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广告服务 技术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简体 繁体 手机版
分类广告
版主:诤友
万维读者网 > 教育学术 > 跟帖
美联社转移报道对象 不再只为美国服务(图)zt
送交者: gongyou 2008月08月11日22:57:40 于 [教育学术] 发送悄悄话
回  答: 那你叛国投靠西方世界算是什么行为!yuan2 于 2008-08-11 17:59:37
美联社转移报道对象 不再只为美国服务(图)

倍可亲()  



 北京奥运会,美联社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了美国意外的地方,媒体间的新闻大战也成为他们报道的内容

  体坛网特约评论员ML.魏德特一年前,我和史蒂芬·韦德(具备25年大赛经验的资深体育记者)被美联社派到中国,进行奥运报道的准备。临行之前,我和克里斯蒂(现美联社突发重大新闻部主任,曾经掌管美联体育部多年)谈了很久,他告诉我,北京奥运的报道工程的难度将会超出想象,而你得到的震撼也会超出想象。如他所说,我在中国经历了非凡的一年。

  6月,我们成立了新北京分社,和本土唯一持权转播商NBC达成了新的合作协议,第一次有专项体育记者的加入,一系列的美联新产品……我好像在经历一场人类狂欢节,又像在准备第三次世界大战。想想,即使在以后50年里,还会有哪座城市会花上400多亿美元来准备一场运动会。我敢说,伦敦不会, 2016年的任何一座城市也不会。为了报道这样的盛会,美联社作出了让我瞠目结舌的改变。

  以往的奥运会对美联社而言,报道重点永远只可能有两个:美国的运动员以及美国人感兴趣的比赛项目。但在北京,我们不仅将派出一名记者专门报道中国奥运代表团,还会派出三名专栏作家加上前NBA球员克里斯·韦德专门为我们撰写奥运专栏,此外还有两名博客作家,其中一个甚至专门用中文写作。我们还有专门的记者作为随队记者跟踪乒乓球、羽毛球、柔道、体操等项目,这在以往的历届奥运会上都是没有过的。

  从1896年第一届奥运会开始,美联社就全程参与了所有奥运会赛事的报道。但这次北京奥运会的报道,对美联社来说,依旧有很多方面是创纪录的。我们315人的报道团队甚至超过了东道主新华社的团队,这其中,包括了60多个摄影记者,还有几十人组成的美联社首个电视摄像奥运团队。现在我们在国内仅仅留下了十几位从事专项报道的记者。除去报道规模,从报道手段来看,我们为北京奥运也进行了一次重大的变革,在我们的报道中,除了文字和图片的传统新闻外,电视与网络报道将第一次占到与文字图片等同的比重。

  另外,我们甚至为北京奥运作出了两组专题报道,这也是空前的手笔。专题的名字分别是夏季奥运(Summer Games)和夏季奥运+ (Summer Games Plus)。其中“夏季奥运”系列专供美联的客户,其中包括北京奥运会的要闻和图片,主要通过美联社文字信息网和网站发布。而“夏季奥运+”系列由美联社和体育信息服务公司STATSTIC提供。相对于前者而言,这是一种附加信息服务,这类产品可以用于印刷出版、广播电视或网络。用户可以在供稿线路中创建自己的在线报告,或者利用STATSTIC的网上平台提出自己的要求。这个系列的内容主要包括额外新闻、图片、专栏、统计数据、多媒体产品以及一些由NBC体育频道和NBC奥运频道提供的文档内容。这里的统计数据比“夏季奥运”系列的更具体、更有深度,新闻价值也更大。

  我喜欢钓鱼,在美国,每年这个时候,我都会去新泽西或者爱荷华州好好享受垂钓的乐趣。然而,在中国一年多里,我不得不推掉朋友的垂钓邀约。拒绝向往的美事是生命最大的一种痛苦,但我别无选择,因为我正身处在21世纪最令人振奋的大事件之中。

  北京奥运和以往的奥运迥异,除去体育以及中国本身的影响,你还能看到申请批准携带卫星卡车等报道仪器入境,外国记者拥有历史上最大的权限和便利,最庞大的志愿者服务工程……至少到现在,我认为,在这样的氛围里,我乐此不疲。
0%(0)
0%(0)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回国机票$360起 | 商务舱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炉:海航获五星
海外华人福利!在线看陈建斌《三叉戟》热血归回 豪情筑梦 高清免费看 无地区限制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2006: 评析2006年 USNews 全美大学商法工医理
2006: 方肖官司的几句话
2005: 烟锁重楼: 清华哥哥小传(3)
2005: 张维迎的道德底线在哪里?
2004: 对中国高教发展的迷惑
2004: 俺是怎样做研究生导师的
2003: 评从二氧化碳制造钻石的实验
2003: 中国现代数学界主流:南大—清华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