有用心的目的。说到底,就是因为好奇。……搞这些,这个探索的过程,其实也是在满足自己好奇心的过程。我就这么一个目的——好奇心。”(麦田99:《为什么质疑韩寒和为什么道歉》,凯迪社区>猫眼看人,2012-1-25 4:24:29。)
“其实我的动机就是一点:‘好奇心’……”。(见麦田在天涯社区的回帖:2012-02-02 02:10:38。)
而恰恰就是在定义“网感”的这篇文章中,麦田提到了韩寒──这很可能是“韩寒”二字在麦田博文中的首次出现:
“红色混混不是徐静蕾,不是韩寒,不是作协会员郭敬明——总之,他是一个很平常的人,那么,他为什么这样火?:)” (麦田:《他的博客为什么这样火?》。)
显然,就像网虫麦田在2003年思考“夏JJ是如何在网络上吵作自己的”这个问题时会思考到“麦GG应该如何吵作自己”一样,2007年的CEO阮鹏在思考“红色混混的博客为什么这样火”这个问题之时,“韩寒的博客为什么也这样火”这个问题也一定曾在他的脑海中闪过。只不过是,当时的麦田一定认为,“韩寒博客的这样火”是合情合理的,因为韩寒是个“人物”,所以他才没有对之进行专门的研究。
从2009年起,新浪微博异军突起,那些混迹于各大论坛的网虫们开始蠕动到那里安营扎寨,试图重领风骚。而在蚂蚁网CEO阮鹏的眼中,新浪微博是一个“重要产品”。这是他在2010年5月自己说的:
“今天我的新浪微博粉丝即将突破1万。我很用心玩新浪微博4个月一步步积累。这么做有一个目的:我是做互联网产品的,twitter是一个重要产品,我必须自己深度使用到对这个产品有‘感觉’。产品经理往往喜欢看很多产品。但是,做产品要有‘网感’,‘网感’是‘用’出来的,而不是‘看’出来的。”(见麦田的腾讯微博:2010年5月6日 11:28。)
几乎是与此同时,麦田再次表达了他对韩寒──以及李宇春──的兴趣:
“韩寒在逐渐走向‘神坛’——这是我这一年多观察到的网络现象之一。”(见:2010年5月2日 17:42。)
“我的一个发现:李宇春常青树,不是争论于她的演唱,而是‘性别’;江苏台‘非诚勿扰’火爆,不是在于它的征婚,而是‘嘉宾极端言论’——这两个炒作的操盘,都不是基于各自‘本行’,而是大众的‘情绪’。不要在乎本行,始终跟随大众情绪——这就是炒作要点。”(见:2010年5月3日 17:58。)
也就是在发现了“炒作要点”、找到了“网感”之后,麦田开始了他的对韩寒的“质疑”。
需要提及的是,麦田“关注”韩寒还有一个重要背景,那就是,从2009年下半年起,方舟子就在他控制的新语丝网站上透露出了他要攻击韩寒的明确信号。(详见亦明:《方舟子为什么狂咬韩寒?》,中国学术评价网2012年1月29日。)从那以后,方舟子就开始在新语丝上连续发表攻击韩寒的文章。例如,从2009年12月到2010年4月间,新语丝的新到资料发表了8篇署名“胡胜华”、标题就含有“韩寒”二字的文章,它们的内容全部都可以用“倒韩”二字来概括。而麦田承认,他“从99年就开始留意方舟子及其‘新语丝’”(麦田:《过犹不及方舟子》,博客中国麦田的专栏,2004-09-17 00:58:00);并且,直到“寒战”爆发前夕,麦田还说自己对方舟子“一直非常支持;而且,支持快10年了,从他搞‘新语丝’开始。”(见:2011年11月28日 18:00。)所以说,麦田在2010年4、5月间盯上韩寒,肯定受到了方舟子和新语丝的启发和影响,唯一不能肯定的是这个影响到底有多大。
一、第一次质疑:《警惕韩寒》
2010年5月6日晚,麦田在新浪微博发布了一条要人们“警惕韩寒”的帖子。在引起广泛注意之后,麦田贴出了《警惕韩寒》这篇文章。19个月后,也就是在“寒战”爆发前夕,麦田将这篇文章追认为“我第一次质疑韩寒”。(麦田:《第三次质疑韩寒:让数据说话》,网易麦田的博客,2012-01-03 23:44:00。)
1、警惕什么?
《警惕韩寒》全文一千七百余字,分为“2008年”、“露馅”、“警惕”三节,分别讲述韩寒在2008年发生转型、转型后的韩寒站在“同情弱势,对抗强权”的立场关注“社会热点问题”、以及为什么应该警惕韩寒这三个问题。这是麦田对第三个问题的回答:
“你真的找不出一篇文章,韩寒是站在大众的‘对立面’!这太可疑了。”(注:粗体字型为原有。)
这是麦田本人的总结:
“本文只想说的就一句话:截至目前为止,韩寒根本没有独立思考,他所有的文章都是在迎合大众的情绪。并且,是‘不论事实’地迎合。” (麦田:《警惕韩寒》,新浪麦田的博客,2010-05-07 01:42:28。亦见:2010年5月7日 02:03。)
在发文十小时之后,麦田发了这样一条微博:
“我那篇关于韩寒的文章,新浪微博转发量是腾讯微博的20倍;而我在新浪微博的粉丝数是腾讯的2倍多。因为韩寒话题具有比较广泛的公众性,所以以此推断,目前新浪微博的媒体性,几乎10倍于腾讯微博”。(见:2010年5月7日 12:26。)
显然,麦田对韩寒的“第一次质疑”是其商业计划的一部分,目的之一就是测试新浪微博这个“重要产品”。后来有人把麦田在网上的历次“吵作”与他的“创业”历史联系到了一起:
“挨踢界的麦田办过蚂蚁网和百度说吧。至今此人三次进入公众视野。2010年5月10日发表《警惕韩寒》,两个月后,恰巧蚂蚁网倒闭。2011年7月29日大战凤姐,恰巧在百度说吧关闭之后,离职百度之前。2012年1月15日发表《人造韩寒》,恰巧1月13日,麦田创办的宝宝淘上线(O网页链接)。请勿阴谋论。”(见:2012-1-17 22:31。)
尽管有人把这个帖子@给了麦田,并且还把它转到了腾讯微博(见:2012年2月2日 16:45),但麦田一直没有搭理这个帖子。
不过,《警惕韩寒》一文的最大毛病并不在于它涉嫌商业炒作,而是在于它与麦田后来的其他倒韩文章一样,除了阴谋论般的揣测,就是逻辑紊乱、严重失实。例如,麦田两次强调“韩寒根本没有独立思考”,但他却根本就没有拿出任何证据来证明此点,他有的,不过就是这样的“推理”:因为韩寒“他所有的文章都是在迎合大众的情绪”。显然,按照麦田的逻辑,“迎合大众的情绪”与“根本没有独立思考”有着因果关系。这是部分新浪博客用户对《警惕韩寒》这一论点的评论:
“我觉得你的文章完全是放屁,你说韩寒【根本】没有独立思考,你还加黑色粗体,什么叫做【根本】呢?你说他是对公众情绪的迎合,那莫非他要处处以公众为敌,这才是独立思考?你是不是也想想周杰一样靠傍着别人的腿出名呢?”(发帖时间:2010-5-7 02:39。)
“‘韩寒根本没有独立思考’这句话说的有些绝对,他对某些事情的看法还是有特别的见解的。比如在奥运时期,他完全可以呼吁大家把事搞大,可他却告诉大家:‘不是时候,真的不是时候。’比如此次地震赈灾,有网友发表文章呼吁大家不要为ZF买单(这篇文章其实很有煽动性的,又不知道有多少愤青为它热血膨胀了),但他韩寒告诉大家,做好事,不是为某些人买单,而是为自己积德。毕竟人无完人,韩寒考虑问题必然不会那么详尽,可能习惯性的站在人民的立场想问题。”(发帖时间:2010-5-7
02:49。)
“你估计也是老写文字的人了,你不知道,有些东西,不经过独立思考是写不出来的吗?如何去分辨一个人总能和网民想到一块儿,还是他有意先看网络民意怎样,然后去写文章呢?这样的分辨办法如果没有,你的立论基础都没有。”(发帖时间:2010-5-7 08:41。)
“楼主以偏概全了,因为……所以韩寒所有的杂文都在迎合,并且是不论世事的迎合。你的这种逻辑是多么的可笑,你的‘独立思考能力’是多么的不行。总之我感觉你很傻,你观察的那两个问题我也观察到了,并没有得出你那种傻X的判断”。(发帖时间:2010-5-7
11:37。)
实际上,麦田不仅在逻辑上半通不通,他在事实上也是似是而非。针对麦田的断言,“你真的找不出一篇文章,韩寒是站在大众的‘对立面’!”新浪博客用户们用事实驳斥道:
“你真的通读韩寒的博客??????!!!!!!韩寒每次都站在公众这边??????!!!!!
1,为莎朗·斯通辩护遭围殴,但他永远坚持自己所看到的真相。
2,欣赏松岛枫,链接他的博客,再一次遭到围殴
3,家乐福顶住压力,依然是站在自己的立场。
“我不知你有何居心,但是请不要抓住你看到的一两篇博文就说你已经全部通读了,谎言如玻璃般易碎。”(发帖时间:2010-5-7 12:15。)
“我也不是韩寒的粉丝,但记得当初抵制家乐福和不批判莎朗斯通,韩寒没有站在所谓大众的一边。:(见:2010-5-7 23:32。)
更不可思议的是,为了证实自己的一个论点,即“2008年,是韩寒从自我走向大众的分水岭”,麦田还编造了一个瞎话:
“我个人一直比较欣赏韩寒。当我梳理韩寒全部博客时,我才发现自己的这个‘一直’,其实恰好也是从2008年开始。……我自己也因为上述三点,而从不太关注韩寒,到成为韩寒的粉丝之一。”
为什么说这是麦田编造的瞎话呢?这是因为,麦田后来的说辞一直是他关注韩寒始于2010年:
“我从前从来没有真正关注过韩寒,不喜欢也不讨厌,真就是没关注过。直到大约2010年3月吧,发生了一件事……”。(麦田:《为什么会质疑韩寒》,见:2011-12-25 00:07:00。)
“其实我以前从来不关注韩寒,我71生人,韩寒的东西离我比较远。我关注韩寒,完全诞生于一个巧合:2010年的泰州幼儿园屠童事件,我在新浪微博看到路金波的一条微博,对他的观点不认同,和他微博讨论了一下。”(麦田99:《为什么质疑韩寒和为什么道歉》,凯迪社区,2012-1-25 4:24:29。)
“我大约是2010年5月才仔细看署名韩寒的博文,立刻就感觉‘不真诚’。”(见:2012-4-5 21:02。)
考虑到麦田当时对韩寒的博文并不熟悉但却宣称自己“通读韩寒的新浪博客”这一事实,我们可以肯定地说,麦田在《警惕韩寒》中说自己从2008年起成为韩粉是在撒谎。其实,就在麦田抛出《警惕韩寒》之时,就已经有人指出他是在假扮韩粉:
“麦田麦老师是韩寒的粉丝──这是麦老师自已说的,依我看来麦老师粉丝是假炒作是真──作为粉丝你不理解偶像也就算了还要贬低偶像成名”。(发帖时间:2010-5-7 06:31。)
也就是说,麦田为了证成己说不仅不惜假扮韩粉、他还不惜编造瞎话。这实际上与他九年前通过先假扮“妹妹”、然后“仅仅改了一首诗的标题”来“倒版”,几乎是一麦相承。一年半后,麦田得意地说:
“我几年前还写过《警惕韩寒》,当时也是一群人骂。后来他们骂累了。我太偏执了,比较能抗骂。”(见:2011年11月16日 01:01。)
需要指出的是,《警惕韩寒》虽然后来被麦田追认为“我第一次质疑韩寒”,但麦田根本就没有对韩寒提出任何“质疑”──与“质疑”稍微有点儿关系的文字就是结尾那句“本文只想说的就一句话”,实际上是两句话:
“截至目前为止,韩寒根本没有独立思考,他所有的文章都是在迎合大众的情绪。并且,是‘不论事实’地迎合。”
除此之外,这篇文章还特别故弄玄虚地以这么七个字结尾:“本文,说与有心人”。
麦田倒韩第一枪
麦田的《警惕韩寒》一文不仅在网上广为传播,它还登堂入室,被收进期刊书籍之中。上图截自新浪网麦田的博客,下图分别截自《视野》2010年114期10页、《韩寒之谜》(武汉出版社2010年版)140页。
2、韩寒的回应
几乎与麦田发表《警惕韩寒》同时,知名公知许知远在《亚洲周刊》上发表了《庸众的胜利》一文。如果说《警惕韩寒》针对的是韩寒个人的话,那么《庸众的胜利》则是针对“韩粉”。无论怎么看,这两篇文章都预示着“倒韩”正在成为潮流,如果说在当时它还只是一股逆流的话。很可能是这个原因,曾经全力包装、炒作韩寒的《南都周刊》专门为韩寒搭建了一座平台,让他对这股逆流做出回应,这就是2010年6月18日问世的《韩寒:某个时刻必须是演员》一文。这是该文第一次提到麦田:
“网友麦田在《警惕韩寒》一文中举起炮轰的大旗:‘韩寒根本没有独立思考,他所有的文章都是在迎合大众的情绪’。相比前者简单直接的抨击,知名专栏作家许知远在《庸众的胜利》一文中,则言辞犀利地将矛头指向了当下社会,‘与其说这是韩寒的胜利,不如说是庸众的胜利,或是整个民族的失败。’”(罗小敷、石萌萌:《韩寒:某个时刻必须是演员》,《南都周刊》2010年22期。)
这是该文搭梯子让韩寒驳斥麦田:
南都周刊:最近有网友写了篇《警惕韩寒》,认为你并没有独立思考,写的东西迎合大众。
韩寒:我不认识他,虽然看过那篇文章,但内容记不清了。他陷入了独立思考的另一个怪圈。(大笑)独立思考是个过程,比如韩寒经过独立思考说还珠格格好看,这是我独立思考的产物,但不能说我迎合了那些认为还珠格格好看的老百姓。如果独立思考后,一定要有与众不同的见解,我觉得挺怪。事实上,我的一些与众不同的见解也被人骂得狗血喷头,无论是在捐款,抵制家乐福,还是日本女优等问题上,但事实上我就是这么想的。拿动机来怀疑人没有意义,拿动机来说事非常辛苦,会导致所有的知识分子、好人、慈善家都会被怀疑,这会让人很灰心。拿动机来说事的人本身就是坏人,人的动机会变,怀疑其动机不如追求其结果。我从来不怀疑人的动机。
南都周刊:麦田研究了你的博客发现,2008年你开始写时事评论,在此之前为什么没写?
韩寒:有写啊,但因为2008年要出博客文集,都删掉了,这是出版商的要求。2008年以前我喜欢跟个体玩,看不惯很多人。但事实上,如果细心感受我的文字,会发现那时看不顺眼的和我现在抨击的有共同之处,都是腐朽,愚昧,骗人,说冠冕堂皇的套话。后来我觉得事实上人没有那么坏,他们在小圈子玩,混口饭吃,话说到底也没人听。我当时较真,现在想跟白烨道歉,他没那么坏。人不可能百分百坏,一定会有好的那一面。当我们看到的坏事越来越多,很多人组成了一个利益群体时,那才是很坏。
这是韩寒在该文中直接点麦田的名字:
“他们觉得我在炒作,这就是动机论。我觉得他们不解风情,像麦田那样。他们只能以自己的角度分析韩寒做事的目的,但他们不了解我。我玩的时候风情万种。我真的觉得好玩,不解风情的人往往会质疑人的动机。”
没有见到麦田对韩寒上述回应的评论。但可以肯定地说,麦田知道它的存在。
3、“警惕”之后
按照麦田后来的说法,他对韩寒的第二次质疑发生在《警惕韩寒》19个月之后,即2011年12月25日发表的《为什么会质疑韩寒?》。可是,根据同一个麦田,在那两次质疑之间,他对韩寒的质疑又从来没有停止过。这是麦田的原话:
“我坦率的说,我一直在质疑韩寒的文字可能是商业包装,有人代笔,而微博因实时发表,很难代笔,所以韩寒不玩微博。”(见:2011年11月17日 01:20。)
确实,就在那之前两天,麦田在腾讯微博发了一个帖子,“质疑”韩寒的不少文章是路金波代笔。这个帖子后来被麦田删除了,但其内容仍旧可以从现存的评论中找到蛛丝马迹:
麦田:“文字是有气息的。我虽然是一个理工男,但我对文字的敏感,算入流的。我的文字感觉不会错的。呵呵。”(见:2011年11月16日 00:02。)
何建晔:“在韩寒的事情上,和麦田判断一致~即便如此,韩寒还是很出色的。一种商业模式而已~”。(见:2011年11月16日 00:09。)
何江涛:“麦兄怀疑讲证据。如韩寒不少文章真是路金波代笔,两人你情我愿,各得其所也很好,但对打破韩寒偶像有贡献。”(见:2011年11月16日 00:13。)
麦田:“都不用聊天。看韩寒演讲就能猜出一二——韩寒演讲是要看稿子念的。[url.cn]”。(见:2011年11月16日 00:19。)
而在指出“韩寒不玩微博”的原因是“很难代笔”之后,麦田接着发微博攻击韩寒对微博的看法。原来,当时中国新闻网转发了一篇稿子,题为《韩寒承认用马甲上微博:只看不写,当获取资讯》。而潇湘晨报的腾讯微博在推介这篇文章时,说了这样一番话:
“ 【韩寒:正义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我在微博上有马甲,但是只看不写,把它作为一个获取资讯的方法。你在上面发现,中国人都好正义啊,如果真的有那么多正义的人,这个国家早就不是这个样子了。扮演正义多容易啊,你转、你发一个声讨,就变成了一个正义的角色。”(见:2011年11月17日 13:52。)
这是麦田的评论:
“这是韩寒文章惯用的手法——先曲解放大一个片面概念,然后以之为目标进行批判。。。微博固然有‘扮演正义’之罅隙,但微博对于中国社会的积极作用,早就彰显。韩寒无视微博主要、积极作用,片面放大微博的小弊端,其实类似某些人常用‘微博充满谣言’妖魔化微博,都是诡辩而已。”(见:2011年11月17日 13:57。)
显然,麦田这番议论的逻辑是这样的:第一,“微博因实时发表,很难代笔,所以韩寒不玩微博”;第二,韩寒之所以要批评微博假扮正义,就是在为自己不敢上微博寻找借口,以掩盖代笔这一事实。
如果孤立地看麦田的“论证”,它似乎在逻辑上是能够成立的。可是,将它与麦田的相关言论结合着看,问题就暴露了出来。原来,麦田对微博的看法与韩寒几乎一模一样。看看麦田本人当时是如何“妖魔化微博”的:
“总的说来,对一个深度用户来说,微博上充满了暴戾气息,其程度远甚当年的论坛。之所以如此,在于微博信息流传的‘主流’是‘时政话题’。每天的各种时政热点,即使你没收听,但保不齐某人一个转发,就被你看见了。所以,微博真的是生活的‘脉搏’,当下生活的焦虑、暴戾被它准确映射到网上了。”(见:2011年10月13日 05:15。)
“……其实微博现在已经成为很多利益集团博弈的平台,此事可见一斑。网友宜多观察,勿盲从”。(见:2011年10月30日 23:07。)
“我算是看出来了,在微博上,只要是发牢骚的、怨社会的,转发率都贼高。”(见:2011年11月2日 00:19。)
“男人维权,要么杀人,要么忍气吞声;女人维权,要么再被强奸一次,要么忍气吞声——这种非此即彼非黑即白的简单线性思维,在微博层出不穷,受到很多人的明示支持或潜在认同。但,这是荒谬的!这是反智的!!这是愚昧!!!”(见:2011年11月11日 21:03。)
也就是说,就像他在2010年5月为了证成己说而假扮韩粉一样,在2011年11月,麦田为了证成己说,即韩寒不上微博是因为微博无法代笔,麦田不惜改变自己的一贯观点,把“荒谬的!这是反智的!!这是愚昧!!!”的微博说成是“对于中国社会的积极作用,早就彰显”。
只许麦田撒泼,不许韩寒发火
在2011年11月17日之前,麦田对微博的看法与韩寒几乎完全相同,甚至更差。但是,当韩寒在这一天发表言论批评微博后,麦田马上对韩寒的言论进行抨击,说他“无视微博主要、积极作用,片面放大微博的小弊端……妖魔化微博”。
实际上,微博的“负面作用”被很多人认识到。在韩寒之前,美国《外交政策》杂志就把新浪微博称为“世界上最佳谣言机器”(“China's Sina
Weibo is the world's best rumor-mongering machine ever.”)(Larson, C.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Rumors. Foreign Policy, July 8, 2011.)而在麦田之后,王小山也把微博说成“像是一个巨大的粪坑,而且很多根搅屎棍,冬搅三九,夏搅三伏,没有了局。”(见:2012-1-30 20:51。)实际上,主要是因为这个“谣言机器”和“粪坑”属性,新浪微博才能够成为“寒战”的主战场。
问题是,为什么一贯“妖魔化微博”的麦田会一面指责韩寒“妖魔化微博”、一面大谈“微博对于中国社会的积极作用”呢?最合理的解答就是,在《警惕韩寒》之后,尤其是在韩寒在《南都周刊》上嘲笑了麦田之后,麦田对韩寒的“关注”已经变成了私人怨恨,所以他才要寻找一切机会、制造一切理由来诋毁对方。确实,《警惕韩寒》不仅让麦田在互联网上惨遭板砖的拍砸,而且,在传统媒体上,麦田也没有捞到丝毫的便宜。(见:《作家许知远向韩寒开炮》,2010年5月11日《华商报》;杨早:《倒寒,还是倒春寒?》,《南都周刊》2010年5月21日;罗小敷、石萌萌:《韩寒:某个时刻必须是演员》,《南都周刊》2010年6月18日。)这对于“战神级砖手”来说,既是奇耻大辱,也是激发其报仇雪恨之心的猛剂──那个“乏味、尖锐、你死我活”的麦田被“风情万种”的韩寒气得“死去活来”了。
除了对韩寒的怨恨之外,麦田在当时还有“吵作”自己的急需。2011年12月22日,TechWeb在腾讯微博发消息说:
“【麦田再次创业】今日有消息称,百度社会化网络事业部前总监麦田(阮鹏)已经再次创业,并且已经成立了‘北京宝宝淘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不过,创业具体方向目前尚不清楚。不过,麦田曾在今年7月份表示,未来还是会继续做SNS。如此十年磨一剑,以期小成。[url.cn]”。(见:2011年12月22日 20:41。)
前因后果
麦田对韩寒发起第二轮攻击,与他的第N次“创业”在时间上有先后关系。(截图来自“全国企业信息查询”专业网站“天眼查”。)
二、第二次质疑:《为什么会质疑韩寒?》
2011年12月23日,韩寒在其新浪博客发表《谈革命》一文。第二天,他接着发表《说民主》。圣诞节过后,他又发表《要自由》。这三篇文章因其巨大影响而被称为“韩三篇”。据韩寒在《我的2011》中说,他写“韩三篇”的目的就是要“杀戮群众”。也就是说,“韩三篇”的出现,使麦田19个月前提出的“警惕韩寒”的唯一理由──“你真的找不出一篇文章,韩寒是站在大众的‘对立面’!”──,荡然无存了。可是,“韩三篇”不仅没能冰释麦田对韩寒的“警惕”,恰恰相反,它们的出现反倒使麦田加快了“质疑”的步伐。事实是:在“韩三篇”发表之后的一个月内,麦田发表了至少八篇“质疑”韩寒的文章,是麦田倒韩历史上最高产的时期。仅此一点即可证明,麦田当初“警惕韩寒”的理由是蓄意编造的。
1、平安夜枪声
2011年圣诞的钟声刚刚敲响,麦田就在其腾讯微博推出《为什么会质疑韩寒?》一文。十天后,它被麦田追认为自己的“第二次质疑韩寒”。那么,这篇文章都说了些什么呢?这是其中的四大要点:
第一,2010年3月前后,泰州发生砍杀儿童事件,先是路金波发了几条微博,然后韩寒发表文章,麦田认为韩寒的文章“绝对就是路金波微博的扩充版,无论观点还是用词,完全一致。我当时的第一感觉,这tmd哪是韩寒啊,这是一个牵线木偶啊。”
第二,韩寒的博客风格在2008年发生了突变。
第三,韩寒讲演,离开讲稿就磕磕巴巴,词不达意。
第四,韩寒不上微博,用奥卡姆剃刀原则来解释,其原因就是微博不容易让人代笔。
麦田对韩寒的第二次质疑
其实,麦田“第二次质疑韩寒”中的四条,只有第一条算得上是“合理质疑”──如果它附有相关证据的话──,其余的都可以用“牵强”二字以蔽之。例如,麦田用“奥卡姆剃刀原则”来解释韩寒不上微博,就极为可笑:第一,韩寒早在2010年就曾上过微博,后来因为不喜欢而停掉。而在“寒战”爆发后,韩寒再次开通微博──所以,麦田的立论之基就不能成立;第二,韩寒不仅在当时就解释了自己为什么不愿意上微博(见《韩寒:正义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2011年11月16日《南方都市报》;凤凰网转发这篇文章时,把标题改为《韩寒:微博上很多人扮演正义 爱把悲剧当娱乐事件》),他后来也曾多次解释(例见:韩寒:《少年游》,新浪韩寒的博客,2012-04-08 22:39:31);第三,即使韩寒至今不上微博、也从未做过任何解释,奥卡姆剃刀首先割到的也应该是“人家就是不愿意”,而不是麦田所说的“微博无法代笔”。
不过,最奇怪的是,麦田在提出那个唯一可能的“合理质疑”之际,即说韩寒的博文是路金波微博的“扩充版”时,却既没有提供路金波的微博截图,也没有提供路、韩二人的文字对比,以证明它们确实“无论观点还是用词,完全一致。”这未免太过奇怪。事实是,麦田所指的韩寒博文就是《孩子们,你们扫了爷爷的兴》,该文总共一千二百余字,大约相当于10条微博的容量,因此,其内容也绝非路金波的那“几条微博”所能够覆盖。实际上,麦田后来一直说让他“起疑”的是路金波的“一条微博”:
“……我在新浪微博看到路金波的一条微博,对他的观点不认同,和他微博讨论了一下。”(麦田99:《为什么质疑韩寒和为什么道歉》,凯迪社区,2012-1-25 4:24:29。)
“当初就是路的一条微博,让我起疑”。(发帖时间:2012-8-2 23:36。见新浪微博帖子2012-8-2 22:19下面的评论。)
“因路金波的一条微博,让我在2010年5月开始关注韩寒。”(麦田:《致方舟子:衷心希望你能灭“小我”,存“大我”,自我提升》,2012年9月12日。原文已被删除。)
也就是说,麦田当年反复强调的路金波的“几条”、“那几条”微博,实际上只是“一条”。
更让人感到奇怪的是,早在19个月前,即在“第一次质疑韩寒”时,麦田就曾提到过韩寒的这篇文章。但在当时,麦田压根就没有提到路金波,更不要说指出该文与路金波微博的关系了。这是《警惕韩寒》一文中的相关文字:
“第二篇文章是关于泰州的《孩子们,你们扫了爷爷的兴》。在文章中,韩寒压根没有真正试图去分析凶手杀人的原因,而是说,‘这个社会没有出口,杀害更弱者成了他们唯一的出口’;‘这些杀人事件的产生很大原因是这个社会不公正,不公平’。这两个说法,都不是理性的,但都是老百姓‘爱听’的。读到这里,我才顿悟:要警惕韩寒”。
假如麦田在2011年12月“第二次质疑韩寒”时所说是实,他有什么理由在2010年5月“第一次质疑韩寒”时隐瞒该文“是路金波微博扩充版”这么重大的发现呢?既然在事发19个月之后,麦田对它的记忆还是那么的“犹新”,这难道不说明他的手头握有真凭实据吗?那么,他又有什么理由至今不把这样的证据公布于世呢?
其实,仅凭麦田后来把这条微博删除、以及他在其“名著”《人造韩寒》一文中对条证据只字不提这两个事实,我们就可以大致猜出事情的真相──不外是捕风捉影,就像他在八年前说慕容雪村删陈黎的帖子是因为前者与春风文艺出版社有什么猫腻一样。事实是,韩寒和路金波是好朋友,并且同属一个“阶级”,因此两个人对于同一事件有相似或者相同的看法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所以,除非麦田真的能够证明韩寒的文章在文字上是路金波微博的“扩充版”,他讲的那个故事一钱不值。
总而言之,根据大量的旁证,我们可以断定,麦田对韩寒的第二次质疑,不过就是他借助“韩三篇”的另一次“吵作”。
2、暗中吵作
2011年7月29日,麦田以新浪微博对罗玉凤的“反人类”言论拒不处理为由,将自己的新浪微博清空,并且宣布“离开新浪微博”。(详见:《知名IT人士麦田退出新浪微博 因不满罗玉凤无底炒作》,
互联网的一些事,2011-08-01。)而据麦田自己的测试,“新浪微博的媒体性,几乎10倍于腾讯微博”。所以,他在腾讯微博发的倒韩帖子,一般都是在被他人转到新浪微博之后才能产生一些影响──实际上,麦田在别处点火、他人将火种引进新浪微博,已经成了“寒战”前麦田倒韩的模式。而《为什么会质疑韩寒?》这个帖子,就是被一个叫“isamoz”的人转到新浪微博的。这是她在转发之际给麦田做的广告:
“麦田在腾讯发一则长微博《为什么会质疑韩寒》(见图):质疑‘公民韩寒’是路金波操刀代笔的假人一枚,真韩寒乃是三重门后08年博客以前的那一位。若是真:80后偶像破产在即;经典商案横出江湖;一周内各地报纸文化版头条轻松搞掂。真是一记猛料。若有人在微博作赌局,真一场好赌。你买哪边?你怎想?
”(见:2011-12-25 02:21。)
第一个转发这个帖子之人就是麦田的老搭档陈黎(新浪微博网名“madmadmadmad”)。这是陈黎在转发之际发表的评论:
“麦田的怀疑让我想起了新浪博客acosta疑似造假的事,但需要拿出证据才有爆炸性”。(见:2011-12-25 12:35。)
紧接着陈黎的是科幻作家宝树的评论:
“什么质疑,没半点过硬的东西,自我炒作罢了。”(见:2011-12-25 12:39。)
陈黎马上回敬一帖:
“你不了解麦田,他从不屑于炒作,他只对真相感兴趣”。(见:2011-12-25 12:42。)
简言之,陈黎是那个帖子下面最卖力气的推销商,在一天之内至少转发了6次,除了高唱麦田的调调,就是为麦田辩护。最奇的是,陈黎还代麦田向方舟子求助:
“转给 @方舟子查查韩寒是不是木偶,我也发现他的小说和杂文差别特大,韩寒转型为意见领袖很蹊跷”。(见:2011-12-25 14:22。)
而在腾讯微博,麦田也与这个“isamoz”(她在腾讯微博上叫“amoz”)大唱二人转:
“我希望媒体能顺着这个线索,深挖下去。但是不要提我的名字了。我是IT男,不混文化圈。”(见:2011年12月25日 02:20。)
那么,这个“isamoz”或“amoz”到底是谁呢?她自称毕业于南京大学,显然也是搞英语翻译和教学的,因此她极可能是陈黎的校友。就在吵作麦田的帖子之前一个多月,她还吵作了陈黎翻译的“重口味”作品《肠子》。(见:2011年11月13日 18:15。)事实是,这个“amoz”不仅与陈黎极熟,她跟麦田也不陌生。不到一个月,麦田又专门发帖“推荐收听”:
“amoz很不错。思辨能力极强的女人。”(见:2011年12月8日 08:28。)
因此,一个合理的推测就是,这三个人出面联手吵作《为什么会质疑韩寒》一文,是一个有预谋的行动,就像麦田和陈黎在天涯社区联手吵作时那样。
一男二女三人转──麦田的花花肠子
左:2011年11月13日,amoz在腾讯微博和新浪微博(见:2011-11-13 18:19)吵作陈黎的译作《肠子》、及陈黎在九个月后自己叫卖《肠子》(见:2012-8-5 13:42)微博的截图;中、右:12月25日,麦田与amoz、陈黎联手吵作他对韩寒的“第二次质疑”。“寒战“爆发后,amoz说:“因我一向相信陈黎,而陈黎信麦田,于是我也就不怀疑麦田的动机为人。”(见:2012年1月20日 12:03。)
也就是在这样的吵作之下,amoz的那个转发帖子惊动了罗永浩、宁财神、一毛不拔大师这样的大V,结果它被转发了两千多次。不过,在转发者当中,信服麦田的人并没有几个。这是宁财神的评论:
“哥,您真的高估路总了……”(原帖已被删除,转发帖见:2011-12-26 13:06。)
这是一毛不拔大师的附和:
“没错,纵观这几年@路金波 写的影评书评自我表白,丫也就是个拧巴小清新女文青的水平,当然阴谋论狂麦田也可以说这些其实是韩寒写的 ”。(原帖已被删除,转发帖见:2011-12-26 13:06。)
这是罗永浩的结论:
“呵呵,早就说麦田是一个弱智,还跟朋友们在饭桌上为这争执过……以后不用争了。”(见:2011-12-26 18:02。)
总而言之,麦田对韩寒的第二次质疑就像他的第一次质疑一样,也以灰头土脸草草收场。
3、紧锣密鼓
很可能是为了配合对“第二次质疑”的吵作,麦田在2011年圣诞节这一天还发表了《韩寒2论》这篇文章,其内容就是评论韩寒的《谈革命》和《说民主》──《要自由》在当时还未曾问世。
下面将会提到,“韩三篇”的前两篇属于“五毛”之作,而麦田则是“自干五”和“精英”的杂合体,所以,“韩二篇”的观点实际上与麦田的一贯观点非常相像,就像韩寒对于微博的观点与麦田的观点非常相像一样。可是,在《韩寒2论》这篇文章中,麦田却表现得好像是对这两篇文章恨之入骨似的:他先是把韩寒的这两篇文章定性为“铁板钉钉的‘维稳派’”;然后,在文章的结尾,他又用六个血红色的大字来概括韩寒的这两篇文章:
“稳定压倒一切”。(原帖已被删除,转发帖见:2011-12-25 21:51。)
后来,麦田还把“韩三篇”定性为“反民主”,并且把它们说成是自己“质疑”韩寒的起因:
“如果不是反民主的‘韩三篇’,谁理赛车手韩寒啊,你看我质疑郭敬明吗?”(见:2012-11-17 15:47。)
也就是说,在麦田看来,韩寒迎合群众是“警惕韩寒”的理由;韩寒“杀戮群众”则是“质疑韩寒”的理由。这不就是所谓的“动辄得咎”吗?
其实,麦田之所以要在众人围殴韩寒之际打太平拳,撰写这篇毫无影响的文章──现在你几乎找不到这它──,其主要目的就是要制造对韩寒的仇恨。看看这段话:
“那么,韩寒有这两篇‘维稳派’的文章错了吗?我认为他错了,因为我比较相信民主自由的观点,所以我认为韩寒‘维稳’错了。这个事情对我很重要,我要澄清,所以我会说,韩寒你错了。但是把我放到芸芸众生的网民中,我个人的判断就不重要了。我认为韩寒‘维稳’错了,但还有一大拨原本就是‘维稳派’的人,会认为韩寒正确。比如胡锡进,今儿还专门表扬了韩寒。那么,凭什么我的判断,就一定比胡锡进的判断更正确呢?所以我想说的是,不用介意我们这些人对韩寒‘维稳’的批评,也不用介意胡锡进对韩寒文章的肯定。因为这本来就是两种思想的批评博弈啊。”
麦田的这一大套弯弯绕,就是想要告诉他的读者这么一句话:韩寒是与胡锡进同类的五毛。麦田当然知道,胡锡进的名声很臭,尤其是在互联网上。
还是为了煽动对韩寒的仇恨,麦田“恶毒地”写道:
“韩寒文章中,突然谈到马化腾。在当下中国环境,在一篇政论文章中莫名其妙谈到商业公司,而且指名道姓,这非常不道德,甚至可以说恶毒。”
在以数以万计的对《谈革命》的评论中,上面这个挑拨离间的评论很可能是独特的,也是唯一的。
最奇的是,麦田还满腔怨恨地把韩寒的父亲也扯了进来:
“韩寒的文章发表后,引来反驳。这其实非常正常啊。但是韩寒的爸爸在微博上开始哭了,‘不能不让我家韩寒说话啊’。我擦,我这就诧异了。你们家韩寒第一说话了,还说了2句;第二你们家韩寒说话了,声音还巨大无比,都成网上热点了;第三你们家韩寒几百万粉丝不是吃素的,但凡反对韩寒的,都被骂惨了。比如王小山和我。怎么到了现在反而成了不让你们家孩子说话呢?!”
麦田说的“韩寒的爸爸在微博上开始哭了”,指的很可能是韩仁均的下面这个帖子:
“我还是觉得那些不解风情的朋友不能因为韩寒读书少学术差不专业就要求他闭嘴;韩寒说的话再肤浅,也不能不许他用这些词作标题,就像你姓金的话生了儿子哪怕智障也大可文不对题取名正日、日成,只要不讳本朝就行;韩寒两篇博文只是一些问答,大家有才能有兴趣尽可以去写专著系统论述,供全国人民学习。”(见:2011-12-25 12:14。)
韩仁均所说的“那些不解风情的朋友”很可能是在特指麦田,因为早在2010年6月,韩寒就说过麦田是“不解风情的人”。如果你了解麦田,你就会知道韩仁均的帖子会怎样刺伤他那颗玻璃心。所以,麦田要以牙还牙:
“希望大家不要看到韩爸爸的哭诉,就真的挺身而出。大家要聪明点,先看清楚事实到底是怎么样的。举例来说,韩寒现在的话语权之强大,很类似一个全副武装的警察在和一个屁民争执。然后你一个赤手空拳屁民听了韩爸爸的哭诉,立刻跑去捍卫警察不‘挨打’。你说你不是傻x吗?”
看明白了吗?麦田之所以要把“韩爸爸”拎出来,就是要“屁民”们看着韩寒“挨打”而不伸援手──否则你就不仅仅是一个“屁民”,而且还是一个“傻x”。
总而言之,到了2011年底,麦田对韩寒的“关注”已经变成了“怀恨在心”了。实际上,当时就有人注意到此点了:
“麦田,两年前就是韩黑。纯粹是一个小人。只要是韩寒说的不管对错,他都要反对”。(发帖时间:2011-12-25 22:14。见新浪微博帖子2011-12-25 21:51下面的评论。)
韩黑黑韩
早在2011年年底,就有人认定麦田是一个韩黑。而在麦田的《韩寒2论》下面,他的老搭档陈黎鼓动媒体“深挖韩寒”,这与麦田后来的主张“不谋而合”,因此说明麦田此文的目的就是要“黑韩”、“倒韩”,而不是什么“质疑”。
4、旁敲侧击
2011年12月26日凌晨五点半,韩寒在新浪博客发表《要自由》。如果说《谈革命》、《说民主》是五毛之作的话,那么《要自由》就是“公知”(美分)之作。也就是说,对于刚刚摆出“公知”的架势大骂韩寒是“维稳派”的麦田来说,《要自由》相当于一个回马枪,杀了麦田一个措手不及。所以,麦田即使不向韩寒道歉,他也该保持沉默才对。可事实却恰恰相反:麦田在当天就赶写出了一篇新的评论文章,题为《“公知韩寒”和他要的“自由”》;并且,非常意外地,这篇文章至今还没有被麦田删除。那么,麦田都说了些什么呢?这是麦田自己的总结:
“‘韩三篇’一语以敝之:‘革命民主’两篇的关键词——‘维稳’;‘自由’一篇关键词——‘跪求’。”(见:2011年12月27日 23:05。)
也就是说,麦田认为,韩寒的《要自由》不是以“革命派”的姿势和手段去“要自由”,而是在乞讨和哀求“自由”。所以,麦田告诉韩寒他应该如何去“要”:
“1, 作为公民,韩寒写出正式的书面请愿信(而不是一篇博客),并签名
“2, 作为公民,韩寒立刻行动,在马上就要召开的人大会递交请愿信,要求人大重新审议出版自由,新闻自由相关法律”。(麦田:《“公知韩寒”和他要的“自由”》,网易麦田的博客,2011-12-26 22:23:00。)
早在2010年5月,也就是在麦田吵吵嚷嚷要大家“警惕韩寒”之际,慕容雪村就曾写过这样的话:
“好像很多人都在等着韩寒骂出‘打倒XXX’来,好像不说这句话就不能证明他有良知似的。对此我不敢苟同。每个人都有趋利避害的权利,韩寒也不例外。平和的态度永远都重要,过于偏激只会使事态激化,以温和代替愤怒,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多讲讲常识,多研究点实际问题,少说些假大空的话,这就是启蒙。”(发帖时间:2010-5-7
00:15。原帖已被删除。)
毫无疑问,慕容雪村当年所说的“很多人”之中就包括麦田。而麦田的《“公知韩寒”和他要的“自由”》一文的实质也确实是要逼迫“韩寒骂出‘打倒XXX’来”,以使“事态激化”。最奇的是,仅仅三个月不到的时间,麦田就又变了一副嘴脸。当时有人发了这样一个帖子:
“刚给@方舟子打电话,请他打韩之余以其巨大影响力抽空关注一下刑诉法修正案73条,他以法学不是其专业婉拒。当然我尊重其选择,虽然包括我在内的许多非法律专业人士都看得懂73条的危害所在,况且是从美国留学回来的博士。”(见:2012-3-12 21:56。)
见此,麦田恨恨地说道:
“你这样‘绑架’他人,虽谈不上‘无耻’,但绝对‘无聊’。”(见:2012-3-12 22:59。)
为什么别人仅仅要求方舟子“关注一下刑诉法修正案73条”就被麦田骂为“绑架”、“无耻”、“无聊”;而他麦田命令韩寒“立刻行动”到人大请愿却那么义正词严大义凛然呢?对于这种看似无解的矛盾,最简单的办法就是使用麦田最拿手的奥卡姆剃刀。而这把剃刀剖开的,就是“仇恨”二字。对,在当时,麦田对韩寒的仇恨已经到了让他丧失理智──所谓“丧心病狂”──的地步。也就是说,韩寒无论是要当五毛还是要当公知,麦田都会把它当作攻击韩寒的借口。
绑匪双镖
麦田本人刚刚“绑架”了韩寒,就转过脸来指责别人“绑架”方舟子。
事实是,麦田当时已经不屑于掩藏其借着“韩三篇”之机来煽动对韩寒的仇恨这个目的了。看看这两个帖子:
“比较起来,‘韩三篇’太可恶了,让多少本来就有点糊涂的人,变得更糊涂啊。而且他做这些事情,完全是‘消费政治’的商业行为。因为商业目的,把多少人引入歧途!”(见:2011年12月27日 23:52。)
“1,‘韩三篇’否定的不只是暴力革命,还包括和平方式改革;2,中产阶级想‘苟安’,拒绝变革,我们这辈子也没几十年了,也许苟安可得;但祸延子孙,子孙会付出更大代价。这不是一个负责任父亲的态度”。(见:2011年12月28日 22:13。)
2012年元旦,麦田发了这样一条微博:
“我和韩寒罗永浩都没有私仇也没有宿怨,大家还都不是一个行业的。为什么我一直盯着韩寒和罗永浩?因为他俩都是利用互联网,形成了‘偶像崇拜’,尤其在80
后群体中。我警惕所有‘偶像崇拜’,无论小‘偶’或大‘偶’,‘偶像崇拜’绝对是反智的。。。力所能及地去揭露和批评反智,就是我为什么盯住韩罗”。(见:2012年1月1日 23:38。)
显然,在当时已经有了“麦田和韩寒有私仇也有宿怨”这样的传言,所以他才会出面辟谣。而麦田辟谣的方式,就是给韩寒,还有当时正与方舟子鏖战的罗永浩,扣上“反智”的帽子。但问题是,麦田当时已经“盯着韩寒”长达19个月了,“质疑”韩寒的文章也已写过多篇,他为什么在此时才想起扣这顶大帽子呢?再者说,即使“偶像崇拜”真的属于“反智”范畴,那也只是“崇拜偶像之人”在“反智”,除非韩寒曾鼓励、支持过别人把自己当作偶像来崇拜,它与韩寒又有什么关系呢?所以说,与其说“反智”是麦田扣在韩寒头上的大帽子,倒不如说是麦田本人用来遮羞的破抹布,它所遮挡的就是麦田那张被仇恨扭曲了的嘴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