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貼:民國時期大師頻出的家庭原因 |
送交者: 求真知 2014年11月13日08:20:37 於 [教育學術] 發送悄悄話 |
(這應該只是重要因素之一)
民國時期大師頻出的家庭原因 2014-11-11 11:15:15
唐曉敏
民國時期各個領域都出現了許多大師,這與其家庭的早期教育有密切的關係。那一時期,中國的一些家庭富有文化氣息,這些家庭,不僅十分重視子女的教育,在教育的理念與方法上,也都有相當的水準。而且,在培養子女方面,首先就有一個很高的標準。有一些家庭,似乎從一開始,想的就是把自己的孩子培養成大師級的人才。 歷史學家周一良講:他八歲入家庭私塾讀書,總共十年。之所以在家讀書,是因為他的父親對新式學校不信任。而在家裡,父親為周一良安排了豐富的學習內容。周一良回憶說:“我啟蒙所讀不是《三字經》,《千字文》以及《龍文鞭影》之類一般私塾的開蒙課本,而首先是《孝經》,接着是《論語》,《孟子》,《詩經》。現在回想起來,這不是一般家館老師安排的教學計劃,而是按照父親的見解制定的。”“我跟張老師讀了兩部大經《禮記》和《左傳》,以及姚鼐編選的《古文辭類纂》等,絕大部分所讀皆能成誦”,“為以後我學習中國古典文獻打下了堅固的基礎。” 國學大師張舜徽,自七歲發蒙,其父以王筠的《文字蒙求》為課本,稍長即讀《說文解字》。段玉裁的《說文解字注》,王筠的《說文解字句讀》、《說文解字釋例》都是他這一時期的常備書。十六歲後,他開始研究郝懿行的《爾雅義疏》,並於十七歲時撰寫了《爾雅義疏跋》,這是他一生上千萬字的浩博著作中的第一篇學術論文。不難看出,少年時期就學習段玉裁的《說文解字注》,王筠的《說文解字句讀》、《說文解字釋例》”,這是典型的精英教育。可以說,這樣的家庭,本來就是為了讓自己的孩子成為精英。現在,這簡直是難以想像的。哪個家庭有條件指導自己的孩子讀這些文字學的著作昵? 葉嘉瑩的父親葉廷元幼承家學,熟讀古籍,早年畢業於北京大學英文系。母親李玉潔自幼受良好家庭教育。葉嘉瑩3、4歲時父母開始教她背誦古詩,認識漢字。6歲隨家庭教師讀《論語》。在家裡還常聽伯父與父親吟誦和談講詩歌,引發對詩歌的濃厚興趣。9歲考入篤志小學,一年以後,以同等學歷考入北平市立二女中。1941年,年僅十七歲的葉嘉瑩先生以優異的成績考入輔仁大學國文系,專攻古典文學專業。 醫學大家吳階平,其父親在他年幼時就請先生教他古書,請紗廠的工程師們教英文、算術。吳階平邁過小學考入天津匯文中學。吳階平回憶說:“父親很早便教我認方塊字,6歲左右開始坐在父親的辦公桌旁讀《史記•項羽本紀》,看《三國演義》。”6歲時能夠讀《史記•項羽本紀》,這在今天,難以想象。 歷史學家呂思勉生於江蘇常州一個“世代仕宦”的書香之家,8歲時,母親開始給他講解《綱鑑正史約編》。他的父親給他講授顧炎武的《日知錄》、趙翼的《二十二史札記》。14歲時,族兄呂景柵教呂思勉點讀《通鑑輯覽》;到17歲,呂思勉已經讀完了《通鑑》、《續通鑑》、《明紀》。 美學大師朱光潛早年也是在家庭讀書,讀過而且大半背誦過四書五經、《古文觀止》和《唐詩三百首》,看過《史記》和《通鑑輯覽》。他還回憶說:“五經之中,我幼時全讀的是《書經》、《左傳》。《詩經》我沒正式地讀,家塾里有人常在讀,我聽了多遍,就能成誦大半。於今我記得最熟的經書,除《論語》外,就是聽會的一套《詩經》”因為家塾里有人常讀,他“聽了多遍,就能成誦大半”,由此可見家庭中的讀書氛圍。 當時的許多家庭,是富有文化氣息的。這些未來的大師首先是在這樣的家庭中受到文化的薰陶,培養了對文學、歷史、哲學的愛好,這是他們事業成功的起點。最早的教育是伴隨人的一生的,也大體決定了人一生事業的高度。今天,這樣的文化家庭早已“雨打風吹去”,今日的父母,所盼望的,主要是孩子能夠上個好的大學,平日為孩子所能做的,主要是督促孩子大量做題,以及到各種各樣的英語、奧數班為孩子報名。 |
|
|
|
實用資訊 | |
|
|
一周點擊熱帖 | 更多>> |
|
|
一周回復熱帖 |
|
|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
2013: | “中國哲學” - 一個偽概念 | |
2013: | 《現代哲學研究會》 | |
2012: | 留學揭秘:美國教授為何偏愛中國女學生 | |
2012: | 從市質量監督局公布的一份標準中找尋BU | |
2011: | 建議家裡餓死人的網友報名統計,都是搞 | |
2011: | 1950-1976:毛澤東導致5000萬人的死亡 | |
2010: | 辟穀中的氮平衡問題 | |
2010: | 失根歸土 | |
2009: | 看,一個中國“教育家”的縮影 | |
2009: | 系統穩定的充要條件是閉環負反饋機制? | |