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諍友
萬維讀者網 > 教育學術 > 跟帖
美聯社轉移報道對象 不再只為美國服務(圖)zt
送交者: gongyou 2008月08月11日22:57:40 於 [教育學術] 發送悄悄話
回  答: 那你叛國投靠西方世界算是什麼行為!yuan2 於 2008-08-11 17:59:37
美聯社轉移報道對象 不再只為美國服務(圖)

倍可親()  



 北京奧運會,美聯社將更多的精力放在了美國意外的地方,媒體間的新聞大戰也成為他們報道的內容

  體壇網特約評論員ML.魏德特一年前,我和史蒂芬·韋德(具備25年大賽經驗的資深體育記者)被美聯社派到中國,進行奧運報道的準備。臨行之前,我和克里斯蒂(現美聯社突發重大新聞部主任,曾經掌管美聯體育部多年)談了很久,他告訴我,北京奧運的報道工程的難度將會超出想象,而你得到的震撼也會超出想象。如他所說,我在中國經歷了非凡的一年。

  6月,我們成立了新北京分社,和本土唯一持權轉播商NBC達成了新的合作協議,第一次有專項體育記者的加入,一系列的美聯新產品……我好像在經歷一場人類狂歡節,又像在準備第三次世界大戰。想想,即使在以後50年裡,還會有哪座城市會花上400多億美元來準備一場運動會。我敢說,倫敦不會, 2016年的任何一座城市也不會。為了報道這樣的盛會,美聯社作出了讓我瞠目結舌的改變。

  以往的奧運會對美聯社而言,報道重點永遠只可能有兩個:美國的運動員以及美國人感興趣的比賽項目。但在北京,我們不僅將派出一名記者專門報道中國奧運代表團,還會派出三名專欄作家加上前NBA球員克里斯·韋德專門為我們撰寫奧運專欄,此外還有兩名博客作家,其中一個甚至專門用中文寫作。我們還有專門的記者作為隨隊記者跟蹤乒乓球、羽毛球、柔道、體操等項目,這在以往的歷屆奧運會上都是沒有過的。

  從1896年第一屆奧運會開始,美聯社就全程參與了所有奧運會賽事的報道。但這次北京奧運會的報道,對美聯社來說,依舊有很多方面是創紀錄的。我們315人的報道團隊甚至超過了東道主新華社的團隊,這其中,包括了60多個攝影記者,還有幾十人組成的美聯社首個電視攝像奧運團隊。現在我們在國內僅僅留下了十幾位從事專項報道的記者。除去報道規模,從報道手段來看,我們為北京奧運也進行了一次重大的變革,在我們的報道中,除了文字和圖片的傳統新聞外,電視與網絡報道將第一次占到與文字圖片等同的比重。

  另外,我們甚至為北京奧運作出了兩組專題報道,這也是空前的手筆。專題的名字分別是夏季奧運(Summer Games)和夏季奧運+ (Summer Games Plus)。其中“夏季奧運”系列專供美聯的客戶,其中包括北京奧運會的要聞和圖片,主要通過美聯社文字信息網和網站發布。而“夏季奧運+”系列由美聯社和體育信息服務公司STATSTIC提供。相對於前者而言,這是一種附加信息服務,這類產品可以用於印刷出版、廣播電視或網絡。用戶可以在供稿線路中創建自己的在線報告,或者利用STATSTIC的網上平台提出自己的要求。這個系列的內容主要包括額外新聞、圖片、專欄、統計數據、多媒體產品以及一些由NBC體育頻道和NBC奧運頻道提供的文檔內容。這裡的統計數據比“夏季奧運”系列的更具體、更有深度,新聞價值也更大。

  我喜歡釣魚,在美國,每年這個時候,我都會去新澤西或者愛荷華州好好享受垂釣的樂趣。然而,在中國一年多里,我不得不推掉朋友的垂釣邀約。拒絕嚮往的美事是生命最大的一種痛苦,但我別無選擇,因為我正身處在21世紀最令人振奮的大事件之中。

  北京奧運和以往的奧運迥異,除去體育以及中國本身的影響,你還能看到申請批准攜帶衛星卡車等報道儀器入境,外國記者擁有歷史上最大的權限和便利,最龐大的志願者服務工程……至少到現在,我認為,在這樣的氛圍里,我樂此不疲。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06: 評析2006年 USNews 全美大學商法工醫理
2006: 方肖官司的幾句話
2005: 煙鎖重樓: 清華哥哥小傳(3)
2005: 張維迎的道德底線在哪裡?
2004: 對中國高教發展的迷惑
2004: 俺是怎樣做研究生導師的
2003: 評從二氧化碳製造鑽石的實驗
2003: 中國現代數學界主流:南大—清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